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書量假使再繼續累積下去,可能就會介紹不完了,截至本月上旬的推薦書單早早列對完畢,卻一直找不到時間分享,剛好這個寒風颼颼又陰雨綿綿的周日早晨,或許是再適合不過的時機,這個月依舊有著形形色色的新作問世,一起來泡杯咖啡、挑本書吧。
⠀⠀⠀⠀⠀
先看看前幾天才聊過的本月選書,讓人想全書逐字抄寫的偉大作品《#滅頂與生還》,見證人類苦難及人類對苦難的反應,也是普利摩李維一生對納粹大屠殺思考的總結。身為人類史上最大暴行的倖存者與見證者,在往後四十年餘生中,作者無數次重返記憶中的集中營,持續地對惡加以闡述;秉持科學家的理性,從語言和哲學上去釋疑,一一檢視錯誤。尤其在滅頂者與生還者之外,還有許多人處於難以定義的灰色地帶,李維探究其中人類意志的脆弱本質,盡其所能去追求真相、見證與正義,對抗旁觀者對歷史的簡化及錯誤認知。多年以後,一個五年級小學生向普利摩李維提出這樣的疑問:「你為什麼不逃跑?」事實上,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你可能對人性失去信心。綜觀今日極端主義升溫,這本書猶如一道屏障,每當政治暴力又起,警告我們勿忘用見證者的眼光去檢視。這件事既然曾經發生過,就有可能再次發生。光是回憶不夠,要時時保持批判。
⠀⠀⠀⠀⠀
再者是近日舉辦贈書活動的 Deborah Heiligman《#梵谷兄弟》(這兩天比較忙碌會盡快找時間公佈得獎者),不同於多數傳記的刻意抽離,此書著眼於人性與情感面,從梵谷兄弟的共同起點開始鋪陳,一個性格像父親,一個像母親,他們就像太陽與月亮緊緊牽引,成為對方的經濟支柱與精神導師,有過磨擦,有過爭執,有過計較,有過懷疑,但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歡而散後漸漸領悟到生命中那些不容改變的事物,對藝術的熱愛與對世界有所貢獻的初衷,讓他們總在關鍵時刻接住即將墜落的彼此。作者清楚爬梳了梵谷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優雅的散文細膩地織出梵谷兄弟的人生故事,不僅刻畫出梵谷滿腔熱情卻被人視為古怪的性格、他受難的歷程、他的鄉愁、兄弟深刻的情誼與奇妙的命運,也帶領讀者一窺藝術傑作誕生的背景、梵谷如何揚名於世,以及精神病患在那個時代的處境。細細讀來,時而引人深思感嘆,時而令人動容。
⠀⠀⠀⠀⠀
還有久違的兩本沙林傑作品,《#法蘭妮與卓依》與《#抬高屋梁吧,#木匠西摩傳》,《法蘭妮與卓依》為沙林傑捕捉青春殘影的兩篇成長小說,關於受夠自己老是得痛恨所有人,也受夠了自己沒有勇氣去成為一個無名小卒。青春,是只能去感受,而不能去剖析的世界,法蘭妮和男友一起吃午餐,兩人在討論人際關係與學校課業的對話之間,漸漸僵持不下,法蘭妮突然昏倒送醫,醒來後發現自己精神崩潰。卓依重溫哥哥巴迪往年在信中對他演員生涯的鼓舞,在和母親的爭吵與手足的對話中,反覆思索心靈的寧靜。同屬格拉斯家族七兄妹的法蘭妮和卓依,他們發現自己相信的事物,和這個世界是多麼不同。《抬高屋梁吧,木匠:西摩傳》是沙林傑晚期代表作,延續〈看香蕉魚的好日子〉中結束生命的男子故事,那是場人聲嘈雜的婚宴,眾人紛紛談論著缺席的新郎西摩。那是部被主人遺留於人世的日記,寫滿逝者心靈的呢喃與試著找到出路的思索 ── 生命有限,我們能夠在藝術的創造中企及永恆嗎?
