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長大,父母要跟著變化
在這個整個社會都在教如何當父母的年代,教養真的讓你很疲累嗎?
現在教養文章滿天飛,隨時可以看到不同論調與觀點的文章相繼出現,好像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但互斥的做法與想法,卻常常讓爸媽既焦慮又擔心,到底這樣教孩子是幫他﹖還是會害了他﹖
兩個兒子現在分別就讀國三、高二,是很多家長聞之色變的青春期孩子。有些家長回頭看,覺得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跟青春期的孩子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原來那時的孩子真的是天使,青春期的孩子才是惡魔。
真的是這樣嗎﹖那個跳躍在冰山與火山之間的孩子,到底是惡魔﹖還是精靈﹖
教養孩子,應該愈走愈順遂,而不是孩子愈大愈疲累。
孩子走向青春期會反抗父母,除了宣示自己的獨立性,更重要的是證明自己在長大,會思考,想要話語權,更想爭取選擇權。如果孩子在長大,父母卻不跟著孩子做調整,當然會覺得孩子很叛逆、很不聽話、很不可愛、很不懂感恩,甚至很可惡。但是這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呢﹖當孩子的成長已經跳到下一個階段了,父母還能用舊有的規章去審視與檢核嗎﹖
孩子會長大,父母自然要隨著孩子成長的變化,調整自己的做法與心態,不能一直用舊劇本,來要求現在已經成長的孩子還是要照樣演出,這太不切實際了﹗
回想一下幫孩子拍照的情景,當孩子還是嬰幼兒時要幫他們拍照,不用你教,孩子們自己就會不停的變化姿勢讓你拍,還會搶著看你拍得好不好,那時的他們真是可愛。但是現在,當你拿著手機或相機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他們往往是說不要拍啦﹗不但語氣不好,甚至還可能送你一個白眼。你撿拾起碎了一地的玻璃心,要把它變成武器刺向孩子,大罵孩子狼心狗肺不懂感恩與報恩嗎﹖
孩子會長大,父母要跟著變化。
要知道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與隱私權,要處理跟孩子相關的事情時先詢問一下孩子的意願,成長中的孩子是可以商量的,但不是可以武斷控制與干涉的。
親子是有緣生活在一起共同學習與成長的家人,而不是相互討厭和彼此折磨的仇人。
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教養收事半功倍之效。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說得愈多,會讓孩子愈容易反感,父母自己要做到身教給孩子剛剛好的管教,也要留空間與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思考。
生活總是這樣,沒有永遠的美好與順遂,一如教養孩子沒有永遠的理所當然。但是,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後,那就像是人生的定心錨,即便孩子長大到青春期偶爾會有抗議與挑釁,還是可以透過溝通和協調,很快的讓家庭生活步驟穩定下來,讓孩子把能量用在培養自己的能力與實力上面,而不耗費在反抗父母。
昨天高二的長子到了快六點才回家,我有些納悶的問:「今天是火車誤點嗎?」他笑著說:「媽媽妳忘記啦,我們開始要上第八節課!」即便是孩子說過的事,我現在也可能會忘記。還好我沒有責怪他晚回家讓人擔心。有多少親子衝突源於這些小小卻不經意的事件呢?
吃晚餐時我們討論了孩子們現在的新老師,還有最近考試時他們發現的問題與改善之道。我分享了今天去醫院回診發生的事和遇見的人。大家在訴說與交流中,好像參與了分別時刻的歷程。
現在我常常會跟孩子們說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管理好、照顧好,分工合作的把家庭經營好,以後他們長大外出求學和工作,也要把生活和身體顧好。
孩子成長到青春期,自己也經歷過很多的事情了﹗不管是學業還是人際相處,總是有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挫折,有時從他們自己成功面對挫折的經驗中去提取能量療癒自己,勝過你跟他分析一些大道理。我們不能幫孩子讀書與成長,但是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我們跟他在一起,我們是一家人。
教養,應該愈走愈順遂,而不是孩子愈大愈疲累,孩子會長大,父母要跟著變化。
父母必須安定自己的心,才可以讓家變成孩子的身心養護所,讓生活中的好習慣成為親子的定心錨,讓剛剛好的管教,給孩子規範與探索的勇氣。
隨著孩子的成長與茁壯,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的信任與支持,而不是無微不至的叮嚀與照顧,他才可以放開束縛,開放性的成長。延伸閱讀請參看我的新書:《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協助你們親子找出最適合你們的愛的方程式。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期社群大頭條,要帶大家來看最近青少年教養的幾則大事件,同時給你教養的全攻略。內容包含大型考試出題方式的改變,孩子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青少年面對挫折時,旁人該如何協助? 暴力、霸凌、歧視、社會動亂...社會上的各類議題層出不窮,我們該如何和孩子談社會議題呢?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
如何 教孩子 面 對 挫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直播_當過父母才知道,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
.
