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sread 延伸教材還在發送中(實在太多人了)全數發送完會公告讓大家確認,不好意思等等我們啊!
正向教養正在談「孩子喜歡控制成人」不服從他就一直哭,如果你因為哭妥協,孩子只會學習到,如果我想要一件事情,沒有得到,是因為哭不夠啊!來複習一下..
#睡著的小寶貝跟小天使一樣❤️
【嬰兒支配他人,卻不受支配】#被討厭的勇氣 一書寫道~阿德勒說:「在我們的文化裡,如果要問誰是最強的,嬰兒應該是最合理的答案吧。」
昨天跟你們聊到「不要直接畫出成品給孩子,可能會削弱孩子自行創作的能力」
為什麼?
因為孩子是 #最懂得不去白費力氣 的聰明人!
蒙特梭利說過:兒童通過情感,通過眼淚、懇求、憂鬱的眼神,甚至通過他的「自然魅力」來獲得成功。
他知道自己畫不到這個程度乾脆放棄,懇求大人作畫。
🌟請你在陪伴孩子時,不要想著要把成品做的多完美(畫的多好、廚藝多厲害),而是以孩子的程度來拿捏你展現的高度。
我們並不是希望孩子多會剪紙,多會做蒸蛋,而是希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鍛鍊他的小肌肉,訓練他面對挫折的能力,明白努力最終會成功的重要性。
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哭聲是難免的~許多媽咪聽到哭聲會很焦慮,也可能因為身邊的人又或是自己無法忍受哭聲而妥協。
請你換個角度想想,我們順應著孩子很快就能安撫哭聲,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讓他哭呢?
#不讓他哭是為了成人好還是為了孩子好?
因為我愛你,所以願意慢慢陪你練習度過不如意。
在很久很久以後,沒有深愛的家人無上限包容的以後,你擁有渡過挫折的能力。
🔸好上色超好清潔的水彩棒:https://pse.is/3h67zj
🔸怎麼買都少一個百寶袋:https://pse.is/3la9ly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35hxy
🔸團印kidsread &lingumi :https://pse.is/3jpdux
⬇️舊文重貼⬇️
【可不可以不要再崩潰了?】我們對零歲的嬰兒有無限的包容心,隨著長大耐心越來越低,接踵而來的教養問題伴隨崩潰大哭常讓我們今天立志要當溫柔媽咪卻一日破功。
你可能會希望減少孩子大哭崩潰的頻率,殊不知這是最不需要去要求孩子的。
🌟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另一個人不准表現情緒(崩潰/傷心)但是可以讓孩子明白哭聲沒辦法達成目的,自然會減少崩潰大哭~那麼該怎麼做呢?
🌟教養裡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致性」
大方向👉成人尊重孩子,孩子也該尊重成人。
規矩的設立👉因家庭而異,溫柔堅定的第一步是替孩子設下規矩(自由與紀律)寧可慢慢增加也不要設立了又做不到才刪去(說到做到)
如果可以全家人都配合最好,假使不能也不需要就此放棄,孩子非常聰明會根據不同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何謂一致性?👉我們不因為任何原因改變立場。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實在容易被預設立場~舉例來說👉
1~3個月的孩子鬧,你會說是腸絞痛
4~6個月的孩子鬧,你會說是翻身地獄
7~10個月的孩子鬧,你會説是長牙歡
10個月以後的孩子鬧,你又會説是分離焦慮
更別說在1y7m以前一兩個月就要打預防針也要說是預防針歡;到了兩歲又要說是terrible two,沒完沒了🤷♀
🔸我會怎麼說呢?👉
也許這些狀況會讓孩子不太舒服,但不因為不舒服就可以沒有「規矩」
雖然很歡成人會很阿雜,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孩子可能是因為這些狀況不太舒服所以比較鬧,但在實際對待孩子時我的態度是一樣的。
在教養路上難免伴隨哭聲,孩子的哭聲並不代表什麼,僅僅是他不會說話只能用哭聲表達情緒(不要放大孩子的眼淚)
我們不應該被哭聲綁架,更不因為哭聲妥協「規矩」
假使這是有用的孩子自然會一直用這招。
📌試想,如果你哭就能👉得到不用做家事、不上班也有錢、要什麼禮物有什麼,幹嘛不哭?不哭的是白癡啊😂
🔸蒙特梭利說過:兒童通過情感,通過眼淚、懇求、憂鬱的眼神,甚至通過他的「自然魅力」來獲得成功。(要抗拒孩子好難啊)沒有任何東西能糾正兒童的隨心所欲,規勸和懲罰都無濟於事。
孩子的佔有慾和權利慾是成人讓步的結果,兒童意識到他若能用成人來活動,他的力量就會變大,因此他開始利用成人。
🌟只有當成人能做到「一致性」孩子才不會無所適從,孩子可預期情況會是如何發生的(秩序敏感期)安全感也會大大增加~
因為孩子相信你說到做到自然不會隨便歡,隨著年紀越大能理解的越多,反而在教養的路上越容易呢~共勉之!
