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迷投稿】▒文:Alvin Tsang▒
《#媽媽的神奇小子》//用愛灌溉的神奇//
今年的東京奧運,掀起了香港前所未有的奧運熱潮。而緊接下來的亦正是殘疾人士奧運會(簡稱殘奧)。此時,香港正好上映有關殘奧運動員蘇樺偉和蘇媽兩母子故事的香港傳記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驚喜的是,無論編、導、演,本片都十分出色。既沒有狗血式的濫情,更有平實的親情勵志,呈現了這對神奇母子跑進田徑這條神奇大道的高低起伏。
.
非一般的母愛】蘇媽(吳君如 飾)的長子蘇樺偉(梁仲恆 飾)因為痙攣而在年幼時無法步行,她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照顧這名兒子。照顧難度之大相信一般人未必一時可以領略到,片中蘇媽一度以死逼蘇樺偉步行的場面正好展現出蘇媽要承受的壓力和負擔之大,這幕戲連同開首蘇媽最初照顧兒子的戲份雖然不長,但是已經拍得很有張力。蘇媽及後看準蘇樺偉的跑步天份而開始為他的運動員生涯無私的付出和相處,由生活上的照顧、兩母子共同練跑等,電影都有豐富而細膩的刻劃。當中一句「望阿媽,set,go!」用得十分好,它用作激勵蘇樺偉在賽場勇敢奔跑之餘,更成為了兩母子之間的情結。
.
電影對於這對母子描寫得最好的是在兩人因蘇樺偉復跑而引起的衝突。蘇家父親(錢小豪 飾)因事受傷,無法工作。蘇媽為延續蘇樺偉的運動生涯除了進一步自我付出,更犧牲了對弟弟的關注。蘇樺偉不忍母親辛苦而做速遞員。後來,蘇媽為蘇樺偉頻頻接拍廣告以延續其職業生涯,結果反而令兩人一度產生磨擦。劇本在角色刻劃上當然繼續展現蘇媽的偉大,不過對於蘇樺偉此時心態的描寫都值得留意。蘇樺偉雖然憑廣告可以繼續參賽,但是拍攝廣告對訓練的影響令他漸漸在運動的夢想路上迷失。在訓練場上,蘇樺偉先後對方教練(張繼聰 飾)和蘇媽的自白表現了他對跑步初衷的執著和希望被視為正常人的自覺。而蘇媽對兒子說自己多年來的忍辱負重都令人動容,對兒子的無私犧牲與兒子對自我的執著形成對比。母子間存有磨擦本是尋常事,而蘇家母子在這件事的對立面上既有蘇媽的偉大,更體現了蘇樺偉的成長,至少是多了獨立的一面。兩人其實沒有對錯之分,但是都反映為人父母的付出不一定絕對。母愛除了付出,更重要的或許是與子女彼此的了解。
.
姑勿論電影內容有多少是真實抑或是編劇改編而來,畢竟傳記片或多或少會改編部分史實以迎合戲劇需要。不過,電影對於蘇媽母子的情感刻劃非常到位,沒有過火的狗血式情節,反而很平實生動地把感情慢慢渗出,令電影的情感起伏得宜。另外,「神奇」都是圍繞著電影的核心理念。雖然故事的角色都是沒有超能力的平凡人,蘇樺偉更本身是殘疾人士。但是從故事的基調可見,這名「神奇小子」的神奇之處不單是他與眾不同,而是他背後母親的支持及他對於跑步信念的強大,更印證了蘇媽這個「神奇媽媽」的偉大。
.
運動員路不易走】電影另一個做得好的地方是對香港運動員待遇不足和處境不如意有深刻的探討。蘇媽在蘇樺偉奪金凱旋後受訪時指殘疾運動員與一般運動員應該同工同酬,加上電視轉播的待遇反映殘疾運動員地位的低微。蘇樺偉在片中曾說:「我回去跑步的話,每個月政府的津貼只有$3000。」蘇樺偉即使屢奪獎牌,但為了家計都要到速遷公司做速遞員,可見在香港當運動員一點也不風調雨順,特別是殘疾運動員,付出的努力與收穫比其他人更不成正比。
蘇樺偉要靠接拍廣告延續運動員生涯又是另一個值得反思之處。廣告人劉先生(陸永 飾)極力推薦蘇樺偉參與廣告演出,有關收入不論高低都遠比奪金得來的獎金和津貼高。劉先生更道出運動員退役後前路茫茫的悲哀,一句「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代表社會對運動員生涯的悲觀。即使曾經風光,但他們的生涯本來就十分短暫,退役後出路往往不如意。近日適逢東京奧運,社會上掀起香港運動員待遇的討論,與電影的描述相差無幾,可見運動員待遇的問題十年如一。電影在這方面的社會反思亦明顯下了工夫。
.
