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心小語
還記得我的書裡面曾經談過依附悖論(Attachment Paradox)嗎?當一個孩子有需求時,父母能夠用適切的方式給予他安全感三要素,則他比較有可能長成安全依附的孩子。
.
🎯安全型的教養方式,反而能讓孩子「學獨立」
安全依附的孩子,能夠在該黏人的時候黏人,該獨立的時候獨立,相較於一直黏人的焦慮依附,以及一直獨立的逃避依附,被認為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
有趣的點就在這邊:為什麼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有助於孩子學會獨立?傳統上不是都說不能太溺愛孩子,會寵壞孩子嗎?
.
這就是所謂的依附悖論:當孩子的需求不被滿足,要嘛他就會更加大吵大鬧,要嘛他就會壓抑情感。只有安全依附的教養方式,能夠讓孩子學會在該獨立時,自然而然地獨立。
.
這源自於我們的本能:當主要照顧我們的人,能夠成為我們的靠山(即:安全避風港)時,我們才能以他為安堡壘,自由自在地探索周遭世界。
.
🎯那些一直哭鬧的男友女友們
然而,成人依附是否適用依附悖論呢?我認為是可以的。
.
以成人戀愛中的焦慮依附為例,他們展現出來沒有安全感的樣子,其實就源自於小時候家人不當的照顧方式。
.
要解決這樣的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
.
或許你會覺得很煩,明明就在談戀愛,為什麼還要特別照顧對方情緒?
.
這是因為,這樣做其實是有效的。
.
根據認知治療的ABC模型:每當遇到某事件(Accident)時,大腦就會出現某信念(Believe),於是就造成了某結果(Consequence)。
.
那麼,某信念是怎麼來的呢?根據依附理論,這是因為過去與父母的互動方式,塑造出了特定的認知基模(Schema):
.
「我是不值得被愛的。」「如果我不緊緊抓住愛情,我一定會被拋棄。」「他這樣忽冷忽熱,一定是有鬼。」
.
但是當依附在某個人身上時,如果這個人夠穩固,能夠一直給他安全感,那他就能夠漸漸地發現過去的經驗已經不適用了,進而漸漸形成新的信念,獲得重塑認知基模的機會。
.
安全感有沒有辦法重塑?雖然沒有長期研究追蹤,但在一些較為短期的促發研究,確實得出了支持性的結果。
.
簡而言之,當一個不穩定的人,如果能遇上穩定的人,不斷以安全感三要素安撫他,即便他再怎麼大吵大鬧,也能夠溫柔以對,那麼他在重拾安全感這一塊,確實是有機會達成的。
.
這並不是縱容,而是「成人依附悖論」的實踐。
.
🎯給予他人安全感前,請想想你自己
但是,「當下的你」,真的適合當一個安全感給予者嗎?
.
如果你和過去我一樣,想要照顧別人的目的,其實是希望能夠透由這樣獲得對方的愛、希望治好對方,那麼,這樣的安全感供給,將會導致你耗竭(burnout)。
.
請記得,願意給安全感,應當是你自然而然具有那個能量能給,而非為了索求什麼而給。
.
圖片素材繪製:咪果的繪畫天地OwO///
圖片素材後製:貓心本人
安全型依附三大要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依賴是獨立的起點〉
.
※前言
當我們不必再把精力放在確認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之上,才能安心地慢慢獨立、成為一個不再需要事事依賴父母的人。
.
有多少孩子,從小到大不被父母允許撒嬌的呢?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早點成熟,對於孩子的依賴與撒嬌,總是露出不悅的眼神與語氣。
.
我總是會在捷運上看見摔倒的小孩與怒斥的母親,每每望見這樣的畫面,總是心想著:「又是一個塑造逃避依附的監牢。」無奈台灣社會總是如此,認為讓孩子培養出依賴性,會讓孩子無法獨立。
.
但是,父母可曾想過,孩子依賴父母的本能,可是強烈到即使父母虐待甚至拋棄孩子,也斷不開的呢?
.
★即便被虐,小孩依舊需要依附父母
.
去年的台劇當中,我最喜歡的一部莫過於《誰是被害者》了。劇中的曉孟從小被父親孤立,得不到父親的愛,在一次意外中受了重傷,父親毅然決然離家,覺得不能再傷害妻子與孩子了;然而,曉孟卻在多年之後,參與一場連續自殺案件,為的就是喚起身為偵查員的父親的注意,由此可見,即便是要自殺的曉孟,最後的心願依然是希望見到父親一面。
.
研究依附的先驅哈利·哈洛(Harry Harlow),曾經做過這樣可怕的實驗:他設計了所謂的鐵娘子母親,一隻會噴出足以損毀幼猴皮膚的高壓空氣的代理母親、一隻會發出劇烈震動,強烈到足以甩開幼猴的代理母親、一隻會彈出鐵絲網把幼猴彈飛的代理母親、一隻會伸出尖刺把小猴子刺傷的母親,哈洛想要看看在這些可怕的環境之下,幼猴會如何反應?
.
