《路邊野餐》超現實手法探討 ◎佘威澐
一.
畢贛的作品不多,《路邊野餐》既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唯一的詩集。畢贛自幼生活在貴州凱里,此地的山水與苗族的風土民情深深地影響了他,正是因為父母在小時候到城市去打工,年幼的他才得以發展出孤獨的心境,細細品味周遭生活的一切。《路邊野餐》的時間並不是線性的,主角陳升為了母親的遺願前往尋找被拋棄的姪子,進入了一個名喚盪麥的小鎮,在那裡過往的片段與想像的未來融合了。《金剛經》這麼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二.
超現實手法常見於詩詞創作的運用,藉由顛覆日常經驗的說法達成某種情緒的渲染,轉化、誇飾等修辭時常可見於作品中。「顛覆」更精確地說是將事物進行解構,重新拼貼以形成表達的特別意涵,可以是事物本身的形象,抑或其背後隱微的文化意涵,通常反邏輯卻能有令人耳目一新或引導人更深入思考的效果。《路邊野餐》二十四首詩作依照電影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收錄,原先為旁白而存在的詩作至此剝離情節,物件在詩人的調度下給每一首詩增添了獨立觀看的可能性。
2.
今天的太陽像癱瘓的卡車
沉重地運走整個下午
白醋 春夢 野柚子
把回憶塞進手掌的血管里
手電的光透過掌背
仿佛看見跌入雲端的海豚
作者以癱瘓的卡車比喻太陽,將一整個充滿白醋、春夢跟野柚子的下午運走,而從形容詞「沉重地」看來天氣並不好,也許雲的厚度僅能使光提示此時是白天。如果詩的主體是一位中年人,三樣物件的青春意涵似乎代表著他能回到青春的方式,只剩下坐在後車斗裡看著外頭景物時的回想與作夢。
後三句,回憶成了能進入血管的物質,而手電筒的光可以穿透手掌。常說人年紀越大皮膚會變得越薄,與最後一句「看見海豚」並視,又可以連結到小時候大家都會在光源附近擺弄手姿,陰影投射到牆上形成某種動物的遊戲。這是個白無聊賴的下午,身處頓挫之中卻自帶寧靜。
3.
忍耐,被困花心和尚的胸口
執著盤腿的上方
投下蜿蜒數千公里的眩暈感
焦慮,女人的鬍鬚長滿山坡
蠟染鮮花,捂住流水的微笑
聲音當作圈養的白兔關進竹籠
痛苦,舉著鮮艷的誤會趕赴行程
同路人畏懼毒蛇擺動的尾巴
冷血的體溫將它融化
虛脫,水井與月亮的交歡
又是孤傲的敗軍撤退水蒸氣
野外的時鐘修煉成了擺渡人
混亂,觀看結果的樹子和夏夜
降落了許多故事無法挑選
深色的夢飛過或者沒來
死亡,黑暗猶如掉落的速度
閱讀周圍斑斕的石頭
嫻熟的盛滿毒酒
消失,憑著比鳥兒更輕巧的骨骼
追趕一條痙攣的公路
故事在蜿蜒的山路發生,我們俯視花心和尚的旅程,他常常為各種情緒感到眩暈,一開始就必須學會忍耐。
女人本無鬍鬚,古老神話中盤古開天闢地,自覺任務完成便任由肉體消亡,所有部位都成了自然的造物「髮為草木,毫毛為鳧鴨」這邊的處理感覺像一切的既有都形成後,還有某種原始的事物被保留了下來。聲音可以被囚禁,這邊既是指上一句的流水聲,也代表一切聲響。雖然表面上講著人類將自身屏蔽於自然之外,但其實也指向了彼此相處間越來越深的溝通隔閡,最後看見的只是被蠟包裝著的情緒。
時間無理由的推進向前,以想像填補不可知的人們必定發覺其中的誤會,接著「冷血的體溫將它融化」一句,似乎自然當中仍然有所禁忌之物,是我們不得觸碰的。蛇的意象包含了禁忌與神祕,如果不是意外碰見或故意探詢,牠並不會主動接近,但敘事者竟能在冷血的凝視之中找到一份熟悉感(將它融化)。這好像說人類覺得日常的算計使得心靈已經無法再像當初茹毛飲血時純真時,殊不知無關進化與否,我們都活在他者目光注視的陷阱之下,同時也如此對付彼此。
