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BG講動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载Footween的網址:https://www.footseen.com/b/download.html?icid=ftsBBG 影片開頭:0:00 贊助商把拔的APP工商環節:0:19 成人動畫是甚麼?:1:25 Youtube的黃標事件起因:5:55 成人動畫的黃金時代:6:30 結語的環節...
如何 判定 黃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橄欖油做的蔥油餅吃過嗎?嗯,我已經吃完二盒,也是用橄欖油煎,非常好吃啊😋!加一顆蛋,變蔥蛋餅也營養美味。當成pizza餅皮,也很有趣,這是小孩想的,改天我們要來試試。😋
購買連結🔗https://bit.ly/37UYIzQ橄蔥餅
移民澳洲30年又重視健康的Jina 沒吃過台灣國民美食蔥油餅,有一次大兒子Michael,親自用橄欖油和宜蘭三星蔥做的蔥油餅要媽媽品嚐看看,從此Jina對這”孝心蔥油餅”國民美食愛不釋手,獵人谷之夢橄欖油做的國民美食~蔥油餅因而誕生,朋友吃過也覺得這個產品會紅,絕對一試成主顧,開玩笑說Jina60歲了該是退休享福年齡了,還繼續創事業第二春,這蔥油餅應該取名橄蔥餅(敢衝餅),橄蔥餅因而得名!吃過的朋友都讚不絕口!
來自澳洲的獵人谷之夢,欲與世人一同分享這些健康、安全、無汚染食物。 由栽植到加工,選品到勘查,全程把關。令大家安心,是獵人谷之夢的堅持與用心。產銷一條龍,由農場到餐桌全程把關。值得一口接一口的【橄蔥餅】,選用100%澳洲初榨橄欖油,讓高品質的油脂帶出獨特香氣,搭配來自蘭陽溪上游清澈無汙染水源灌溉的宜蘭三星蔥,有機栽種不噴灑農藥,蔥白長,香味濃,再使用筋性較高的粉心粉,反覆揉捏,不求速度,沒有任何複雜添加的調味,卻有著單純堅持的真功夫,是你我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因為健康好吃,所以珍貴…
必買理由:
✅ 100%澳洲初榨橄欖油製造
✅無汙染不噴灑農藥的宜蘭三星蔥
✅筋性較高的高級的粉心粉
✅手工反覆揉捏
-
上次大人課,做的雙味炸雞,就是炸好後,拌上二匙橄欖油堅果川味辣醬,連小孩都覺得好吃😋。之前拿來拌炒義大利麵包,也是快速簡單的美味。
跟橄蔥餅一起吃,不要怪我沒警告⚠️你,小心一個人吃完一整片😂
購買連結🔗:https://bit.ly/3kcFoUg堅果川味辣醬
以澳洲頂級橄欖油和新鮮堅果為基底,融合細擂慢揉辛香醬料,無添加味精,搭配澳洲黃金亞麻籽油充分浸潤調和,憑藉師傅的手作經驗精準控制口感,溫而不火,可拌、可沾、可炒,體會微辣不燥,入口回香的美味口感。素食可食。
#每餐必備
#每日應吃一湯匙的堅果每餐一茶匙才能達成每日建議食用量
-
小廚們上課用的油他們自己都挑,而且居然還可以分的出來,橄欖油的不同風味。
購買連結🔗:https://bit.ly/380tjvG特級初榨橄欖油
純正新鮮、保留100%大自然的饋贈「澳洲種植、澳洲製造」,從農場到餐桌,用高於世界最高標準的指標要求並檢測。
在最佳時間採收橄欖果實,最短時間內對果實進行清洗後冷壓榨油,全程攝氏27度低溫,不添加任何化學萃取劑,完整保留橄欖果實的天然營養成分,游離脂肪酸(酸價)僅0.2%。
特級初榨橄欖油含有高含量油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豐富的維生素成分,以及天然活性物質多酚,被稱為「第七營養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益健康。採用純物理方法機械冷壓壓榨,保留了橄欖果實最原生的營養成分和風味並維持了低游離脂肪酸度指標,被稱為最穩定的食用油之一,適用於冷拌、煎炒、油炸等各種烹飪方式。
食用方式:
珍貴且有豐富營養的天然特級初榨橄欖油
最適合清晨啜飲一湯匙(約5~10ml)
喚醒全身細胞,感受健康活力。
冒煙點高於攝氏200度,也適合煎煮炒炸等烹調。
常見誤區:
橄欖油不適合炒菜嗎?
