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去售票亭時,店員問我:
「請問要看哪一部?」
「小婦人。」
「抱歉?你可以再說一次要看哪部電影嗎?」
「她們……」
片商!你到底為什麼一定要把《小婦人》改編而成的電影翻譯叫「她們」?尤其最後電影,出現了印有Little Women的書籍名稱時,你不還是翻譯叫《小婦人》嗎?到底為什麼硬要翻譯叫她們呀?你這樣很容易讓人以為小丑潘尼懷斯要拍什麼加強版續集呀!
好的,抱怨完永遠會讓我抱怨的翻譯。這次我除了分享一些「小婦人」的觀後感,另外還會連帶討論李安導演的「理性與感性」,藉由這兩部風格相近的小說,來些微探討當時女性的概況。
(以下會有暴雷,不想被雷的可以趕緊逃脫)
首先,小婦人的電影中有一位姑母的腳色,她一在告誡主角群的女生:嫁個有錢的男人。
雖然電影中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喜歡這位姑母說的話,但大家卻都同意這是實話。因為18~19世紀的女性並沒有財產的自主權,更鮮少有工作的機會。所以如果能攀上一個有錢有權勢的男人,並當作他的賢內助,無疑是當時最穩妥的選擇。
這也是電影「理性與感性」的名詞由來。理性與感性一樣描繪著一群只有女兒的家庭,其中的大姊理智地扮演好當時社會希望的主流婦女形象(即便她對一個男士非常有感覺,卻依然要維持大家閨秀般的不主動追求),至於二姊則是非常感性地勇於追求自己的愛情,甚至當有社會主流認定的門當戶對對象上門,她都表示寧願選擇自己所愛。(有沒有發現這個配置跟小婦人非常相像。)
相較於小婦人,理性與感性在一開始就直接的說出,如果這一家婦女沒有找到良好的婚姻對象,她們僅有的房產,也將由母親的親戚來繼承。
也因此,姑母這個腳色雖然令人感到厭惡,但很多時候他只是看輕當下的現實,在大部分情況下靠攏的同時卻又搞些小叛逆(就如同她在影片表示:「女人就要嫁的好!但我沒結婚……可那是因為我有錢!」),我想影片中她的那句:「我不總是對的,但我不會錯。」可能是導演想透過這腳色強調當時大環境下通常人的無奈吧。
理解完當時的時代背景,其實也就不難了解,為何小婦人四姊妹的四妹那麼積極要打入上流社會,以及大姊為何那麼果決的放棄當演員的夢想而樂於結婚(還有為何她的姑母會不合時宜的在大姊結婚時說出「貧賤夫妻百事哀」),同時也稍微能了解女主角,也就是由瑟夏羅蘭(我最欣賞的新生代女影星)飾演的喬,她努力想要當一個作家的勇氣。
說起作家,前面提到以前的婦女最好就是當個賢內助,這也代表她們較少有機會走出家門之外,那待在家裡最好的消遣,就是看小說。(關於這個消遣,我認為直到現在仍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問題是,就連小說都是由男人書寫,而男人書寫的,難免就很……大男人,《理性與感性》的作者─簡‧奧斯丁,就是在不停閱讀小說,又不斷厭惡大男人寫的小說後,自己開始投入小說的創作。而她也成為女性小說家們的先鋒。
不過為了迎合市場需要,即便再有自己的想法,有時還是要編寫出大眾喜歡的情節。就好像《理性與感性》中,那位敢愛敢恨的二姊,最終還是嫁給了門當戶對的軍官(為此,還把她先前愛慕的男生編寫成渣男),而理性的大姊,最後在一連串的巧合下,獲得心上人的求婚。
小婦人的電影中,則有出版社編輯一定要求喬要讓書中女主角嫁為人妻(要不然就要寫成因病去世)。非常有意思的是,小婦人的作者─露意莎·奧爾柯特本身是終生未婚的,所以電影是描寫喬把故事說到一個段落,然後編輯要求女主角需要結婚,結果喬妥協,然後這才誕生一段美好的婚姻。(所以說有些美好事情,往往只能存在虛構世界中,如同昆丁塔倫提諾的「好萊塢往事」或是「惡棍特工」。)
另外編輯還提到了如果暢銷,就會有關續集或衍生作品的版稅問題。事實上,大部分人熟悉的小婦人故事只是第一集,之後還有再出兩集,分別講女主群結婚以及各自的家庭故事。所以如果以成果來看,迎合大眾的情節也並不是什麼壞事,起碼作者版稅賺得開心,而且能持續推出作品(這一點在當時的女作家中尤為難得)。我都不禁在想,導演是否刻意用編輯這個腳色,稍稍的揶揄商業化?或是向著原著致敬呢?
