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超精華!!客家人篇
每天晚上9點在FB粉絲專頁、YOUTUBE頻道陪你聊一療🎤
-----------------------
🟡身為客家人,很常會收到朋友來訊,大家都會以「客家人很小氣」製作許多嘲笑客家人的梗圖‼
🟡今天找了幾張圖片給大家看,並不是客家人才會做這些事,請大家不要物化客家人的形象。
🟡我身為客家人,我以客家人為傲
❤️ 每晚都有最新最精彩的時事議題要報告給大家知道,還有許多好禮在等著你來抽!!還不快點樓上揪樓下, 阿公揪阿嬤, 阿母揪阿爸, 厝邊揪隔壁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60的網紅羅廷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中市議員 羅廷瑋 每天晚上9點在FB粉絲專頁、YOUTUBE頻道陪你聊一療🎤 ----------------------- 🟡身為客家人,很常會收到朋友來訊,大家都會以「客家人很小氣」製作許多嘲笑客家人的梗圖‼ 🟡今天找了幾張圖片給大家看,並不是客家人才會做這些事,請大家不要物化客家人的形象。 ...
客家人梗圖 在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粄粽,還失禮(han shid liˋ)
前晚行員發布了「粽子定義陣營圖」一文,
因為文字描述不周,
出現了「有包東西,就可以是粽子」等描述,
並將「客家粄粽」放置其中。
使粄粽備受委屈,也讓許多客家朋友感到被冒犯
行員在此鄭重地向各地的客家朋友,與喜愛粄粽的大家說:
失禮
(siidˋ liˊ)
( shid liˋ)
( shid^ li+)
(shidˋ liˇ)
( shidˊ li^)
✅#粄對客家人的意義
因早期原鄉生活耕地不足、糧食產量少等因素,
而發展出各式稻米加工,製成有利於飽足的米食副產品,
並依照不同的時節、慶典、祭祀對象,而有不同的粄類。
在傳統製作上也多有 #禁忌,例如過年打粄時,
禁止亂說話觸霉頭,
否則像在蒸發粄時,就會開得不漂亮,
也因此「粄」不僅作為客家人的 #日常飲食,
更代表著 #客家文化與精神。
✅#客家粄粽
每年端午,行員住在湖口的阿婆(a+ po)都會寄來親手做的粄粽,
行員昨天也致電阿婆,詢問粄粽的製作與祕訣
整理出 #客家粄粽的五個特色,
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將湖口阿婆粄粽的美味秘訣,和用心繁瑣的製程,帶給更多朋友們認識。
1️⃣ #外皮用糯米粉製作
以前都用糯米慢慢研磨成米漿後才開始製作,很費時,
現代則可用 #糯米+#在來米粉(3:1)+#水
(只用糯米粉也可以,只是會很黏,混在來米可降低黏度),揉成糯米麵糰。
2️⃣ #一定要有粄媽
將上述揉好的糯米糰,搓成出一兩個小麵糰,
放入滾水中煮熟後撈起,再把它和原本的麵糰一起搓揉。
而這個煮好的小米糰,就稱為「#粄媽」,
它可以 #增加整個麵團黏性,包煮的時候才不易碎裂。
3️⃣ #內餡精緻還可做豬籠粄 (客家菜包)
各地作法有異,阿婆的工序尤其多,卻也最香
先爆香紅蔥頭(撈起)、爆香蝦仁(撈起)、
爆香香菇(撈起),再爆香豆干丁 ,
並把上述全加入再爆一次(撈起)。
又爆香瘦豬肉,把上述食材全放入,
最後加入蘿蔔乾(絲)與各式調料(胡椒、醬油等)
而同一套餡料,也能包入 #豬籠粄 裡。
4️⃣ #內餡可鹹可甜
講到甜粽,可能會想到冰涼沾黑糖或砂糖的 #鹼粽,
但是行員在 #臺中東勢 的親戚表示,
一樣是粄粽,但內餡會包 #甜花生粉,
有其他地區的客家朋友,家裡也這樣包嗎?
5️⃣ #較好消化負擔少
阿婆的經驗分享:
因為糯米不易被消化,吃太多容易脹氣,
但粄粽的糯米糰因為經過研磨跟蒸煮,
相對較好消化(但還是要適量吃)。
以上,就是行員阿婆的 #美味粄粽五秘訣,
希望藉此,有讓大家可以更認識 #客家粄粽!
✅最後的最後,想要很誠摯地對我們的不夠謹慎致歉 (シ_ _)シ
我們真的 #沒有歧視任何族群的念頭,也對此進行了深刻反省。
雖然粽子梗圖每年網路都有,
然而文化銀行的價值是 #帶大家認識臺灣的傳統文化,
在 #粽子陣營圖 中的描述與排列,卻對特定族群與文化產生 #較負面的形象,
不僅讓部分群眾感到不適,也與我們的品牌形象有巨大的落差。
在此真心地向所有被冒犯的客家朋友,以及喜歡粄粽的大家,表達最深的歉意。
未來在相關議題發布前,
一定會再三確認合適性,
才能將臺灣這塊土地上的美好,
持續傳播給所有喜愛臺灣多元文化之美的大家。
也謝謝大家不吝指正和提點,
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修正錯誤,
未來還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
#端午節 #粽子 #北部粽 #南部粽 #中部粽 #客家粄粽 #外省粽 #臺灣美食
參考書目:
劉還月。( 1999 )。台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 常民出版社。
劉澤玲。( 2010 )。客家米食文化在銅鑼傳統飲食中的傳承。國立高雄餐旅學院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客家人梗圖 在 李穎珍 ying-j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萬聖節等你嚇喔~🎃🎃🎃
~今天是萬聖節~
珍珍在 #歡迎光臨主廚之家 ✨等你嚇✨
跟風最近的客家梗
用這種方式學客語,很✨可愛✨啊哈哈哈❤️
想被我嚇得好朋友,可以收聽珍珍的廣播節目喔!
