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大家對將絕版的寂靜。京都。台東一書的支持,又重新把這本書的序再看一遍,雖然這是8年前寫的序,現在的我,對京都和台東的認識與情感,其實已經到了另一個階段,但是對於這篇序,看了還是小小的感動,很想念一個人的自己,很想念一個人在京都散步,想念一個人在台東生活,那是一個旅人的微小與巨大,走過就會永恆的烙印在心靈某處。
寂靜詩意。一個人旅行的微小與巨大。京都。台東
我和許多人一樣,都喜歡旅行,也喜愛嘗試到不同的地方旅行,但是在我心目中,真正最美的旅行,其實是藉由這些出走,找尋到自己心神嚮往的某個地方,當我們心中旅行的因子啓動時,有些地方即使你已經去了好多次了,但仍深深地吸引着你,讓我們渴望回到他們的懷抱,我們的內在很清楚地知道與這些地方有一種不可言喻的連接,對我來說,這是最美的旅行意義,那裡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地方。
去了不少地方,台灣的台東和日本的京都,正是讓我總一再思念一再渴望回到他身邊的地方,不論在台東或是京都,我們彷彿都能見到自我真實的內在風景。
很多人會覺得台灣的台南和京都最為相似,可對我來說,台灣的台東與日本的京都,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地方,卻更潛藏著更多相同的元素,也才能如此吸引着我,其中最大的部分就是寂靜,正因為有著寂靜,我才會如此迷戀這兩個地方。
很多人喜愛春天秋天到京都賞櫻賞楓,很多人喜愛夏天到台東看熱氣球和戲水,這是京都與台東最熱鬧人潮也最多的季節,也是京都和台東最容易被見到的面貌,但卻也是最被刻板化的京都與台東。
京都的寂靜,台東的寂靜,才是我認為最真實的京都與台東,也是最令人心醉神迷的京都與台東。京都的寂靜與台東的寂靜是截然不同的,京都是千年古都,不論是寺院,古蹟,老屋,巷弄人家或是人們的生活,都像是在穿越時空一般,這裡的寂靜,是一種在時空中凝視的寂靜,你靜靜地走入數百年古寺,看著這裡的生活與巷弄人家,那份寂靜,是世界上一種最獨一無二的寧靜,是超越時間的,讓我們深深的著迷。
台東的寂靜則是一種雋永的寂靜,台東沒有京都如此悠久的文化背景,擁有的卻是在台灣這座島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氣息,稀少的人口,讓這裡的大海,藍天,綠地,人文等氣息,可以隨性自由的綻放,在台東,自然的寂靜隨手可得,那是一種絲毫沒有被人為製造或是破壞的寂靜,無比的珍貴。這樣的寂靜,似乎就像是見到最初的本我一般,我們在這些時刻,彷彿才認識了自己。
京都的寂靜,台東的寂靜,看似不同,卻同樣觸碰到我們相同的靈魂敏感帶,那是一種最微小卻也最巨大的寂靜,曾經體會過或擁有過的人,都會像我一樣,無法自拔。
我曾經一個人不斷在這兩個地方生活與居旅,當自我的內在旅行與京都和台東的寂靜相遇時,那份旅途或是生活的感受,那份內在與外在的寂靜,更能深深的烙印在靈魂深處,永難忘懷。
我很喜歡有一本書叫做<越旅行越裡面>,講的是雖然我們對外四處旅行追尋不同的外在世界,但其實是要藉由這些旅行,去發現自己的內在,去找尋一條回家的路。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台東,回到京都,都像是回到自己心靈的故鄉般,在那裡,我找到了回家的路。我將京都與台東的寂靜之美,以夢、色、景、信、文、慢、食、旅等關鍵字,描繪出我心中對這兩個地方的連接與迷戀,我相信這不只是寫給所有喜愛京都或台東的人,更是寫給所有喜愛旅行與寂靜的人,寫給所有藉由旅行來找尋自己心靈原鄉的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30的網紅李佑群老師的CHANNEL YO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逢自是有緣 まさにわびさびの世界。 說實話,在京都岡崎的蔦屋書店翻開7月號《POPEYE》雜誌之前,我從未有過拜訪建仁寺的念頭。 京都來回無數次,名寺古剎大多有了我的足跡,唯有祇園旁的建仁寺總是三過而不入。或許是因為每回來訪時間有限,總覺得應該把精力放在距離較遠的地方才不會可惜,而錯過了靜靜隱身...