⠀⠀⠀⠀⠀
整批書籍當中,數一數二期待的大概莫屬布克獎作家、《觀看的方式》作者 John Berger 思索生死、苦難與愛的小說《#婚禮之途》。一對暌違十年未見的伴侶買好禮物,一個從法國出發,另一個從斯洛伐克啟程,前往義大利參加一場婚禮。他們的女兒妮儂即將結婚,但是醫生也宣告,23 歲的她會在幾年內飽受愛滋病折磨,最終死去。遺世獨立的小村裡,一場宛如被施了魔法的婚宴正在進行,在音樂、美食與祝福中,所有失落與受難的靈魂都再度看見了生命的歡娛。美麗又活潑的妮儂被父母和所愛之人環繞,丈夫吉諾堅定的步伐在風中牢牢地穩住她,她知道他們會一直共舞下去,彷彿沒有任何事情能威脅他們。儘管通往婚禮的路途,也同時朝向死亡,也許生命的終結並非悲劇,而是一場慶典,「神在我們的無能為力中與我們站在一起。」他們懷抱對生命的深情,在生命殞落之前,擁抱、深吻,隨音樂光腳起舞。《婚禮之途》出版於 1995 年,生命的有限與殘酷令人心碎,但他以敏銳、纖細的感受力,將人和世界的緊密連結表露無遺。這篇如詩的小說,是作者見證生命流動之時,對儀式、旅行、苦難與愛的思索,也是他晚年最令人動容的一部小說。
⠀⠀⠀⠀⠀
同為麥田出版值得推薦的兩本新書,其一是日本國民大文豪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俳句連綴式小說,行文絢爛多彩,奇思妙想屢屢湧現,不但是竭盡自身文學才氣、一生懸命的專業作家處女作,也是一部考驗作者寫作技巧和耐力的轉型作品,挑戰譯者專業的經典文學。外交官的女兒藤尾,學識出眾、談吐優雅。父親死後,為了從同父異母的哥哥手中奪取遺產,母親催她成婚。然而,藤尾對父親生前所決定的婚姻並不滿意,與還未有美好仕途的未婚夫相比,她更願與一個雖然貧困卻擁有極高榮譽的詩人交往。她沉迷於詩人為己傾倒的虛榮感之中,卻未料到一切都是假象,得知真相的藤尾難以接受,卻再也無法回頭。
⠀⠀⠀⠀⠀
另一本為歷史書寫名家陳柔縉首部時代小說《#大港的女兒》,以日本時代高雄港為舞台,細膩又大器,刻劃近代台灣百年流轉,並寫出高雄的女兒如何不服輸,在異族的腳下、在異國的天空,一步一步不停歇,衝破困局,活出自己的名字。1945 年昭和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天,一個時代終了。原以為的光復,卻是讓愛雪迎來兩次椎心的離別,父親被迫逃至香港,自此音訊全無;丈夫也因遭舉發為異議分子,遠走日本。她原可以赴日念大學,原可以是醫生太太,卻被政權捉弄變形。然而,她毫不回首顧影自憐,相隔幾年也來到日本,先後在田園調布做衣服貿易、在渋谷開食堂、連鎖洗衣店,乃至於接手製藥會社,只為扶贊丈夫全心投入海外台灣人團結運動。女性也可以勇往直前,成就很多事。愛雪濃烈的生命力,她的勇敢、她的內斂、她的果決,無疑側記了一個時代的人物影像。
⠀⠀⠀⠀⠀
另外,也相當好奇這本無法忽視的翻譯小說,匈牙利國寶級作家瑪格達薩柏經典之作《#門》,一位渴望全心投入寫作,無暇兼顧家務的女作家,在朋友推薦下聘來一位工作能力超乎常人的老太太管家。老太太平時獨居在一間大門始終上鎖緊閉的公寓裡,任何人來訪都只能停留在門廊,且屋子裡總是飄出消毒漂白水的氣息。一個是目不識丁的農民階級管家,一個是信仰著文字的知識份子作家,個性與觀念天差地遠的兩人之間衝突不斷,卻仍在延續了近二十年的主僕關係中發展出一份相互依賴的愛。但隨著女作家期盼已久的文學成就與名望突然降臨,一場毀滅性的風暴也在上鎖的大門後悄悄成形。
⠀⠀⠀⠀⠀
以及 2019 年被譽為德國最美麗的書籍《#逝物之書:我們都是消逝國度的局外人》在台出版,以十二篇散文講述曾經存在世上,如今已永遠逝去的事物,借用紙張、墨跡、語言,召喚記憶,與消逝抗爭。世界歷史中充滿了許多早已消失的事物,也許是肆意破壞,是失落在時間的洪流中。Judith Schalansky 以生花妙筆為自然物與藝術品列出一份失物目錄,例如莎芙戀歌、拆除的共和國宮、滅絕的老虎物種,或者太平洋一座已然沉沒的島嶼。故事中的主人翁都是旁觀者,與消逝抗爭,如老人在提契諾森林裡累積人類的知識,廢墟畫家創造了未曾出現過的往昔,年老的葛麗泰嘉寶漫遊在曼哈頓,問自己何時可能死去,以及作者在自己童年的空白中,尋找沒有歷史意識的東德蹤跡。
⠀⠀⠀⠀⠀