身為祖父的黑幼龍老師,曾經同時教養四個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
在與孩子、孫子的互動中,有著更深的體會,
黑幼龍老師以對父母親最深刻的同理心,個人的親身經驗,
親筆為讀者寫下一個個的教養叮嚀。
①親子互動少,連在餐桌上也談學業。
黑老師告訴你:「做爸媽的,不要過早介入孩子的學習問題,要讓他們練習『自己解決』。」
②父母投資龐大時間與心力在孩子身上,到頭來,卻不知為了什麼而辛苦。
黑老師告訴你:「父母那麼努力,是希望孩子能幸福。我真正以我的子女為榮的,是他們都成為有愛的人,敬天愛人。」
③生活壓力大,夫妻關係緊張,對教養已經充滿無力感。
黑老師告訴你:「不要急,要慢慢來,孩子一生與父母之間,最重要的體驗是『關係』,這是上帝送給父母的禮物。」
其實,當父母也需要持續學習。當了父母才學當父母,是許多人的心聲。
.
慢養是什麼?慢養是:不要太緊張,不要太急。
記得我的二兒子黑立國跟他的小孩說過,我不太關心你們五歲、十五歲時的狀況。
我關心的是你們二十五歲、三十五歲時的狀況。
這就是慢養。其實,二十五歲是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的年紀。三十五歲是成家立業的年紀。他們在這年紀的成功,難道不比小學、中學時的學業、成績重要?
我們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就急著要他們念書、補習、做功課,好能考進名校。
慢養是要幫助父母了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不是考試成績)。因為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當他們畢業時就已經落伍了。因為將來的工作有些現在都還不存在。現在逼他們念書,讓他們討厭上學,產生厭讀症,將來畢業後,就算從最好的大學畢業,從此不再繼續學習了,這才是最悲哀的事。
幫助孩子更有自信,態度積極正向,才是他一生最需要的助力,尤其是讓他們充滿熱忱,個性開朗,樂在溝通,常常面帶笑容,更是重要。
慢養就是要幫助孩子體驗: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生最寶貴的資產。他們將來在工作方面的成功,多半取決於與他人合作得有多好。現代的年輕人常一個人打電腦、上網,成長過程中欠缺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尤其是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更需要多一些用心,多一點練習。
慢養是要討論如何培養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青少年必須學會善用時間,保持終生學習的進取心,並能拒絕誘惑,排除菸、酒,向損友說「不」。父母應該很清楚,靠管教或責罵,一定辦不到。
慢養並不難,我的四個孩子與我們兩老雖然也曾遭遇困難,碰過挫折,但都走過來了。你們也一定能做到。這星期選一天陪孩子一起吃飯,要吃多久就吃多久。聽他說話,不要叫他去做功課,或催洗澡。
這一週選一天開始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拼圖,或做一個大太空艙模型,只要做十五分鐘即可,剩下的下一週再做,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本週與孩子下幾次象棋或五子棋,看幾次動漫,到球場打籃球,甚至全家人一起打「兩」圈麻將。週末全家人到郊外走走,最好去人少的地方。
特別是,跟孩子擁抱一下,不要很快鬆手。
最後,回到本書的書名,為什麼是《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真的有!但不是從天而降,是要經過好多學習,練習,持續與孩子互動,才能做得到。而且並非一勞永逸!