為什麼有人說橄欖油不能炒菜? 理論依據是,橄欖油當中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占絕對優勢,分子式當中有一個「不飽和鍵」,加熱後很不穩定,容易產生反式脂肪,從而危害健康。
實際上,我們油脂的大家族中,按照脂肪酸飽和程度分類,總體可以分為3類: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不飽和程度越高,越怕熱越容易氧化。
而橄欖油當中脂肪酸主要為,只有一個「不飽和鍵」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我們經常炒菜用的精煉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屬於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含有兩個「不飽和鍵」的亞油酸最為豐富。
所以如果是橄欖油,按脂肪酸的穩定性來說,實際上比大豆油等更穩定一些,沒有那麼嬌氣,可以用來炒菜。
食用油的煙點越高就越好嗎?
什麼是煙點?
煙點是加熱的油開始冒煙的最低溫度。 生活中我們經常誤認為煙點越高的食用油越穩定,營養越高,這是對於食用油品質判定標準的最大誤區之一。
最新研究顯示,食用油煙點與其被加熱時的安全性及營養變化沒有直接關聯。 在對多種常用食用油的測試中,特級初榨橄欖油在加熱烹飪過程中產生了最少的有害物質並保持了大比例的營養成分,因此也被證實為最穩定的食用油。
其實,特級初榨橄欖油煙點一般能達到200度左右,足夠滿足一般家庭蒸炒油炸等烹飪需求。同時,任何烹飪形式都不建議把食用油加熱至過高油溫。
特級初榨橄欖油Q&A
Q:橄欖油可以如何食用?
A:特級初榨橄欖油可以拿來生飲、拌沙拉、沾麵包、油炸、炒菜、佐料,皆可行。
Q:橄欖油可以耐高溫嗎?
A:研究顯示,食用油被加熱時的安全性與營養變化沒有直接關聯,而特級初榨橄欖油煙點可以達到200度左右,足夠滿足一般家庭的蒸炒油炸需求。
小提醒:任何形式都不建議把食用油加熱至過高油溫歐!
獵人谷之夢澳洲天然嚴選良品 Hunter’s Dream
如何 判定 黃金 在 李坤城 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今天(9/6)新北市突然增加了9個幼兒園相關的確診案例(8位幼兒,1位家長),再加上其中一位老師有至安親班,安親班又有國小的學生在裡面,坤城很擔心一旦有2位以上學生確診,學校就要停課,所以今天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質詢疫情相關問題 (一個人才10分鐘)。
對於 #茶茶 受虐事件,坤城先就幾個重要問題請教侯市長,質詢重點:
1、此次虐貓事件,動保警察完全沒有角色,未來任務編組要如何調整,才能發揮作用?或是加強警察的動保觀念及相關法律知識,讓每位警察都是 #動保警察?
2、根據內政部警政署2015年12月29日修正的 #警察處理動物保護法案件作業程序,民眾報案之後,經警察到場,#若能直接判定是刑事案件的話,#應該當場製作筆錄,#並移送地檢署偵辦。當時到場員警稱黎嫌「非現行犯」,動保外派人員又未到場,所以未能即時處理。
坤城認為警察局雖非動保主管機關,員警也無專業動保知識,可能無法立刻確認,但看到當時茶茶受虐情況,應該可以依此程序處理才是。
3、動保處外派人員到場後,雖有會同警察,但是第一時間也是沒有用動保法第25條以刑事法處理,而是回去之後,動保處在輿論壓力之下,才以動保法第25條處理。動保處「大事化小」及外派人員的動保法律知識不足,才會屢屢發生虐待動物事件。
坤城認為動保處的外派救援機制出現問題,連續3年都是由同一家外派公司得標,外派人員必須再加強動保法律知識,才能在黃金救援時間處理。
4、新北市政府雖然有 #毛寶貝幸福委員會,但是目前由動保處長主持開會,位階太低。坤城要求提高位階至少到副市長層級來主持,才能彰顯市府對動物保護的決心。
很可惜,因時間關係,侯市長都未能給予正面答案,也未答應提高動物保護委員會的位階,但是沒有關係,10月還有市政總質詢,坤城會繼續就動保議題要求侯市長。
許鐳譯 林耀宗 9/9再一起至立法院努力!
