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無雷《斯卡羅》Seqalu : Formosa 1867
.
感謝《斯卡羅》為臺灣歷史題材戲劇跨出了一步:但就只是一小步,僅此而已。
.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軟實力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實,有時候站在觀眾的角度想想,觀眾要的東西真的很簡單:到底好不好看、故事精不精彩罷了。
.
好不好看雖然很主觀,但我能確定的是,很多人想要滿足的是故事有不有趣這個基本要求,那何不努力想辦法把故事說得精彩呢?既然這是一個有關「羅妹號事件」的故事,那何不好好梳理原住民、漢人、美國人之間的人物關係?把古稱琅的地理關係好好理清楚呢?當一個完全不懂歷史的人提起興趣想來看這齣劇,卻因為原本就已經很複雜的故事,被電視劇搞得更複雜,你又怎麼可能希望讓這些人更深入了解臺灣歷史呢?
.
好不容易「撐」完12集的篇幅,才發現原來Netflix的1.5倍播放功能真是個好東西;現在我也開始擔憂,沒有了《斯卡羅》那我該再去哪裡找下一部能夠治療我失眠困擾的戲劇?它也讓我認識到不是我歷史知識量不夠,而是我的臺灣價值不夠,因為當人們開始批評一齣國產影視作品,面臨到的將會是創作方的情緒勒索,或是愛台輿論的壓力。但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如果作品真的能夠讓人投入在影像世界裡,那我可能哭喊的是怎麼才拍這樣,而不是怎麼拍成這樣。
.
也許是期待落空吧?從2017年聽聞《傀儡花》將要被公視改編成電視劇以來,很樂見有臺灣的創作者投入創作,甚至是有發行製作方以高規格的預算製作這個極具國際視野,又具有臺灣在地特色的影視作品。再到在一些公開場合看到被曬得超黑的温貞菱,再到本劇確定將原著《傀儡花》改名為《斯卡羅》,以加強本劇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尊重。如今在12集播映完畢,這四年的漫長等待,最終呈現的成果確實讓人滿頭問號,難道我還要含淚說:「你盡力了」嗎?
.
我也很想問,《斯卡羅》沒有完全按照真實歷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若說改編歷史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精彩,那為什麼反而讓人看得更無法理解了呢?若說改編歷史設定,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深入淺出,那為什麼反而變得更沒有邏輯呢?角色莫名其妙的情緒反應、前後矛盾的對白設計,甚至是令人干擾的通譯字幕、單調又毫無起伏的口條;這已經完全破壞了觀影興致,又甭提會不會想要推薦給不熟悉臺灣歷史的觀眾了。
.
再問,演員演得賣力,是否能夠等於好演技?《斯卡羅》似乎給了我一直以來都很想得到的解答:那就是完全無關。每個演員的情緒幾乎只有無感和有感兩種極端:温貞菱和法比歐似乎只有皺眉頭和念臺詞兩種情緒,喜怒哀樂也只有極端值而不見情緒的層次變化;加上在媒體一直稱讚的吳慷仁,雖然為戲爆瘦,但每種語言口條完全不流暢,倒不如另外找一個熟悉這些語言的演員,而不是找一個有話題的演員硬逼著他說自己不熟悉的語言。
.
吳慷仁從頭到尾的瘋癲演技,反而和其他角色形成強烈對比。唯二讓人感到驚艷的似乎也只有周厚安所飾演的必麒麟(一個外國臉孔說著流利的閩南語),以及黃健瑋飾演的劉明燈(一個華人臉孔說著流利的英語)兩個角色也能夠稍微看出從冷靜逐漸變得消極、甚至偏激、執著。但整齣劇整體的演員表現就像是一場超尷尬的聯誼會,有人想要裝熟所以表現外放癲狂,有人深藏不露有內涵,但大部分的人只有耍酷冷漠,沒有火花,那就更不用說場面有多好看了。
.
更讓人失望的是,有人真的在意那場出火的談判後,特別安排的部落大戰嗎?我反而比較在意的是如何呈現現代化的美軍,如何被較為原始的原住民打得灰頭土臉啊!而整個故事走向也完完全全失去了講述「羅妹號事件」在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南岬之盟的口頭約定到之後影響了清朝對台施政,以及日本後來的牡丹社事件。故事反而以莫名其妙的蝶妹和李仙得做結,請問蝶妹是《斯卡羅》的重點嗎?也許是,但我真的看不出來。
.