#大V聊教養
#溫柔且堅定
#好亮育兒日誌
嬰兒腸絞痛表現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學校說下週老師們就能打疫苗了,希望能早日回歸學校,媽媽好想喘口氣😂
昨天跟著老師們一起做花椰菜沙拉,課後傳照片時同學發現亮亮的廚房覺得很酷,大家有開始改造廚房了嗎?還是只有心中讚嘆還沒行動?
那天分享廚房照片後,來去蒙特梭利社團曬教學,卻被版主拒絕發文😅
感覺有部落客身份後只能在自己的地盤分享事物了,這點好可惜喔~我還小(幾千人)的時候都能開心的在不同社團洗腦更多人,難道我要自己開蒙特梭利結合正向教養的社團了嗎?😆
🔸母親公敵,去去蚊子走,長效防蚊液跟舒緩藥膏:https://reurl.cc/GmGkeG
🔸好亮的輕黏土,全美動手做:https://tomali.tw/jeumf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35hxy
💡常有人問我他的孩子適不適合蒙特梭利,其實你應該要問自己,你適不適合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最根本的核心是「觀察孩子」如果你無法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他學會,沒辦法在自由與紀律中找到標準堅定執行,那我會覺得你可能要嘗試其他教養模式比較好!
教養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變的只有堅定。
【可不可以不要再崩潰了?】我們對零歲的嬰兒有無限的包容心,隨著長大耐心越來越低,接踵而來的教養問題伴隨崩潰大哭常讓我們今天立志要當溫柔媽咪卻一日破功。
你可能會希望減少孩子大哭崩潰的頻率,殊不知這是最不需要去要求孩子的。
🌟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另一個人不準表現情緒(崩潰/傷心)但是可以讓孩子明白哭聲沒辦法達成目的,自然會減少崩潰大哭~那麼該怎麼做呢?
🌟教養裡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致性」
大方向👉成人尊重孩子,孩子也該尊重成人。
規矩的設立👉因家庭而異,溫柔堅定的第一步是替孩子設下規矩(自由與紀律)寧可慢慢增加也不要設立了又做不到才刪去(說到做到)
如果可以全家人都配合最好,假使不能也不需要就此放棄,孩子非常聰明會根據不同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何謂一致性?👉我們不因為任何原因改變立場。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實在容易被預設立場~舉例來說👉
1~3個月的孩子鬧,你會說是腸絞痛
4~6個月的孩子鬧,你會說是翻身地獄
7~10個月的孩子鬧,你會説是長牙歡
10個月以後的孩子鬧,你又會説是分離焦慮
更別說在1y7m以前一兩個月就要打預防針也要說是預防針歡;到了兩歲又要說是terrible two,沒完沒了🤷♀
🔸我會怎麼說呢?👉
也許這些狀況會讓孩子不太舒服,但不因為不舒服就可以沒有「規矩」雖然很歡成人會很阿雜,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孩子可能是因為這些狀況不太舒服所以比較鬧,但在實際對待孩子時我的態度是一樣的。
在教養路上難免伴隨哭聲,孩子的哭聲並不代表什麼,僅僅是他不會說話只能用哭聲表達情緒(不要放大孩子的眼淚)
我們不應該被哭聲綁架,更不因為哭聲妥協「規矩」假使這是有用的孩子自然會一直用這招。
🔸蒙特梭利說過:兒童通過情感,通過眼淚、懇求、憂鬱的眼神,甚至通過他的「自然魅力」來獲得成功。(要抗拒孩子好難啊)沒有任何東西能糾正兒童的隨心所欲,規勸和懲罰都無濟於事。
孩子的佔有慾和權利慾是成人讓步的結果,兒童意識到他若能用成人來活動,他的力量就會變大,因此他開始利用成人。
🌟只有當成人能做到「一致性」孩子才不會無所適從,孩子可預期情況會是如何發生的(秩序敏感期)安全感也會大大增加~
因為孩子相信你說到做到自然不會隨便歡,隨著年紀越大能理解的越多,反而在教養的路上越容易呢~共勉之!
