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義風骨阿富汗,生活可以平靜下來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塔利班重新奪取阿富汗,一名戰地記者感觸良多。自然先要批判西方國家扶植的北方聯盟亦相當殘暴、貪腐,即使內戰再燃,「但一般阿富汗人卻認為,不用面對北方聯盟統治期間的姦淫擄掠,兵荒馬亂,至少生活可以平靜下來,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新成立的阿富汗酋長國如果用這種邏輯去搞公關就很妙,好向國內外表示阿富汗重新出發,迎來重定繁榮。人民接受酋長國安排的訪問時,表示「感覺良好」、「我們最幸福」、「已經恢復正常」,而進食瀨尿牛丸之後,連成績都變好了。
但阿富汗變天之後,恐怕食瀨尿牛丸也不會成績好,因為連讀書的機會也相當少。
The National 消息指,塔利班攻入首都之後,已經開始強娶 13 歲少女,有年輕女兒的家庭要漏夜逃走。有聖戰士在各地清真寺公告,命令所有人都要「申報」家中有多少個女人。塔利班所到之處,女人的待遇也一夜變天,現在需要包頭而且有男人陪同才可以外出。阿富汗一些產業的女員工,也已經被勒令回家,不准工作。
基於美國佔領之前阿富汗已經受過塔利班神權統治,女人待遇基本可以預料到。女人讀書都好大罪。巴基斯坦也有人成立了塔利班組織,於是巴基斯坦部份人口也要面對塔利班統治和那一種法律。2014 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巴基斯坦小學生馬拉拉。馬拉拉因為在家鄉發聲反對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學,遭報復槍擊,聖戰子彈打入頭部。馬拉拉在祖國做手術治療之後,又去了英國繼續治療,這才幸好撿回性命。
究竟獲得平靜和安全感的「一般阿富汗人」是甚麼阿富汗人?阿富汗女人是不是「一般阿富汗人」?這位滿懷感概的女士,反美還是排行最頭,忘記了物傷其類的本能,第一感嘆似乎未想到中東女人的命運。
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還會直接推基佬落樓處死,拍成處決影片。在伊斯蘭國的佔領區,的確有很多地方經歷了無政府狀態到有政府狀態,與外界印象不同,聖戰士在那裡了建立精密有效的稅收、生產和統治,但他們的恐怖統治也變得更有組織力。這一刻就算有「平靜」,恐怕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可能之後有慘叫聲都傳不出來,鎖國了,mute 了聲。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入到去才是正經,就是對外開放,互相溝通,但途中人民的奇觀式慘狀也可以成為好材料,到時又是表達人文關懷的素材。
當你養一頭貓久了,牠每次抬起尾巴你都知道裡面的小心思,雖然反過來說亦是一樣。美軍匆忙撤走的畫面,對全球反美人士和競爭國家都似乎是喜事,因為這可能說明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美軍也仆倒在帝國的墳場。但阿富汗對美國的價值沒有高到美國要繼續接濟,是很多年前已經決定的吧,當然拜登政府具體上為甚麼要搞到這樣,是力有不逮,還是根本 don’t care?阿富汗現在的人間悲劇,是大國政治的無情一幕。看來美軍早就把人力、情報和錢都移到了東方,於是拜登才剛說到情況沒有問題,幾日之間連首都也投降了。整個阿富汗的西式民主建國實驗,因為美方選擇「節約預算」而遭火速放棄。
美國進入阿富汗二十年,對習慣和開始信奉西式人權觀念的(可能是少數)該國人來說,命運充滿殘暴和嘲諷。我想像那些十幾至三十歲幾的阿富汗青年一代,可能是他們的父輩祖輩經歷過神學士統治,他們長大了,又輪到神學士再度回歸,大地上又有一套全新的生殺法則。對於任何人來說,一時要你信資本主義,一時要你信社會主義,錯亂和痛苦極了。如果那些年輕人相信神權那一套,那現在就喜迎了,但習慣了美國來臨之後的那個阿富汗,就會很痛苦。
