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光復國小的故事
【國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恭喜
#光復國小119歲生日
#育才國小99歲生日
#黎明國小97歲生日
放幾張學校的舊照,回顧學校教育的變化。
戰後宜蘭的學校教育高度發展,從學前教育到大學,就連碩士班、博士班都有了,這是一百年前所無法想像的,於是乎,國家的教育資源大量地投資在高端的、容易看到成果的部門。
像國民教育這種「百年大計」的事業,反而不受重視。我們的孩子在國民教育階段如果能學習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無論是升學或就業,都不會有太大的障礙,問題是,現在的國民教育,有達成這個任務嗎?
俗話說:「樹頭徛予在,毋驚樹尾做風颱。」
#光復國小119年歲了
回顧光復國小的設置,是一波多折,它的解決過程,也可看出前人為了宜蘭子弟教育的重視。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宜蘭小學校日籍學生全部遣送返國,台籍學生則分別轉學,學校停辦。陳金波等地方人士認為學校設施閒置可惜,呈請上級同意設置新校,定名為光復國民學校,重新劃分學區,招收新生上課。
但是原借用該校一部份上課的宜蘭中學校,因為校舍興建尚未完工,因而使用了全部校舍,光復國民學校無可奈何,只好分散在好幾個借來的地方上課。在縣政府的協調下,約定宜中借用校舍至1950年10月滿期,應無條件歸還光復國校。
宜中的金六結新校舍直到1953年才完成遷走,光復國民學校總算等到了自己的校舍,不料,宜蘭市公所原使用的水利會廳舍,也必須歸還,縣府當局決定以宜蘭小學校舊址作為宜蘭市公所的辦公廳舍。
至於光復國校的校舍,當局則選定日治時期的外苑運動場,新建光復國校校舍,所謂的「外苑」,是宜蘭神社的「外苑」,興建於1940年代,如此一波三折,光復國校在1954年才在泰山路建立了自己的校舍。
宜蘭的希望 時代的力量
#第一選區市民代表參選人 郭稟翰 Kuo Lin-Han
#第四選區市民代表參選人 呂柏凱 - 夜市囝仔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