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長也不是廣告。只想分享一下經驗和感恩,順帶記錄自己的心情) 🌟
.
我從來就很少哭,但為著黃小姐真的眼淺到不行…你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兩個月多前黃先生post 了一個IG story, 是我看著Hosanna 第一天上學淚流不止的…害我被笑了很久😑
.
我還很記得小時候第一天上學,看著爸爸媽媽離開,我是怎樣傷心怎樣哭的。小小的我看著學校門口流淚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話說我小時候因為常常要陪爸爸在外地工作,已經是屬於見人見很多的孩子了!所以到了今年,眼看 @babyhosanna 過完暑假就要正式上學,心中真的很不捨又很不忍。畢竟這兩年我們都在疫情中渡過,她見人見很少呀!如果一下子就要她正式上學,那可不嚇死她了?!於是在她兩歲三個月的那天,我做了萬全的research、site visit,千挑萬選幫她選了一間學校報了一個學前適應班。就那樣,一天三個小時,黃小姐的學習生涯正式開始!
.
因為之前site visit 我帶她去過,她對漂亮的校園和總是笑咪咪又温柔的校長很有印象,所以出發前也很期待。但到正式把她放下就又是一回事了!把她帶進教室以後,老師很快就便和其他同學吸引了她的注意力,我看她沒在注意就快速找機會溜走了。(當然後來我在車上忍不住不捨得哭起來😑) ,但一會兒後收到老師給我傳訊息說她一直都沒有哭,自己還以為自己很醒目…直到接她放學,我們還以為她看見我們會很高興張開雙臂朝我們跑過來。沒想到她一看見我們,竟然停在原地突然崩潰大哭…那一瞬間她好像把所有的委屈都哭出來了…到了晚上她還好像有點沒安全感的樣子🥺然後老師很認真的把我抓去談,先跟我分享她的情況(她很乖,一直很有禮貌在觀察一切,但其實看得出來是一直在強忍的…果然性子跟我很像🥲),然後老師跟我說很認真的說我突然開溜是不好的。原來在幼兒上學,跟她們分離初期,是一定要很誠實認真的跟他們擁抱說再見。無論他們怎麼哭,都要跟他們清楚表達爸爸媽媽現在要走,但之後一定一定去接他們的!不然他們會感覺被拋棄被騙…(我罪人呀我…😭) 。
.
就這樣,我們開啟了好幾天「強烈的bye bye,你食完茶點我就即刻嚟接你㗎啦」的哭鬧模式…老實說,我每一次都心碎(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磐石竟然變成了玻璃)。但很感恩老師們除了充滿愛和細心地照顧到Hosanna 的情緒外,還不時在上課的空檔給我傳她上課和玩耍的影片。而且每天放學後都跟我詳細地解說她當天的狀況。
.
超感恩,情況光速好轉!黃小姐哭了沒幾天便變成了一個超愛上學的人兒。不但沒哭,還對沒份兒上學的爸爸和我表達了可惜又愛憐的心情🥺…(我們雖然有點哭笑不得,但還是感到很欣慰)
.
一眨眼兩個月就過去了。眼見黃小姐每天開心又興奮的上課,下課回來又會高興地跟我們分享他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她變得更有自信,也很享受跟其他小朋友共處(因為疫情沒有見很多人,她之前一直不太會跟其他小朋友玩)。我們真的真的很感恩。
.
感恩遇到這所學校,不論是校長,老師,甚至校工姐姐們都異常地溫柔、有耐性,而且很有經驗和方法對待不同性格的小朋友。Hosanna 還要每天下課都很肉緊地說要把老師校長和同學們都吃進肚子呢!(吃貨表達愛的奇怪方式😅)
.
為期一年的適應班只上了兩個月感覺真的很不捨…很有點相逢恨晚嘅感覺。於是便很決斷的又給她報了同一間學校的暑期班😆(也私心表示每天多三個小時可以做自己事情的自由時間爽爆了)。
.
在這裡我要衷心的感謝 Magart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的林校、Ms Daizy、Ms Christy、超級有愛心,能記着每個學生名字的校工姨姨…學校有兩萬尺不是重點、重視兩文三語,有多國籍的老師也不是重點。你們的愛和經驗才是重點!謝謝你們為@babyhosanna 人生途中,在學習路上「打了一個這麼好的底子」。雖然她之後正式上學不在這所學校,但像你們說的,她在經歷這兩個月之後,不論到哪一所學校佢都不用怕了😊
真心誠意的感謝❤️
好吧…說到這裏我又眼紅紅了🥺(真心覺得自己有病🥲)
.
