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 充滿笑話的happy day.
1.今天做家事的時候好忙,請柔姊幫忙拿衣架等好久。忙完以後悄悄跑到她房間想逗她沒趕快幫忙媽媽,就是想偷打她屁股一下~XD
結果!她居然!空 手 奪 白 刃!
我手都還沒碰到她就被柔姊抓住手腕了!
真的速度很快而且出奇不意耶~
她明明那時候沒有在看我!
可惡啊~看她笑出來我也笑出來了哈哈哈。
媽咪都嚇傻了,孩子怎麼長大這麼快~
跟豪哥聊難怪大家都在運動,嗚嗚嗚,
比起健康,其實是功力已經要被孩子們超過了吧~(並不是😆)
#媽媽的修行之路
#原來要走上習武一途了嗎
2.
wedgewood浮雕盤到貨了~好喜歡。 🌹💕
豪哥居然派小間諜芯芯跟著媽媽拆包裹,要她跟我碎唸說不可以再買了~(我很久沒買了!這是等很久的一筆舊訂單。)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呀~
我一邊拆盤子包裹一邊忍耐芯芯碎唸,
等我翻出果凍和小魚乾以後,
柔姊跟芯芯都歡呼了!
立刻機會教育不要跟媽媽碎唸唷~
媽媽買東西當然是買需要用的,
也會買妳們的呀😊💕
耳根子馬上清淨,柔姊帶芯芯蹦跳去放零食了。
😆😆😆
3.
最後是跟豪哥分享新盤子的時候,
他居然說:
「老婆,我突然想起冰雪奇緣的一首歌...
Who knew We owned 8000 salad plates ~(高歌)
妳知道我現在很懂安娜的心情嗎?還有我們家不需要一整個王國的盤子喔?」
笑翻~~~~太誇張!!!
怎麼會記得這句歌詞,還記得怎麼唱啦!
(他有唱錯成3000,差5000個,我改過來了。XD)
還有沒那麼多...我只買需要的嗚嗚。
用不到的會再整理。
而且他明明自己也覺得新盤子很美很喜歡,連賣家算錯的都留下來了。🙄
總之新盤子就買到這裡,確實是很夠用了。
(鄭重聲明沒有3000個哈。)
#家有急智歌王
#用歌聲勸阻太太花錢
#很歌舞劇的畫面好荒謬好喜歡哈哈哈
下次他會不會改派芯芯來我耳邊唱歌呢?
莫名覺得有點期待。😆💕🎶
#sweetfamily #豪哥撩妻 #wedgwood #柔寶貝
媽媽也很需要被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緊箍咒》
上週末,小夥伴傳了即將要on檔的社群layout來,想問問我,A版B版哪個配置更好看。
社群的事,我已逐漸授權給年輕的孩子自己做決定。這麼久的時間下來,也慢慢讓她摸出一點心得和成就感。偶有拿不定主意的文字或設計,她就會來敲敲我的門。
兩孩子在身邊鬼哭神嚎,我快速瞄了一眼排版,想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只要不太離譜偏頗,社群梗原本就該奔放。我這個老人家最好別太中二。
然而,下一秒,我感覺到自己的頭腦,規律地發出高速運轉的聲音,像印刷廠趕印明日早報頭條那樣,「A版選色飽合度這麼低,看起來暮氣沉沉,完全沒有節慶感。」,「B版又太活潑一點了吧,主要訊息都被淹沒,眼花撩亂。」
手指開始打字回覆,沒打幾個字覺得速度太慢,切換成語音模式,這下快多了,說出來的話也急火火的,「親愛的,妳要不要試試簡潔的設計,配色用品牌主tone,訊息濃縮成一句話。或發展成社群金句之類。」
要按下enter鍵前,我想起了一件事。整個人停頓在半空中。
在複訓一階時,John曾形容,頭腦與邏輯中心,是強勢的,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這麼柔弱。聽到這,我在銀幕前,不禁撇了撇嘴,哪有啊?身為這些區域被高度定義的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強勢。也感嘆,白白被啟動了這麼多區域,要做決策的時候,一點忙都幫不上。強勢有屁用。
有了實際發生的例子,我咀嚼John的觀點,這些能量場域之所以強勢,是因為串接頭腦、邏輯的通路屬性,全是個體人與社會人迴路,我們於是依照「自己認為正確」、或「這樣做對於大家都好」的信念,而思考、歸納、與表達。沒在管家族人的感受,我們外顯的觀點,來自於靈光頓悟、事實推敲、歷練驗證,絕少根植於傳遞支持,目的也不在尋求盟友。