寂靜深處有人家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非常好,土狼brother.
獨派之道無他,永不屈服而已.
台獨不是馴獸鞭,要教訓野蠻的大象,才說我也在動物園.
什麼「oo和木曜四超玩的聲量你挑戰得起?」、「被倒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實屬無知.
這跟當初使柯文哲壯大的謬論相同,「白粉你挑戰的起?」、「被柯文哲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事實是,柯糞被打得只剩四趴,才會有許多人沒得撈了,跑來依附.
有些言語的份量是實在的,有些聲量是空虛的,飄飛的鴻毛絮語,始終比不上重如泰山的肺腑之言.
許多人老把自己喜好的行銷邏輯,帶到真槍實劍的言論戰場,平時浮華的垃圾吃多了,以為大家的餐盤上,都裝的是搞笑的短片和精緻的業配,而不是實際的論述和的激情四射的觀點.
幹話頻道,跟自由城邦,始終是不同的地方.
前者要計算利益,怎麼說,才能獲得讚數,怎麼做,才能討好閱聽者的需求,後者則無拘無束,怎麼說,才能傳遞真實,怎麼做,才能貫徹信念.
前者能博取他人眼球,但後者,才有實際的影響力,才能撼動人心.
前者是安詳的,後者是血腥的,前者是不能被批評的,要避開衝突的,後者,則沉浸在唇槍舌劍,沐浴在刀光血影.
正是因為沒有中心思想,所以哪有好處,就往哪鑽,失去了好處,就珍重再見,今天台派,明天兩岸一家親,正是因為是虛的,才需要呼朋引伴,壯大聲威,好引誘對方,待價而沽.
商人逐利而居,尋求的是無痛轉移,莫將他與一般自然使用者,或者是純粹的倡議者,混為一談,每一個柯黑,都曾經是柯粉,但每一個曾經的柯粉,卻不一定成為柯黑,或者是台派.用其他人曾是柯粉,而阻卻了他人的懷疑和批判,合理化他的作為,以及重創台灣本土派的過往,只因為他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這對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曾經的柯粉,轉為柯黑,中間經歷的是一股陣痛和懺悔,反省和學習,認清了柯文哲的真面目,後悔於過往對他的盲信,或助紂為虐,或者推崇造神,或者合理化他的謊言,跟著一起攻訐反對柯文哲的人們,滌清了自己的思維以後,修正了自己的錯誤,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以台灣為本位,什麼是真實,什麼是信念,而什麼又僅只是信仰,因此重新選擇,不再被兩岸一家親所迷惑,不再犯下錯誤,並試圖彌補它,與柯糞混打成一片,以守護台灣價值為己任,而不再只是對著任何為台灣著想的行徑,嘲諷「這就是台灣價值」,正是因為,所看的風景,已經不一樣了,所在意的座標,重新定位在正確的位置,如此,才能說他已經改變了,已經清醒了,已經覺醒.
缺少了這「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就不能說,他已經不一樣了,也許他的觀點相同,他的本質不變,只不過所服膺而獲取利潤的對象,改變了而已.
「每個柯黑都曾經是柯粉」,曾經的柯粉,也可以變成韓粉,也可以變回去柯粉,就如同柯文哲從前怒罵馬英九在遠雄背後撐腰,馬英九侮辱台灣人,馬英九是貪婪咕嚕,九二共識就是下跪投降,變成稱讚馬英九是正派的人,九二共識被汙名化,墨綠游移到藍白,紅統,只是搖擺不定的投機人士.又或者如某網紅,捧起韓國瑜,使其當選,又稱被欺騙,游移到另一端,稱自己是反共,反紅媒,反國民黨,卻對侯友宜讚不絕口,又和兩岸一家親糾纏不清,不一會兒,又走回老路,痛罵民進黨「真是不要臉啊!民進黨要選票時就講統獨問題,講到民生問題時竟學中國的方式,現在是把我們台灣囝仔當做是白癡喔?當人民都塑膠的」,說是「槍枝泛濫、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等問題都沒人要理了」,事實上,台灣並沒有槍枝氾濫,這是個假議題,開他槍的人,使用的是小沙鷹,台灣歷年罕見,只有循特殊管道能獲得.再如何槍枝管制嚴格的國家,都會有少數人可以獲得,放著真正的治安問題,黑幫組織犯罪不管,卻說無關的槍枝氾濫,只是一種混淆罷了.
