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快刀手搶先訂~~寶石級裸石2件組~~
1~4號(2件組)優惠價均500元。裸石2件組還在考慮?慢來就沒了囉!!喜歡趕緊先下方留言喜歡[編號+1]
1號 祕魯矽孔雀石 17*10*5mm+20*14*8mm
2號 烏拉圭紫水晶 16*12*6mm+16*11*5mm
3號 烏拉圭紫水晶 18*14*6mm+15*10*6mm
4號 異相水晶 17*13*9mm+18*13*7mm
介紹
祕魯矽孔雀石 ~玉髓本身並無海水藍的顏色,基本上這種顏色來自於矽孔雀石所含的銅元素。所以,品質好的藍玉髓除了石英質含量高以外,矽孔雀石的含量要適量且分布要非常均勻,
烏拉圭紫水晶~紫水晶象徵著智慧寧靜安全,是能夠帶來靈感和智慧。
異相水晶~異象水晶,顧名思義,這是水晶家族的一員。它是天然水晶在形成時,晶體中會包裹一些雜質,肉眼看上去效果奇異,甚至可以解讀為自然風物畫卷,綠幽幽的「苔蘚」、紅艷艷的「銹斑」、金燦燦的「頭髮」等,這就是「異象水晶」
喜歡的朋友直接在下方留言 [+1]
=====================================
請先在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lancoCrystal/ 私訊
星期四前會發送所有結標商品明細,到時再請盡速回復(確認)收件方式。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孔雀石 綠 石 斑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真心喜歡吃芭樂的人嗎?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92026371.A.2FD.html
齋主是個熱愛芭樂的人。在台灣眾多過甜的水果當中,芭樂的熱量不但低,而且富含維他命c(雖然正常飲食也肯定會有)。對我來說,芭樂是適合我這樣繁忙的人,你只需要將其冰藏在蔬果櫃中,想吃的時候水果刀去頭去尾剖半,將剩下的半個用保鮮膜包起來或置於保鮮盒中再放入冰箱,即可享受甜美的半顆芭樂。
在齋主我眼中,好吃的芭樂分作兩種,硬的和軟的。
硬芭樂要求其硬度不能太硬,但質地必須清脆,啃起來需要有漂亮的聲響。此外在齋主眼中硬芭樂最畫龍點睛的,就是輕微的酸澀味,那在炎炎夏日的冷氣房中,有著極其舒暢身心的功用。
至於軟芭樂。多數芭樂會軟幾乎都是過熟。許多人不愛軟芭樂,但我認為軟芭樂有其獨特的美味。軟芭樂的精隨在甜、蜜、潤,需要甜得剛好,質地細蜜而不留縫隙,吃起來要濕潤而不乾。軟芭樂雖然好吃,但要吃到好吃的軟芭樂卻並不容易。過熟的軟,極容易變成軟爛,一旦成了軟爛的芭樂,無論如何都不會好吃。
芭樂也有著太多種的吃法。齋主我喜愛剖半拿著啃,但也有人喜愛將中間芭樂籽去除後切片或切塊,用叉子食用。除了形狀之外,各類加工方式也層出不窮,像是添加甘梅粉或直接醃製。雖然各領風騷,但我仍然最愛芭樂的原始清甜酸澀味。
芭樂的價位其實也有著天差地別。從便宜而又隨便的10元一顆,到一顆要價數百元的精緻芭樂,其價格也確實反映在品質上。
在台灣大多數見到的芭樂,多屬於珍珠/牛奶芭樂。因為好種又好吃,這品種幾乎已然攻佔了大多數的市場,其中又以高雄燕巢的最有名。所以你在市面上看到的燕巢芭樂,多數皆屬珍珠芭樂。因為多數芭樂農都以珍珠作為主力,因此同樣的品種,也真是能看到品質不一且極難分辨的情況。
若以齋主的經驗,買芭樂要買硬的。畢竟吃硬的要買硬的,要吃軟的也得讓芭樂逐漸變軟,總不能買了軟的放給它爛。此外,密度是極重要的考量,芭樂拿起來是否足夠沉,越沉的芭樂裡面越是漂亮,越不容易出現縫隙或過乾。顏色上最忌諱多色斑斕,品質好的芭樂多半顏色整齊劃一,不管是黃綠、碧綠還是孔雀石綠,都是品質良好的象徵。