進入第三段,作者安排了一個詞「野外的時鐘」,它是指月亮還是水井呢?月亮作為環繞地球的自然星體,陰晴圓缺早已成為時間的尺度,它存在(也修煉)許久。如果擺渡是將對方送往終局之所在,那麼月亮這樣背景式的物件顯然足以成為一項選擇;水井的水位會隨著不同季節而有高低的變化,雨季時高一些,旱季時低一些,甚至水井本身就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一口井可能會因為遷徙或水脈不再而荒廢。綜合上述以及「孤傲的敗軍」,可以感受到雖然這些事物到最後都會消亡,但是他現在還持續的存在著,擺渡與時間對峙的眾生。
敘事者的旅程終於告一段落,當初面臨選擇時都無法預知發展,只有回望才發現故事在落筆的當下已經無法修改。這條公路上有著處世的七種狀態,我們先是不斷的循環於忍耐、焦慮、痛苦、虛脫、混亂,身處迴圈之中,無論經歷了多少教訓,苦難依然持續著。詩人對於死亡的描述就如投井自殺,快速下墜的同時石壁上的青苔就像過往一樣掠過眼前,最終為致命的冰冷所包覆。但死亡是通往安寧的必經途徑,斷開與他人的連結,也擺脫了世間的輪迴。
詩人將山路上可見的景物融入詩中,告訴讀者人生是由甚麼組成的,每個轉彎各有不同,偶爾能夠回望來時路卻身不由己的被推向前,唯有漸漸熟悉才能身輕於燕,如花和尚消失在山路的盡頭。
19.
命運布光的手
為我支起了四十二架風車
源源不斷的自然
宇宙來自於平衡
附近的星球來自於回聲
沼澤來自於地面的失眠
褶皺來自於海
冰來自於酒
通往歲月樓層的應急燈
通往我寫詩的石縫
一定有人離開了會回來
騰空的竹籃裝滿愛
一定有某種破碎像泥
某個谷底像手一樣攤開
可以這麼說-宇宙就是「平衡」的最佳表現,許多星座保持上千上萬年不變,太陽系的所有行星形成後便依循規律自轉、公轉,這樣井水不犯河水的存在,便是平衡,那些地上的小事在時間與規律的眼下微不足道。星球為甚麼會與回聲有關呢?有種說法,星星被看見時它才真實存在,只有當人們抬頭望向它的時候,星球才會展現它的面目。這是一種回聲,像山谷裡的呼喚,只有喊了,山谷才會答應。皺褶之所以來自於海,都是因為星星的緣故,那些與地球互相作用的引力使得水面掀起波浪,打起了皺褶。但皺褶並不是永久的,每一顆微小的水珠在經過低點後總會衝往高點,與其它的水珠周而復始的創造出波浪。「冰來自於酒」來自於日常的生活體驗,作為最容易取得的酒類,啤酒通常是冰的,在詩人的想像中,冰就應該要用酒來說明,如此這份冰涼應該是令人歡愉的了。
前面的詩句呈現一種萬物皆有情,而且用的是甚至帶有些許正面意味的描述,但到了後段才真正體現出這首詩的深刻之處。有人離開了,詩人說他們一定會再回來,然而最後兩句我們讀到了一種破碎的訊息。泥土的奇妙在於,我們認為它是鬆軟的,但是它卻可以跟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後用來興建房舍,甚至可以用來燒製陶器。這樣多用的泥土在這裡作者給了它一個無力的印象,它甚至在還沒有為人所用的時候就碎了,放棄了任何能將它塑造起來的機會。這首詩帶有宿命的意味,事物之間、行動與結果總是分不開,所有的一切都會循著某種規律將相對創造出來-人也是如此,有人離開了就會回來,竹籃騰空了就可以存放無處可去的愛。總會遇見值得給予的人,但愛只要存在,就有破碎的一天。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2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畢贛 #路邊野餐 #超現實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亞特蘭提斯 #埃及金字塔 #天狼A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在做了亞特蘭提斯人的轉世這四個影片,就收到了非常多的留言和問題,我已經在整理著那些問題,由於有些問題也有關係到天狼A和Rigel的問題,在此我會先做天狼A和Rigel的影片,因為其他的問題實在有...