或許看完《斯卡羅》後,我們該好好思考如何透過影集這種影視媒介,抓住更多觀眾的注意力;像是如何妥善安排每集的重點,如何在每集的結尾留下懸念而讓人想要接著看下一集內容,還有如何把龐大的世界觀緊扣著一個主要核心價值,而不是只把影集當作是很長篇幅創作,肆無忌憚地慢慢講故事,卻抓不到任何重點。
.
所以,有誰可以告訴我《斯卡羅》的重點是什麼嗎?要透過蝶妹的角色看到清朝(漢)、美國(李仙得)、外國(必麒麟)、原住民(斯卡羅酋邦)、琅(客家、閩南等)不同觀點?還是要將焦點放在斯卡羅的部落,對外來入侵者的不同態度?還是以李仙得的外交手段,來凸顯臺灣在當時的國際定位?《斯卡羅》看似內容豐富,想講的東西很多,但缺乏核心主軸讓什麼都想講一點,最後什麼都沒講到重點,而變成劇情混亂的致命傷。可能我的臺灣價值真的不夠,需要好好反省反省。
.
不論如何,我還是期待未來有更多有關臺灣的故事被影視化;若要實踐《斯卡羅》是年度旗艦級的大型製作,想要朝著大河劇的夢想前進,那也要每年都有如此規模和看頭的劇不斷被創作才行啊!看完《斯卡羅》我反而擔心的是,這是一齣號稱大河劇的臺灣電視劇,卻可能也是唯一的一齣;我們總是要在失敗中慢慢找到符合創作者、製作方、和觀眾之間的平衡點,產業也才能慢慢被扶植起來而開始變得健全。希望《斯卡羅》是真的第一步,而不是只有這一步。
.
.
.
#斯卡羅 #seqaluformosa1867
#電影 #影評 #filmcritics #movie #review #影集 #電視劇 #drama #tvserie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了自己的理想,你可以有多堅持?展能藝術家高韻雯(Koko)用行動告訴世人,她即使行動不便,常人畫5分鐘的動作自己就要30分鐘,完成一份作品需時3個月至1年,但她仍在多年來堅持自己的興趣繪畫,更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面對身體的缺陷,藝術路上伴着Koko的除了有自己強大的意志,這些年來還有幫助她減緩身...
「完形治療的實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小北斗的夜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完形治療的實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完形治療的實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諮商輔導研究生自助學習社團| 實踐大學心理分析碩士在職專班 ... 的評價
- 關於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用完形治療解開難題/曹中瑋 - YouTube 的評價
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小北斗的夜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觸的星光】
晚上8:00,放工了!
今天也過得可充實呢!
由朝到晚都忙過不停!但我越忙越精神,越忙越起勁,一個呵欠也沒打過!厲害吧?
早上「抗疫同行」定期量血壓活動,很多獨居兩老長者來了中心;每次舉行這個活動,我也覺得像「擺酒」似的;老友記和關懷大使聚首一堂,場面十分熱鬧!
Teammates忙於分配工作,護士拍檔忙向長者解釋身體狀況,而我就走來走去四圍迎賓,像主婚人似的!每握一隻手,每拍一個膊頭,每一聲問候,每一句笑話,都可換來他們感激愉快的笑容;真好!
活動期間,突然下大雨,84歲的他被雨淋到渾身濕透;我像肥媽以前幫我一樣,用了一個乾淨枕頭套幫他攝進汗衫,再叫他把襯衣脫下來幫他用風筒吹衫,過程被拍檔悄悄用手機拍了下來!驟然覺得,自己很像一個奶媽,我不想他冷病,捨不得!
回到座位接聽電話不久,又被叫了出去,原來「英女皇」和他丈夫來了,感覺不大對勁!
我和拍檔擔心「英女皇」輕微中風,加上家中只有他倆,彼此商議過後,我替她call了白車!
由於「英女皇」本身屬緊張大師,等車過程宜讓她「輕鬆愉快」,這項我最耍家了,我和他倆感情很好的!
我送了他倆上白車,叫丈夫有需要隨時找我;匆匆吃了個杯麵,旋即迎接下午一個重要的約會《關懷大使中秋團聚》!