如何 判定 黃金 在 BG講動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下载Footween的網址:https://www.footseen.com/b/download.html?icid=ftsBBG
影片開頭:0:00
贊助商把拔的APP工商環節:0:19
成人動畫是甚麼?:1:25
Youtube的黃標事件起因:5:55
成人動畫的黃金時代:6:30
結語的環節:9:30
從今天開始訂閱 追蹤最新影片 !!
歡迎按讚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bgbear8795/...
歡迎追隨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bgbear0119/...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 https://discord.gg/PtpsVkG
#黃標事件 #BG講動畫 #成人動畫的判斷
#歐美動畫 #美漫推薦 #防疫在家看動畫
合作:candyd555666@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BfprQKhDac/hqdefault.jpg)
如何 判定 黃金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一集的老王給你問讓老王來告訴你龍頭股大漲能帶動同族群個股?錢進龍頭股小型股漲不動?處置股操作也看技術分析嗎?高檔大量低點被跌破,但下方有缺口跟均線支撐該觀察哪個訊號?大膽小編造反啦!痛毆老王?
Timecode:
01:22 1.老王好,最近都看老王影片學習票知識受益良多,但還是個初學者。想請教老王,大盤好壞對個表現會帶來影響是對的看法嗎?我跟男友說龍頭股不漲個股續漲力道不大,多少有動影響,但男友是不同看法,他只看個股不看大盤,他認為龍頭股不漲個股才會漲,如果錢都拿去買龍頭股的話誰還要買個股。(兩人看法不同都快爭執起來了XD)想請老王幫忙解惑,是兩個看法都對呢?還是有需修正的方呢?謝謝!
05:11 2.五星吹老王,請問若持有一股票在大漲過中遇到處置是否要隔天就賣出呢?因為時間成本會被吃掉若參加處置的話一樣看5.10.20日來操作嗎?感謝老王解答!
06:37 3.想請問表特老王,一檔股票跳空創高爆大量,隔天卻跌破大量低點,但沒封閉缺口該如何判定呢?是凶多吉少?或是缺口不死多不止呢?
#龍頭股 #處置股 #缺口 #小型股 #爆大量 #大量低點 #凶多吉少 #老王不只三分鐘 #浦惠投顧 #老王給你問 #老王愛說笑 #分析師老王
歡迎按讚臉書粉專,一天一篇免費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浦惠投顧官網:https://www.inclusion.com.tw/
-----------------------------------------------------------
※王倚隆(老王)為浦惠證券投顧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本資料僅提供參考,投資時應審慎評估!不對非特定人推薦買賣任何指數或股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gKJ9HBfPB4/hqdefault.jpg)
如何 判定 黃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1:21 驗出致癌物! 食藥署下架36款胃藥
03:03 胃不舒服就吃藥?! 小心後患無窮
04:12 有事沒事吃胃散 當心吃出問題
05:42 腹痛頻吃胃藥 易錯失治療黃金期?!
06:41 肚子痛別輕忽! 健康警訊難捉摸
08:16 腹痛原因複雜 如何判定問題點?
12:36 止痛藥致死?! 呼吸抑制病患要注意
更多【健康生活聰明指標】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VrcMcX6oKGrFtdO5XEkpb
#金探號健康 #金探號保健 #金探號生活智慧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kpRJpasDv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