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是英雄誕生的地方,帕運則是英雄匯集的地方。」--帕運會紀錄片
承接著東奧帶給我們的感動, #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將在今晚開幕。而這次,台灣總共有十位英雄,突破上天帶給他們的考驗,活出不被擊倒的生命力,代表國家走上帕運的殿堂。
在賽事火熱登場前,一起認識一下台灣的 #帕運英雄 們吧!
🏓 #程銘志(桌球)
出生於桌球世家,曾入選青少年國手,卻在10年前、32歲時遭酒駕者撞上、左腿截肢。事發後不放棄、在輪椅桌球的領域繼續苦練,在2016年里約帕運獲桌球男團銀牌、2018年雅加達亞帕運獲單打銀牌,更於2020年成為帕拉桌球 TT5 級 #世界排名第一,本次帕運將劍指金牌。
🏓 #盧碧春(桌球)
不同於許多選手從小訓練,因小兒麻痺而不良於行的盧碧春,一直到42歲才在家人鼓勵下才接觸桌球,在2021年時為世界排名第10。今年已58歲的她,已走過許多賽事與人生的高潮起伏,在看完莊智淵的奧運比賽後仍興奮的向家人說:「 #我要向桌球教父莊智淵的精神看齊!」,奮戰到底的堅毅精神令人感動。
🏓 #田曉雯(桌球)
她在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導致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及舉高。為了讓她多跟朋友玩耍,媽媽帶她去學習桌球,一開始因為身體不協調,不僅難打到球、更經常跌倒,在苦練之下、拼出黃金左手,不僅在2018亞帕運桌球女單與女雙各奪下一面銀牌,也期望本屆帕運能全力以赴、再拼佳績。
🏓 #林姿妤(桌球)
從國小接觸桌球,但在國二發生車禍時,右手手腕撐地受傷、韌帶斷裂,卻因延誤就醫使傷勢更嚴重。一開始她內心很抗拒領取殘障手冊,卻在看了身障桌球賽後改觀,認為「 #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在努力復健與練習之下,目前已經「左右手開弓」打入國際賽事。
🏊♂️ #陳亮達(游泳)
年僅19歲的陳亮達是帕運代表團中年紀最輕的一位,出生就沒有小腿、右手的三指併指,為了避免右手未來萎縮,從兩歲開始家人就帶他去學游泳、一路游到了現在。他曾於2013年獲總統教育獎、在2020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更是 #橫掃7面金牌,本次首次參加帕運,期許自己可以好享受比賽。
🥋 #李凱琳(柔道)
她出身在柔道世家、從小接受家族的訓練,同時卻也有著家族遺傳的視神經萎縮症,視力慢慢退化成僅看得見10公分微光、聽力也逐步退化。她曾在2012年倫敦帕運獲得銀牌、卻於2016年里約帕運空手而歸時陷入空前的低潮,這次是她的第三次帕運,希望在這幾年的打擊與重生之後,能夠再獲佳績。
🏃 #楊川輝(田徑)
在幼稚園畢業前夕突然一夜失明、被判斷是急性視神經萎縮,他小時候一直以為哪一天睡醒又會重見光明,但黑暗卻一路伴隨著他。在學期間,他先從田徑開始、後來也跨足跳遠項目,除了曾在2014年仁川亞帕運田徑男子100公尺刷新大會紀錄摘金、更是 #亞洲帕拉跳遠紀錄保持人,希望這次可以再為國家爭光、光榮退役。
🏃♀️ #劉雅婷(田徑)
她在國小四年級時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黃斑部病變、視力明顯退化,更因此深受打擊、影響學業。後來在輔導老師的引介下開始接觸游泳與田徑,在苦練下展開另一段跑道上的旅程。她曾表示:「不管什麼人都會有不同的障礙需要跨越。所以我要做的,不是想辦法隱瞞我的缺陷,而是要 #在這障礙中竭盡全力用心體會。」期望在本次帕運會上擲出自己的榮耀。
🏋️♀️ #林亞璇(健力)
她在3歲時不慎從5樓摔下、胸部以下全癱,高中時希望成為國手、一圓出國夢而踏上健力之路,但在學校時都未能如願,一直到畢業後重返母校健力隊、努力練習,終於選上健力國手,而今年已是她第六度步入帕運殿堂。45歲的她也是2021年總統教育獎最年長的獲獎者,希望這次帕運可以再度挑戰自我。
🏸 #方振宇(羽球)
他出生時因為難產,造成左手臂神經受損、左手肌肉萎縮,經多次手術及復健,雖然肩膀與手肘可協助身體平衡、但仍無法做出精細的抓握動作。他一直到國三時參加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知道有帕運,才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成為運動員、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在父母的支持下投入羽球,希望首次踏入帕運舞台就能大放異彩。
.