沒有他們的加入,整個計劃根本不能開展;沒有他們的幫忙,長者根本不能在疫情下這麼好過;當然,更少不了四位因這個計劃而聘請回來的teammates, 感謝他們願意加入,和我一起並肩作戰,實踐更多幫助長者的願望!
五位施展渾身解數的同事,五十多位盡情投入的大使,形成一幅巨型溫馨的圖畫!每個瘋狂、爆趣、感人、溫暖的畫面,我都會好好記住;謝謝你們!
傍晚六時多,接見完最後一位長者,返回座位工作;有數個電話一定要今天內完成,他們全都有急切的需要!
安排洗傷口、轉介見足師、幫忙提前覆診、相約義工探訪、還有中午被我電召白車送了進急症室的「英女皇」!
我和英女皇丈夫通了電話,再致電他倆的女兒,「英女皇」要留院檢查,我希望女兒稍後放工能抽空到醫院接回爸爸;畢竟下月就88的他,上星期才注射了第一支黃斑點針!
晚上八時多,步往地鐵站途中,竟遇上個半月前還弱坐輪椅的他健步如飛!!!
我主動上前跟他打招呼,太太、女兒和女婿旋即圍了過來,原來經過中醫針灸治療,他的病情突然突飛猛進!女兒女婿提早回來,和他倆老做節;真好!
倘若你們問我在夜空還想閃爍多久?我很想告訴你們,只要我尚剩一絲光芒,我仍不捨得走!
祝福大家!阿肥愛你!
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CRT與ICD於心衰竭的治療
Part 4
HF ESC guidelines 2021
Key words:
ICD: 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 心臟整流去顫器
CRT: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CRT-P: CRT Pacemaker心臟再同步起搏器
CRT-D: CRT defibrillator心臟再同步去顫器
前言:
在開始敘述ESC HF指引的CRT及ICD治療之前,先簡單介紹這兩種心臟裝置,讓各位有個初步瞭解。除了心臟科醫師外,大家對CR及ICDT仍然是比較陌生的。就從簡單講起,然後再進入治療指引。
可以置入心臟內的裝置(Devices): CRT and ICD
CRT: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 心臟再同步化節律器
是一組類似一般心律調整器的機器,但比只放置兩條電線的傳統心律調整器,多放了一條電線到左心室,因而可以有效同時刺激左右心室,使其恢復同步而有效率的收縮,藉以達到改善心臟功能的目的,所以其適應症是左右心室不同步收縮的重度心臟衰竭。利用節律器將心臟左、右心室做同步化的跳動收縮,以增加心臟收縮能力,提升病人活動功能性。這就是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
這是綜合運用電生理、心導管、血管攝影及心臟節律器的技術,在病患是清醒的狀態下,經局部麻醉,在病患前胸皮下切開一個小傷口,經由X光透視將導線置放到心臟的左、右心室,使心臟能夠同步性的收縮。最後將再同步化節律器植入皮下,縫合傷口,完成手術。
心臨床上建議心臟衰竭合併左側支束傳導完全阻滯的治療仍以藥物為優先,經適當藥物治療仍無法改善其心臟衰竭時,才考慮進行心臟再同步化的節律器治療(CRT)。
對心衰竭病患的臨床好處:
包括症狀改善以及心臟功能的進步。心臟功能的進步方面,包括左心室的搏出分 率可以上升(大約上升 7%~10%),可以使得心臟的二尖瓣回流減少,亦可以使得左心的大小縮小,對於病患的血壓可以上升,而且在 NT-proBNP 的血清檢查可以發現有下降的跡象。再者,心臟電氣的變化,會使得在心電圖顯示QRS 波的寬度會較為縮短。
⭕️ ICD: 心臟整流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
