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食餐廳關心偏鄉教育,將愛心帶到中部各地-台中、草屯、國姓
起緣蔬食餐廳許嫚芯執行長熱心公益,將對動物的慈悲愛心擴及到偏鄉教育
四年來號召會員關心偏遠地區孩子的需求,幫助台中教會的單親家庭、草屯土城失智關懷據點、國姓長流國小;藉由支持他們的生活、分享蔬食餐點及挹注音樂學習等方式,把資源帶入偏鄉,分享快樂分享愛
大會結束,享用起緣純素蔬食,充滿愛與慈悲的活動❤️
🙏 感謝行政中辦邀請陳素月立委及賴澤民議員一起關心偏鄉學童!
#台灣囝仔偏鄉教育發展協會
#愛動物也愛偏鄉學童
#純素蔬食餐廳 #起緣蔬果百匯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土持續延燒,在疫情三級警戒之後,日間照顧和失智據點等社區型的長照服務也全面暫停。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英國調查為例,指出疫情導致七成以上的照顧者,完全沒有休息時間,而且因為照顧的關係,覺得精疲力竭,經濟壓力也會更大。他們呼籲政府相關單位,以國際情況借鏡,推動緊急喘息、照顧者津貼等方式...
失智關懷據點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魔法的地方
昨天,珊珊到北投社區關懷據點,參加失智服務據點成果發表暨志工表揚大會,跟十幾位爺爺奶奶聊聊天,一起唱茉莉花。
爺奶們有一些人重聽、或想不起來某些事情,
有位爺爺忘了眼前的這個人是珊珊,直到走近點讓他看看我,捏捏我的臉頰才漸漸相信,逗得全場的人好開心。
這個社區據點由居民主動發起,經過衛生局、社會局及區公所協助後成立。每個星期兩次,來到這裡唱歌、復健、說故事,一群人一起慢慢變老。
利用中心新村修復的歷史建物空間,林泉里提供9點-17點的全天喘息服務喘息服務,給居家照顧者支援、關懷,里長笑說這裡是有魔法的地方,讓每個爺奶都有了笑容。
對於照顧老人,珊珊也有經驗。珊珊的媽媽已經91歲,我每天會要求她用ipad寫信給我,說說今天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讀著媽媽寫給我的訊息,是每天公務之餘,最美好的一件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位照顧者說:母親罹患失智症後,關在家裡一年多,退化得很快。但在這裡母親逐漸找回笑容,身體也比以前好得多。
謝謝各位市府同仁與志工、老師,讓台北市成為有魔法的地方。
#真的珊珊
#失智關懷據點
失智關懷據點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預防醫學】12項風險因子預防40%失智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失智症是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可能有高達百分之四的長者患有失智症。失智症不只讓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下降,也往往會衝擊家人的生活,如果可以預防失智症自然是最好。
我們的確也有機會避免失智症的出現,《刺胳針 (Lancet)》雜誌在今年(2020)的委員會,根據新的研究計算,顯示有40%的失智來自可避免或治療的12項危險因子。這些因素包括:
👩🎓 缺乏教育:20歲以前的教育程度很重要,接受較多教育者在未來失智的風險較低,台灣的基本教育普及率非常高,這大概是我們最不用擔心的一項。
🦻 聽力損失:聽力障礙會增加失智風險,而且聽力越差、認知能力越差,在本文的模型佔失智風險最高的比例(8.2%)。而使用助聽器可能有助於減少認知能力的退化。法規上保護勞工朋友避免職業性聽力損傷,以及盡早介入治療聽力損傷非常重要。
🤕 腦傷:越嚴重的腦傷造成失智的風險越高。在台灣,頭部創傷導致住院最常見原因是機車事故 (尤其是25歲以下)、以及長者的跌倒。所以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禮讓行人、使用安全帽與安全帶不只是文明的舉止,也是防治失智的重要手段。長者避免跌倒也是近年十分受到重視的題目,居家環境的安全性與更安全的習慣,以及著重長者的營養與下肢肌力都有助於減少跌倒。
💓 高血壓:中年持續性的高血壓會增加晚年失智的風險,血壓控制良好者失智風險可以降低兩成──不只是減少血管性失智,阿茲海默症的危險也比較低。建議應該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四類主要的降壓藥物都有幫助。順帶一提,降膽固醇的史達丁(statin)或是阿斯匹靈可能都無法減少失智風險。
🍺 過量飲酒:酗酒是長年已知的失智危險因子。一周飲酒超過168克酒精會增加失智風險,相當於約11罐330毫升的台啤 (平均每天1.5罐)。
🐘 肥胖:中年時BMI在30 kg/m^2以上者的失智風險會增加 (但過重者的風險沒有顯著增加)。過重者減重2公斤以上就可以讓短期內的認知功能改善 (但減重對於長期而言是否能夠預防失智則缺乏研究)。
🚬 抽菸:抽菸與失智的風險不容易評估──抽菸的人比較容易失智,但是抽菸也讓人在活到會失智的年齡前就過世了。不過就算到了老了才戒菸,都可以減少失智的風險。
😔 憂鬱:憂鬱與失智的關聯性也很難釐清,因為憂鬱的表現本身可能是失智的症狀。有些研究顯示使用抗憂鬱劑無法減少失智症的發生,但也有研究顯示可以減緩輕度認知障礙進展到臨床診斷阿茲海默症,抗憂鬱藥物與失智症的預防可能還未有結論。
睡眠障礙可能也與失智症有關,但是前者也可能是後者的症狀。安眠藥可能增加失智風險,但是新的研究不認同這個看法,安眠藥與失智的關聯也還沒有結論。
😐 社交孤立:社交孤立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同時也是失智的症狀。較多的人際互動可以減少失智的風險。近年政府推動巷弄長照站、失智關懷據點都是可以保護長者避免失智,大家可以幫長輩探聽附近有無這些好康活動喔。
🦥 缺乏運動:缺發運動一樣可能是失智的因也是失智的果,但是維持運動習慣的確可以減少失智的發生,而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都有幫助,但是前者效果更好。
🩸 糖尿病:糖尿病也跟失智有關,而且糖尿病越久、越嚴重,失智的風險越高。雖然糖尿病是很明確的失智危險因子,但是積極控制血糖似乎無法明顯減少失智的出現,而個別降糖藥物也沒有差別。
🚗 空氣汙染:空汙中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 2.5都跟失智風險有關。政府應該從政策與法規層面減少空氣污染狀況。
預防失智沒有太早也不會太晚,積極面對可以大幅降低危險!失智的防治需要個人生活習慣的調整、醫療與社會資源的協助,也需要政策與法規的介入。現在就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與醫療團隊合作,也需要擔起公民參與與監督的責任,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更好的未來著想!
失智關懷據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土持續延燒,在疫情三級警戒之後,日間照顧和失智據點等社區型的長照服務也全面暫停。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英國調查為例,指出疫情導致七成以上的照顧者,完全沒有休息時間,而且因為照顧的關係,覺得精疲力竭,經濟壓力也會更大。他們呼籲政府相關單位,以國際情況借鏡,推動緊急喘息、照顧者津貼等方式,做好因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20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KZEVZiyaa8/hqdefault.jpg)
失智關懷據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土持續延燒,在疫情三級警戒之後,日間照顧和失智據點等社區型的長照服務也全面暫停。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英國調查為例,指出疫情導致七成以上的照顧者,完全沒有休息時間,而且因為照顧的關係,覺得精疲力竭,經濟壓力也會更大。他們呼籲政府相關單位,以國際情況借鏡,推動緊急喘息、照顧者津貼等方式,做好因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20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YWCuk_LFF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