英國浪漫奇幻小說《#裝幀師》也相當引人注目,如果這世上有一本書,能夠抹去你的悲傷、使你忘卻痛苦、為你永遠隱藏一個祕密,你是否願意不問代價,縱身一試?一封神祕的邀請函,硬生生把艾墨特和家人拆散,被迫成為女巫的學徒。女巫其實是位手工書裝幀師 ── 這是個喚醒恐懼、迷信與偏見的謎樣職業,因為在看似尋常的書頁上,可能是你最黑暗的祕密。艾墨特將學到如何製作精美的手工書冊,而每一本書都是心靈的獨特印記:回憶。不論想忘卻某事或抹滅過去,裝幀師都可以幫忙,你的回憶將安全地儲藏在一本書裡,不論有多可怕,你永遠不會記得它。在裝幀師不見天日的地窖中,成排書籍藏著無數故事,也引來有心人的覬覦,就在危急時刻,他意外發現一本書上竟寫著自己的名字,艾墨特何時走進這裡?而他的書又藏了什麼難以啟齒的痛苦回憶?
⠀⠀⠀⠀⠀
私心好奇此本影響奉俊昊最深的推理小說:Nicholas Blake《#野獸該死》。所有的一切都起源於一場車禍,這場車禍撞死了一名小男孩,車主肇事逃逸。小男孩的父親法蘭克卡恩斯悲痛欲絕,唯一支撐他活下去的念頭,只有殺了真凶,為兒子報仇。然而,警方卻對此案毫無頭緒,同時他還收到好幾封恐嚇信函,在無法相信任何人的情況下,身為知名推理小說作家的法蘭克決定靠自己找出凶手。他隱姓埋名,將自己想像成凶手,一步步探尋蛛絲馬跡,終於來到了真凶身邊,並展開一起無人知曉的完美謀殺計畫。詭異的是,在法蘭克預謀犯案那天,形跡敗露的他行凶失敗,該死的人卻還是死了,代表另一個不知道兇手是誰的殺人計畫成功,成為頭號嫌疑犯的法蘭克為了洗清罪嫌,請來私家偵探奈丘史川吉威協助探案,於此同時,一場居心叵測的謎案也於焉展開。
⠀⠀⠀⠀⠀
《彼岸之嫁》馬來西亞華裔暢銷女作家朱洋熹也迎來第二本小說《#夜虎》,據說老虎如果吃了許多人,就會化為人形,置身於人群之中,此書背景設於 1930 年代的馬來亞,結合當地的白虎食人傳說,敘述由一節斷指展開的解謎之旅。帶我們進入的世界有僕人和主人,有古老的迷信傳說和現代的理想主義,也有手足的競爭和禁忌的愛情。然而在這個處處驚奇、不斷推進的故事深處,更是一個孩子和一名年輕女性深刻的成長故事,他們一次次探索,在那個寧可隱身其中的社會裡尋找自己立足之地。
⠀⠀⠀⠀⠀
另一方面,日本推理大師橫山秀夫睽違六年的全新小說《#北光》以「家」為核心,完美揉合設計、建築與懸疑元素,一次又一次逆轉的真相,喚起每個人對「家」的念想與眷戀,從謎團中找回「親情與救贖」。建築師青瀨在業主授予的充分自由中,將畢生對於「家」的想像化為現實,蓋了一棟獨一無二的木造房子,坐南朝北,盡情納入北邊的光線。不料交屋四個月後,他愕然發現,這個理想的「家」竟空無一人,只留下一把德國名設計師布魯諾.陶特的椅子。早該入住的業主一家人為何會憑空消失,又為何不肯住進他精心設計的屋宅?沮喪失落的青瀨決定追查真相。在此同時,他還協助事務所處理一個美術館的大案子,兩頭奔忙,儘管焦頭爛額,但在整個過程中,他不斷回想起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和不同的建築對話,思索家人與家庭真正的意義,不但為美術館完成了動人的設計,還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秘密。
⠀⠀⠀⠀⠀
不容錯過的吉本芭娜娜再推出《#小幸福寶典》,為日本刊行百年的《婦人公論》雜誌撰寫超人氣專欄集結成冊,從第一篇寫「種睫毛」的好處,居然是種的時候可以睡覺,寫到最後一篇「創造幸福」,吉本芭娜娜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光看她的生活方式,就像在用言辭讚美某人」的那種人。全書收錄 46 篇專欄隨筆,以「幸福」為主題,談論生活、家人(還有烏龜、貓奶奶貓爺爺和愛犬)、朋友、職人,及以工作為核心的人生哲學。本書集結吉本芭娜娜畢生的文字菁華。當下沒注意到的感受,事情過後回想起來才會發現,這種微不足道的幸福,像石頭、雜草般遍布每個人的生活,不起眼卻生命力旺盛,每當脆弱或不安來襲時,若能一念間緊握手心,就足以成為安定自我的力量。
⠀⠀⠀⠀⠀
