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菲路軍營的今生: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
早前介紹的威菲路軍營不但被活化成香港文物探知館,其中一座亦被活化成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而餘下的一座則為香港考古學會的會址。
踏出尖沙咀地鐵站(A出口),就可見左邊有一座以紅磚建成的建築。紅磚與白色外牆形成強烈對比,驟眼一看彷彿重回舊香港。中心門外更保留兩條原位於中環舊余仁生總店的愛奧尼(Ionic Order)柱式石柱,別具建築價值。
1997年,建築被重新啟用,以用作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供公眾參觀。館內分上下兩層,有多達4500本書刊,室外更有戶外衞生教育花園,擺放不同展品。
建築於2009年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在如今看似和平的香港其實埋藏許多昔日重要的軍事用地,這些地方雖陸續被活化成不同用途的新建築,但它們的存在確實訴說著不能被抹滅的歷史。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尖沙咀遊走,地標間穿梭,前九廣鐵路鐘樓成了海傍鐘樓、前水警總區總部今叫1881、威菲路軍營演變成海防道;繁盛街道內,人事新舊交替,古今痕跡交集,舊日建築被逐一「活化」。由九龍公園前往海港城,途經的海防道臨時街市絕對是尖沙咀一大地標,儘管街市內人流稀疏,出租率只有66%,價廉物美的港式美食卻隱藏在各...
威菲路軍營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威菲路軍營的今生:香港文物探知館】
在經歷百多年的洗禮,威菲路軍營終於2003年開始修復工程。工程包括拆除前香港歷史博物館加建的售票處,更重開位於S61原本面向海防道的入口。庭院加建露天茶座,供公眾休憩之用。密封的窗戶逐漸換成原本的鐵框窗戶,讓光線可穿透至室內,以增加空間感。大樓的外牆改成玻璃幕牆,營造更寬闊的空間。值得留意的是,館內專題展覽廳入口裝有前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總部大樓的銅閘。
威菲路軍營的修復工程受各界讚賞,並於2005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大獎:主題建築獎-文物建築」。2007年,更獲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的「評判團創新嘉許獎」。
現時,威菲路軍營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推廣本地文物古蹟以及保育工作的教育中心。願它能繼續發揮其作用,以加深市民對香港歷史和文物的認識。
威菲路軍營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威菲路軍營:揉合英式風格和本地環境的軍事建築】
前身為威菲路軍營的文物探知館是典型的二十世紀英式軍營,它與其他東南亞和香港同類型建築風格並無太大分別。香港大多殖民地建築均模仿英式建築風格,再加以修改以迎合本地天氣狀況、物料和技術。
S61和S62座設計一致,均沒有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相對樸實。屋頂呈斜形,並以中式柏油瓦鋪蓋,走廊兩邊有寬敞的扁拱柱廊。窗戶採用木製百葉窗,以減低室內的濕氣和溫度。此外,館內面向南邊的窗戶面積較大,而向北和向西的窗戶則比較小,從而改善建築物內的光線和保持空氣流通。當中最為重要的功能其實是減低惡劣天氣對建築的影響。從建築外部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半懸的地庫,以幫助通風。
除S61、S62座外,保留下來的S58屬同類建築,現在已被用作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庫。
威菲路軍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尖沙咀遊走,地標間穿梭,前九廣鐵路鐘樓成了海傍鐘樓、前水警總區總部今叫1881、威菲路軍營演變成海防道;繁盛街道內,人事新舊交替,古今痕跡交集,舊日建築被逐一「活化」。由九龍公園前往海港城,途經的海防道臨時街市絕對是尖沙咀一大地標,儘管街市內人流稀疏,出租率只有66%,價廉物美的港式美食卻隱藏在各個排檔裏,惜這臨時小城今年11月終須清拆重建。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威菲路軍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文物探知館Hong Kong Heritage Discovery Centre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一座展覽館,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九龍公園園內。香港文物探知館展示香港的文物建築專題及最新的考古發現等;該館亦經常有舉辦專題講座、工作坊及導賞活動等,以促進大眾,尤其是學生對香港文物的認識。館內有專題展覽廳、演講廳、教育活動室及參考圖書館等設施。其中專題展覽廳入口的銅門,是第三代香港滙豐總行大廈(1983年拆卸重建)的大門。該建築前身是威菲路軍營S61及S62座,於1910年落成。1970年軍營改建為九龍公園,這兩幢建築於1983年成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臨時館址,至1998年香港歷史博物館遷出。其後這兩幢建築物一直空置,後經文物復修工程,成為今日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文物探知館,於2005年10月正式開放。
香港五間清真寺中以尖沙咀的九龍清真寺最大,樓高三層,一九八四年落成,可容納三千五百人禮拜,遇上特別節日,天臺也擠滿教徒。該寺按伊斯蘭傳統設計,平面呈四方形,中央有巨大的桃形穹窿(dome),四角分別豎立一支呼拜塔(minaret)。圍牆頂可見一列穹頂形狀裝飾,富有濃厚的阿拉伯風情。伊斯蘭教的教義認為,清真寺(mosque或masjid)並非奉祀神的殿宇,其字源解作「拜倒」,是穆斯林向真主叩拜的地方。寺中的禮拜殿寬敞開揚,教徒入內可在任何角落面向聖地麥加(壁龕位置)膜拜、默禱或沉思。星期五的聚禮和重要節日,到來的教徒特別多,他們在殿內排成長列坐下,按阿訇指示一起俯伏跪拜。伊斯蘭教是一神論(tawhid),清真寺不擺設雕像、畫像或供品,僅見的「裝飾」是阿拉伯文書寫的《古蘭經》經文。壁龕(mihrab)上方的阿拉伯文是:「除阿拉外,再無神靈;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註),旁邊有梯級狀的講道台(minbar),供阿訇站立誦讀《古蘭經》。九龍清真寺建於上一代清真寺(1896年)的舊址上,由印度孟買的建築師卡迪(I. M. Kadri)設計,香港的印度裔建築師林嘉廉(I. A. Curreem)義務負責重建項目。歷時三年多,耗資近三千萬元,部分捐款來自海外。牆壁鋪上大理石,開了一排落地尖頂窗,有剔透的花格圖案,陽光滲入殿內,幻化成美麗光影,裏面的人亦隱約可見外面的景物。清真寺的狀觀形貌、雪白外牆和罕見設計,在繁華的彌敦道鬧市顯得份外突出。
威菲路軍營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文物探知館位處九龍公園前威菲路軍營S61及S62座,這兩幢歷史建築物約於1910年建成,並一直被英軍用作營房。至1967年,政府收歸這片軍事用地,發展為文娛康樂用途。自1983年開始,該建築物由香港歷史博物館用作臨時館址,歷時十多年,直至1998年位於尖沙咀東部的新館落成啟用為止。經過嚴謹和小心的修復工程,這座歷史康樂建築與現代化的陳列設備及教育活動互相融合,展現嶄新的面貌。
威菲路軍營 在 九龍公園前身是成立於1892年的威菲路軍營- Hong Kong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文物Hong Kong Heritages's post ... 九龍公園前身是成立於1892年的威菲路軍營,1910年時己建有80多座兩層高的兵房及一座清真寺,日治時期曾作集中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