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昨天晚上收到一位中國大陸病人的來函,告訴我他們把中藥方包好,寄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幫助那邊朋友們渡過新冠疫情的難關,這讓我很感動。
================
李老師晚上好啊,有一件小事回饋給您,向您表示感謝,在這次新冠大流行中,您直接或間接的幫到了不少有緣人,我們這次是親耳聽到了有效回饋:
2020年7月份,我們陸續的安排診所的基本通方(見:疫情下的三個小故事 http://andylee.pro/wp/?p=7904 )和國家公佈的清肺排毒湯(生半夏代替薑半夏及18g生石膏同煎),免費郵寄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一些朋友,想著可能在他們無助的時候,能拉他們一把。
今年5月20日突然有位巴基斯坦人和一位孟加拉人,回饋我們說,中藥包非常有效。幫助巴基斯坦的一位朋友及他們的家人快速的恢復健康,幫助孟加拉的朋友還有他們的家人1天後明顯好轉,3天內全部恢復正常。
巴基斯坦這家人一家至少3口人確認新冠陽性且有症狀,孟加拉這家人至少3人有明顯的症狀,且他們鄰居確診新冠有明顯症狀(該國普通人基本不戴口罩,人口密度很大,無有效社交距離)。 其中這位巴基斯坦人去年9月份有症狀但未做新冠檢測,1包中藥通方煮成藥茶喝了3/4天症狀基本全解除,今年3月份再次有新冠症狀並且新冠檢測陽性,再次使用1包中藥通方煮成藥茶喝了7天,症狀基本全解除。
還有4家國外朋友收到了我們送的免費中藥包,我們未和他們溝通,他們是否服用及妥善保存這一些中藥包,但希望他們都不必用這些。
從上個月這兩家國外朋友的回饋中,我們親耳聽到了中醫藥在外國人中的顯著療效,收到消息後我們也比較開心,這裡就分享給李老師,願您也多一份開心。
這得感謝李老師了,是你們的大愛才有不少人受益。藥已經郵寄晚了,去年6月份我的一位國外朋友因新冠去世了,自己不懂中醫藥,剛瞭解一點中醫和倪老師這一塊,小劉我心中是很難過的。下定決心,能幫一個是一個。儘管我們是非常普通的人家,但若能寄出去一些可靠的藥方包,有時候就是真的能幫人很多,對自己也無大傷。
================
這位病人很有心,在沒有任何實質回報下,自己花錢、花時間為海外的朋友們寄送中藥包,幫助他們及家人恢復健康及正常生活。這位病人並不富裕,還剛有了小寶寶,金錢及時間都有限下,還能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地想到較不發達國家的朋友們,實在值得大家的讚許及敬佩。
疫情大爆發之下,中藥通方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卻也在世界各地救治了很多新冠肺炎確診病人。診所的基本治療通方和中國國家公佈的清肺排毒湯是同一個方向,其中的故事就不再重述了。診所的基本治療通方比清肺排毒湯重一些,對急重症的效果比清肺排毒湯要好許多。之前有讀者來函問我,像台灣最近發生一兩天內就肺部大量積膿液而猝死的病例,有沒有什麼中藥方可以搶救?雖然中醫得針對個案仔細辨證論治,在不得已、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服用加重劑量的基本治療通方可能是一線生機。
診所的「基本治療通方」:射干9克、麻黃9克、紫菀9克、款冬花 9克、細辛9克、生半夏9克、生薑4片、紅棗15克、五味子12克、葶藶子6克、石膏18克、麥門冬18克、杏仁15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9克、炙黃耆18克、黨參9克、柴胡12克、黃芩9克。9碗水煮成3碗,調整火力約一小時煮好,斟酌病情嚴重情況,一次1/2~1碗,一天服用2~3次。
新冠疫情像照妖鏡一樣,讓各種不同人的本性顯露出來,有人把大愛傳四方,有人把自己的荷包填滿滿,有人深入火線救人,有人貪生怕死地搶物資,有人實實在在救一個算一個,有人只知道在網上耍嘴皮子。《易經文言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每個人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現在的差別,更是為自己及家人的未來做了選擇。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1028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四神湯的運用 醫聖張仲景特輯(7)│談古論今話中醫 本集邀請到榮星中醫聯合診所的主治醫師 賴正均醫師來到現場,為大家解說脾胃相關疾病,中醫如何治療,張仲景又有哪些藥方常用呢? 單元一 腸胃問題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 身為中醫師,自己的母親長年胃脹不適,卻連自己絞盡腦汁也不能根治,心中沮喪不已。直到有...