請大家一起為選手們集氣!
邁向帕運,台灣加油!希望選手們可以一切順利,發揮這些年來訓練的成果,放手一搏,為自己而戰。
.
認識選手:https://www.ctsod.org.tw/para/players.aspx
關注賽程:https://www.ctsod.org.tw/para/RS.aspx
#東京帕運 #為台灣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介紹 訪問作者:林欣蓓 內容簡介: 後來我明白, 人生很多事,不用靠腳也能做到! 蔡依林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嘉賓 網路廣告《無懼的力量》7天破百萬人次觀看 參加《我是演說家》晉級總決賽 華視新聞、蘋果...
學習障礙身障手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帕運開幕 #Paralympic Games
#以身心障礙者為參賽者的國際綜合體育賽事
本次東奧台灣選手的傑出表現,讓大家相當感動,緊接著 #東京帕運 也將於今晚7點開幕,讓我們一起關注,共同為參與的台灣選手加油!
本屆帕運預計將有161個國家、地區及難民代表團約4500名選手參與,參賽人數是史上最多的一次。
今晚帕運將在日本國立競技場舉行開幕典禮,延續本屆東京奧運在 #性別平等 的推動,帕運同樣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
台灣本次由標槍選手劉雅婷及跳遠選手楊川輝掌旗,加上游泳選手陳亮達、健力選手林亞璇、桌球選手田曉雯與林姿妤、總領隊沈啟賓、副總領隊何維華、醫療官及教練,共同參與開幕。
#10位台灣選手參加6項目
#桌球田徑柔道羽球健力游泳
#一起為選手加油
台灣在帕運 #過去共獲24面獎牌(5金、6銀、13銅),這次台灣共有10名選手取得帕運的參賽資格,分別在桌球、田徑、健力、柔道、羽球、游泳6個項目。
🎖 桌球 女子 TT4 級單打 盧碧春
不同於許多選手年輕時便開始運動及訓練,先天性小兒麻痺的盧碧春,因為不方便行走,小時候多只能看其他人遊戲與運動。42 歲那年在另一半的鼓勵下,她決定開始打桌球,希望向桌球教父莊智淵的精神看齊,持續練習、挑戰自己。
曾獲2020西班牙帕拉桌球公開賽銀牌、2021世界排名第10名的盧碧春曾提到:「參與運動讓我生命找到出口,期盼更多國人一同支持愛運動動無礙的社會支持氛圍!讓更多身心障礙者能體驗運動的美好!」
🎖 桌球 男子 TT5 級單打 程銘志
在桌球世家長大的程銘志,從小就十分擅長桌球,從小學一路打到體大,畢業後也回到國小繼續教導學生。2011年程銘志不幸遭酒駕者撞傷,因此左腳截肢,後續努力復健練習,轉換成帕拉選手。
程銘志是2020年世界排行第1,上屆2016里約帕運獲得男子團體賽銀牌,單打上曾獲帕拉桌球埃及公開賽單打金牌等獎牌。他曾提到:「人總是要到一個階段,才會定下來省思自己,檢視自己的人生;除了自己努力外,也期待社會能夠提供支持的環境,讓更多身心障礙者享受愛運動動無礙的氛圍。」
🎖 桌球 女子 TT10 級單打與團體賽 田曉雯
田曉雯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舉高,常因此遭遇不友善的對待。媽媽希望她能多嘗試不同事物,所以她從小被送去學桌球,但當時身體不協調、經常跌倒等狀況,也造成她打球上遇到許多困難。
田曉雯目前是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5,曾獲2018雅加達亞帕運銀牌等獎牌,且與另一位台灣選手林姿妤搭配極佳,曾在雅加達亞帕團體賽聯手摘銀。兩人本次也一起參與了帕運團體賽,並期盼大家一同支持所有帕運選手:「打入帕運是每一位選手的夢想。帕拉運動員,需要你、妳、您的支持與陪伴!」。
🎖 桌球 女子 TT10 級單打與團體賽 林姿妤
林姿妤國小參加桌球社,國中時因車禍,右手腕韌帶斷裂,傷後右腕翻轉的角度受限。當時醫生、家人都建議她領取身心障礙手冊,但她內心仍是抗拒,認為自己只是手受傷。直到有次觀看身障桌球賽,讓她徹底改觀:「許多身障選手在肢體上雖無法與一般選手比擬,卻依然奮力拚搏、程度也不輸一般選手,反觀自己受得傷沒有那麼嚴重,更覺得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
林姿妤在許多帕拉賽事的單打及團體賽都有傑出表現,像是2020帕拉桌球埃及公開賽就獲得單打銀牌及團體金牌,本次和田曉雯的繼續搭檔也讓許多人相當期待。
🎖 田徑 男子 T11 級跳遠 楊川輝