結果發現,即便幼猴被這些代理母親傷了又傷,但是在傷害結束之後,幼猴依然會再次爬回代理母親身上,緊緊抓著代理母親不放。如果用依附的語言來說的話,這就是所謂的「依附的開關被開啟,因而造成幼猴出現依附的需求,進而向牠們的依附對象──代理母親──尋求庇護,即便這些代理母親,正是傷害牠們的源頭」。
.
回顧我在上一期的文章當中提到的依附三要素——若你要安撫孩子,則需要在你和孩子的互動當中,融入下列三個要素:「適時出現:在孩子有需求時,出現在孩子身旁」、「敏感覺察:當父母出現後,能夠理解孩子受到的威脅是什麼」、「給予支持:察覺到壓力源是什麼後,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度過威脅」。
.
然而,在上一期文章中沒有提到的是,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依附三要素,孩子會發展成怎麼樣的型態?第一種型態,就是所謂的焦慮依附:孩子認為自己要更努力嘶吼才能讓父母注意到自己的需求,所以緊抓著父母不放,即便父母一直想踢開自己,他們依舊採取更加狂暴的方式,向父母尋求愛。
.
第二種型態,則是所謂的逃避依附:孩子最終認為自己是被拋棄的個體,無論自己怎麼央求,父母都不會理會自己,所以他們會封閉自己的情感、壓抑自己親近父母的需求,強迫自己吸納「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想法,即便他們內心深處依然渴望著被愛。
.
第三種型態,則是最矛盾的一種型態,這種型態稱為矛盾依附,通常發生在遭父母虐待的孩子身上:他們一下希望親近父母、害怕被父母拋棄,展現出焦慮依附的樣貌,一下又逃離父母、拒絕與父母親密,展現出逃避依附的樣貌,因為他們的依附對象正是傷害他們的人,就像那些幼猴一樣,他們會變得非常矛盾,也很容易出現許多精神疾病。
.
★唯有滿足孩子撒嬌的需求,孩子才會自然獨立
.
對台灣父母而言,最矛盾的或許是,根據過去研究,唯有不斷滿足孩子的依附三要素,孩子才能成長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不斷地發現,自己在遭逢危機時,有人會適時出現、敏感覺察到自己的需求,並且伸出援手幫助自己,進而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是溫暖的」、「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然後開始無後顧之憂地探索這個世界──因為他們不必再把精力放在確認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之上,所以才能安心地慢慢獨立、成為一個不再需要事事依賴父母的人。
.
(完)
.
附註:本文已於《張老師月刊》2021年4月號刊登
.
✅按下「#搶先看」,最新文章不漏接
✅追蹤 IG psydetective,即將推出 IG 專屬文:
https://www.instagram.com/psydetective/
✅購買本書,讓妳更懂安全感:
https://reurl.cc/Dvjq96
✅透過測驗,找尋合適的伴侶:
https://reurl.cc/E2jV7m
安全型依附三大要素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被鬼吃掉了嗎?]
談到家庭與愛情,我一直忘不了海苔熊演講裡的一句話:「有時候當你指責你的女朋友時,並不是你在指責她,而是你的背後靈,也就是你從小吸收進去的那些聲音,在代替你說話。」
我跟某任交往時,她一直希望我染頭髮,我一直希望她剪妹妹頭,結果我們對此吵得不可開交,互不退讓;誰知道分手之後,我就跑去染了頭髮,她就去剪了妹妹頭。這種事情在伴侶關係中還真的常常發生呀!
我們的互不退讓,有時候是家庭的聲音在推著我們,我們要成為一個稱職的鬼殺隊,斬除那些左右我們意志的鬼,大家一起成為柱吧(欸?)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4870?type=author
·
戳戳連結來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吧🎩
https://www.meettheone.com.tw/?p=6
.
貓心大作快到博客來買起來(●°u°●)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7610?loc=M_0009_001
·
🌿如果你喜歡貓心的文章,能夠從貓心的文章中得到滋養,也願意幫助貓心寫出更多的文章,可以點開這個連結,小額贊助貓心,貓心非常感謝你(=^ω^=)
https://psydetective.tw/2020/07/03/sponsor/
#貓心 #貓薄荷 #貓心懂你心 #成人依附 #愛情 #交往 #改變 #爭執 #安全感 #安全依附 #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 #希望感 #溝通 #伴侶 #家庭 #依賴 #依附三要素
安全型依附三大要素 在 比爾的財經廚房- 元宇宙的三大要素#數位身份尼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完全不需要跟真實物理世界的你有任何關係。 ... 既然你的數位身份有自己的工作,也有他的收入來源,在元宇宙當中我們有一個機制可以讓你安全無虞的完成價值與資產的轉移。 ... <看更多>
安全型依附三大要素 在 你的戀愛是哪種模式?什麼是依附理論?【心理學】 | 維思維 的推薦與評價
在探索愛情關係中,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理論叫 依附 理論。所謂「 依附 理論」attachment theory 最早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 ... <看更多>
安全型依附三大要素 在 老人依附傾向、依附對象、生命意義和憂鬱之關係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3. Attachment figures and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could predict the meaning ... 以伴侶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更可能與伴侶相互協助,非安全型使用的依附策略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