最後是極度扼腕、拍完照才發現忘了放入裡面的知名音樂才女鄭宜農新書《#孤獨培養皿》,此書為她的首部私我書寫,用鑷子將一段聲音、一句話語、一種味道或一節觸感,截下生命的某某故事做成玻片,放到回憶的顯微鏡下仔細觀看,平行凝視是時間單位,橫切面則能理解它的空間,把它縮得很小很小,或許便能夠一覽它的色彩與結構:幼時養的狗狗阿毛教導她無私的愛、老家羅東的房間裡驚異發現恐懼的聲音、在陽剛玩具間揣揣不安的異感認同、青春期的舞蹈是無法抑制體內對凝鍊的追求等,25 篇散文,25 種孤獨的培養皿,不僅是鄭宜農的故事,同時也包容他人的、形形色色的、千千萬萬的關係,在其間對話,在其間嚴肅地面對自己,使他與她與它,無論來自哪種樣貌的培養皿,都終將因理解與被理解而趨於完整 —— 她滋養一個又一個,孤獨,卻從不孤單的靈魂。
「妙管家莎曼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六年級的回憶- 這也是當時必看的的周六影集當時我好愛莎曼珊喔 的評價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妙管家莎曼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妙管家莎曼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新聞] 重磅回歸!「陰屍路」瑞克領銜新影集「BJ」要拍第4集 的評價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美旅遊節目主持人莎曼珊來台「悠閒週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4Samantha莎曼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淒美的愛情故事_薩曼莎_人物介紹懶人包(samantha vanaver)49 的評價
- 關於妙管家莎曼莎 在 《薩曼莎在哪兒?》[簡中] Where's Samantha? #Level~6【糖吵 ... 的評價
妙管家莎曼莎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波妞聊演員 法蘭西絲·麥朵曼
各位粉絲晚安🙆🙆今天要介紹的是飾演《意外》中最強老媽的法蘭西絲·麥朵曼,相信看過這部片的粉絲們一定對於她的精湛演技印象深刻,這部片也讓她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大家有猜對嗎~~
1957年6月23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
法蘭西絲·麥朵曼出生於美國加州,出生時就遭親生父母遺棄,6個月大時被來自加拿大的夫婦領養,養父母分別是牧師和護士,其他兄弟姊妹也都是領養來的孩子。之前她在一場地方電台的義演中,法蘭西絲麥朵曼這樣介紹自己:「哈囉,我是法蘭西絲·露易絲·麥朵曼,但我之前叫做辛西亞·史密斯。我1957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我自認自己是異性戀白人垃圾。但我的父母不是白人垃圾,我的親生母親才是。」
14歲時,她第一次接觸到戲劇,英語課老師讓學生們在下課後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她說:「我花了好多時間看書,但那卻是第一次文學書把我帶到觀眾面前。」於是之後,她開始大量參與學校的戲劇演出,但她卻從不曾當主角,但演出的卻都是好發揮的角色,就像一幅畫裡最亮麗突出的色彩。
後來,法蘭西絲麥朵曼進了耶魯戲劇學校,當時的室友正是憑《鋼琴師和她的情人》獲得第6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荷莉杭特。荷莉杭特後來還透露:「室友時期,法蘭西絲麥朵曼在參與美國著名導演科恩兄弟的第一部作品《血迷宮》後,喬伊柯恩就搬進她們的公寓,最後還跟法蘭西絲麥朵曼結了婚。」
她始終不覺得自己是名人,自認不漂亮,也與其他女明星不一樣,她沒工作時絕不化妝、鄙視整形,甚至從來不帶化妝師去片場,她說:「我不做任何改變自己的行為,我當一名演員不是希望美美上鏡。」自1997年的《冰血暴》後就不再為電影宣傳,也推掉大部分專訪,她說:「我不像其他演員一樣當宣傳機器,因為過去我一直是這行業的邊緣人。」始終不覺得自己是名人的她,當粉絲上前索取簽名或合照,她總一口回絕:「我現在不做這種事了,我只演戲。」