楊川輝出生時視力正常,直到7歲時,有次睡醒後突然失明,最後才被診斷出是急性視神經萎縮。失明並未遮蔽住楊川輝的田徑天份,他一路訓練參賽,高中後並開始練習跳遠。
2013年,楊川輝首度參加法國IPC田徑世界錦標賽就獲銀牌;2014年仁川亞帕運在田徑100公尺破大會紀錄摘金、跳遠摘銅,2018年北京IPC田徑大獎賽中更以6公尺60締造亞洲跳遠紀錄、獲得金牌。楊川輝曾提到:「我看不見世界,但透過跳遠,我要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 田徑 女子 F12 級標槍 劉雅婷
劉雅婷小四時被診斷出先天性黃斑部病變,視力因此明顯退化,在難以治療復原的情況下,她和家人都受到很大的打擊,不只學業成績下滑,更覺生活漫無目標。直到有天,視障巡迴輔導老師得知她喜歡運動後,積極幫忙尋找專門的教練,最後找到田徑教練張福生,對劉雅婷來說:「我的人生就此展開不一樣的旅程。」
2018亞帕運獲得標槍銀牌的劉雅婷提到:「不管什麼人都會有不同的障礙需要跨越。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想辦法隱瞞缺陷,而是在障礙中竭盡全力用心體會,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只要一點點的調整,身心障礙者也可以和一般人從事一樣的活動、享受一樣的樂趣、擁有一樣的夢想。」
🎖 柔道 女子 B2 級、48 公斤量級 李凱琳
李凱琳的父親、叔叔都是視障柔道選手,2020年世界48KG排名第2的她,也在2012年倫敦帕運及2014韓國仁川亞帕運拿下銀牌。因為家族遺傳的視神經萎縮症,李凱琳視力和聽力都受到影響,對第三度參加帕運的她來說:「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她並提到自己的期望:「很期待,也很開心自己能夠堅持到現在!也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讓更多人看見帕拉選手的努力!」
🎖 羽球 男子 SU5 級單打 方振宇
方振宇出生時因難產,左手肩膀神經叢受損,左側上肢肌肉萎縮,在多次手術、復健以及諸多協助下,目前手部仍無法精細抓握,但肩膀與手肘已可維持身體協調。
方振宇從小就希望當運動員,儘管家人剛開始時並不贊同,但他並未放棄,雖然因為身體的狀況,造成訓練上相當痛苦,讓他一度想放棄,但他仍努力克服,在許多公開賽事中都獲得好成績,包含2020祕魯帕拉羽球公開賽銀牌、2019泰國帕拉羽球公開賽銀牌。因為羽球是本屆帕運新增的項目,方振宇也成為台灣首位參賽者。
🎖 健力 女子 61 公斤量級 林亞璇
林亞璇3歲時不慎從5樓墜下,胸部以下完全癱瘓,必須依靠輪椅行走。曾有復健師對她說,「有哪個脊椎損傷,傷的這麼高位,可以拿到世界前三的,舉一舉啊,每次舉到這裡就會停住對不對,因為你少了中間腰的力量,你真的不要再舉了,舉一輩子都拿不到金牌的。」但她認為:「如果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的去證明自己的存在!」
林亞璇一路走來相當辛苦,從高中開始便開始練習健力,即使面對沒能選上國手也未放棄。2021總統教育獎得主的林亞璇是第六次參與帕運,她提到:「只要願意為自己努力,老天一定會給我們驚喜! 一起加油!也邀請您一起支持帕拉運動員!」
🎖 游泳 男子 SM7 級 200 公尺混合、S7 級 100 公尺仰式、S7 級 400 公尺自由式 陳亮達
陳亮達出生時便沒有小腿,加上右手手指併指,因此沒辦法使用靈活的右手學習。因為擔心他大腿萎縮,家人開始找游泳教練,讓他當成復健運動。陳亮達因此開始跟著教練參加各種賽事,屢創佳績。
時常帶著笑容的陳亮達曾提到:「希望受到挫折或身心障礙的人,一定要熱愛自己、疼惜自己,這樣也等於回報無限的愛給身旁所愛你的人。」
--------
帕運小教室
#與奧運平行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帕運的全名是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字首「Para」源自希臘語,意思為「在⋯⋯旁邊」,再加上Olympic的lympic,代表帕運是和奧運平等且平行舉辦的「另一個奧運」。
帕運的起源來自一名脊柱損傷中心的醫師路德維希.古特曼,他針對戰爭造成脊髓受傷的軍人進行整體性的復健治療,在過程中他發現各種復健運動,能帶來肌力、肌耐力及協調上的顯著進步,而這治療復健運動也逐漸發展為競技運動。