這其實都不太難以想像。在大海或高山的另一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南海諸國,包括香港,都籠罩在英美輸出的後二戰秩序,西方文化、制度、器物和意識早就進駐。以前我們學到那套是學英文、出國讀書或移民,就是提升了層次,因為這些行為幫助第三世界人口擠進文明中心、文明上遊。越南人在法殖時,學法文就好有用。中國以前都有一些人學俄語,因為在困難時期會跟蘇聯經商。在很多地方,學英文肯定有助出人頭地、貧脫貧窮。以前江澤民跟華萊士談笑風生,也要說幾句英文證明自己有國際感。現在你不卻容易找到補習英文的機會,你的世界觀面對晴天霹靂的巨變。
曾有網友提起「Cargo cult」(貨物崇拜)的歷史,說二戰期間美軍曾經在一些太平洋小島部署軍備,土著看見戰艦和美軍,以為遇到神,於是開始敬拜外星人以求風調雨順。土人以為「天人」會帶領他們進入魔法和文明的新時代,但有一天二戰打完了,美軍飛走,土人們見不到活神的面,只好將神跡流傳下去,繼續敬拜美軍留下的設施、裝備甚至美國國旗。在土人角度而言,「天人」從來不到凡間,還是到過一次比較殘忍?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場無意的降雨可能令很多新物種茁壯成長,但雨就這麼下一次,新物種又十分自然地煙滅無跡。
今晚美國國務卿才說阿富汗政府軍要重振士氣,翌日就連首都的飛龍兵也聞風而降。就是這樣的狀態。他鐵了心要撤走,顧不上被視為敗軍之將、承擔「阿富汗戰爭徹底失敗」的責任,也要執行到底。美國有多大決心結束阿富汗這盤蝕本生意,同時也是顯示她有多大決心進行「戰略轉移」。
雖然政權無論在哪一方手中,很多阿富汗人還是一樣要依靠種鴉片來開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SIGAR)曾在 2018年發表報告,指美國雖然在 2000 年代撥款超過 86 億美元試圖減少阿富汗的鴉片生產和貿易,但禁之不絕,阿富汗鴉片產量從 2002 年的 3,400 噸,增加到 2017 年的 9,000 噸,這還只是在美國「任內」的數字。這可能都側面展示了美國對阿富汗的控制有多鬆散,有很多勢力在美國的禁毒政策之下繼續賺了大錢,這些錢肯定不會不用在軍火之上。美軍在那裡二十年,現在如此,證明那裡的「地方勢力」隱藏地活得好好的。
有人問點解會搞成咁。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說: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無心戀戰,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份「現代文明」都低估神學士深入到每一個鄉村的組織力、那一套在千萬人口中的意識形態權威,以及長老對教法和日常事務的解釋力。人心向背,就像美國多支持那時的中華民國,還是迅速瓦解。有人會固執認為可以分開「阿富汗人」和阿富汗神權意識形態,或者認為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阿富汗聖戰士就不會再有平民支持。可惜經濟就沒有搞好,政府很爛,神學士政權都變了這一刻的 lesser evil,而新世界的人已經認不得古老的宗教,低估了人們「信仰」的組織力量。
女人的 選擇 半 噸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俠義風骨阿富汗,生活可以平靜下來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塔利班重新奪取阿富汗,一名戰地記者感觸良多。自然先要批判西方國家扶植的北方聯盟亦相當殘暴、貪腐,即使內戰再燃,「但一般阿富汗人卻認為,不用面對北方聯盟統治期間的姦淫擄掠,兵荒馬亂,至少生活可以平靜下來,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新成立的阿富汗酋長國如果用這種邏輯去搞公關就很妙,好向國內外表示阿富汗重新出發,迎來重定繁榮。人民接受酋長國安排的訪問時,表示「感覺良好」、「我們最幸福」、「已經恢復正常」,而進食瀨尿牛丸之後,連成績都變好了。
但阿富汗變天之後,恐怕食瀨尿牛丸也不會成績好,因為連讀書的機會也相當少。