太陽自轉一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文章】為什麼一天有24小時?
我們都知道時鐘走一圈有12個數字,當時針走完兩圈就代表是24小時過去了,是新一天的開始。然而,你又有否想過為什麼是24而不是23或25,又或者不乾脆用10呢?
現代科學裡,時間的國際單位(SI unit)是秒。1秒的長度有精確定義:銫-133(cesium-133)原子基態的超精細結構(hyperfine structure),當進行量子躍遷時釋放的電磁輻射頻率的9,192,631,770個週期的時間長度[1]。秒是七個物理基礎單位之一。
一天24小時可能源自古埃及文明。古埃及的人在一年之間變化的夜空中發現了24顆明亮的星,剛好能夠把整晚分成24等份。由於埃及接近赤道,黑晚長度大約是12個小時,但不要以為一晚只能看見12顆星!由於星星會東升西落因此在埃及的一年中任何時刻,都能看見18顆星(剩下的6顆位置接近太陽因而看不見)。而且,頭尾各3顆星都出現在日出或日落時候,因太陽光的關係而很難看見,因此真正容易看見的只有黑夜中的12顆星。所以,他們把夜間劃分成12等份(注意不是11,只要12顆星放於每份的中央即可),亦按照此習慣把日間分為12等份。
不過在日間看不見星星,古埃及人如何得知時間?原來,他們會在日間使用一種稱為日晷(sundial)的儀器。這是一種把一個「人」字型垂直放在一個圓盤上的儀器,太陽光照射下來,便會在圓盤上投射出陰影,陰影指着的數字就是日間的時間。在晚間,除了使用12顆星之外,也有一種比較可靠的計時方法,就是利用放在特製水桶中的水位高度來顯示出夜間的12等份。
早晚各分為12等份亦有可能來自另一個原因。古埃及人採用的是12進制而非現在我們所使用的10進制。有些歷史研究指出,他們可能習慣用拇指數數目,而其他4隻手指各有3節,因此就等於12了。因此,一天24等份剛好等於兩隻手除了拇指之外的指節數目,所以這亦可能是他們採用24這個數字的原因。
不過在未來,一天可能會有25小時,甚至更久呢!因為月球所引起的潮汐,海水會與地球摩擦,使地球的自轉速度減慢。大約每5萬年地球自轉就會減慢1秒。因此,在大約1億8千萬年以後,我們一天就能有25小時用了!同樣道理,在大約14億年前,地球的自轉比現在快多了,當時一天可是只有18小時呢!原來,一天並不一定就是24小時的啊。
之不過,如果一天被分為24等份,為什麼1小時和1分鐘都卻被分成60等份?這就與古巴比倫人使用60進制有關。對古巴比倫人來說,60是個非常方便的數字,因為它能夠被非常多日常需要用到的數目字除盡:1、2、3、4、5、6、10、12、15、20、30。這對於表達一個數字的分數很有用。
這個習慣被流傳到古希臘。事實上,小時和分鐘被分為60等份的做法,與西方科學和數學之中把角度分為360等份有關。測量地球周長的古希臘科學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首先把一個圓形分成60等分。之後喜帕恰斯(Hipparchus)把這定義推廣為360等份。最後,為了量度比1度更小的角度,古希臘人把1度再分為60角分、1角分再分為60角秒。
角分的拉丁文是partes minutae primae,意即「第一分割」,英文譯作first minute,漸漸簡稱成minute,即我們說的角分或分鐘。角秒的拉丁文partes minutae secundae,意思就是「第二分割」,即是second minute,之後就簡稱second,即我們說的角秒或秒。不過直到16世紀末發明機械時鐘之前,普羅大眾基本上都不使用分鐘和秒。