隨便找個長久以來累積的社會問題,便嚷嚷著要上街,各種議題混雜一起,如同當年反年改衝進世大運,稱要「為中華隊加油讓世界看見台灣,反對美國幹渉中華民國內政,反對日本核食進入台灣,反同婚、反錢瞻、反滅香、反一例一休,收回公教年金改革錯誤政策,全民拼經濟.」只是在遷怒,和洩憤,為了成就自己而已.
商人有商人所在的層次,撈仔,喔不,機會主義者,有機會主義者存在的空間,若能派上用場,實有好處,然,過去所造神的對象,替本土派埋下了禍根,錯誤尚未彌補,只消一句話,投人所好,便急著吹捧,或將其話語奉為圭臬,隨意將信任託付於他,莫說他人懷疑,心裡不平,機會主義者之所以為機會主義者,就在於搖擺不定,今天風向對了,便一起歌功頌德,改日風向不對,便跟著落井下石,他人費盡千辛萬苦,尋求改變,得到他人信任,有批評國民黨,而被Kofan攻訐學歷,有因批判危險親中候選人,被Koafn和韓粉發起罷免,有不因苦無證據,卻仍然持續不懈的追查大巨蛋的人,若什麼都沒做,只消幾句便取信於人,人哪裏多,便往哪裏去,樹倒了,便如猢猻般散去,如此,便屬於靈的轉移罷了,不能將承受代價的人,與之相混,把他們看作相當.
而所托的相信,理由過於薄弱,甚至連自己也不太清楚,只覺得,他人說好,便是好,對於自己信奉的原則,也解釋不通,最後,只得打磨了自己的思維,擱置了懷疑,人云亦云,大哥說什麼,就是對的,今天大哥說往東,便往東,往西,便毫不考慮地往西去,將不穩定的座標,視為穩定的指引,如此,信任就容易變質,人們相信的不是事理,而是人,看起來,是得到更多的信任,實際上,是將自己的信任,託付給有風險的對象,人們信任大哥,大過於事理,大哥若將信任挪於他用,人們也跟著大哥的風向去了,原以為是賺取,實則是分潤,大哥為友,理由不充分,內部因爭執而紛亂;大哥有朝一日成了敵人,則原本的朋友成為大哥的信徒,大哥轉了風向,人們卻無法察覺,「大哥是自己人啊!」、「大哥是對的!」,「大哥沒有錯,你們都誤會他了.」、「大哥沒有變,都是你們在跑來跑去!」,當人大過於事理,是非就因著人而轉動,事理就是可以改動的,兩岸一家親等於實質強台,也就沒那麼奇怪了,這成為了由外至內,製造徒然的內耗.
這些,與其說是託付信任,不如說是在稀釋自己,信任尚未積聚之時,便冷嘲熱諷,或冷眼旁觀,信任積聚起來,則說自己和你相同,便混進去分靈,佔據主位,共享成果,一群人聞香而來,分香火而去,變成全然不同的東西,飽足自己的利益,於是信任垮了,面目全非,便故態復萌,分光了,問他為何如此?便稱本來就是這樣,彷彿與自己無關,又回到了從前那段斥若鄙夷的日子,如此,螞蟻儲糧,蟋蟀分享,所謂台派,不過是豪華的餅乾而已,這麼造,都造不起來自己的巨塔,只能造起像是個糖果屋的玩意兒,由同一群人把玩,同一群人代言,或吃食,或崩解,所謂台派支持者,若無原則,無中心思想,不過是他人的玩物.
為何?有聲量就是娘的下場,昔者,自己孤單倡議,抗中保台,千夫所指,可曾在意什麼聲量?過往,人人1124滅東廠,教訓民進黨的時候,又曾瞻仰什麼大碗的網紅和意見領袖,仰人鼻息?明明是他人來觀望你,跟隨你,欽佩你,如今,卻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非得要仰望他人,從人臉色,才得以存在,如此,和中國下跪有何不同呢?如此,和被兩岸一家親羞辱,低聲下氣禮讓,苟求白綠合作,又有什麼差異呢?