她不喜歡好萊塢的假惺惺,事實上,好萊塢也多次判她出局。在她的演員生涯中,一直都與美女角色無緣,因為在好萊塢,她的外型讓她第一眼就被畫叉叉,她說:「不知道有多少次,選角導演說我太老了、太年輕了、太肥、太瘦、太高、太矮、皮膚太白、皮膚又不夠白,但總有一天,他們會需要兩個極端裡的另一種人,我就等著當另一種人好了。」然而她知道,好萊塢絕對需要非典型角色,所以她擅長變成「另一個人」。就像高中時期的戲劇一樣,她多次演出邊緣角色,有時甚至只有短短的出場時間,卻成為觀眾眼中最鮮活、立體的角色。像是在電影《成名在望》,儘管角色不吃重,卻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她在《意外》飾演的「蜜兒芮德」,穿著修車工的連身褲、剃短後腦勺頭髮、走路跺著腳,加上隨時都在憤怒的眼神。她說:「這個角色的背要直挺挺,走路要像男人一樣,我把這個角色當男人來演,這個角色身上看不到女性或母親的樣子,只有與女性觀感不相容的憤怒和暴力,這個角色不是用來讓人開心,是向這個世界投擲一枚汽油彈。」
今年,憑著《意外》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她,她在得獎感言最後送給現場所有人兩個字 “Inclusion Rider”(包容條約),她解釋:「這項條約的意思是,大咖演員有資格提出要求電影的卡司、抑或是工作團隊,裡頭至少要包括 50% 的多元性,不論是性別層面或是種族層面。」影后果然人美心也美,誰能不愛她呢!!
法蘭西絲·麥朵曼較著名的作品有:
1984年《血迷宮》
1985年《XYZ謀殺案》
1987年《扶養亞歷桑納 》
1988年《 烈血大風暴》
1989年《Chattahoochee》
1990年《魔俠震天雷》、《致命檔案》
1991年《屠夫的靈媒嬌妻》、《巴頓芬克》
1992年《Passed Away》
1993年《銀色.性.男女 》
1995年《Palookaville 》、《Beyond Rangoon》
1996年《驚悚》、《冰血暴》、《Lone Star》、《溫情滿人間》
1997年《火線浮生錄》
1998年《Johnny Skidmarks》、《天使之戀》、《古靈精怪瑪德琳》
2000年《成名在望》、《天才接班人》
2001年《缺席的男人》
2002年《桂冠街區》、《疑雲重重》
2003年《愛你在心眼難開》
2005年《北國性騷擾》、《倩影刺客》
2006年《我的好野女友 》
2008年《即刻毀滅》、《B咖妙管家》
2011年《變形金剛3》
2012年《心靈勇氣》、《馬達加斯加3》
2015年《恐龍當家》
2016年《凱薩萬歲!》
2017年《意外》
2018年《犬之島》
#超帥的朵姊
#超級有個性的好萊塢女星
#不化妝也還是很美
妙管家莎曼莎 在 妙管家莎曼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妙管家莎曼莎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妙管家影集線上看,妙管家女兒,妙管家莎曼莎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妙管家莎曼莎在2023的熱門內容 ... ... <看更多>
妙管家莎曼莎 在 妙管家莎曼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妙管家莎曼莎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妙管家影集線上看,妙管家女兒,妙管家莎曼莎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妙管家莎曼莎在2023的熱門內容 ... ... <看更多>
妙管家莎曼莎 在 六年級的回憶- 這也是當時必看的的周六影集當時我好愛莎曼珊喔 的推薦與評價
還記得華視在1986年播出的美國影集《妙管家》(Who's the Boss?)嗎?這部家庭喜劇從1984年9月20日到1992年4月25日在美國ABC首播,8季共196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