The National 消息指,塔利班攻入首都之後,已經開始強娶 13 歲少女,有年輕女兒的家庭要漏夜逃走。有聖戰士在各地清真寺公告,命令所有人都要「申報」家中有多少個女人。塔利班所到之處,女人的待遇也一夜變天,現在需要包頭而且有男人陪同才可以外出。阿富汗一些產業的女員工,也已經被勒令回家,不准工作。
基於美國佔領之前阿富汗已經受過塔利班神權統治,女人待遇基本可以預料到。女人讀書都好大罪。巴基斯坦也有人成立了塔利班組織,於是巴基斯坦部份人口也要面對塔利班統治和那一種法律。2014 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巴基斯坦小學生馬拉拉。馬拉拉因為在家鄉發聲反對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學,遭報復槍擊,聖戰子彈打入頭部。馬拉拉在祖國做手術治療之後,又去了英國繼續治療,這才幸好撿回性命。
究竟獲得平靜和安全感的「一般阿富汗人」是甚麼阿富汗人?阿富汗女人是不是「一般阿富汗人」?這位滿懷感概的女士,反美還是排行最頭,忘記了物傷其類的本能,第一感嘆似乎未想到中東女人的命運。
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還會直接推基佬落樓處死,拍成處決影片。在伊斯蘭國的佔領區,的確有很多地方經歷了無政府狀態到有政府狀態,與外界印象不同,聖戰士在那裡了建立精密有效的稅收、生產和統治,但他們的恐怖統治也變得更有組織力。這一刻就算有「平靜」,恐怕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可能之後有慘叫聲都傳不出來,鎖國了,mute 了聲。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入到去才是正經,就是對外開放,互相溝通,但途中人民的奇觀式慘狀也可以成為好材料,到時又是表達人文關懷的素材。
當你養一頭貓久了,牠每次抬起尾巴你都知道裡面的小心思,雖然反過來說亦是一樣。美軍匆忙撤走的畫面,對全球反美人士和競爭國家都似乎是喜事,因為這可能說明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美軍也仆倒在帝國的墳場。但阿富汗對美國的價值沒有高到美國要繼續接濟,是很多年前已經決定的吧,當然拜登政府具體上為甚麼要搞到這樣,是力有不逮,還是根本 don’t care?阿富汗現在的人間悲劇,是大國政治的無情一幕。看來美軍早就把人力、情報和錢都移到了東方,於是拜登才剛說到情況沒有問題,幾日之間連首都也投降了。整個阿富汗的西式民主建國實驗,因為美方選擇「節約預算」而遭火速放棄。
美國進入阿富汗二十年,對習慣和開始信奉西式人權觀念的(可能是少數)該國人來說,命運充滿殘暴和嘲諷。我想像那些十幾至三十歲幾的阿富汗青年一代,可能是他們的父輩祖輩經歷過神學士統治,他們長大了,又輪到神學士再度回歸,大地上又有一套全新的生殺法則。對於任何人來說,一時要你信資本主義,一時要你信社會主義,錯亂和痛苦極了。如果那些年輕人相信神權那一套,那現在就喜迎了,但習慣了美國來臨之後的那個阿富汗,就會很痛苦。
這其實都不太難以想像。在大海或高山的另一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南海諸國,包括香港,都籠罩在英美輸出的後二戰秩序,西方文化、制度、器物和意識早就進駐。以前我們學到那套是學英文、出國讀書或移民,就是提升了層次,因為這些行為幫助第三世界人口擠進文明中心、文明上遊。越南人在法殖時,學法文就好有用。中國以前都有一些人學俄語,因為在困難時期會跟蘇聯經商。在很多地方,學英文肯定有助出人頭地、貧脫貧窮。以前江澤民跟華萊士談笑風生,也要說幾句英文證明自己有國際感。現在你不卻容易找到補習英文的機會,你的世界觀面對晴天霹靂的巨變。
曾有網友提起「Cargo cult」(貨物崇拜)的歷史,說二戰期間美軍曾經在一些太平洋小島部署軍備,土著看見戰艦和美軍,以為遇到神,於是開始敬拜外星人以求風調雨順。土人以為「天人」會帶領他們進入魔法和文明的新時代,但有一天二戰打完了,美軍飛走,土人們見不到活神的面,只好將神跡流傳下去,繼續敬拜美軍留下的設施、裝備甚至美國國旗。在土人角度而言,「天人」從來不到凡間,還是到過一次比較殘忍?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場無意的降雨可能令很多新物種茁壯成長,但雨就這麼下一次,新物種又十分自然地煙滅無跡。