我個人其實對於陰柔的作品不太感興趣(就好像紅樓夢,我是根本看不下去),而當初放映「理性與感性」诶我們看的大學教授則說:「如果你們直接看原著小說,大概絕大多數人會無聊到放棄觀看吧。」所以對於這類小說能夠影視化,而且導演或多或少地融入一些現代元素去呈現,其實能夠幫助我叫輕鬆的理解原著故事。而判斷這種改編電影是否成功,我想就是它是否激起人會想去看原著,那「小婦人」(我真的不想叫她們),就是一部激起我想去看原著的作品。
最後給予小婦人一個結尾吧。
每個時代作品,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風貌。小婦人呈現了以往女性的不同選擇及風貌,而電影則以現代的角度重新梳理了過往風貌。
(然後我去看電影的當天,全影廳只有我一個男生,其他全是女性。嗯……真的是姊妹們結伴去看電影的好選擇。至於我,一方面去研究歷史,一方面去了解原著故事,另一方面……瑟夏羅蘭跟艾瑪華森真的是好吸引人的演員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曼森家族那段少講了他們寄生在史潘片場 曼森指示女信徒與八十多歲的半盲地主發生關係 藉以換取家族的住宿 勘誤: 惡棍特工的工字打錯了 T_T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
「好萊塢往事」的推薦目錄:
好萊塢往事 在 少年江流的電影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年度十佳外語片
之前曾經說過,2019年是電影大年,優秀的電影太多了,多到每月我總能在電影院看到7分左右的外語片。在選華語十佳時,我猶豫的是如果在水準參差不齊的電影裡選10部,而選外語片我同樣糾結如何在一堆佳作中選10部。坦白說,哪怕是評選年度二十佳,仍然不夠表彰這些出色作品。
因此在我這份榜單當中,個人喜好程度要遠大於電影本身的質量,所以請不要質疑為什麼有些爭議的電影在榜單當中,而有些公認的佳作不在,這僅僅只是我沒那麼喜歡,或者我太過喜歡。但這份榜單每一個電影在我心中都是7分以上的水準,而且我的標準是必須要在電影院或網上讓更多公眾看到的電影,所以電影節的一些電影都不在這份榜單當中。
10. 《別告訴她》
這部電影我多次推薦,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地方在於,電影有意地展現出兩種不同價值觀的意識形態,沒有刻意去醜化任何一方,透過女主角對中國家庭由不解到接納,再到最後融入了的過程,恰好是在西方社會對個人主義的推崇下的一種迷茫。
9. 《婚姻故事》
這部電影的好不僅僅是它詮釋了中產階級的婚姻關係,更重要的是它在影片中途加入了司法機構,司法程序加速了婚姻關係的惡化,也讓夫妻兩人撕下了體面的面具。電影另外一個優點在於導演特別會調度演員的表演,這裡說的不只是演員的情緒爆發,而是如何調度鏡頭讓演員將表演發揮到最佳,包括在非情緒爆發位。
8. 《原鑽》
去年最被低估的電影,男主角Adam Sandler的影帝級神發揮在奧斯卡竟然連提名都沒有,這部電影絕對是2019年最大遺珠。電影前半段用極為浮躁和混亂的形式,讓你感受一個真實而瘋狂的紐約世態,到中間開始觀眾就跟著主角參與起這場豪賭,一路入過山車般的刺激緊張,最後結局帶給你前所未有的爽感。這對薩弗迪兄弟最擅長的就是在極端的封閉空間,將所有矛盾和情緒都做到最燥的情況來表現緊張感,這是特別高超的調度技巧。
7. 《燃燒女子的畫像》/《浴火的少女畫像》
這部電影不是一部簡單的同性愛情片,本質上是女性在封建的男權社會下,必須要擁抱取暖來抵禦社會給予的痛苦。由於電影主題是油畫,導演採用了自然光和燭光營造出油畫般的質感,讓每一個鏡頭都猶如畫中人。電影在康城榮獲最佳編劇,但我看來這部電影最強的不是編劇,而是攝影,這部電影的攝影是大神級的,尤其是最後那個幾分鐘的長鏡頭,太敢拍了,看得我渾身發抖,直到現在久久不能平息。
6. 《愛爾蘭人》
老馬的黑幫史詩終結篇,也許是一代黑幫電影的絕唱,三個半小時的觀影絲毫不覺沉悶,凌厲乾脆的暴力美學一直貫穿始終,這種不近人情的暴力也讓最後的結局更具悲壯性。《愛爾蘭人》的好是全方面的那種,在每一個環節你都找不到什麼缺點,以整體質量而言絕對能排到這個榜單的前三名。但個人對老馬還是抱有更高的期望,這部電影所有的東西都是老馬已經玩過的,反而少了些驚喜感。我們跟電影中的佛蘭克一樣,看著黑幫片黃金時代的盛起到消逝,只有無可奈何的歎息。
5. 《仲夏夜驚魂》/《仲夏魘》
《祖孽》導演的新作,是去年恐怖片中最大的驚喜。電影本質上跟《別告訴她》講的是同一件事,這部電影表現得更為高級。首先突破了傳統恐怖片對夜晚氣氛的依賴,大部分場景都安排在白天。其次也脫離了鬼怪的套路,將所有的驚悚點都聚焦在邪教上。導演在電影中建構了一個微型社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邏輯自洽的世界觀,所有的詭異風俗都有著合理的基礎,導演在電影中融入了社會學和人類學,將一個普通的恐怖片帶到另一種層次。電影中的視聽語言也是教科書式的,電影可解讀的符號極為豐富,在恐怖片領域放在近十年都是最佳的。