動人的演技】幾位主演的出色演技亦是本片成功的主因。一向參演的吳君如,繼《歲月神偷》後在本片再次飾演正劇角色。她把蘇媽一角由辛酸、絕望、盼望、務實到喜極而泣的情感演繹得十分立體,加上她曾經花了不少時間與現實中的蘇媽相處以作了解,演出中流露到為人母親的真摰母愛,整體的正劇發揮更勝《歲月神偷》的時候。
至於飾演蘇樺偉的馮皓揚和梁仲恆,初登大銀幕同樣有亮麗的表現。特別是梁仲恆對角色舉動和情感的捕捉到位,連吐談都相當迫真,相信他多年的劇場經驗使他今次的演出具備成熟的味道。而張繼聰飾演的方教練同樣突出,以往多演喜劇和挑皮角色的他,飾演嚴厲認真的方教練甚有威嚴。
.
總結】《媽媽的神奇小子》在奧運熱潮下上映可謂集天時地利人和,電影對於蘇媽和蘇樺偉這對「神奇母子」的相處和成長描寫深刻,情感的展現細膩動人。即使有著以悲劇開始的背景都避免了狗血式,平實的感動絕對可以取悅觀眾,是2021年香港電影又一上乘佳作。
天下一電影 One Cool Fil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梓凜Tsul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CODPartner #FreeCallofDuty #Warzone 《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英語: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中國大陸譯作「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是一款由Infinity Ward製作並由Activision發行的,涵蓋Mac OS X、...
奪金陸劇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奪金陸劇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奪金陸劇 在 梓凜Tsul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CODPartner #FreeCallofDuty #Warzone
《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英語: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中國大陸譯作「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是一款由Infinity Ward製作並由Activision發行的,涵蓋Mac OS X、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任天堂DS和Wii多種平台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該作的名稱和細節首次披露於2007年4月25日,並於2007年11月12日正式發售,而移植至Mac OS X平台的版本則於2008年9月26日發售。該作是決勝時刻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不包括資料片)。該作摒棄系列前作一貫採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題材,將劇情展開於現代世界中。遊戲採用自有遊戲引擎開發,其開發時間長達2年。該作的續集《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已於2009年11月10日發售。《決勝時刻:現代戰爭3》於2011年11月8日發售。而重製版則於2016年先捆綁於《決勝時刻:無限戰爭》的限定版發售,後在2017年6月起開始單獨銷售。本次重製版將帶有繁體和簡體中文遊戲內容。[2]
該作的劇情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未來(2011年),中東地區一名激進的領袖發動了政變,俄羅斯的極端主義分子則在國內煽動進行內戰。遊戲中通過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和英國空降特勤隊突擊隊員的視角參與了發生在中東、亞塞拜然、俄羅斯、烏克蘭普里皮亞季等多個地點發生的戰爭衝突。多人遊戲的部分則包含多種遊戲模式,以及一套升級系統允許玩家隨著等級提升解鎖額外的武器、附件和迷彩組合。
該作發售後得到了不少好評,在GameRankings和Metacritic都得到了94%的累計得分。其遊戲要素、多人遊戲和劇情都得到了表揚,而批評主要集中在其對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沒有革命性的改變。遊戲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IGN的最佳Xbox 360遊戲獎。該作是2007年全球最暢銷的遊戲[3],截至2008年1月底共發售了超過700萬份,而至同年6月則達到了1千萬份。截至2019年5月底拿下了全美銷售冠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B69NiO9Kho/hqdefault.jpg)
奪金陸劇 在 奪金- 陸劇- Gimy劇迷-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奪金 劇情:|全38集|二嘎(後改名劉爭光)是個有乒乓球天分又忠厚老實的農村小夥。他憑借自己凌厲的砍球技術贏得了正在網羅乒乓人才的永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