今晚美國國務卿才說阿富汗政府軍要重振士氣,翌日就連首都的飛龍兵也聞風而降。就是這樣的狀態。他鐵了心要撤走,顧不上被視為敗軍之將、承擔「阿富汗戰爭徹底失敗」的責任,也要執行到底。美國有多大決心結束阿富汗這盤蝕本生意,同時也是顯示她有多大決心進行「戰略轉移」。
雖然政權無論在哪一方手中,很多阿富汗人還是一樣要依靠種鴉片來開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SIGAR)曾在 2018年發表報告,指美國雖然在 2000 年代撥款超過 86 億美元試圖減少阿富汗的鴉片生產和貿易,但禁之不絕,阿富汗鴉片產量從 2002 年的 3,400 噸,增加到 2017 年的 9,000 噸,這還只是在美國「任內」的數字。這可能都側面展示了美國對阿富汗的控制有多鬆散,有很多勢力在美國的禁毒政策之下繼續賺了大錢,這些錢肯定不會不用在軍火之上。美軍在那裡二十年,現在如此,證明那裡的「地方勢力」隱藏地活得好好的。
有人問點解會搞成咁。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說: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無心戀戰,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份「現代文明」都低估神學士深入到每一個鄉村的組織力、那一套在千萬人口中的意識形態權威,以及長老對教法和日常事務的解釋力。人心向背,就像美國多支持那時的中華民國,還是迅速瓦解。有人會固執認為可以分開「阿富汗人」和阿富汗神權意識形態,或者認為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阿富汗聖戰士就不會再有平民支持。可惜經濟就沒有搞好,政府很爛,神學士政權都變了這一刻的 lesser evil,而新世界的人已經認不得古老的宗教,低估了人們「信仰」的組織力量。
女人的 選擇 半 噸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VietnamInsider
#越南人物誌
#越南女首富
#VietjetAirCEO
最近疫情重創航空業,不過小編今天要分享的不是疫情資訊,而是最近一篇對Vietjet Air CEO的採訪,透過問答,讓我們來看看這名企業家的堅毅與柔情
Nguyễn Thị Phương Thảo,1970年出生於河內,曾至俄羅斯唸書,主修財經,在大學二年級時就開始經商,在21歲那年她就已經賺到100萬美元。除了Vietjet Air CEO她同時也是Vietjet Air母公司Sovico Group的主席和HD Bank的常務副主席,並於2019年登上富比世全球百大最有權勢女性。
Vietjet Air CEO Q&A
1.選擇發展航空業的理由?
實際上,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曾多次抬頭仰望天空,我希望有一天坐在上面,去一個我從未去過的遙遠地方。但過去有許多人因為機票昂貴無法實現飛行夢想。
航空業是讓越南與世界接軌最快的方式。世界上的主要大國擁有強大的機隊,大型航空公司,至少數百架飛機,我希望越南像那樣,所以我希望Vietjet能像阿聯酋航空一樣。
在海外經商已有近20年的經驗,這讓我與外國的公司,企業和國家領導人建立良好關係和聲望,就在天時地利下,讓我決定發展航空業。
2.現在,除了現有的5家航空公司之外,還有5家新的航空公司在等待上線營運,這是個挑戰嗎?
有更多的航空公司是市場發展良好的象徵。但是,必須了解經營航空業非常困難。人們常說,若想成為百萬富翁,可以從億萬富翁開始,然後再開一家航空公司。
國際間有很多航空公司,但是成功達到大規模飛行網絡並不多。而且,機場壟斷、行業間的不公平競爭也將帶來挑戰。
我們的發展戰略是避免競爭,但要擴大新客戶,新市場,新機場……我們繼續保持自己的地位,同時共同建立聯盟和良好的航空市場。
3. 怎麼看企業社會責任? 如何激發越南企業家精神、責任?