除了珍珠芭樂之外,台灣市面上也偶而能見到紅心或彩虹芭樂,但這就不是齋主所喜,我這輩子只吃過一次好吃的紅心或彩虹芭樂。此二種芭樂果肉皆屬紅色,口感與珍珠稍有差異。
不過齋主每次看到都必定會買的,就是台農一號帝王芭樂。因為栽種成本高於珍珠芭樂,所以不管是百貨公司、超級市場還是傳統市場,皆非以此類芭樂作為主力。帝王芭樂不但甜度高、酸度高、脆度高,連表面紋理都較其他芭樂來得複雜粗糙,更重要的是價位也相當不便宜。隨便的帝王芭樂一斤,可能都要價百來元,但品質始終讓人滿意得開懷。我記得某次在傳統市場,購買到一斤要價180元的帝王芭樂,實在真乃無可挑剔的芭樂,甚至比起百貨公司中的精品芭樂,猶過之而無不及。
可惜與農產朋友相詢,聽說帝王芭樂的栽種成本三倍於珍珠,也難怪價位始終居高不下。不過齋主很是推薦齋友們,若看到帝王芭樂,千萬別吝惜錢包,買一顆來體驗看看這完美的酸甜體驗。
孔雀石 綠 石 斑 在 佳鈺閣翡翠直播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珠寶界那些硬度極低的寶石
關於珠寶的硬度,寶石界有一個自己的標準,它的名字叫做「莫氏硬度」。
什麼是莫氏硬度
1812年,德國礦物學家Friedrich Mohs提出了一種利用礦物的相對刻划硬度劃分礦物硬度的標準——「莫氏硬度表(Mohs scale of mineral hardness)」,以不同的礦物為代表,將硬度分為10級。
這十種礦物有個很好記的順口溜: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螢石 磷灰 長石英
黃玉 剛玉 金剛石
大多數人都更偏愛於高硬度的寶石——耐久,不易磨損。然而低硬度的寶石也同樣美麗,只是這些珠寶界的「軟妹子」需要我們更多的呵護,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硬度偏低的寶石們~
琥珀
琥珀的莫氏硬度為2-2.5,人們對琥珀的「軟」早有認知,指甲在琥珀表面輕划都可能留下划痕。
珍珠
珍珠根據不同的生長環境,以及成分上的差異,莫氏硬度在2.5-4.5之間。珍珠不耐划,表層的珍珠層一旦掉落,就難以彌補。在日常佩戴中,珍珠是要精心呵護的。
孔雀石
孔雀石的莫氏硬度為3.5-4,是含銅的碳酸鹽礦物,屬單斜晶系。有綠、孔雀綠、暗綠色等。常有紋帶,絲絹光澤或玻璃光澤。孔雀石因特別的紋理常被製作成手鐲,珠子,供人佩戴,由於它的硬度不算高,因而要避免與高硬度的寶石碰撞、摩擦。
歐泊
在一塊歐泊石上,你可以看到紅寶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綠般的綠海……五彩斑斕,美不勝收。然而,歐泊的莫氏硬度也只有5-6,雖說比前面說的珍珠、琥珀強多了,可面對自然界無處不在的石英,還是要小心些。
青金石
硬度5-6,青金石作為飾品歷史悠久。近代也一直被不少高級鐘錶、珠寶所採用,作為藝術表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綠松石
硬度5-6,綠松石遇酸會受腐蝕溶解,且在高溫下容易變色,甚至較長時間的暴曬和受汗水浸泡也會使綠松石變色。
收藏小建議
莫氏硬度不同的寶石,建議分開放置,因為如果放置在一起,硬度高的寶石會對硬度低的寶石造成一些損害。
同時,避高溫、避開化學試劑等,也是所有寶石養護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最後附上寶石硬度圖表,希望能幫助您更好的瞭解您的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