「心臟性猝死」的定義是指:在沒有其它潛在疾病所導致死亡的病因下,由於心臟血管系統問題所導致的突然及非預期性死亡。在此所謂的「猝死」指的是在症狀發作之後一小時之內之個體死亡。雖然過去的四、五十年間,由於醫學治療及抗心律不整藥物的進步,因為心臟疾患而直接造成的死亡率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心臟性猝死仍然高居其中一半的原因,而其中絕大部份是來自心室頻脈及衍生心室的顫動。
心衰竭的死亡率很高。經過良好的治療可以改善其預後及生活品質,但是仍有一部份心衰竭的病人會因突發的心室頻脈、心室顫動而有猝死的風險。
心臟整流去顫器(ICD)是一種類似心律調節器的體內去顫器,植入病人體內後,它可以隨時主動偵測病人突發的心室頻脈、心室顫動,並在最短時間內放出適當的電流刺激及電擊治療,使心臟回到應有的心律跳動。心臟整流去顫器(ICD)雖不能改善心臟無力的症狀,但確實可降低因為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而猝死的機會。
⭕️ 心衰竭的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
HF 患者的死亡比例很高,尤其是那些症狀較輕的患者較易突然發生。其中許多可能是由於心臟電生理異常,包括心室心律不整、心律過慢和心搏停止。改善或延緩心血管疾病進展的治療可以降低猝死的年發生率。植入式去顫器(ICD, intracardiac defibrillator)可有效治療潛在致命的室性心律不整,經由靜脈系統置入的情況下,還可預防心搏過緩。一些抗心律不整藥物可能會降低快速性心律不整和猝死的發生率,但不會降低總體死亡率,並且可能會增加。
⭕️心因性猝死的二級預防
與Amiodarone治療相比,ICD 可降低心臟驟停倖存者和經歷過持續症狀心室心律不整患者的死亡率。如果目的是提高生存率時,建議在此類患者中使用 ICD;植入的決定應考慮患者的觀點和他們的生活品質、LVEF(當 LVEF > 35% 時,存活利弊不確定)以及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沒有其他可能導致死亡的疾病。
⭕️ 心因性猝死的一級預防
在對來自12項關鍵HF研究的40, 000多名患者的分析中,心因性猝死率在20 年間(從1990年代中期到2015年)下降了44%。這應歸功於HF治療的進步,因為許多關鍵的指南推薦療法,包括乙型阻斷劑、MRA、sacubitril/valsartan和CRT-P,可降低猝死風險。雖然上述HF療法已被證明可以降低 HFrEF 患者的死亡率,但Amiodarone卻沒有。但是,如果要使用Amiodarone,應謹慎小心,注意其顯著的副作用。相反,Dronedarone和Class I類抗心律不整藥:disopyramide, encainide, 及 flecainide,由於臨床研究顯示會增加死亡率,不應用於預防心律不整。
DANISH研究中,非缺血性心肌病 (NICM,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 患者的猝死率較低;追蹤5 年以上的 1116例患者中僅有 70例猝死。雖然電擊器的設備降低了猝死率,但這並沒有顯著改善整體之死亡風險。但亞組分析顯示,對於≤ 70歲的患者有好處。在最近對 ICD 對 NICM 影響的研究進行的綜合分析中,仍然看到了存活好處。
平均而言,IHD(Ischemic Heart Disease) 患者的猝死風險高於 NICM 患者,因此,儘管相對好處相似,但IHD患者的絕對獲益更大。兩項隨機對照研究顯示,心肌梗塞後40天內植入 ICD 的患者沒有實質好處。雖然心律不整之猝死減少了,但非心律不整死亡的增加,抵消了這一點。因此,在此期間禁止使用 ICD 進行一級預防。此外,至少3個月的優化的藥物治療(OMT) 未能將 LVEF 增加至 >35% 時,才推薦植入 ICD。優化的藥物治療理想地包括使用I類推薦的 HFrEF 藥物。然而,我們引用的 ICD 研究早於 ARNI 和 SGLT2 抑製劑的使用。植入ICD 是否能降低 LVEF > 35% 的死亡率尚不清楚。在心臟核磁共震掃描上存在疤痕的此類患者中,正在進行 ICD 治療研究。