客家365給你「🍬糖」(聽)喔!
📻 #客家365 📻
每晚九點 主持人:👄穎珍 👄吉那罐子 楊淑喻
●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fm93.7FM93.7 / 臺北市、新北市
● 新客家廣播電台FM93.5 / 桃園、新竹及部份苗栗、臺北地區
● 大漢之音調頻廣播電台(頻率FM97.1)/ 新竹、苗栗地區
● 苗栗客家文化廣播電台(頻率FM91.7)/ 楊梅、大湖、三義
●講客廣播電臺(頻率FM105.9)
#大家每天都要等你嚇喔
#多喝豆漿會變漂亮喔
#穎珍豆漿
#客家好朋友
#實在喊妖書我覺得超好笑👍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Hakka Public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圖:Good Game 好戲製作
#萬聖節 #客家梗 #可愛 #客家人
客家人梗圖 在 羅廷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中市議員 羅廷瑋
每天晚上9點在FB粉絲專頁、YOUTUBE頻道陪你聊一療🎤
-----------------------
🟡身為客家人,很常會收到朋友來訊,大家都會以「客家人很小氣」製作許多嘲笑客家人的梗圖‼
🟡今天找了幾張圖片給大家看,並不是客家人才會做這些事,請大家不要物化客家人的形象。
🟡我身為客家人,我以客家人為傲
❤️ 每晚都有最新最精彩的時事議題要報告給大家知道,還有許多好禮在等著你來抽!!還不快點樓上揪樓下, 阿公揪阿嬤, 阿母揪阿爸, 厝邊揪隔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TotiNJRKPc/hqdefault.jpg)
客家人梗圖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前幾個月,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事實上,類似事件並不罕見──生活中有許多笑話原本就源自於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或歧視;近日一波以「客家人生性吝嗇」為題材的笑話創作風潮,其實也是這樣。
這總令我們好奇:藝術是嗜血的嗎?藝術能否歧視他人?
藝術創作是否可能是對他人苦難的消費?藝術創作需要遵循現實世界的倫理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文章開頭,伊格言帶我們進入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的劇情。
這部2005年的電影由已故的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e Hoffman)主演;
改編自美國同志作家楚門卡波堤(Truman Capote)的真人真事──1965年,Truman Capote完成了一部述說真實罪行的「非虛構小說」作品《冷血》(In Cold Blood)。
這本書的題材是發生於堪薩斯州小鎮的一家四口滅門血案──兇手潛入農場主人赫伯特‧克拉特(Herbert Clutter)家中意圖偷竊未果,遂殺害了克拉特夫婦和他們的兩名子女。
Capote對血案兇手和案發過程產生好奇,心生《冷血》寫作計畫,並設法前往監獄,採訪落網兇手。
探詢真相之餘,也希望實地經驗能為此書增添血肉。
也正因如此,Capote與兇手成為好友,甚至互生情愫。
然而這樣的權力關係卻將這件事拖進了一個曖昧無比的泥沼中──Truman Capote希望能在兇手幫助下獲得素材,儘快完成曠世鉅作;
而兇手則懷抱著一種模糊的願望: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寬宥、渴望成名、渴望為世人所知。
但冗長的司法程序使二人的關係越趨緊張。
Capote原本的預期是,兇手將被處決;而在處決之後,《冷血》一書也將順利定稿出版,進一步將作者的文學聲望推向高峰。
然而另一方面,站在兇手的立場,當然並不希望判決對自己不利。
結果是,司法程序複雜漫長,行刑一拖再拖,宣判之後上訴再上訴,纏訟曠日廢時,作家也等得心焦不已;
因為結局尚未出現,書自然也無法完成。
在故事尾聲,當Truman Capote終於獲知全案死刑定讞的那一刻,簡直是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Capote的心境當然非常複雜──權力慾、名氣與地位之誘惑、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在此一荒謬情境中彼此拉扯,從而展現了巨大而深刻的張力。
而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正是藝術冷血、藝術嗜血的問題。
Capote與凶手之間,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也是平常人與犯罪者的關係;他們確實是朋友,甚至產生了友達以上的曖昧。
所以,回到電影的標題,這其實不僅僅是滅門血案的「冷血」,甚至也可以說是作家Capote自己的「冷血告白」,其自身的「Cold Blood」──
我們以為冷血的只是那個犯下滅門案的兇手,但作為藝術家、採訪者的Capote,是否也在冷血地透過剝削他人、剝削朋友,來獲得藝術上的成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伊格言提醒我們,事情還沒結束。
事實上,藝術不僅僅習於透過藝術家剝削其描述對象(也就是滅門血案本身,以及血案兇手),它尚且剝削了作者本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oOmtxk_h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