1948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當天,古特曼醫師組織脊髓損傷軍人,舉行首次史托克曼戴維爾運動會,成為帕運的起源。
第一屆夏季帕運於1960年開始舉辦,共有23國、400多位運動員參與;冬季帕運則從1976年開始舉辦。
#賽事分級確保公平及準確
大家在上面看到許多賽事「分級」的標注,是因為就和奧運一樣,帕運各個運動項目都設有不同的分級制度,務求達到公平競爭。
為了確保公平性及準確性,分級時會由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運動教練等人一起進行,且每屆都要重新檢查,重新確認選手的狀況及級別。
學習障礙身障手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8/24~9/5東京帕運_台灣選手點將錄】
這次參賽帕運,台灣有十位選手取得資格
這次來介紹桌球女子雙打選手啦
田曉雯Tian Shiau Wen
林姿妤 LIN TZU YU
桌球田曉雯、林姿妤(TT10世界排名第5及10)
註:TT,身心障礙桌球運動競賽級別之一。肢障類再區分為輪椅組(TT1級至TT5級)及站立組(TT6級至TT10級)。第十級(站立組)即為TT10,TT10為站立組桌球選手中肢障程度最輕微者,其分級特點包括:兩腳很輕微的障礙、單側踝關節僵硬、前足部截肢穿過所有的蹠骨(至少足部的三分之一)、髖關節(半)脫位、小兒麻痺症:一下肢肌力喪失十點以上、執拍手很輕微的障礙、手指截肢或先天性肢體缺損,有抓握功能、手腕關節僵硬,有抓握功能、手部或手臂一個關節無力、非執拍手嚴重到中度的障礙、單側肘下截肢,殘肢長度不超過前臂的一半、臂神經叢病灶有部份殘存功能、先天性肢體缺損或類似的失能,殘肢長度不超過前臂的一半。國際殘障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 for the Disabled, ISOD)及國際史托克曼得佛輪椅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Stroke Mandeville Wheelchair Sports Federation, ISMWSF)桌球規則的第十級(站立組)為非執拍手殘障的運動員。(出處:http://sportspedia.perdc.ntnu.edu.tw/content.php?wid=4927)
~~~~~~~~~~~~~~~~
以下文字內容來自:udn.com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005/5665197
田曉雯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導致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及舉高,也時常遭遇不友善對待。母親希望她多嘗試不同事物,小二時送她去學習桌球,當時身體不協調、經常跌倒也無法順利擊球。初次見到曉雯打球的身影,映入眼簾的是位左手持拍、不苟言笑的女孩,在大學生的身分 下,有著無比堅定的專注眼神,並為各大國際賽事的常勝軍。目前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的曉雯,除了單打成績優異,與另位世界排名第10名的桌球好手林姿妤搭配打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曾在2018年雅加達亞帕團體賽聯手摘銀,兩人互相砥礪,彼此相約東京帕運再合體,攜手邁向奪金之路。
林姿妤國小參加學校桌球社,但國中時因為車禍導致右手腕韌帶斷裂,傷後右腕翻轉角度受限。當時醫生、家人向她建議領取殘障手冊,但林姿妤認為只是手受傷,內心一度相當抗拒。直到林姿妤有次觀看身障桌球賽後,讓她態度徹底改觀,「許多身障選手在肢體上雖無法與一般選手比擬,卻依然奮力拚搏、程度也不輸一般選手,反觀自己受得傷沒有那麼嚴重,更覺得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這些經歷,讓林姿妤對身障運動有更多的認識,也感謝桌球帶給她的一切。
身為中華隊女子團體賽黃金搭檔的田曉雯及林姿妤說:「打入帕運是每一位選手的夢想。帕拉運動員,需要你、妳、您的支持與陪伴!」
學習障礙身障手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介紹
訪問作者:林欣蓓
內容簡介:
後來我明白,
人生很多事,不用靠腳也能做到!