彼之所以有今天的姿態,不過是做正確的選擇,引領群眾而不從眾,永不屈服而已.
是以,有人首鼠兩端,韓國瑜的場子也接,蔡英文的秀也做,把鞏固自身的利益,當成一種真理,去說服其他人,要人們幫自己說話,人們被蒙騙了,而不自知.
此消彼漲,看似增加曝光度,不過對方增加的更多,這付出的與損失的是否成正比?有待商榷,反倒是自身的信度,成為對方營利的背書.
而有人則號令天下,專門幫親中候選人助拳,時機到了,再來個幡然悔悟,明明不是個東西,說出的話也沒什麼道理,過去的帳還沒結清,就忙著當指揮眾人的領袖,過去是藍綠一樣爛,票投發大財,這回是藍綠一樣爛,大家齊上街,要博取聲名時,就講統獨,遇到接近投票的時候,就講民生,抹綠共,確實是把台灣囝仔當成是白癡.
另外則有人,死不認錯,得不到認同,就天天找碴,好似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看似在為別人鳴不平,實則是曝曬自己的傷口,要別人負起責任,舔那膿瘡,舔個乾淨.
一次看不明白,多來個幾次,便知其所以然,這不是在為他人說話,發出他們的心聲,而是如同糾察隊般,天天觀察對方出什麼亂子,好藉著他人的怨懟,滿足自己的創傷經驗,一找到機會,恍如天賜良機,開啟防禦機制,不分青紅皂白,大加發作,好映襯對方的自私、可鄙,排除異己,所以自己才會受害,而不想想,自己意志不堅,選擇錯誤,對於他人,造就怎樣的傷痕,而不思悔改.
當錯誤不會是錯誤,那就是正確的地方有問題,他們不夠正確,所以才說自己是錯的,我要扳倒他們,針對他們,挑取他們的瑕疵,好證明自己「我沒有錯」,其本質,就是一種報復的心態.
每一種正確,都是由不圓滿所組成,正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所以由異質的人們群聚在一起,他們眾聲喧嘩,他們異口同聲,他們彼此衝突,而產生捍衛台灣的共識,因此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硬要說那不圓滿,所以正確不存在,如此一來,任何一種正確,都無存在的可能.
月球光滑,細看卻有無數坑坑巴巴的隕石坑,藉由批判滌清真實,反抗以凸顯荒謬,每一種怒吼,都是一種雕塑,讓人們辨識自己本來的面貌,每一種抗拒,都是一種確保,確保得來不易的真實為真.
地球是不圓滿的,抽乾海水,消除山壑,填平海溝,地球就不再是地球,地球是趨近於圓滿的,正是因為有山、有海,有海溝和平原,他才會是在寂靜的宇宙中,蔚藍熱鬧的鑽石,而你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
堅定的人,不足以造成分化,只有極度自我中心的解讀,才能裂解彼此,見到有不同的意見,便說是出征,看到有粉絲指出醬油,便說是台派在愛國審查,環團抗議,引起人們批評,就說台派和柯粉韓粉沒兩樣.台灣政府救援了5名香港人入台,反散播台灣政府扣留這5人的說法,稱這樣的說法是第一線的人隱忍許久,不曾說過重話,用這人的權威批評他人是「一群口號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把這些港人說得是無比悽慘,說成比偷渡客還慘,見不到律師,也無法跟父母報平安.批判他人,說什麼撐香港,只是把人家當成國家安全的包袱而已,又連到美國,說國際社會靠的就是互相幫忙,那些說台灣幫不了的人,又為何期望美國會來幫台灣?覺得靠自己就能打贏台海戰爭了喔?又嗆他人,雨天收傘,還算是個人嗎?
然而,就算不能靠自己獨立保台,也不至於損害台灣本身利益,後者,比前者更加糟糕,若人人都用這種心態去「幫助人」的話,美國救援中國被迫害的異議份子,只是因為無法取得對外聯繫,或安排讓律師見面,便被大加責罰,責怪美國政府救援不利,彷彿全部的責任是在美國身上,而不是在中共,那麼,每救一個人,就得付出超乎自身義務的代價,這就是在叫美國政府不要救任何人,香港人,勇武派和合理非非,只要一個人被港府黑警捉走,其他人便責怪對方,為什麼沒好好保護同伴,為什麼要眼睜睜的看同伴被捉走,說什麼反送中都是假的,那麼,港警越捉越多人,人們就不斷的互相質疑,最後,反送中運動必然四分五裂.