總結來說,「從上而下」把1天分為24小時,是古代天文學和度量衡傳統而來。「從下而上」由定義1秒到60秒為1分鐘、60分鐘為1小時,再反過來把1天的長度定義為24 x 60 x 60 = 86,400 秒,則是現代科學的做法。
[1] 可參考國際度量衡局(BIPM)對秒的定義:
https://www.bipm.org/metrology/time-frequency/units.html
太陽自轉一周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命中的公轉,年末的十件事】
太陽、月亮和星辰乃是記號,這些記號主要的是為著行動。
古時,水手航行是根據星辰;今天,我們開車是根據交通標誌。
因此,記號乃是為著行動。
地球有兩種運行與太陽有關-日周轉和年周轉。
日周轉叫作自轉;年周轉叫作公轉。
地球不斷的旋轉以產生新的開始。
因著自轉,每早晨,晨興是我們的破曉,
使晨星在我們裡面升起,作一天新的開始。
每年繞日的公轉,產生更大的開始;
在我們基督徒的生活裡,該經歷生命中的公轉,給我們新的開始。
一年的末了,我們該做十件事,帶進生命的公轉。
太陽自轉一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亞特蘭提斯 #埃及金字塔 #天狼A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在做了亞特蘭提斯人的轉世這四個影片,就收到了非常多的留言和問題,我已經在整理著那些問題,由於有些問題也有關係到天狼A和Rigel的問題,在此我會先做天狼A和Rigel的影片,因為其他的問題實在有夠多。他真的一個晚上就回答了97個問題,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那我就不重複了。
好!回到我們的主題,今天我們來說金字塔和天狼A星人的關係。
大家也知道埃及金字塔的神秘,它的準確度和誤差度是現今的建築技術也無法達到的,加上最重的石頭是高達兩百噸,和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空隙是一張紙也無法塞進的,也有很多關於如何建造金字塔的理論,例如用水的浮力等等。
如果你真的有研究金字塔的構造,就會知道它是和獵戶座息息相關的,埃及的Giza金字塔的排列是和獵戶座的中間腰帶三顆星的排列是一樣,而金字塔裏四個通道又分別指向天狼星、獵戶座、小熊座和天龍座,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金字塔,好像是西安,墨西哥和意大利的金字塔排列都是對應著獵戶座三星。
為什麼一定是對應著這三顆星,究竟這和金字塔有什麼關係呢?
獵戶座,在天空上其實是最容易看到的星星,我來教大家怎樣看,只要你找到在天上有三顆星並列排在一條線的,那個就是獵戶座的腰帶,如果你再注意看的話,它們並不是直線來的,而是像Giza金字塔的排列,有點斜度的。腰帶對下的直線就是天狼星,或我們講的大犬星座α,你要如何記得呢?只要你記得獵戶座後面有條獵狗就可以了,然後在獵戶座前面的就是金牛座,就是你可以想像他和金牛對待着。題外話:奧特曼超人來自M78星雲就是它獵戶座的腰間附近。。。還有獵戶座和大犬座的講法是希臘,而天狼星和參宿星的講法是中國的,所以大家先不要搞混。在獵戶座的腳就是參宿7Rigel,我們下一個影片也會說道Rigel和黃種人的來源。
多貢人是在西非馬里地區的其中一種種族,他們竟然在沒有天文望遠鏡的時代,知道有天狼伴星的存在,也知道天狼A和B的天轉週期是49.9年,那究竟他們是如何知道這些天文知識的呢?這個也可能和天狼星人有關。