蔡依林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嘉賓
網路廣告《無懼的力量》7天破百萬人次觀看
參加《我是演說家》晉級總決賽
華視新聞、蘋果日報、三立新聞、ETtoday等媒體專訪
人生很多障礙是閃不掉的,我們需要的是不得已的勇氣
輪椅、尿管、身心障礙手冊、無障礙設施……這些都只是幫助我生活的東西。
我不需要「演」一個正常人,我就是一個正常人,
每一天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每一天也可以去幫助別人。
說真的,你不也是這樣生活嗎?
四歲時某天午覺醒來,欣蓓雙腿突然失去了知覺,不知原因、毫無預警,從此得在輪椅上度日……
被治療綁架的童年、被霸凌的求學過程、不平等的職場待遇、不友善的生活環境……加上受褥瘡折磨三年、歷經七次手術失敗,她一度恨透了自己的身體,曾想從醫院頂樓往下跳,卻發現圍牆很高,連跳樓的能力都沒有。
她突然醒悟:如果都有勇氣自殺了,怎麼會沒有勇氣面對下一次的手術呢?
在第八次手術後,經歷神蹟似的康復,她開始學習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用新的眼光看待事情:
身體裡的39根鋼釘,讓她笑稱自己是「金剛芭比」;
出入必備的電動輪椅,則是她最帥氣的法拉利!
關於「正常」,金剛芭比說
一個人的外表缺陷不能代表他不是正常人。
就像一個近視的人,只是需要一副鏡片加上鏡框;一個憂鬱症的人,需要定期服藥和周遭親友的關心;一個下半身癱瘓的人,需要一臺輪椅與無障礙空間,就能像一般人正常的生活著。
關於「失去」,金剛芭比說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不同的失去,只是我失去的是雙腳,以前只會怨恨不公平,現在我學會與生命和解,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
關於「夢想」,金剛芭比說
輪椅族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敢表達自己的勇氣。
關於「愛」,金剛芭比說
謝謝對方真實的愛過我,也謝謝坦承不夠愛我。每一段的失去,都是為了等待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軟弱很多,勇敢也很多!日子就是大吼大叫後,繼續往前衝!
作者簡介:林欣蓓
個性外向開朗,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熱愛閱讀、寫作、騎單車、唱歌和旅行。在四歲一覺醒來後,世界不再一樣……
因為身體住著39根鋼釘,笑稱自己為金剛芭比,電動輪椅則是她的法拉利。經歷10次手術,在1000多個住院的日子裡,開始在部落格寫住院日記,因此受到關注,並受邀拍攝《無懼的力量》網路廣告,一個月內造訪10個國家取景,體驗滑雪、潛水、飛行傘等極限運動。
想跟大家一樣平凡地過生活,所以帶著障礙走出家門,卻觀察到校園與職場環境的無障礙空間有許多缺失,造成身障朋友無法平等參與。2005年開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走入偏鄉、身心障礙單位、校園、企業演講,至今超過200場,與6萬名以上的聽眾相遇,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對生命有盼望與勇氣。
現為磊山保經業務副理,也是生命探索激勵講師。
作者粉絲頁: 金剛芭比-林欣蓓
出版社粉絲頁: 格子外面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