4. 《小丑》
這部電影相信會是許多人心中的第一,誇張點說,如果過了十年問你2019年印象最深的電影,很多人都會說是《小丑》。《小丑》的情緒煽動性是大師級的,尤其還是以一個反面角色,同時它還是一部為大銀幕而生的電影,所有給予觀眾的情感衝擊都是大銀幕才能帶來。為什麼說主角的表演是偉大的,因為他突破了常規的電影的表演,讓自己每一吋肌肉的表演都在大銀幕表現出來。因此這不是教科書級的演技,而是改寫表演史的演技,單憑表演這部電影足以留名影史。
3. 《猴子》/《失控少年兵團》
這部電影入圍了聖丹斯電影節,但影片整體質量絕對是三大電影節主競賽水準,關鍵導演還是一個新人,處女作居然能處理得如此純熟,視聽語言玩得極其張揚且生猛,這導演在未來絕對前途無量。這是一部藝術性極高的獨立電影,用一個荒誕的形式玩政治寓言,猴子與人類的關係在於進化跟沒進化,而電影在中途消解了這層標準,文明跟野蠻只在一線之中,中間的那些曖昧性非常值得玩味。
2. 《上流寄生族》/《寄生蟲》/《寄生上流》
《上流寄生族》或許不是奉俊昊最好的作品,但一定是他導演技法最突出的一部。電影的鏡頭,節奏,配樂,場景,衝突和懸念,以及社會表達都做到無可挑剔。因此可以這麼說,《上流寄生族》在類型片上絕對是一部里程碑。在照顧到觀眾的觀影愉悅感的同時,又保留了自己的表達。最關鍵這部電影表達的主題是世界性的,無須做任何資料準備,都能領會到導演的表達。這也是這部電影為何在電影節屢受好評,還成為奧斯卡大熱門的原因。
1. 《好萊塢往事》/《從前有個荷里活》
對,你沒猜錯,作為昆汀狂熱粉絲,我毫不猶豫就把年度第一給了昆汀。
這部電影一直備受爭議,對普通觀眾是非常冒犯的,但我絕不認為這是昆汀江郎才盡。恰好這才是昆汀跳出舒適區的表現。這部電影除了在反類型,反三幕劇做了突破之外,最重要的是它重新解構了電影這個媒介,將電影與現實中間這層紙捅破了,全程保留著似真似假,虛構與真實的曖昧性。這是看了上萬部電影的昆汀,對於電影本身的一個探索。
因此我認為這是一部在未來會被翻案的電影,電影本身的概念和表達過於超前,會在日後成為下一代影迷紛紛解讀分析的經典。
終於寫完,不管這個榜單你喜歡與否,都請繼續熱愛電影。大家新年快樂!
#上流寄生族 #寄生上流 #從前有個好萊塢 #從前有個荷里活 #小丑 #猴子 #失控少年兵團 #仲夏魘 #愛爾蘭人 #婚姻故事 #別告訴她 #燃燒女子的畫像 #浴火的女子畫像 #原鑽
好萊塢往事 在 皮哥 Pidang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2019,Quentin Tarantino
#pidang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taiwan #taipei #movieart #filmart #pidangfilmart
#皮哥電影插畫 #onceuponatimeinhollywood #quentintarantino #leonardodicaprio #bradpitt #margotrobbie #從前有個好萊塢 #從前有個荷里活 #好萊塢往事 #theacademy #theacademyawards #oscar #奧斯卡
好萊塢往事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曼森家族那段少講了他們寄生在史潘片場
曼森指示女信徒與八十多歲的半盲地主發生關係
藉以換取家族的住宿
勘誤:
惡棍特工的工字打錯了 T_T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幫影片上個字幕吧:http://bit.ly/2ZwKgZ8
#昆汀塔倫提諾 #從前有個好萊塢
好萊塢往事 在 La vie et le voyage, ciném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前,有個好萊塢,帶大家回到60年代末期,
李奧納多‧皮卡丘與布萊德·彼特首次合作,
過氣演員與駭人聽聞的謀殺案,
一起來看看光怪離奇的好萊塢浮華世界…
我的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vievoyage
W看電影_電流大戰_重雷心得
https://youtu.be/5Lu9_mPBQms
W看電影_獅子王_重雷心得
https://youtu.be/JFwnDdjZ-Nw
好萊塢往事 在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線上看- 電影 的推薦與評價
好萊塢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劇情:|HD|故事在1969年瞬息萬變的洛杉磯展開,在那個風起雲湧的變革時代,嬉皮文化盛行,好萊塢大制片廠 ... ... <看更多>
好萊塢往事 在 《好莱坞往事》对李小龙不敬吗,片尾隐藏了什么#从前有个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