⭕️ 植入式心律復原除顫器(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治療的患者選擇
1. HFrEF和QRS寬度≥130 ms 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除顫器 (CRT-D) 而不是 ICD 進行 CRT。
2. 在中度或重度心衰患者中,猝死的減少可能被心衰惡化導致的死亡增加部分或全部抵消。因此,不推薦ICD治療NYHA Fc IV、嚴重症狀對藥物治療無效、不適合心室輔助裝置 (VAD) 或心臟移植的患者。這些患者的預期壽命非常有限,很可能死於泵故障。同樣,患有嚴重合併症且生活品質不太可能存活超過1年的患者不太可能從ICD中獲得實質益處。
3. 儘管 DANISH 研究並未顯示 ICD 治療對 NICM 患者有顯著益處,但應記住,NICM 是一種異質性疾病,某些亞組(如椎板病、結節病)猝死的風險較高,因此值得仔細考慮ICD 植入術。在這方面,幫助風險分層的工具(例如磁共振成像的疤痕負擔)可能會有所幫助。
✅ 應告知患者 ICD 的目的並參與決策過程。
✅ 他們還應了解與植入相關的潛在並發症、對駕駛的任何其他影響以及不當電擊的風險。
✅ 應告知患者除顫器(或 CRT-D 的除顫器組件)可能停用(例如晚期疾病)或移植(例如感染或 LV 功能恢復)的情況。
✅ 應與患者和護理人員及時就停用除顫器進行對話。
✅ 當 ICD 已達到使用壽命或需要外植時,不應自動更換。相反,應該進行共同決策。(參考圖1)
✅ 患者應由經驗豐富的心臟專家仔細評估,因為自植入以來治療目標可能發生了變化(致命性心律不整的風險可能較低,或非心律不整死亡的風險可能較高)。
✅ LVEF 顯著改善且在ICD的生命週期內不需要裝置治療的患者是否應該植入另一個裝置,這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
⭕️ 植入式心律復原除顫器編程(programming)
植入ICD或CRT-D後不再進行常規除顫閾值測試,因為它不會提高電擊效果或減少心律不整死亡。ICD偵測心律不整到放電治療過程延長,保守編程可顯著降低不適當及適當但不必要的電擊的風險。通常,用於初級預防,去纖顫器的編程,以盡量減少起搏(例如心室需求在40 /分鐘起搏VVI),並用心動過速處理區> 200 /分鐘。對於二級預防之規劃應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進行調整。
⭕️ 皮下和可穿戴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
皮下 ICD (S-ICD) 似乎與傳統經靜脈 ICD 一樣有效,但併發症發生率相似。儘管最初不適當電擊的風險似乎更高,但改進的患者選擇顯示 S-ICD 在這方面並不劣於經靜脈 ICD。對於靜脈管徑困難的患者或因感染需要ICD的患者,它們可能是首選。必須仔細選擇患者,因為 S-ICD不能治療緩慢性心律不整(電擊後起搏除外),也不能提供抗心動過速起搏或 CRT。
對於具有猝死高風險但不適合植入ICD的特定HF患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考慮使用能夠識別和治療室性心律不整的可穿戴式心律轉復除顫器。然而,大型 VEST 研究未能顯示,可穿戴式心律轉復除顫器減少近期急性心肌梗死後 LVEF ≤ 35% 的患者的心律不整死亡。
有關ICD使用/適應症的更詳細建議,請參閱 ESC/歐洲心律協會 (EHRA) 關於室性快速性心律不整和心因性猝死的指南。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Eur Heart J 2015;36:2793_2867.