所以,有一種好,叫做,我跟你說,這樣做最好,也會讓所有事情步上正軌、一切邁向成熟與進步。
強勢,更可能是一種霸凌。因為,小夥伴的頭腦和邏輯中心,都是開放的。一開始共事時,我驚訝於她的天馬行空,而這些天上奔騰的馬,永遠落不了地,或是落地之後,就變成泥池打滾的驢,久久圈繞不出去。
我曾以為,這個世代的年輕孩子,多半如此。缺乏思考辨證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她們面對我,也戰戰兢兢,反駁不了幾句又去抄筆記、爬google、忙著回答我一籮筐的問題。
現在,我願意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差異。我也發現,共事一段時間的團隊與夥伴,最後形成的論述、做出來的作品,就是我的復刻樣板。對此,我曾十分自豪,直到最近重修了一階、又跟著瑪麗安老師練習了四週的覺察,使我願意正視頭腦與邏輯中心的盲點,並展開一個有趣的邏輯中心練習,「把自己非常在意的點,記錄下來。」
所謂在意的點,借用John的解釋,就是你特別容易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急著辯駁的地方。不記錄還好,一認真觀察,馬上就有以下GY的各點出現,像是:
(1) 天外飛來一筆,沒有事實根據、也缺乏細節執行的想法。
(2) 固鎖或武斷的結論,被告知這件事情只能這麼做,沒有其他彈性空間。
(3) 來龍去脈不夠清楚、正反資訊的陳述失衡。
(4) 跳躍式、非線性推導、太過感性的溝通過程。
這也證明了,我果然是理解迴路相對發達的設計,很愛唱反調,常詰問對方,為什麼?從哪裡推斷得到這個假設?會不會不夠全觀?能不能換一種思考或執行的角度?
哈哈哈,然後對方就會開始焦慮,落入和我一樣,不斷地設立又推翻的迴旋,再多正反佐證都不夠。充分反應了我對於未知、對於徒勞無功、對於被他人挑戰或拒絕的莫須有恐懼。
邏輯中心,是距離能量中心最遠的覺察雷達,如實承接了頭腦中心不斷運轉的壓力,也許能夠發聲(只是未必會被當成救世之音),但終難發起,只能在不受控制的孫悟空頭上,套上美其名是邏輯思辯,實則是高壓控制的緊箍咒。
回到《區分的科學》,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邏輯察覺的價值,並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能夠分享獨特的觀點,清楚傳遞生而為人的體驗與可能,在正確的時候滋養與鼓舞他人。」人生中,絕大部分的事,不放手去試,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問題,經過面面俱到的思量,就會出現兩全其美的解答。
那麼,A版B版,孰優孰劣,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決策,我可以用頭腦與邏輯的無敵鐵金剛,輕易找到一百個攻訐點。而,它對小夥伴而言,卻是一個嘗試和體驗。我反問她,妳喜歡哪個版本呢?
她說想換換繽紛的版型,一貫沉穩大器的用色主軸,雖然維持了質感,可是TA的反應沒有那麼好…。
換了以前,我聽到這裡就會開始搬出大道理,是嗎?妳有看過哪些數據證明反應沒那麼好?除了版型之外,有考慮其他變因嗎?妳覺得突然改變風格,會不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然後,我會毀了大家的週末。只為了想要控制未知的恐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就算認認真真推演過,我們最後的選擇,也可能是錯的。
那不如,就從這裡開始放手,讓空白中心的靈活,跳脫長久以來我自以為精準的制約,孫悟空有滔天覆海的本領,該放她躍出我的五指山。外面如何山高海深,她從此會有決斷和領悟。我也用不著當包山包海的如來佛了。苦海無邊啊,讓我們各自到內在權威靠岸吧。
我用剛買的貼圖,回覆了一張小學生比出「鶴」的姿勢,意思是,好,交給妳決定。接著把手機調成靜音,我轉頭對兩小女說,YA,媽媽功課做完了,那我們現在來開下午茶趴踢囉!