#文長慎入
#絕非廣告
#經驗分享
#適應班很重要
#正式說再見也很重要
#學校咁靚其實俾我都好想返
#最有意義的紀念照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詳明天9月1日,全台高中以下學校和幼兒園即將開學。不過,因為疫情影響,所以家長們不能陪小朋友進校園。有國小考量小一新生可能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產生焦慮,因此在開學前一天,開放讓一位小一新生可以由兩位家長陪同入校參觀,但必須要分班、分時段,還要掃描QR Code,維持防疫規範。 細新聞內容請見【公...
學前適應班 在 絲房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屋企有個成日一聽到換衫,廁所,就會9秒9自己除曬衫沖入廁所....
究竟有幾咁中意玩水....
Btw,花花8月會上學前適應班。🥰
學前適應班 在 KaChu's DIA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期因爲我的尋找幼兒園之路✍🏻
許多媽媽在問 #擔心內向的寶寶上課不適應?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作法也滿推薦你們
小卡有去上的 共玩谷 親子玩習所 學前適應班(獨立班)
通過PG7學前適應班的孩子升班到PG8
通過適應班及獨立班不斷的練習獨立自我照顧、表達及溝通,可以讓小孩進入幼兒園這個學習環境時,便可以很快地融入團體生活
#可以讓孩子在上幼兒園提前先克服分離焦慮
每當看著螢幕裡🖥小卡看在沒有我們陪伴的情形下,開心的跟隨老師進行活動!備感安心呀
從小小卡時就在共玩谷上課到PG8學前獨立班
📌在「共玩谷」玩什麼?學什麼?
共玩谷依據孩子發展階段,每周規劃一個主題,藉由許多遊戲及活動的設計,搭配生活常規等流程設計,讓孩子們除了增加生活認知、常規訓練外,更提供多元刺激及經驗,強化孩子大小肌肉發展
參與過「共玩谷」活動的孩子們,除了團體社交能力、生活常規的成長外,在專注力、穩定度上也都有明顯的進步,對於融入團體生活或是進入幼兒園的適應,都會有明顯的幫助
小班授課令人非常滿意 ,(我非常在意這個)
畢竟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足夠的關注阿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我也很愛共玩谷 成立的理念🖤
家長與孩子共玩共學⋯
孩子與孩子共玩共學⋯
家長與家長共玩共學⋯
#終於要邁入新的階段了_kachusdiary
學前適應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詳明天9月1日,全台高中以下學校和幼兒園即將開學。不過,因為疫情影響,所以家長們不能陪小朋友進校園。有國小考量小一新生可能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產生焦慮,因此在開學前一天,開放讓一位小一新生可以由兩位家長陪同入校參觀,但必須要分班、分時段,還要掃描QR Code,維持防疫規範。
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49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x9teotvapU/hqdefault.jpg)
學前適應班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港人移居日本故事—港人沖繩開店5歲女好適應愉快成長 人妻帶兩貓一狗移居北海道 80後開製作公司一腳踢包拍旅遊節目
香港由家長到學童,彷似全部活在壓力之中,從學前班開始,不論是叩門找學校、大量功課測驗、還有誇張的課外活動日程等等,似乎都忘卻怎樣的環境才最適合小孩子成長與學習。香港父母Ken Leung與Amy Dunn帶着女兒Mia由移居沖繩,親眼看着女兒廣闊的空間邊玩樂邊學習,他們說:「我沒想過她成長得這樣快,看着這轉變覺得很有趣。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006/SXLPB4NEYNE4KJAQYR4LT4X27E/
移民本已是一件繁複的事,連人帶物從一個地點收拾好,移師到另一個地方捲土重來,那種奔波直教人心力交瘁。八十後的香港人Anna更誇張得帶同兩貓一狗,從美國西雅圖移居到日本北海道。長征七千公里,總共搭十二小時飛機。三隻愛寵能成功申請到上機,她為此事奔波了一年,「旁人質疑我會否過於大費周章,耗費太多金錢和時間,但我覺得值。牠們是家人,我不能輕易放棄。」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421/A5V7OGDTYACUY6IU3MPYS6YPSE/