⭕️ 心臟再同步治療
CRT 用於治療HF之建議
在適當選擇的個體中,CRT可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CRT可改善心臟功能,並提高生活品質。
QRS 形態與 CRT 的有益反應有關。多項研究顯示,左束支傳導阻滯 (LBBB) 形態的患者更有可能對 CRT 產生良好反應,而非 LBBB 形態的患者則不確定。然而,LBBB 形態的患者通常具有更寬的 QRS 寬度,目前存在關於 QRS 寬度或 QRS 形態是否是 CRT 有益反應的主要預測因素的爭論。來自兩個 IPD 薈萃分析的證據顯示,在考慮QRS寬度後,幾乎沒有證據顯示QRS形態或疾病病因會影響 CRT 對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影響。
Echo-CRT研究和IPD薈萃分析建議從CRT可能的傷害時,QRS寬度是<130毫秒,因此,如果QRS寬度<130毫秒,不建議CRT植入。
✅ 處於SR和 LBBB,如果 QRS 介於 130 和 149 ms 之間,則應考慮 CRT-D。
✅ 如果 QRS ≥150 ms,則建議使用 CRT-D。
✅ 各國的臨床實踐差異很大,如果植入 CRT 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緩解症狀,那麼臨床醫生應該選擇 CRT-P 或 CRT-D,以他們認為合適的為準。
✅ 唯一一項比較 CRT-P 和 CRT-D 210 的隨機研究並未證明這些技術在發病率或死亡率方面存在差異。
✅ NICM 患者的DANISH研究中,58%的患者接受了CRT,亞組分析沒有顯示 CRT-P不如CRT-D。
當 LVEF 降低時,RV 起搏可能會加劇心臟不同步。這可以通過 CRT 來預防,這可能會改善患者的預後。然而,在RAFT的亞組分析中未觀察到CRT和 RV 起搏之間的結果差異。
總的來說,對於有心室起搏的 HFrEF 患者,無論 NYHA 分級如何,都推薦 CRT 而不是 RV 起搏,以降低發病率,儘管沒有觀察到對死亡率的明顯影響。
接受傳統起搏器或ICD的HFrEF患者,即使已經給予優化的藥物治療,但隨後發展為 HF 惡化並伴有高比例的RV起搏,應考慮升級至CRT。
只有兩項小型研究比較了AF患者的單獨藥物治療與CRT治療,結果相互矛盾。多項研究顯示,在接受房室 (AV) 結電燒術的患者中,CRT優於RV起搏。
NEJM(2018)的一篇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eart Failure也指出導管電燒術優於OMT治療,全因死亡率 13.4% vs 25%
然而,AF不是CRT 患者進行房室結電燒術的指標,除非在少數情況下,儘管嘗試了藥物控制率,但心室率仍持續高。來自 RAFT研究的AF患者的亞組分析發現,與ICD相比,CRT-D 沒有益處,儘管不到一半的患者雙心室捕獲 >90%。鑑於CRT對AF患者的療效缺乏證據,它可能是特定患者尤其是 QRS ≥ 150 ms的患者)的一種選擇,以確保盡可能高的雙心室起搏比例。
觀察性研究報告說,當雙心室捕捉(Bi-ventricular Capture) <98% 時,CRT 患者的預後會下降。是否反映了再同步功能的喪失(可能通過設備編程來補救)、LV 導線放置不當,或者嚴重患病心肌的起搏更加困難,仍燃無法確定。
早期研究顯示,不同步的影像學檢查在選擇 CRT 患者時沒有價值。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兩個新的不同步標誌物(心尖擺動和間隔閃光)與 CRT 的反應有關,但這些尚未作為選擇標准或隨機研究中預先指定的亞組進行測試。有廣泛心肌瘢痕的患者使用 CRT 對 LV 功能的改善較少,但對於 HFrEF 的任何治療都是如此,並且不能可靠地預測較少的臨床益處。瘢痕心肌的起搏閾值較高,如果可能,導線放置應避開這些區域。儘管廣泛瘢痕形成的患者本質上預後較差,但幾乎沒有證據顯示他們從 CRT 中獲得較少的預後益處。
✅ 詳細全文在此,繼續閱讀~~
https://reurl.cc/V5p5lZ
References:
1.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21.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1) 00, 1-128
2. CRT Guidelines ESC 2021.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1) 00, 1-94
3. 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Eur Heart J 2015;36:2793-2867.