#是你比孩子更早放棄才做不到
#相信你的孩子是教養不二法門
#好亮育兒日誌
嬰兒腸絞痛表現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才後知後覺看到最近有小孩得到急性心肌炎,不幸病情發展迅速惡化😓急性心肌炎應該是所有兒科醫師跟急重症醫師的惡夢!今天來簡介一下心肌炎~
👉🏻定義:急性心肌炎就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導致心肌細胞損壞甚至纖維化,造成心肌收縮不良、甚而侵犯心臟的傳導系統造成心律不整而使心輸出量減少,鬱血性心臟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致病原因:
✔️ #絕大多數由病毒引起,如:
🔹#腸病毒(克沙奇B病毒、伊科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微小病毒B19型(Parvovirus B19)
🔹EB病毒
🔹C肝病毒
🔹麻疹病毒
🔹水痘病毒
🔹皰疹病毒等
✔️細菌、黴菌或寄生蟲感染、
✔️發炎性疾病(川崎症、發炎性大腸性疾病、類肉瘤病、糖尿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
✔️毒物、藥物等。
👉🏻年紀:因應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症狀及嚴重度
🔸新生兒或嬰兒👶🏻:多見猛爆性心肌炎。
🔸兒童👧🏻:多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合併心臟衰竭。
🔸青少年👦🏻:常以急性或慢性心臟衰竭合併胸痛表現。
👉🏻症狀:#兒童急性心肌炎最難診斷的原因就是其症狀無明顯特異性,不像大人可以明確說出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喘、全身無力等心肌炎症狀,#常常一開始看似輕微的感冒或噁心嘔吐腹痛如腸胃炎,#也有可能無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但病情可能迅速惡化成失去意識、休克、猝死等重症,常讓人措手不及!常常在疾病初期造成診斷的困難度!
兒童心肌炎最常見的為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開始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因此症狀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為感冒期,病童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或腸胃道症狀如拉肚子,噁心,嘔吐等一般感冒症狀。
2️⃣#第二階段為心肌炎期,會有胸痛、呼吸喘、心跳過快、倦怠、無力、頭暈、咳血等症狀,#這時候一定要儘速就醫!
3️⃣#第三階段為心衰竭或休克期,症狀如臉色蒼白,盜汗、缺氧、發紺、昏厥、低血壓、四肢冰泠、呼吸困難等,#若這時候才就醫通常預後不佳😓
👉🏻診斷:
✔️心電圖(ST-T段變化、QRS波變小、心律不整)、
✔️胸部X光(心臟擴大、肺水腫)、
✔️實驗室檢查(血液心肌酵素上升)、
✔️病毒抗體或PCR(判斷病源體可以給予抗病毒藥)
✔️心臟超音波(心臟擴大、左心室收縮不良)、
✔️心臟核磁共振(心肌水腫、壞死)、
✔️心導管檢查(心臟切片)等。
👉🏻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只有支持性療法‼️
藥物:利尿劑、強心劑或抗心律不整等藥物。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類固醇,臨床效果可能有幫助,但實證醫學尚未定論。
較嚴重的心肌炎可能導致休克,需要體外循環支持治療(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以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甚至成為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時期。
⚠️ #但葉克膜並不是萬靈丹‼️葉克膜只是暫時代替心臟運作,讓心臟休息,#心臟能不能恢復原本的狀態要看原本疾病的進程,基本上沒有特效藥可以讓心臟恢復如初!如果因疾病狀況不佳,葉克膜時間拉長,隨之而來的併發症如: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末端肢體缺血、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感染、腎臟衰竭、肝功能異常等併發症都可能發生!
