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刈香 #地位崇高的金獅陣
在北部地區看熱鬧,我們常常看到全身毛茸茸、萌萌大眼會一眨一眨的廣東獅,也看過活靈活現、鬃毛會帥氣飄舞的北部獅。在曾文溪下游沿岸的古台江內海、倒風內海地區,有一種十分特別的金獅陣。
.
這種金獅陣組織型態和宋江陣較相似,外貌也和我們平常看到的舞獅不大一樣:頭部為畚箕狀的輪廓,面部呈現紅色底金色系花草、火焰、八卦等彩繪,每個獅陣的圖騰都不一樣,帶有一絲神秘的色彩;獅身披著黑色麻網衫,舞動起來氣勢威猛自成一格。參加西港刈香的金獅陣總共有7陣,在西港香科中是十分受到禮遇的。
.
其中,西港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是南部最早、目前所知保存最古老的紅面金獅,被稱為「獅母」,兩百多年來,都負責開路先鋒及安位的任務,是少數被允許直接進入王府參拜、服務千歲爺的陣頭,西港刈香期間記得來見見祂喔!
.
在5/30(日)《西港刈香與在地人文導覽》行程中,我們邀請在地的金獅達人,介紹西港在地各個金獅陣的特色,帶領大家進行陶瓷金獅彩繪,創作屬於自己的金獅。
.
.
西港刈香出團進入倒數,錯過再等三年!
島內散步進香團・「台灣第一香」:西港刈香
場次時間|05/23講座、05/30-31導覽
詳細資訊|https://bit.ly/3siBVFH
#新會員獨享首購金10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畫符」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秉樞 內容簡介: 李秉樞成長於臺南將軍區的漚汪,自幼在古厝、宮廟旁玩耍,他對「文字」的想像,起始於「畫符」。從小學習書法,鑽研符籙,摹擬字形與筆跡,畫下無數道符。開篇〈破體字〉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點破全書關於「文字」的命題,進而梳理成長的記...
宋江陣介紹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去過烏山頂泥火山嗎?
那邊有著持續噴發的泥漿,從惡地竄出!
高雄的惡地地形,最有名的應該是田寮月世界。
想到月世界,你想到什麼?我想到土雞城🐥🐥🐥
不過,高雄惡地地形,住著另一種厲害的雞,喔不是,是草鴞🦉
本來以為惡地光凸凸的,什麼也沒有,但是實際上,這邊的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包含大片原始的莿竹林,台灣特有種的 #厚圓澤蟹、溪蟹的天敵 #食蟹蒙,還有 #穿山甲、#水鹿 ... 等早期台灣淺山生態系常見的物種。
🐾生態旅遊+地質觀光🦋🦌
生態旅遊比較著名的例子,是目前恆春半島。恆春有很多景點,是必須經由當地解說員帶領,才能進入。
經由導覽,從走馬看花進化到霧裡看花(XD喔是看門道),經由解說員的介紹及自身經驗分享,真的會讓遊客有種,原來有這麼豐富的生態跟文化!
解說員經由培訓,也會對於自家的環境,有更多認識外,當然也會創造額外的收入來源,這就是一種經濟跟環境的雙贏。
好,那回到高雄惡地,其實目前僅有 #烏山頂泥火山 經文資法公告為「地景自然保留區」,所以目前燕巢、田寮、內門,在地十個社團,正聯手希望推動附近的惡地地形,都能夠劃設為地質公園。
⛰台灣第一個惡地地質公園,推動ing
今天的地質公園劃設說明會,現場大約有60名在地民眾參與,大家都蠻期待地質公園的劃設,能夠為老鄉村帶來新活力。我也在場分享了一下恆春的經驗。
特別提一下,內門,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每年三月份的宋江陣,但內門其實還有一位大家都在歷史課外讀物中聽過的:「鴨母王」朱一貴。
朱一貴在內門鴨母寮(現內門區光興里)養鴨,後也在內門起義進攻突襲岡山塘(現阿蓮區崗山里);後來在清朝末期,英國攝影師湯姆生跟馬雅各醫師,也曾經到過內門一帶記錄平埔族的生活,因此留下台灣第一張惡地地形的照片。
以上是高雄惡地的簡單介紹,百聞不如一見,有空去走走吧!除了土雞城,也來顆芭樂。芭樂葉還有特殊的療效喔!
🌻生態旅遊豆常識🌻
生態旅遊近幾年琅琅上口,但真正的生態旅遊,是以 #資源永續利用、#收益回饋在地、#以旅遊促進保育 的精神,來推動社區保育生態來增加收益的雙贏模式。
我還在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時,工作之一,就是負責社區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曾經跟燕巢在地的 #援剿人文協會 #金山社區發展協會 合作,培訓在地居民進行附近的生態調查。後來金山社區也真的發展出,種植光臘樹吸引獨角仙,夜間可以觀察獨角仙交配的行程!