存 仁 中醫 診所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以為疫苗接種順序,是按照人員是否在抗疫的第一線而決定。但台北市似乎有其他的考量。
從5/30的統計數字來看,台北市在這一批分配到的22,700劑疫苗當中,只施打了10,457劑,還不到一半。然而,來自台北市醫師公會的一則聲明,更讓我對柯文哲的決策,感到困惑。
在防疫節奏比較明快的縣市,像高雄、台南,基本上基層診所醫護,甚至包括牙醫,都被列入優先施打疫苗的梯次中,並且由公會自主管理、連絡會員、判斷優先施打的對象,再造冊上呈。這當然是完全合情合理、充份授權、極有效率的安排。
而高雄、台南市長也以非常誠懇、信任的態度,敦請醫師、牙醫公會,發揮組織能力,來參與到社區防疫的行列之中,減輕公立醫院與醫學中心的負擔。公部門與醫界基層,能夠互信互賴,這給市民帶來莫大的安全感。
阿中部長也明確指出,下個月將有500家,下下個月將有1000家以上基層診所投入到疫苗施打的行列當中。而救人必先自救,沒有理由把這些基層診所醫護,放在市府疫苗施打名單之外。
台北市長卻似乎並沒有把醫師公會和牙醫公會,納入他決策的信任圈裡。甚至連這一波疫苗施打,都有意無意把基層診所醫護排除在外。直到醫師公會緊急向市府溝通,才勉強得到一些不甚具體的承諾。我相信,以台灣醫師的職業素質與公會的自主管理能力,完全能夠勝任在一個週末內,把該屬於基層診所醫護的那一部份疫苗,提早打好打滿的工作。但是如果上頭連資源都不願意給予,那基層醫師有再大能耐,也無用武之地。
關於柯文哲與醫界基層不和的傳聞,其實早已算是公開的秘密。除了政治理念有差異以外,更帶有濃厚的私人恩怨。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這層面的事情,但疫苗施打第一梯次,連「里長」都能夠涵括在內,卻把基層診所醫護排除在外,這再怎麼說也是非常不合常理的事情。我很難不去想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政治考量。
台北市醫師公會和全國醫師公會的聲明,溫柔含蓄,不點名罵人,不放棄溝通,已經非常克制了。
疫情延燒的這幾週來,柯文哲在公開場合裡的各種任性使氣、私怨公報,透過全國性媒體不斷放送,我們全體國民已經看得非常厭煩。我們想請問柯文哲,您什麼時候,才能夠醒悟到,只有擱下個人的政治恩怨,才能真正做好防疫的危機管理?您口中常掛著的「奉公」兩字口頭禪,對您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
= = =
(醫師公會內部公告原文)
各位台北市醫師大家好:
29日台北市防疫記者會,針對大家關心的診所醫師疫苗接種,完全沒有任何說明,記者提問時,黃副市長才回答:6月1日(星期二)中央會有一批疫苗下來,診所人員才能接種。
沒想到,29日傍晚,醫界前輩在LINE群組傳來重要訊息,警消、環保、#里長 等人員,當天晚上及隔天都可以到聯合醫院各院區接種,#完全排除診所醫師,漠視診所醫師在第一線提供醫療服務的風險,令人深感不滿和遺憾。這幾天,醫師公會 #緊急多次和市政府溝通,希望後續補救方式,特別向各位醫師前輩報告。
1. 參加社區防疫工作的診所同仁,會在31日(星期一)安排接種,醫師公會會和衛生局密切聯絡,請各位診所夥伴注意通知或電話。
2. 6月1日中央撥付下來的疫苗,衛生局會先安排萬華區、文山區診所醫師接種,而後才會分批依序通知其他行政區診所醫師接種。
3. 市長裁示,醫師公會和衛生局一起合作,規劃大型疫苗接種站,提供疫苗接種的人力支援。由於目前醫院量能已經到飽和,醫師公會將諮詢有意願的診所,安排醫師、護理師等人員,支援市政府所設立的接種站,為相關合乎接種序位的警消、防疫、診所人員等,提供接種服務。以減少群聚感染的風險,減輕醫院服務的壓力,更呈現出診所參與防疫的功能。
4. 6月繼續爭取診所直接指定為疫苗接種診所,除了為上述人員接種之外,並就近提供給 #中醫、 #牙醫 診所同仁接種。
5. 相關防疫及疫苗接種狀況,請市政府能夠在本公會專案小組溝通平台或其他適宜的管道,事先溝通協調,#資訊透明,#才能讓醫師們安心的從事抗疫作戰。
面對這次嚴峻的疫情,如何保存醫療量能,有賴於公私協力,團結一致,一起抗疫。非常遺憾的是,別的縣市診所同仁都已經陸續接種疫苗,台北市衛生局在這次過程中,沒有盡早給予明確的規劃,#造成診所醫師無謂的困擾。
懇請各位醫師同儕諒解,並提醒做好防疫相關防護工作。