👉🏻預後:#越小的嬰兒得到猛爆性心肌炎的預後越差,甚至死亡率可以達到75%。一般孩童跟少年的預後會比較好,#但容易獲得後遺症如擴張性心肌病變(慢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甚至在未來還需要作心臟移植。心肌炎常常來得又快又急、病情惡化迅速也無特效藥,何況疾病初期診斷困難,是所有兒科醫師跟家長的夢靨啊!
👩🏻⚕️小孩子有時會無法分辨胸痛或腹痛,不管是肚子脹、悶痛、絞痛、想大便、小孩都會覺得是肚子痛,就像這次這個小妹妹,也是用腹痛、嘔吐來表現,心肌炎真的是兒科醫師最頭痛的疾病沒有之一!曾經我在實習的時候,有個有糖尿病的50歲婦人說她胃痛,吃胃藥無效,結果最後竟然是下壁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因此這個鑑別診斷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大人都會搞錯何況是小孩呢?
🚩一定要注意的紅旗警訊‼️
🔔#退燒時精神食慾異常差‼️(小孩精神食慾永遠是最重要的評估指標,小孩如果異常嗜睡一定要問題!須盡快就醫評估!)
🔔#呼吸急促或很喘‼️
🔔#四肢冰冷或發紺‼️
🔔#哭鬧不安無法安撫‼️
爸媽如果注意到以上幾個徵兆建議儘速就醫!
🙋🏻♂️小朋友都在家裡沒有出門為何會染病?
👩🏻⚕️前面有提過造成心肌炎的病毒很多是常見的病毒,有可能大人以前得過因此產生抗體,可能只會以小感冒甚至無症狀來表現,但沒得過此病毒、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如果感染,可能不幸以心肌炎來表現。(也有可能常見的病毒卻以腦炎來表現,腦炎也是一個不常見但預後很差的疾病,下次再細說)
👩🏻⚕️所以雖然疫情嚴重,我建議爸媽還是防護做好帶小孩來親自就診取代視訊看診較為妥當,畢竟兒科醫師已經習慣當一個偵探🕵️♀️邊問診邊觀察小孩的精神反應,#而且身體理學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像我們診所有超音波有時也可以做輔助檢查~畢竟爸媽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大多是單純敘述症狀,以這樣的案例如果視訊看診,爸媽可能會敘述小孩腹痛加上嘔吐,相信九成九的醫師都會開止吐藥跟腸胃藥給小孩😓這樣反而會造成病情的誤判!就像線上問診一樣不適合!
之前我有放過一個線上問診的舉例,我的朋友大多是醫護人員,下面不乏很多醫護人員的回答,大家因為本身的資歷科別及訓練過程不同,可能心裡的鑑別診斷都會不同~所以不同的醫生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親自理學檢查後通常會接近一致!
➡️ https://ppt.cc/fd10Mx
#佳鴻診所
🔽此圖截自健康網頁Heho
嬰兒腸絞痛表現 在 東元綜合醫院Ton Yen General Hospital 的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嬰兒腸絞痛 的症狀? 平時表現正常,食慾也正常,吃的好長得好,突然哭鬧幾個小時不能安撫,且多於餵奶後 ... ... <看更多>
嬰兒腸絞痛表現 在 無故哭不停!是嬰兒腸絞痛嗎?「5S」安撫哭鬧妙招這樣做 的推薦與評價
... 嬰兒腸絞痛 」這樣的名稱呢? 這集影片告訴大家,1~3個月 嬰兒 無故哭鬧可能的兩大原因,以及「5S」安撫寶寶哭泣的祕訣,希望大家對「 嬰兒腸絞痛 」有更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