4.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18; 378:417-427
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了自己的理想,你可以有多堅持?展能藝術家高韻雯(Koko)用行動告訴世人,她即使行動不便,常人畫5分鐘的動作自己就要30分鐘,完成一份作品需時3個月至1年,但她仍在多年來堅持自己的興趣繪畫,更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面對身體的缺陷,藝術路上伴着Koko的除了有自己強大的意志,這些年來還有幫助她減緩身體肌能退化的物理治療師。
看Koko坐在輪椅上拿着畫筆,專注的一筆筆的畫着,旁人可能會認為她很吃力,但她卻是正沉醉在自己的藝術世界。她嬰兒時因發燒而患上大腦麻痹症,身體協調及語言能力因而受影響,須長期坐輪椅之餘,因肌肉張力異常,四肢會間中不協調及痙攣,但Koko偏偏愛上需要複雜而微細肌肉運動的繪畫,走上她不平凡的藝術路。
Koko自小喜歡拿各種顏料來玩,跟隨老師學畫畫後就愛上繪畫,多年來創作了不少出眾奪目的作品,成為展能藝術家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之餘,也曾出書細訴自己心路歷程。然而隨着歲月流逝,Koko身體肌能會退化,可能影響到她繪畫的能力,因此就申請了社福機構在地區為肢體傷殘人士提供的上門物理治療服務。
3年來,物理治療師Alex定期上門為Koko提供物理治療,他指會手法治療鬆弛她的異常肌肉張力,也會跟她做一些手部精細訓練或是軀幹訓練,因為這兩者對畫畫都很重要,也是因為怕她的關節會再僵硬,甚至有脫骹、畸形的情況要做手術,因此要定期上門為她拉筋,希望減少關節攣縮。
保良局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綜合支援服務(新界區)經理馮潔燕補充指,服務是為殘疾人士提供家居照顧支援,對象主要是嚴重肢體傷殘、需要高度護理的殘疾人士,希望讓殘疾服務使用者可以長期留在社區,及照顧者更放心及更有信心可以照顧殘疾人士。她又指服務會了解使用者需要及評估,制訂個人照顧計劃,因此除了物理治療服務外,也有其他如言語治療、護士上門護理及短暫家居照顧等服務。
Alex坦言是第一次服務展能藝術家,笑指在見Koko前有一份緊張,然而在接觸後就感受到對方的和藹及友善,沒了緊張之餘現在更成了朋友。他也觀察到Koko的作品多是朝氣勃勃的風景畫,不會十分陰沉,「雖然佢身體會有限制,不過佢無負面思想」,稱讚她的樂觀,也敬佩她對藝術的堅持,「你見到Koko坐嗰陣會有啲攰,長時間畫畫除咗身體機能,都要有份意志先堅持到。」
「我其實覺得Koko好犀利,因為搵到自己長處同強項係好難得,甚至可以克服自己身體限制,透過筆將自己訊息帶畀觀眾。」Alex指Koko最啟發到自己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挑戰,不過很多時我們都會給自己一些藉口叫自己放棄,不過認識了Koko後,雖然Koko有這身體機能的問題,但她很堅持的實踐她的藝術理想,自己也覺得不應該這樣容易放棄,給太多原因自己,只要肯堅持都沒有事是不可能。
Koko稱讚Alex的細心,會關心自己四肢肌能及日常興趣情況,多謝他的工作細心及專業,也坦言如果沒有治療師跟進,自己未必有能力繼續保持自己的興趣作畫。她想透過畫作,希望觀賞者看得開心,亦想以畫中的顏色,令觀賞者見到多姿多采的畫作。Koko也鼓勵其他希望投身藝術的殘疾人士追夢,只要就自己興趣再訓練,就可以發展所長。

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誦持強大「嗡」字真言的八大好處
00:00
12:30
當我第一次開始練習瑜伽時,我比較驚訝的是參與吟誦是何等容易和自然的感覺。我曾在電影中看過和聽過宗教練習的誦經,但是我有從來沒有真正去做直到上一堂瑜伽課。它是一個咒語來著毫無疑問,一個強大高振動的咒語,因為你就是可以感覺到它,誦唸「嗡」(Om)音有許多關於心理的、身體的和精神的好處,甚至一些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它對健康的益處。
根據《吠陀》經(Vedas)記載,典型的聲音如海浪拍打著海岸,風拋擲樹葉等等聲音,發生在彼此敲擊著對方而形成空氣分子的波浪,接著我們感知到聲音。然而,「嗡」音是由本身所展開,因此它被視為宇宙的聲音,組成所有一切之所是。正如尤迦南達(Yoganand)上師所說的,誦唸「嗡」代表所有意識的展現。﹝來源﹞
梵語「嗡」字發音就像「歐姆」,據說是代表三重分段時間﹝清醒狀態、 睡夢狀態與深眠狀態﹞。「嗡」也代表神,源頭,或宇宙意識,它被認為是造物者聲音,代表創造裡的所有之所是,它容許它的實踐者加強脈輪的能量然後向上流動,然後從頂輪向外開展。