我到今天還在學,還在用。我今年已經八十一歲了,四個孩子均已成年。太太與我在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以及觀察他們與我的十個孫子女的互動關係中,最大的心得就是,常常要忍住,不要管教,不要說教,不要指教……真難!像孩子還小的時候,多陪伴,多和他們一起玩。是不是比教他們寫字、準時洗澡與上床睡覺,難得多呢?全神貫注的聆聽孩子說話,贏得他的信任,是不是比管教孩子讀書,向他們說教更難做到呢?假使孩子來請教,例如:關於工作職場的選擇、婚姻大事方面的看法,你可以與他深入交談,但一定要忍住,不要幫他做決定。是不是比下指導棋難得多?但努力做到後的美麗世界相當誘人,非常值得一試。希望閱讀這本書,就是嘗試這「不管」孩子的康莊大道的起點。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討論議題:
■ 「不要」管孩子,那「要」什麼?
■ 慢養哲學,承襲了道家色彩的人本關懷,以及民主式教養的核心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如何 教孩子 面 對 挫折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抽好書】《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送出3本)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參加辦法】(四步驟:按讚、留言、標兩個朋友,公開分享)
1. 即刻起至8/2(一)晚上12點止,在本文按讚
2. 在本文底下留言【剛剛好的管教】並【標註兩個朋友】
3. 在自己臉書【公開分享本文】
4. 8/3(二)進行電腦亂數抽獎(將以私訊通知)
…………………………………………………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把父母的控制力,變成孩子的自制力,長成自己的勇氣與機會)))
- 放心與放手的教養法則 -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辦法就會有辦法~
當孩子遇到複雜的任務,可以教他們拆解成小步驟。很多恐懼與擔憂,只要把它變成行動的力量,開始做,就不會覺得那麼困難或害怕。
➤當受挫的孩子說他難過的想跳樓……
面對挫折與失敗,孩子也許想逃避或放棄,這時需要父母的鼓勵與陪伴,協助孩子認識自己面對挫敗的情緒反應,才能在逆境中生出突破困境的勇氣與復原力。
➤我無法改變教育制度,但希望你能這樣生活 ~
親愛的孩子,生活不盡然都是美好,生命更是充斥著不美好,但我們要努力做到,問心無愧,了無遺憾,我們不用追求完美的人生,但要努力地完成,每件該做好的事。
➤習慣被拒絕的孩子,長大也會否定自己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走上錯路、遠路、冤枉路,但這些判斷與決策的機會,是必要的練習與經驗。如果他們都在父母的「不要」中,失去了做決定的練習機會,日後可能就會用「任性的賭」來做選擇。
.
💖溫馨推薦
生養小孩,從來不是父母造就了孩子,而是孩子造就了父母。我們在養兒育女的路上,歷練、學習與修行,是子女帶領我們更認識自己。如果能從中得到一些覺察與醒悟,我們當有機會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有力的存在。--親職作家暨閱讀推廣人 李貞慧
書中每一個章節就如同一個又一個的觀念與行動App,讓我們在教養的路途上,能隨時進行下載與更新,同時透過不時地修正、演練,而逐漸形成獨一無二,最符合自己的親子管教模式。--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本書深入淺出地剖析與探討父母對孩子的深遠影響,不僅是孩子人生的方法論,也是現在父母學習如何妥善經營親子關係與開發孩子天賦的父母方法論。--前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兼所長 林中斌
孩子會從你的眼神態度,感受父母對他的種種情緒意念,進而形塑出自我;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孩子也讓成人後的父母有機會再次成長,成為更好的人。--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 劉坤億
.
💖【目錄】
第一章 分數很重要,但還有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想辦法就會有辦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拖拖拉拉,忘東忘西,時間管理要從小教起
誰規定男生就不能穿粉紅色?性別標籤的迷思與反思
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獨立
讓孩子知道,金錢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進小學前,先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家有國中生的父母因應之道
幫孩子請假出遊,我投反對票
高中才能擁有手機的3C教養觀
第二章 考不好的孩子,最需要父母支持
別把「家庭作業」當成「家長作業」
孩子考不好,其實比你更難受
國小生學習的熱情與能力,比斤斤計較分數更重要
當受挫的孩子說他難過地想跳樓……
「分數不重要」不是孩子的免死金牌,孩子的成績也不是父母的教養業績
孩子,我無法改變教育制度,但希望你能這樣生活
第三章 剛剛好的愛與管教
習慣被拒絕的孩子,長大也會否定自己
孩子的頂嘴,是成長的開始
蹲下來,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大人的無心之言,可能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教養,是在背後支持的力量,不是由前面控制的行為
放手,孩子才會長出力量
讓孩子的思念有所寄託,能化解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
對話式教養¾¾親子有效溝通的五大祕訣
教養是造橋舖路的心靈工程
溫和而堅定地守住教養界線
第四章 媽媽真的很厲害,但她沒有超能力
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媽媽的不耐煩,是向家人求救的訊號
如果命中注定,又何須算命?