因著自我中心的解讀,無限上綱的逼迫對方,好滿足自己眼中所見的「最好情況」,達不到,不合己意,便要拆解對方全體的正當性,這種人,不是來幫助人的,而是來滿足自己想像的「公平」,使其他人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這些毫無道理的檢討幫助者,其實是在助長加害者,梁振英就利用了這些說詞,開始進行政治操作,說香港人逃到台灣,看來「確有其事」,要台灣當局把「這些人關起來」,更以此恫嚇其他被害者的家屬,「為什麼這5個『不能向父母報平安』的香港人的父母家人不出來開記者會?」言下之意,就是把「台灣扣押港人」當真,要其他被中共扣押的港人父母禁聲,把台灣看作是跟中共一樣的犯行,要求這些父母向台灣政府抗議,若辦不到,中共押人就是對的,削弱了被害者父母的聲音,加強了中共抓人的正當性.
何其無知,明明台灣是收留人的那方,是港人想逃難到的地方,中國才是真正抓人、扣押人的那方,是港人迫不得已想逃離的原因,結果,幫助者,反倒變成跟加害人一樣,加害人,理所當然的加害,如此不理性的結果.
「公正世界觀偏誤有很多種形式,檢討被害人只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檢討無辜者、攻擊保護人,發現真相者,衝擊群體的知,和真實,用以捏合、完整,保護自己的世界.」
而此等思維所犯的謬誤,正是公正世界觀的偏誤.
我們可以知道,他的想法是不理性的,他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他的行為,是在另他被幫助的對象,陷於險境,「沒有人得到幫助」,使「全體共蒙損害」,無人獲得拯救,但,持有此種想法的人,還是樂此不疲.
為何?陷入極度自我中心的狀態而已.
為了莫須有的東西,隱忍,忍夠了,便釋放,自我壓抑於不理性的東西,當成一種寬恕,美德,有容乃大,時機到了,便放縱自己,當作進攻報復的正當性,其實,早就把特定群體,當作自己的眼中釘,伺機找碴的對象.
將低等的移情,投射於認為與自己境遇相仿的人事物中,藉由他們,尋求發作的理由,填補自身的「公正」,而這樣的公正,是永無止盡,怎麼宣洩都宣洩不完的,要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
不要說,這是一種正義,或是,自我滿足的正義,這不是正義,連正義都算不上,而是人心之中最純粹的惡.
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如同拉姆在對抗入侵村落的人,妹妹雷姆,卻還因為對方削去了拉姆的角,而感到輕鬆,感到高興,因為那隻角,造成了自己心中的不對等,憎恨那隻角,比憎恨殺死自己親人的敵人,還要重要,即使姊姊因為保護她,被傷害而倒在她懷中.
她找到自己的「公正」了,她的村莊也毀掉了.
陳述事實,是不會破壞團結的.
若把這樣的想法,當作一種崇拜的對象,憧憬的目標,甚至以此來責罰眾人,訴諸恐懼,稱「被倒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要人們懼怕他,以免除對方應受到的質疑,這是一件危險的事,要人們去服膺情緒的勒索,毫無道理的謾罵與索求,而不得有任何反抗,事實上,被倒打一波是假,經常被亂打一通是真,如果任由對方予取予求,恐怕才會真的死傷慘重.
而「一日幕僚」根本不算是什麼豐功偉業,或什麼值得令人懼怕而且偉大的事情,那就是將當初柯文哲的聲量反覆滾動的結果,沒有了柯文哲,又回到往常一般網路節目的聲量.而在當初兩岸一家親,被視為一種正確,抗中保台,被當作不團結的象徵,這節目的聲量,被柯糞當作一種證明,用來壓制其他人的主張,但它的本質是空的,它並沒有什麼道理,邏輯,論述,或值得說服人的地方,柯糞只當作這代表柯文哲很好很強大,所以柯是對的,任何他市政的缺陷,說話不算話,背棄理想的謊言,都可以當作不存在這回事,人們一味盲信毫無道理的背書.