天狼星,是天空中最大,最耀眼的恆星,它位於大犬座的口裡面,距離地球大概8.6光年,天狼星是比我們的太陽大20倍,而它旁邊也有一顆伴星叫天狼B,它只是比地球大4倍,但是它的表面比鑽石硬3000倍,其自轉大概每分鐘23次,所以它會對天狼星產生非常大的引力,每49.9年,天狼A和天狼B會在他們允許的距離,在各自的軌道上靠近在一起,會產生非常大的磁暴,在潮汐開始越變越強的時候,最後就會翻轉,但實際上其實它們互相換了位置,而釋放的能量會在磁場線上流向太陽,而太陽就會像透鏡傳遞到其他星球。那為何我會說這些?因為金字塔就是接受能源的裝置,或可以說是放大裝置,將接受的能源放大後再傳遞到四周的地方。
大約50萬年前,天狼B是一棵巨大的紅星。根據後來的希臘阿卡迪亞傳說,它比“火星更紅”。它爆炸後成為今天的白矮星。在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宇宙事件的過程中,天狼星系統中的其中一個行星,Nibiru星球,從其天狼星軌道中被炸開,進入我們附近的方向,最終它被我們的太陽引力捕獲,即所謂的第十二行星,Zecharia Sitchin並沒有聲稱這是Nibiru星球的起源 - 他只是說這個漂流星球漂浮在我們的系統中,原因不明。
那大家有些概念了吧~所謂的天狼A人,在英文裡面叫Sirius A,天狼雙星系統中的天狼A 人,7 到 8 英尺高(2.3米左右)。皮膚大多數呈蒼白色,尖尖的耳朵,長尖的鼻子,大而藍的杏仁形眼睛,嘴和嘴唇偏小,手指修長優雅,細長的頭型,這些瘦高的人通常穿藍色或白色的長袍,上面的彩圖是一名天狼A的老者。這裡來給大家看看一個網上流傳的視頻,你可以看到影片裡面的就是天狼A人。
目前天狼A人以進化至第六次元,星光層的存在。第六次元屬於型態生成場的頻帶,能量母體的原型即源自這裏,由神聖幾何學所管控,最基本的母體是12乘以12,以144的形式組成,每一個13乘以20的生成母體都包含了基本母體的形式。天狼A的科技在宇宙中出了名的發達,他們也懂得如何在星光層與物理層之間進行自由穿梭,類似鬼魂幽靈。
他們伸展雙臂,身體呈 ♀ 狀,古埃及生命的象征,是他們的私有標誌,註冊商標。宇宙的商人,販賣技術和信息,從而買斷商路和一些特殊的報酬。他們絕不銷售對他們有潛在威脅的技術。
那埃及人與希伯來人體內其實是有天狼A的基因。

太陽自轉一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策展單位: M畫廊 / M Gallery
展出日期:2018/09/06~30
開放時間:每日15:00-21:00(周一休館)
地址:台北市麗水街13巷7號(近東門站,永康街)
本集主題:當下的日夜 / 劉文德 個展
專訪藝術家: 劉文德
自序:
日出日落, 亙古恆常不變, 自然萬物依循其運作生生不息。然而,在客觀的現實 中太陽從未升起也不曾落下, 黑夜白天不過是地球自轉因緣聚合所形成的假相, 而萬物也依循此如實地活動著。這就好比是我們自身這顆妄自轉動的心,無時無 刻都在因外境的變化而變現出交替的日與夜的明暗光影,並在這舞台中上演著一 幕幕人生劇碼。
晝所為,夜所夢,是如此地真實存在,卻又是如此地虛幻如泡影般,但我們都身在其 中,無法置身事外。眼前的這一片自然看似不斷生滅變化,沒有定相,卻也依舊在 白天,黑夜中,風吹,雨淋,日照著,四時更迭未曾增減。《楞嚴經》云:狂心若歇, 歇即菩提。或許你可以是茫茫人海中停下腳步的那一個旅客,靜靜觀看著那一片因緣未知。
日而作, 夜而息,日夜如是作息。

太陽自轉一周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畢竟
日子依然那樣過
座標是絕對 只有人心相對
記憶是絕對 只有旋律相對
位置重疊的日月 需要雙眼謙卑辨認 黑暗中依然真實存在著