洪德仁(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COVID-19緊急醫療防疫應變小組召集委員)
存 仁 中醫 診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今當紅的「正念」是緩解情緒、紓解壓力的好方法。《正念減壓的訓練》一書指出,透過正念訓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有關的杏仁核會變薄,主掌思考的大腦左前額葉會更活躍,讓情緒更穩定。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活在當下、放下執著,接納自己的一種態度和做法。「正念是刻意的、不帶批判地關注當下所產生的覺知,」正念減壓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說,他將東方禪修去宗教化,融合西方心理學,創立正念減壓療法。冥想、靜坐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
現代人吃飯常配3C產品,不知道吃了什麼,也容易吃太多,而正念飲食指的是專注在「吃」,用五感吃飯,從咀嚼中享受吃的過程及食物帶來的感受,往往不需吃太多就能滿足,也對減重有幫助。
臨床心理師蔡佳璇根據臨床經驗指出,不少人處於易焦慮恐慌的狀態,亞健康民眾能透過正念練習,降低發展成心理疾病的機會。知名影音平台Netflix也推出《冥想正念指南》,「民眾可先藉此認識冥想是什麼,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反覆練習才是重點,」蔡佳璇說。值得注意的是,有妄想、幻聽、幻視、思覺失調的患者,反而不適合自行嘗試,應和醫療團隊討論,由專家協助。
「珍愛自己,就有心理健康效果,」蔡曉雯說,健康的生活本身就能讓身心比較健康。
運動就能有效對抗憂鬱,可以培養運動習慣。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發現,每週運動1小時,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50%,也就是說每週至少花1小時進行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就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
運動能減少壓力荷爾蒙,且幫助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覺得快樂,也有助提升血清素受體的濃度和功能。除了有氧運動外,也有研究發現,瑜伽是減輕壓力和焦慮的有效方法。
「運動時應專注當下,融合正念概念,全然投入所做的運動,」蔡曉雯建議,感官接受到的訊息,也會影響心情,所以更推薦戶外運動,不要帶著煩惱、盡量不要交談,對於心理紓壓效果更顯著。
現代人常有失眠困擾,睡眠也和情緒密切相關。蔡曉雯建議,可透過睡前儀式自我照顧、撫慰身心,幫助自己維持固定作息,像是睡前伸展、寫日記,或是用乳液按摩等,作為睡前準備,告訴大腦進入休息模式。
另外,培養適合自己、有助紓壓放鬆的興趣愛好也很重要,臨床心理師林希陶表示,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時,不一定要讓自己陷入情緒中,可以透過自己的興趣、愛好獲得放鬆。
各種表達性、經驗性的活動或興趣,也對於紓解情緒、壓力有幫助。像是寫日記、自由書寫,也能用畫的方式,重點在於抒發過程,建議使用蠟筆,透過混色、線條粗細、筆觸輕重來反映、表達自己。
「無論做什麼,只要專注當下,打開五感體驗,或是跟人互動、連結,都能讓情緒、壓力得到緩解,」蔡曉雯說。
但蔡佳璇提醒,情緒調節並不是逃避,「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問題,」情緒調節的目的,是在壓力大、難以承受的狀況時,先為自己充電,當準備好了,再面對問題時,就能想到更有彈性和效率的解決辦法。如果在生活中能擁有習慣且多元的情緒調節方式,對於面對大小壓力都有幫助。
與其試圖控制情緒,不如學習與情緒同在,「當你願意好好面對情緒,你才會發現原來情緒並不可怕,好好陪伴、聆聽它的聲音,它會是你的好朋友,」大安中醫診所諮商心理師林靜宜說,情緒往往會透過身體一連串反應,來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當情緒來臨時,也能透過身體練習,暫時緩解情緒。以下5個練習,帶你從情緒低潮中自我急救緩解:
● 練習1 呼吸練習
只要改變呼吸模式,就能讓壓力反應系統恢復平衡、紓解焦慮。呼吸也是少數能被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而且呼吸練習隨時隨地都可做,是辦公室控制情緒的首選,林靜宜說。
#腹式呼吸有助身心放鬆:可先慢慢、深深地用鼻子吸氣,感受氣往下走,直到腹部鼓起,嘴巴慢慢吐氣,有助啟動副交感神經,放鬆下來。林靜宜提醒,練習時,若思緒很混亂,不要苛責自己,先謝謝自己覺知到情緒,練習把專注力拉回自身,可將雙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腹部起伏。若是情緒、壓力特別緊繃,拉長吐氣時間,能讓副交感神經更活絡。
許多身心療癒的專家都發現,只要讓呼吸落在1分鐘6次、5次或4次的步調,就能讓肌肉放鬆、心情平穩。蔡佳璇指出,當靜止狀態時心率超過90、100(下/分鐘)、較有壓力狀態時,可運用2~3分鐘呼吸訓練幫助自己收拾散亂的心,打造出穩定身心的放鬆空間。
● 練習2 自我覺察情緒
情緒管理之所以困難,是少了自我覺察的能力。自我覺察情緒的關鍵,就是在火苗還小時,就要先行撲滅,利用呼吸和身體感受覺察,拉開和情緒的距離,以第三者角度客觀如實觀察當下自己各種的不舒服。
正念練習技巧STOP,依序是:
S(Stop):按下停止鍵。
T(Take a break):覺察呼吸。
O(Observe body sensation):客觀如實,跳脫出來觀察不舒服的感覺。
P(Proceed):前進,該做什麼就去做,解決眼前的問題。
當情緒風暴來臨,不妨試試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陳德中的正念步驟:先回到呼吸,從感覺肩膀、雙腿和各部位的姿勢和感受開始做起,慢慢就能聽到內心聲音。
● 練習3 肌肉放鬆練習
透過肌肉緊收和舒張,讓身體感受放鬆狀態,從而紓緩情緒,林靜宜說。
以舒服的方式坐或躺著,逐一將身體各部位肌肉用力緊縮8秒,感受肌肉緊繃的感覺,再回歸放鬆狀態14秒,讓身體感受緊繃和舒張的差異,達到放鬆。
● 練習4 自我對話練習
當情緒來臨時,把情緒擬人化,練習跟情緒對話,有助釐清情緒源頭,也能釋放情緒。
林靜宜建議,嘗試用一種對待好朋友的方式進行關心,想像你們坐在一起、擁抱情緒,多問它一些問題,像是「這樣的情緒是這次才有?」、「過去曾經有過類似的情緒嗎?」等等。即使只是陪伴、發現情緒,都對了解情緒有幫助。
● 練習5 角色對話練習
適用於關係類型的情緒困擾。可準備2張椅子,一個代表有情緒的對象,自己坐在另一張椅子,向對方說出想說的話,透過語言轉化情緒,釋放出來。情緒釋放完後,可再坐到對方的位置,嘗試用對方角度回應,過程中需盡量逼真模仿和扮演對方的角色。
其實每個人都有情緒波動,負面情緒也有正面意義,不需過度排斥,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調節。
.
本文摘自《#康健5月號/2021 第270期》
情緒就醫指南
作者: 康健雜誌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搭配之前版面上的情緒調節議題,這次介紹了康健雜誌的情緒就醫指南,再把廣度拉大。版面上的朋友,有時會提到一些情緒上的症狀,我希望能有更豐富的資訊,協助各位朋友維持心理健康。
摘文是目前實務上常被提到的方法,我自己除了常常注意呼吸、覺察情緒、放鬆肌肉,最近在自我對話練習上,有好幾次讓我相當欣喜的頓悟,也因此緩解了身體的緊張。相關練習,我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依然常有新發現,非常推薦給各位!
祝願您,能常常回到自己的身體,這是珍愛自己的根基!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
存 仁 中醫 診所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四神湯的運用 醫聖張仲景特輯(7)│談古論今話中醫
本集邀請到榮星中醫聯合診所的主治醫師 賴正均醫師來到現場,為大家解說脾胃相關疾病,中醫如何治療,張仲景又有哪些藥方常用呢?