首先,有必要提及企業的經濟責任,擁有良好收入、合作夥伴和客戶滿意度和員工效率。然後是創造其他有價值的社會責任。對我而言,良好的運輸方式既可以滿足人們的旅行需求,又可以提高國家在旅遊業和物流成本方面的競爭力。
Vietjet的企業社會責任也表明:我們與世界各地的企業和國家一起面對氣候變遷,Vietjet僅使用降低燃料排放和噪音的新機隊。同樣,HD Bank也正努力朝向綠色銀行轉型。
作為企業家,我認為首先要專注做好自己的工作和使命。我喜歡明治時期日本人的優越精神。我也喜歡韓國財閥企業家的精神。當越南企業的貢獻能使越南像日本和韓國那樣為自身民族感到自豪、讓社會變得更加文明、豐富越南價值觀並傳播到世界,這將成為強大的動機。
4.回想17歲當國外遊學生的自己,和現在作為擁有2.7億美金財產的企業家,有何不同?
小時候,我希望自己能像媽媽一樣當老師,希望大學畢業後,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買一戶公寓、一輛摩托車……就足夠了。
但後來,我有機會拿獎學金到俄羅斯求學,面對當時政治、經濟改革重組而產生的巨大變化。我認為越南也應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
我就讀的Plekhanov大學是許多政治家,經濟學家每天聚會的地方,我的老師當時是國會主席。我內心深處有一股衝動,我必須致力於變革,所以除了夢想著成為一名老師,我決定經商。那時我才18歲。
我決定做什麼事就會盡一切努力直到最後。那時,早上八點上課,下午下課,我就開始做各種生意。每天晚上12點回家後記帳。凌晨兩點才和室友煮飯吃晚餐。即使沒睡飽,凌晨5點,我們就互相打電話把對方叫醒,在上學前把握時間處理生意的事。
如果我沒經商,下課後的時間我就只會學習而已。但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我21歲的時候,我已經有一百萬美元,就當時一錢黃金20萬越南盾的年代來說,這是相當大的金額。
5.作為女人的優雅和柔韌是否使妳更具優勢?
不,市場是給勇往直前的人,不包容軟弱。在生意上是公平的,競爭對手不會因為你是女人而放過妳。
可能是因為我做任何事都得先確保一切準備充足,所以我的路途看似順遂,但是經歷的大風大浪也沒有少過。除了勇氣和決心外,還要努力、認真地看待工作,女人願於犧牲、耐心和寬容的特性,幫助我們度過事業上的困難,追求更滿意的事業生活。
無論從事哪一種事業或工作,都須證明自己的專業技能,不要期望性別會帶來優勢。男人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應酬,而我就把這段時間留給家人和公司,奉獻和展現自己的價值。
6.能舉一個犧牲的例子嗎?
有時只是小事。今天早上,我帶孩子去上學,不過小孩一直拉著我的手,堅持要我帶他走進教室,但我8:30要開會。如果照著小孩的意思,那會議就會遲到。所以,我讓他自己一個人走,儘管我內心不想這樣。
我想為自己保留私人空間,但是身為企業領導者使我變成了公眾人物。到哪裡都得意識到領導者風範,因此犧牲自己的隱私和喜歡的事物。
7.你怎麼認定自己,是公司裡的鋼鐵女強人還是家庭裡的妻子、媽媽?
我認為女人只是想儘自己的職責,我必須嘗試履行生活賦予我的角色。
有人稱我為“鋼鐵女人”,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對員工來說是“溫柔的老闆”。如果真的存在“鋼鐵”的個性,那就是在進行業務談判時,一定要遵循原則和法規,以確保業務的利益和安全,這是不能容忍的。
8.你喜歡別人稱呼你Thảo女士還是 Vietjet Thảo姊?