一無所有的靈魂 需要學會沈著欣賞 低潮中依然真實存在著
一次一次繞行彼此歌唱
一遍一遍安靜自轉覺醒
時而相對
時而相悖
週期地
才是真實的明暗
-- 徐佳瑩
2015.03.21 徐佳瑩 日全蝕 台北小巨蛋演唱會
演出時間:2015.03.21(六) 19:30
售票時間:12.20 (六) 中午12:00 全面開賣
主辦單位:亞神音樂、大大娛樂
冠名贊助:昇恆昌
售票單位:大市集交易網02-2709-7000、 KK TIX(KKBOX會員專屬)、7-11 ibon、Fami Port
徐佳瑩的音樂,對你來說是什麼?當我們失溫時能找到暖度,當我們失重時可以有所依持,當然,她和她的音樂所包涵的絕非僅止於此。我們喜歡徐佳瑩的理由,不只是完美嗓音和動人歌曲,而是她以音樂記下的真實人生,如此貼近又深刻。她對生活的觀察之於你我的寫照;她以敏銳的觸角連繫著你我的情緒,我們習慣在徐佳瑩的音樂裡找到安心與慰藉,那些歌總在無形中湧出正面與勇敢的能量,由周圍灌入擁抱我們,親撫每一個人的傷痕。
有時我們看待她是一顆溫暖的太陽,高掛天空光芒四射;有時我們想像她如一輪明月,皎潔細膩,散發澄澈的柔光。聆聽她的歌,是種療癒的過程,情緒得以在這療程裡無止地釋放再無盡地填滿,而她音樂所帶來的感受,也是一種不著痕跡的滲透,無聲無息,緩慢靜謐的往你心裡蔓延,並在心的缺口上填補停駐。
在失重漂流的年代,徐佳瑩用音樂留下滲透於心的感動,述盡我們尋找出口的心路歷程
徐佳瑩將於2015.03.21舉辦首場台北小巨蛋演唱會,演唱會以天文現象《日全蝕》定名,日全蝕意指當太陽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陽圓盤被黑色的月球陰影遮蓋的星象。若以日全蝕來隱喻人生風景,途中行經的生命光彩與幽暗,有如日全蝕的過程,我們的生活既不存在永遠的明亮,當然也不會有持續的黑暗。
徐佳瑩在創作過程必然也經歷生命中的晦暗不明,但她感謝這光芒遮蔽的霎那,「當我進入黑暗期,才是誠實面對自己最好的時機。」當我們困頓,當我們疑惑,當我們讓狡猾的自己一再挑撥那些理智,沒入黑暗後,如何在這深不見底的黑裡找到另一個自己,並從這暗裡尋光而出,而徐佳瑩將這些歷經轉折譜出一首首那道指引我們的光,因為理解所以貼切,因為貼切所以感動,如同她曾說:「我要把握你們還喜歡我的時候,發揮最大的正面感染力!」
各自執著,
丟掉再拾起之前,並非什麼都看不見。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病,誰也都是誰的醫生。
『請陪我試一試 集體侵蝕自己』。
蝕是耗盡,是解離;黑是歸零,是穩定;
終於交會連成ㄧ線,
允許太陽留下光暈。
直視。 將是最後決定! -- 徐佳瑩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病,誰也都是誰的醫生…我想讓你們覺得不孤單。」徐佳瑩說:「我心中的演唱會就是一個無形中能給彼此集體療癒的大型分享聚會」,並期望將這股正面能量感染大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日全蝕,有燦爛的光芒,也有會有沈重的黑影,兩相交疊,才能成就生命豐富多變的非凡意義。
徐佳瑩看待此場大型演出,謹慎心態等同於醞釀一張全新專輯,戰戰兢兢卯足全力。《日全蝕》演唱會由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建騏擔任音樂總監,與演唱會製作超級團隊必應創造攜手操盤,全力策畫精彩曲目與視覺內容,期望給予眾人耳目一新的音樂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