根據瑜伽文獻、印度教和佛教,「嗡」也是關係到第三眼脈輪的真言,當誦唸「嗡」 時可以清理和和平衡你的第三眼,「嗡」也涉及到頂輪,代表與源頭的連接。
你可能會注意到的八個誦唸「嗡」的益處:
幫助減少壓力
《國際瑜伽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oga)發表一項研究發現,誦唸「嗡」音會降低大腦邊緣系統的活動,這是大腦中和壓力,情緒,學習,以及動機有關聯的部位。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儀器來監測大腦活動,研究人員發現誦唸「嗡」放鬆大腦,因此可以減少壓力,另一項研究發現它可以用來治療抑鬱症。
改善注意力
如果你熟悉冥想,我確信你能想像誦唸咒語「OM」是如何可以提高注意力。瑜伽文獻裡討論到瑜伽的「八支」(Eight Limbs)﹝即八種方法﹞,第六種是Dharana,是梵語的「專注」,在練習專注時,一個人可以利用冥想以及吟唱咒語,以達到最大專注力,在這種情況下,意味著瑜珈功修行者是完全處於當下,因而能夠減慢心智活動,就專注在一個目標上,抑或是完全讓頭腦安靜下來。
平衡你的情緒
如果你曾經感到一點失落或稍微情況不好,誦唸「嗡」音可以幫助你連接本我和平衡你的情緒,你可能會發現,隨著你持誦,你的頭腦開始清理,這是因為你專注在一件事,「嗡」的聲音或振動發散,「嗡」擁有大自然一切相同的頻率,讓你進一步做連接,並且向內看。
強化脊椎神經
當你發出「嗡」音第一部分,「阿」音時,振動從腹部發出,可以協助支援你的脊椎神經,據說一個人常常誦唸「嗡」音,他的脊椎神經可能變得更有效能。
減輕胃的問題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減輕大腸激躁症( IBS)症狀和改善腸道健康,研究顯示,藉由引起放鬆的反應,練出者展現IBS症狀得到緩解,降低焦慮,以及得到整體更佳的生活品質。誦唸「嗡」也能誘導放鬆的反應,因為這是常見的冥想練習,所以下次你胃痛時,也許唸誦「嗡」也可以協助你胃的問題。
改善心臟健康
在過去,冥想已被證實能改善心臟健康。如果一個人連續誦唸「嗡」多次,這可被視作一種冥想,特別是因為誦唸「嗡」之後的靜默是冥想重要的部份。2006年一份針對「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TM)的效果研究,這是一種靜坐形式,練習者不斷重複一個咒語,結論是TM可以改善血壓和心臟自主神經系統,以及降低冠心病的風險。
改善精神的靈活性
2010年一份研究調查,誦唸「嗡」對心靈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誦唸「嗡」結果會同時獲得靈敏的精神和生理上獲得休養的雙重效果,這是有道理的,打坐和唸佛事實上可以提高專注力。
幫助自己擺脫負面情緒
誦唸「嗡」創造在體內積極的振動,然後可以吸引正向能量進入你的生活,誦唸「嗡」讓你專注在你的第三眼脈輪和目光向內觀照,靜默你的頭腦,如果你發現自己處於負面想法,喋喋不休或似乎不能停止思考,試著誦唸「嗡」幾次,看看這樣是否可以幫助將頭腦的心智活動慢下來。
最後的想法
誦唸咒語沒有所謂對或錯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每個人聽起來可能有些不同,有時我會在開車時吟唱「嗡」幾次,或特別是練瑜伽之後,它幫助我讓心平靜下來和轉向內在,記住我們內心都存在著愛,不要害怕走出你的舒適區,你也來試試看!

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完形治療的實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完形治療 法也是一個生物心理社會取向的治療理論,在生物上強調有機體的經驗與智慧、透過身體的感覺與身體語言進行對話與體驗,進而增進覺察;在心理上,則 ... ... <看更多>
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諮商輔導研究生自助學習社團| 實踐大學心理分析碩士在職專班 ... 的推薦與評價
實踐 大學心理分析碩士在職專班熱烈招生中❤️❤️❤️ 由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之分析 ... 來增進成員的身心覺察與情緒紓壓,並結合社會計量、心理劇、完形治療的理論與 ... ... <看更多>
完形治療的實踐 在 完形治療的實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完形治療 法也是一個生物心理社會取向的治療理論,在生物上強調有機體的經驗與智慧、透過身體的感覺與身體語言進行對話與體驗,進而增進覺察;在心理上,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