我喜歡被稱為“姐”,親近,更自然。女士聽起來很莊重,遙遠,似乎不是我自己。在過去,跟同事外出工作時,許多人都會誤以為對方是老闆,因此他們首先跟他打招呼、邀請他入座,他們以為我是秘書,所以讓我一個人在一旁。現在想也覺得很有趣。
Thảo女士聽起來有威嚴,但有親戚和朋友說我不適合,因為我的臉不冷酷,身形小。但無論是市場上的“Thảo女士”還是“Vietjet Thảo姊”,我仍然是我,很開心、很喜歡聊天,樂於聆聽任何人的故事。
9.您一天的生活作息?
平常日五點起床,閱讀資料、點香祭拜、送小孩去上學和上班,在車上也在處理公事
在公司就相當忙碌了,雖然我一直很努力,但常常趕不上在晚上七點半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吃飯,八點我會哄小孩去睡覺,之後跟爸媽聊天,最後再後繼續做我的”回家作業”。
星期六會進行策略、問題研討、接待各國重要外賓等,星期六上班我就會帶著小孩,一方面陪伴他們,一方面讓他們看我做事的方式
星期天就會把時間都留給家人、或從事種植、餵魚等休閒娛樂。
我有睡前閱讀的習慣,不管哪種書籍都讓我沉醉,我久久會再讀一次小王子,這本書讓我思考自己的人生,因為我家之前有經營書店,所以真的讀過很多書,像是三國誌、戰爭與和平、鐘樓怪人等。
10.您認為有錢能做什麼?
我為了實現美夢和幫助更多人所以投入了更大量的金錢!(笑)
11.您是否考慮過準備子女繼承?
繼承是公司和家庭的普遍問題。亞洲文化有著與美國、西歐不同的傳統-遺傳性。我認為有必要協調這些因素,以發展永續繁榮的業務。
我和我長子的相處也許就像你的一樣,一起去看電影、喝咖啡,根據他的長處和熱情所在,讓他自然地成長,而不必強迫。他現在在英國唸書,並且與越南老師在線學習越南語,用越南文發訊息給我,他今年以一篇論文參加了牛津大學經濟管理系的入學考試。開頭寫著“我母親是我努力效法的榜樣”。他在寫的時後完全沒有和我分享這些。我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是他學習佳又獨立。如果他將來成功,那也很棒。
12.您似乎很喜歡穿著奧黛,但Vietjet空姐制服卻為短褲。這件制服還獲選亞洲最美空姐制服。您對此有何評論?
我每天穿的是我喜歡、感到舒適的衣服。奧黛對我來說是國服。穿上即代表尊重、肯定和維護越南人民的文化價值。此外,奧黛體醒我愛自己、對自己負責,不要讓身材走樣(笑)。
對於Vietjet的空服員來說,制服除了漂亮,在工作時穿上也得感到舒適、便捷。
空服員必須經常移動,服裝的設計和選料都為了能讓空服員活動自如、處於就緒狀態以應付各種情況。
空服員穿著這件制服,唱著英文版本的“ Hello Vietnam”,有助於傳達Vietjet的文化-創新越南,帶來積極和熱情。
Vietjet是第一間拿到民營航空執照的公司,但卻最晚開行,因為我們非常謹慎的準備,要飛就要飛的成功、飛的長遠
一開始,Vietjet定位自己是五星級航空,但在某次過年,我去拜訪住在高原地區的長輩,他們問我"要幾噸的稻米,才能買一張機票,我就來存,我希望這一生閉眼前,有機會能坐飛機。"
這句話讓我很驚訝,所以我轉向研究趨近大眾、價格便宜的營運模式,並相信這能讓許多人有乘坐飛機的機會,因此我開始訂購大量新機,且廠商得能符合計畫時程交貨
航空業有強大的吸引力,不僅是收入效益,而是對經濟帶來影響,讓越南跟國際接軌,讓百萬人能有機會搭乘飛機,是我最大的幸福。
Source: Tuoi Tre
https://pse.is/PVE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