宋江陣介紹 在 邱怡澍Joyce914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王船出廠全紀錄///
台灣史上第三大王船 華麗出廠
王船的歷史源遠流長 就算是隔壁村庄也會有些許的不一樣
而且各項史料也並沒有最正確的說法
不過經過詢問現場的專業相關人員+網路上的研究資料
為各位記錄下這個王船出廠全紀錄
拍影片就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這個文化
藉著這次的機會也更深入了解王船文化
收穫滿滿 <3
之後會再拍影片向大家介紹王船上的圖騰
這次有特意去請教專家指點
大家敬請期待 :D
覺得做影片也是超有意義的事情!!!
---王船出廠大典當天行程---
主會團恭請代公
代公向王爺新王報到
代公登船
王船出廠
道長請神和請示王船出廠方向角度
開水路
剪綵典禮
開光點眼
豎桅升帆
陣頭參拜
-
#萬福宮 #建醮 #王船 #王船醮 #燒王船 #茄萣 #白砂崙
萬福宮(Wanfugong)
白砂崙萬福宮庚子科五朝王醮
號稱整團都是粉絲的宋江陣底家 田都府宋江獅陣 當天也感謝他們幫忙維持秩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AMf9Mgw60
宋江陣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畫符」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秉樞
內容簡介:
李秉樞成長於臺南將軍區的漚汪,自幼在古厝、宮廟旁玩耍,他對「文字」的想像,起始於「畫符」。從小學習書法,鑽研符籙,摹擬字形與筆跡,畫下無數道符。開篇〈破體字〉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點破全書關於「文字」的命題,進而梳理成長的記憶,並描寫自身如何認識文學、歷史,乃至於世界。
字是人存在的痕跡。作者由鄉村移居城市進入學術殿堂,〈書痕〉藉由知識分子憂鬱的文學史,探問書本(或書寫)是危險事物嗎?〈神在〉中的祖父曾是宋江陣成員,作者摹想在廟埕中表演的阿公而演練起降魔武術,卻驅不散死神陰影,最終熱愛讀書寫字的祖父病後失語,散佚成支離破碎的〈卮言〉。
一封信,一對賀聯,一首籤詩,一頁日記,一篇祭文……由「字」延伸出長大、遊戲、知識、家鄉、親師、信仰、時間、醫病、死亡等主題。李秉樞寫童年友伴關係中的孤獨與惆悵,面對故鄉與親人凋零的虧欠,是銘記鄉土物事隨著歲月斑駁的哀歌,也是悼亡傷逝、撫慰人心的安魂曲。行文優美節制,既古典又新潮。
作者簡介:李秉樞
一九九三年生,臺南將軍人。臺大中文系、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博士班。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大文學獎、紅樓現代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臺南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想要一直讀書寫字。
出版社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宋江陣介紹 在 鈞鈞_12點直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內門紫竹寺
845高雄市內門區中正路115巷18號
鈞鈞吃播👉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FJSqqiwKZluuSDLzo5SSA
鈞鈞TG頻道👉
https://t.me/jingjing520
鈞鈞IG👉
https://www.instagram.com/jing.jing.520/
鈞鈞微博👉
https://weibo.com/u/7276906767
鈞鈞抖音👉
https://vt.tiktok.com/YogG6B/
#韓國瑜
#邱俊龍
#內門宋江陣
版權宣告:
鈞鈞Youtube頻道所提供之所有內容,包括文字、照片、影像、插圖、錄音片、影音片或其他任何形式之素材等,均受到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律的保障。在著作權法下,轉傳網址須註明出處。若是重製部分,全部或營利行為等,未經鈞鈞頻道書面同意,不得為之,並依台北地方法院為約定管轄。
宋江陣介紹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間美味河豚肉 蘇東坡讚值得一死
在台灣領有河豚料理執照的師傅
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今天就要為您介紹這位
叫做阿德師
看看他如何端出這道
讓老饕們又愛又怕的人間美味
☞青草加蜂蜜當滷汁 肉質Q彈外觀美
一位南投的許師傅
14歲就成了總鋪師
但是921地震把他們家震垮了
為了振興家業
許師傅跑到台南做滷味
還加進高山蜂蜜
讓滷味吃起來更Q彈滑嫩
☞養生甜甜圈用烤的 不油不炸大受歡迎
桃園一家超人氣的甜甜圈
店裡頭的甜甜圈
不是用炸的而是用烤的
老闆娘用盡各種辦法
說服日本甜點老店跨海合作
成功引進了日式甜甜圈
☞鼓術融合武術 宋江陣大顯身手
在台南仁德的廢棄糖廠當中
有一個鼓團
每個月吸引兩萬人到園區看表演
用顛覆傳統的方式
把廟會的鑼鼓化為是音樂藝術
甚至獲得葛萊美獎的提名
☞在東海岸編織夢想 材質加設計 作品驚嘆號
在台東的阿美族
編織創作家龍惠媚
她的手工編織帽
讓觀光業教父嚴長壽大為驚艷
還吸引了知名設計師找她合作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