它所造成的,即是學姊的燦笑,然後拱她投入政治,去壯大台民黨,去衝擊本土派的選區,造就1124的結果.
他們的成功,正是我們的失敗,而就算複製這樣的模式,也不過是造另一尊神,使他人們盲目,忘卻思考,忘記政客的本質,忘記所推崇的權勢者,是要如何用謊言,來傷害群眾的信任,有了這個節目,政客不對兌現政治承諾,也不用為群眾,更不用探究公共議題,只要有聲量就是娘,人們就應該投給這個龐大而毫無內容的空洞.
長此下去,對台灣政治的生態,對於民主,對於公共議題的探討,是很不健康的.
該節目造大之時,還有一段插曲,那就是柯文哲的幕僚,為了顯示該節目的中立性,反覆造真,說該節目的主持人,「有很多不滿和質疑,也擔心會成為背書工具」,說大哥對他們不太友善,而原因是因為,「柯p當這麼久,大巨蛋到底要不要解決?為什麼要跟兩岸一家親道歉?路平專案怎麼到現在都還不平?」.
如果「不需要為兩岸一家親道歉」,是該節目的主張,或政治立場,而這個立場如今依舊,我想說什麼不畏惡霸中國,台灣自由民主萬歲,都值得令人懷疑,就像小牛說的,滿足了民眾的窺視感,「就像一場很真的楚門秀」.
無論如何,在己方陣營,創造一個不可質疑的對象,去掉它的可質疑性,可懷疑性,「可厭憎性」,它可以被討厭的地方,那無疑是造就一個思維的空洞,不自由的空間,埋下團體間不信任的種子,人們可以懷疑,卻不能懷疑,只能擱置懷疑,懷疑就會不斷地擴大,人們可以批判,卻不能批判,就會懷疑這個群體的價值為何.
最重要的,這並不公正.
若人人將台派的門檻,視為是不存在的,人人來去自如,有利則來,無利則去,付出的信任變得廉價,只是為了成就他人的野心戰略,而無視於支持者的感受,他們相信的東西,那麼,這個群體就是不可信任的,人們會轉而懷疑自己支持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支持又是為了什麼目的,今天為了一個節目,他們造成的傷害,尚未彌補,疑慮,尚未澄清,要人們無條件的信任它,就彷彿是將來路不明的藥,給吞到喉嚨裡,久而久之,其他待有特殊目的的東西滲入,也就沒什麼感覺了,這樣子,當傷害發生,隨之而來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挫折感,被欺騙的感覺,一個小小的傷害,也會無盡的蔓延.
一直努力,然後一直失敗,成功歸因於努力,失敗歸諸於能力不夠,如此就會產生習得無助感,對於台派的想像,如同薛西佛斯的神話,人們好不容易將石頭推上去山頂,一群奇思謬想的「把餅做大」,想獲得更多的人,又把石頭給踢下山去,長此以來,人們的感知變得疲乏,心靈變得衰弱,台派這個群體,信念與價值,不再會有人支持,不會有人相信,因為總是在成就他人的私利,而不在完成理想的本質.
「團結台灣,自信同行」,我只看見人們往錯誤的方向行走,習慣拿他人,來貶低自己,在不正常的環境待久了,一群人不斷掏空台灣,滿足中國市場卑躬屈膝的利益,而如今,有人不過做了理所當然的事,卻被歌頌的異常,好像不去做壞事,就是天大的好事,殊不知,一般普通人,也都能做到,而且正在做,做得更好,這是缺乏自信的展現.
而有人將自身極度自我中心的想法,把正常的批評,說成是「連xx都出征」,彷彿在幫大哥出氣的小弟,一丁點風吹草動,就說成是天大的大不敬,好像大哥被看了一眼,就像被開了一槍,然後要登門尋仇,讓他人付出超乎常理的代價,這等小弟的圍事方式,唯恐大哥的一根毛被風吹了,產生斷裂,實在是唯恐天下不亂,這,才是在破壞團結.
近來,蔡英文到金門致詞,說「絕不容許別人在自己領空上耀武揚威」、「台灣絕對有自信捍衛自己領土」,中國人的媒體卻講成「蔡英文越講越激動,她說如果中國大陸不知悔改,不迷途知返,肆無忌憚挑釁挑釁台灣主權,那麼台軍和台灣人民,就要一起努力,把大陸從地圖上抹去」
這種杯弓蛇影,心靈怯懦的解讀,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若台派服膺這種自我中心的妄想,以及不可批判的人物,才是把自己做小了.