婚姻,是夫妻互相完整彼此
生活要認真經營,但不要過度努力
幸福是一種對等的相處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2104880622
【書訊】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尚瑞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880?sloc=main
如何 教孩子 面 對 挫折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期社群大頭條,要帶大家來看最近青少年教養的幾則大事件,同時給你教養的全攻略。內容包含大型考試出題方式的改變,孩子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青少年面對挫折時,旁人該如何協助? 暴力、霸凌、歧視、社會動亂...社會上的各類議題層出不窮,我們該如何和孩子談社會議題呢?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0:00 今年會考的「提案式作文」出題法,指出青少年應有對世界的洞察及思辨力!蔡淇華老師教孩子作文心法,以及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面對挑戰、思考自我價值,進而向世界提案?
4:00 青少年面對失敗及挫折時,身邊的大人都可以是孩子的人生教練,
可曾想過,他們其實比你想的更需要你!?
7:15 你擔心孩子也成為暴力者之一嗎?暴力、霸凌、歧視、社會動亂...社會上的各類議題層出不窮,我們又可以如何與孩子談社會議題?
了解更多關於青少年
青春微素養:https://cplink.co/jnlBPSRl
解碼青春期:https://cplink.co/sgYdjz7M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267Dtsj9dc/hqdefault.jpg)
如何 教孩子 面 對 挫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從心學教養:兒童發展專家教你這樣做!啟發0~10歲孩子成長x學習x正向情緒指南」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徐瑜亭
內容簡介:
你擔憂孩子表現得不夠好?懷疑自己給的不夠多嗎?
或者,你總是企圖讓失控的教養情境回到「正常」,
是個自責又挫折連連的爸媽?
成為好大人,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孩子0~10歲這段育兒時光,有一連串甜蜜又苦澀的挑戰等著你。
這本書獻給每一位在教養路上努力找方法、自我調適、想更親近孩子的爸媽們!
在親子關係最保鮮、最美好的十年之間,你思考著要走哪一派育兒法?要當虎媽或羊爸?關於孩子成長的睡眠、飲食、情緒、學習與發展……每件事都牽動父母敏感的神經、考驗著耐力和經驗:
.寶寶沒來由一直哭該如何是好?
.孩子五個月大了,還不會翻身,一歲多了還不會走路,是不是發展遲緩?
.如何教孩子好好吃飯、上廁所、乖乖入睡?
.孩子在幼兒園吵鬧、玩食物、欺負同學或被欺負該怎麼辦?
身兼兒童職能治療師及兩個男孩母親的徐瑜亭,十多年前從醫療體系出走,投身幼兒園、小學、安親班、保姆系統進行諮詢,第一線接觸孩子和父母,深深明白教養要從起點開始。
本書結合徐老師在職能治療領域的專業經驗,針對0~10歲孩子的天生氣質、手足相處、情緒處理、學習力、親子遊戲及不同年齡常見的疑難雜症等詳細解說,包含學齡前及學齡期的「養」與「教」所面臨的各種難題,搭配生活實例和具體方法,提供明確的指引,獻給每一位在教養路上努力找方法的爸媽和師長們!
作者簡介:徐瑜亭
「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擔任兒童職能治療師十多年,投身幼兒園、小學、安親班、保母系統、家扶中心擔任兒童發展/親職講座講師,也是國小/幼兒園教師在職進修講師、產後護理之家育兒顧問。
徐瑜亭亦參與東森「媽媽好神」、好消息電視「愛+好醫生」等各節目,擔任兒童發展專家,並且也是「媽媽經」、「親子就醬玩」、「Mamibuy」、「Ibaby」等親子網站及《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駐站專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4EzmMB2Y_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