單元一 腸胃問題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
身為中醫師,自己的母親長年胃脹不適,卻連自己絞盡腦汁也不能根治,心中沮喪不已。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有關「飢而不欲食」的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的問題竟然是情緒問題,究竟情緒和脾胃有什麼關聯性呢?請看我們的VCR
單元二 什麼是「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
中醫的觀點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其中的道理究竟為何呢?這脾、腎的看法和西醫又有何不同?要了解中醫博大精深的理論實際運用在疾病上的奇效,就請看片中為您邀請到的賴正均醫師,深入淺出的介紹…
單元三 「藥食並用,保胃氣」的好處
張仲景存仁心、施仁術,為了讓即使是窮人,也能得到治療用藥,開藥方講求一定要能符合「簡單、方便、價廉、有效」的四個原則。他到底怎樣發明這些藥方的呢?從節目中輕鬆了解食物的療養作用,以食物來入藥。一千八百年前,就在中華文化中生根的養生預防概念,我們也可以做到哦!
單元四 「脾主肌肉」的現象是甚麼呢?
肌肉萎縮、眼瞼下垂、重症肌無力、媽媽手…這些現象竟然和我們的脾胃有
關聯呢!快來看看,究竟中醫上是怎麼解釋呢?
養生美味食療自己做─跟著秋香老師一起做,我們也可以在家輕鬆養生吃美味。食材搶先看:
食材:
豬肚1/2個、豬肋骨4根
蔥2根、薑4片、米酒2大匙、鹽1小匙
藥材:
四神藥材 (芡實、蓮子、茯苓、山藥) 50元
黨參3錢
紅棗4粒 (去籽)
張步桃醫師設計四神湯的時候,加了黨蔘、紅棗,黨蔘性平,增加補氣健脾的效果,把脾胃的氣更提升了,幫脾胃的運化更好,精神氣力更充足,紅棗碰到薑以後,增加補脾的效果,細胞活躍了免疫力就提升了,抵抗力就好。
大家一起做做看喔!
(NTDhealth) http://www.ntdtv.com.tw/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網路直播:http://www.ntdtv.com.tw/li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yIOVh0qQDY/hqdefault.jpg)
存 仁 中醫 診所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四神湯的運用 醫聖張仲景特輯(7)胃脹問題│談古論今話中醫 (NTDhealth) http://www.ntdtv.com.tw/
本集邀請到榮星中醫聯合診所的主治醫師 賴正均醫師來到現場,為大家解說脾胃相關疾病,中醫如何治療,張仲景又有哪些藥方常用呢?
單元一 腸胃問題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
身為中醫師,自己的母親長年胃脹不適,卻連自己絞盡腦汁也不能根治,心中沮喪不已。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有關「飢而不欲食」的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的問題竟然是情緒問題,究竟情緒和脾胃有什麼關聯性呢?請看我們的VCR
單元二 什麼是「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
中醫的觀點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其中的道理究竟為何呢?這脾、腎的看法和西醫又有何不同?要了解中醫博大精深的理論實際運用在疾病上的奇效,就請看片中為您邀請到的賴正均醫師,深入淺出的介紹…
單元三 「藥食並用,保胃氣」的好處
張仲景存仁心、施仁術,為了讓即使是窮人,也能得到治療用藥,開藥方講求一定要能符合「簡單、方便、價廉、有效」的四個原則。他到底怎樣發明這些藥方的呢?從節目中輕鬆了解食物的療養作用,以食物來入藥。一千八百年前,就在中華文化中生根的養生預防概念,我們也可以做到哦!
單元四 「脾主肌肉」的現象是甚麼呢?
肌肉萎縮、眼瞼下垂、重症肌無力、媽媽手…這些現象竟然和我們的脾胃有關聯呢!快來看看,究竟中醫上是怎麼解釋呢?
養生美味食療自己做─跟著秋香老師一起做,我們也可以在家輕鬆養生吃美味。食材搶先看:本集四神湯的材料,有芡實、茯苓、蓮子、山藥,今天加味,加了黨蔘、當歸、紅棗。
張步桃醫師設計四神湯的時候,加了黨蔘、紅棗,黨蔘性平,增加補氣健脾的效果,把脾胃的氣更提升了,幫脾胃的運化更好,精神氣力更充足,紅棗碰到薑以後,增加補脾的效果,細胞活躍了免疫力就提升了,抵抗力就好。大家一起做做看喔!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網路直播:http://www.ntdtv.com.tw/li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o75lbqvpS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