無論你是空白中心的靈活悟空,還是能量被定義的高深如來,願大家多多覺察,既不需要對所有的問題照單全收地思考,也不需要事事都在思辨過程中九彎十八拐,該放手體驗時,別瞻前顧後,希望大家,各得自在。
*照片取自網路
媽媽也很需要被撩 在 紐約x倫敦 玩美人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週一直被台灣的朋友開學文洗版,然後英國的朋友也陸續開學,我們學校好晚一直到這週三才開,放了整整兩個月的漫長暑假,兩個小孩都非常開心可以回去學校上課,媽媽我更是興奮的睡不著覺,終於擺脫每天煮三餐被小孩轟炸的日子
我家妹妹今年升上year 5 (相當於台灣四年級),哥哥year 9 (台灣八年級),妹妹一大早不用三催四請直接從床上跳起來,迫不及待穿上五六年級專屬的制服,整套包括了: 白襯衫+格子半身裙+開襟針織外套+西裝外套 (是的,三四年級跟五六年級的制服不一樣,三四年級女生是襯衫+連身背心裙,所以四年級才剛買的裙子穿一學期又不能穿了😞),她穿上後忍不住在鏡子前面轉圈圈,覺得自己在學校是大姊姊了,西裝外套一上身更有專業感,殊不知一件制服外套要價75磅, 媽媽心裡在淌血😅😅
講到制服,英國學校的制服文化真的是歷史悠久,不論公私立學校幾乎都要穿制服,然後講究一點的PE運動服還會再分普通體育服跟GAMES 球類運動比賽穿的衣服和搭配的鞋襪,有些學校男生女生都要打領帶,其實就是從小教育孩子,在不同的場合要穿適合的衣服,而且運動服不能直接進出校門,必須要換回制服才可以離開,所以妹妹說現在在學校很忙,感覺不停的在換衣服😅😅
前幾天剛好也在跟團友聊到英國小學生的課表,覺得滿有趣的,今天順便跟大家分享我家妹妹五年級的一週課表,她每天上課時間從早上8:30-下午3:20,中午吃飯一小時,沒有午睡,吃飯是到學校餐廳吃,像自助餐一樣,拿個托盤自己挑選喜歡的食物,有沙拉吧,每日更換的主菜,水果跟甜點,然後3:20-4:00是社團活動(幾乎都不需另外付費除非是外聘的老師或是一對一的音樂),主科目包括:英文,數學,科學,副科包括:法文,音樂,美術,Design technology(工藝) ,烹飪,體育,宗教,電腦,跟心理健康
也因為是天主教學校,所以其中1-2天的朝會有詩歌練習 (Hymn practice) 或是校長會說一些聖經故事,另外每週五的心理健康課,老師會帶他們討論一些主題,例如霸凌,壓力排解等,透過一些團體活動例如瑜伽或是冥想來釋放壓力(是說比較需要紓壓的應該是老師跟父母吧.............)
體育也是英國學校很注重的科目,我們學校有室內溫水游泳池,所以不分季節一週兩堂40分鐘游泳課,再加上兩堂球類運動,兩堂體育課,還不包括社團或是比賽,一週至少有240分鐘的運動時間,所以每天放學回家都喊累,晚上也非常好睡,九點上床躺下立刻秒睡
社團活動也是五花八門,我們學校規模小學生少,所以開出來的社團類別不算多,我有看過其他大學校的社團清單真是眼花撩亂,不論公私立學校的社團都非常豐富,這學期妹妹社團選擇了 :樂團,珠寶設計,Netball(籃網球),桌遊跟游泳,另外還有烏克麗麗,瑜珈,coding 等,讓孩子有很多機會嘗試新的事物,我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社團也是超厲害的,比我們以前幸福很多~~
可能有很多台灣的朋友會好奇,英國疫情之下小孩開學都怎麼應對,需要戴口罩嗎?上課吃飯有隔板嗎?這些通通都沒有喔,這次九月開學完全恢復到疫情以前的年代,除了坐校車公車上學的人會戴口罩,但進了學校就不用戴了,就連班上如果有小孩確診,只有確診的小孩需要在家休息,其他沒有症狀的人就繼續正常上課喔,完全就當作感冒對待,我們做父母的除了心臟強一點,告訴自己不要去想,也沒有別的法子 ,一切只能聽天由命(攤手)😔😔 😩😩
看到台灣這兩天的新聞有幼兒園確診,很多朋友就很擔心,開始在想要不要自主停課,再回頭看看英國這裡一片祥和(的假象),有時候還真的會覺得錯亂,到底是台灣太緊張,還是英國太誇張😅😅
不管如何,我會好好珍惜可以把小孩送回學校的美好日子,說不定,過幾個月,我們又要封城回來網課了呢😆😆 (touch wood )
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分享~祝你/妳週末愉快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