80後的Rainbow在香港多年來從事電視節目拍攝,先後在TVB和ViuTV擔任資料撰稿。去年612後,有感要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另找棲身之所,本來與未婚夫齊齊到日本開製作工作闖一闖,順道移居當地。可惜遇上疫情封關,去年先行到日本進修日文的她,惟有獨力完成成立製作公司和經營管理在留資格的申請,成功取得簽證,希望藉此可以長期逗留日本。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16/3BXP5VNXA5DEJJXZBVQ5W7M4Y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移民日本 #移民 #沖繩 #北海道 #寵物移民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fZjTGiZVuQ/hqdefault.jpg)
學前適應班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兩歲半的謙謙拿起水果刀,把蘋果切成小件,他的媽媽Carrie則從旁觀察着:「我覺得適當嘅危險畀小朋友接觸係好事。」
現年30歲的鄧家怡(Carrie)是中文大學教育系碩士畢業生,學生時代活躍於社會服務及推廣創新教育,而謙謙出生後不久,她決定化身為全職媽媽,培養謙謙自主和愉快學習。
兒子自一歲起學習煮食 試過切親燙傷
有別於一般「港媽」,Carrie在兒子約一歲開始,就讓他分擔一些簡單的下廚工作,包括榨果汁和造飯糰等。「我覺得親子下廚係家長好值得做,無論咩年紀開始。」她解釋,謙謙很喜歡吃,對煮食有興趣又有天份,才按程度慢慢讓他嘗試參與烹調,強調並非「催谷」兒子。
現時兩歲半的謙謙,已經累積了一年的下廚經驗,更懂得使用電磁爐和刀。「每日都有一餐會畀佢完全自己煮。」現時媽媽只需從旁提點和「執手尾」:「首先將腰果、水同椰棗放入攪拌機,完成後用棉袋擠腰果奶出嚟。」謙謙自信地說。
其實,煮食過程中謙謙也曾經受傷,但他和媽媽也沒有因而放棄。「佢燙到後好大反應,即刻驚,但試過兩次之後,就無再重覆發生;用刀亦試過一次真係割傷流血,但佢好快就復原。」Carrie認為切傷或燙到,都是小朋友成長必經階段:「唔好怕佢會出錯同跌倒,其實佢學到嘅功課係畢生受用。」
媽媽:「去玩先係正常教育」
講到返學安排,謙謙同樣「與別不同」。他沒有上N班(幼稚園學前班),反而Carrie讓他四處玩耍:「可能星期一行山、星期二博物館、星期三圖書館……我覺得呢啲被人界定為非主流嘅學習,先係小朋友真正需要嘅正常教育。」
「我希望佢知道社會發生緊咩事,發掘真正對學習嘅熱情,而呢啲我最想佢學識嘅事情,喺主流學校缺少咗。」她覺得從生活中學習,比安坐在課室聽老師講課,更能令謙謙學懂「發問」,這正是學習之本。
Carrie每星期亦會與其他家長同行,帶謙謙到農莊接觸大自然,並輪流主持不同的活動。「可能我煮嘢食叻,今日我同謙謙就同大家上煮食課;另一個媽媽做手工最叻,下一堂就由佢帶領小朋友做手工。」Carrie深信,家長才是主要的教育工作者。
至於四年後,謙謙會否升讀主流小學?Carrie處之泰然:「我只知道呢刻佢最需要啲咩,我先畀佢。你唔知將來佢六歲嘅時候,可能香港嘅教育制度有大轉變,可能主流學校變成正常化少少嘅生態……我唔擔心佢會唔適應或面對咩困難,將來無論佢做廚師、醫生,抑或服務社會嘅工作,按佢興趣發展就可以。」
各位「港媽」請留意!今集《港。故》用8分半鐘來嘗試說服妳:「別怕你的孩子切傷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MXvT9HWbD8/hqdefault.jpg)
學前適應班 在 【DeerKids 學玩樂】學前適應班PN及學前適應班PA介紹片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入園日期即將到來,為了讓您的孩子做好準備,大家可以參加DeerKids 學前適應班 和學前增潤班課程。這些課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了適應 ... ... <看更多>
學前適應班 在 幼兒半日班超好玩的學前適應課程溫暖支持孩子漸進式獨立上課 ... 的推薦與評價
夏季課程開跑啦☀️ 端午節過完我們終於要和大家見面囉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去年暑假我們的有趣課程今年夏天我們設計了更多精彩好玩的活動歡迎年滿3-6歲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