與其想著把餅做大,不如想著,把燈點亮.
餅做的無限大,就會忘了自己的初衷,自己吃掉自己,餅是會被分光的,會被吃完的.
把燈點亮,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跟隨,把自己照得清楚,就能讓他人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如果我們是對的,自然就會贏得他人支持,就算得不到他人支持,也不代表自己就是錯誤,讓正確變得更加正確,反省自己,或迎頭痛擊錯誤,讓他人評判,誰對,誰錯.
把燈點亮了,路就會照得清楚,如此才能前行,人們將信賴託付於穩定的對象,驅散黑暗的迷霧,與謊言和鄉愿鬥爭,台灣的邊緣,將會完整於人心深處.
如此,才有自信.
不是要尋求他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是給予他人選擇的自由,讓他們能選擇正確的一方,容納異見,給予他人批判的空間,而非不可批判的;更不是去信服那些亂批一通的,只是因為他們擁有「聲量」.
如此,不同立場的人,如楊實秋、姚立明,會呼群保義,不同政黨的人,如小燈泡媽,會願意和你站在一起.
莫看到遠方的彩虹,卻忘了腳邊的玫瑰.
彩虹雖漂亮,不過是空氣,玫瑰雖有刺,卻能在危機來臨時,同甘共苦,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朱彥澤 #沈孟萱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栽種帶刺玫瑰】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寂靜深處有人家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沙漠曠野寂靜深處】
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迅速擴大,摩洛哥承受巨大壓力.
CFG 銀行分析師認為,與2019年相比,旅遊業最糟狀況可能是入境人次下降39%,過夜人次下降30%,可說蒙受極大損失.
近來,摩洛哥接連與義大利、西班牙及阿爾及利亞等斷航,沿海港口禁止郵輪與客船等停靠,只接受貨輪進出,亦封鎖前往西班牙飛地Mellila與Sebta的通關,眼見法國疫情愈形慘烈,國內要求與法國斷航的聲浪愈來愈大.
我一見這新聞,直搖頭,摩洛哥經濟非常仰賴觀光產業,尤其以法國及西班牙遊客為大宗,一旦斷航,觀光客不來,眾多業者經濟剎時陷入困境,目前完全無法預料這一波衝擊啥時才會結束,甚至不知武漢肺炎在全球的疫情是否已經到達最高點?然而摩洛哥某些食品的價格已開始上漲.
晚上,貝桑回來,我跟他說武漢肺炎在全球的疫情愈來愈嚴重,摩洛哥政府剛宣布與西班牙及阿爾及利亞斷航,觀光客一定會大量減少.即使是台灣,我有些臉友是資深領隊,也說整個旅遊業陷入寒冬,至少還要半年以上,才有可能慢慢恢復,我個人覺得我們可能要到年底,才會好轉.
貝桑點頭,說很多活動跟拉力賽都取消,觀光客都不見了,連清真寺都在討論是不是讓大夥兒在家裡祈禱就好,避免造成群聚感染.
聊著聊著,貝桑說,沙丘後方那些遊牧民族會非常辛苦,他們將帳篷搭在那兒,仰望一點兒觀光客善心在維生,一旦觀光客消失,他們連最後一丁點兒支援都沒有了.
我點頭,說我也是想到一模一樣的事情,這是為啥那天我們在湖邊遇到那位靠著跟觀光客販售化石來養活一家大小的老人,我主動給他一點兒現金,因為我知道接下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將一個觀光客都遇不到,一顆化石都賣不出去,生活一定會陷入困境.這也是為什麼那天我們帶導覽,得知一戶遊牧民族不小心燒了自家帳篷,我會多給一點錢.
我問貝桑:「游牧民族知道武漢肺炎嗎?他們知道接下來很可能連一個觀光客都遇不到嗎?」
貝桑點頭.
但,也就如此了,除了祈禱,學著在每個當下安適,無法做的更多.
遠在撒哈拉,瀏覽網路新聞,常覺台灣人真的很幸福,連口罩七塊錢郵資都可以吵翻天!政府提出紓困與經濟振興方案,這還不夠,大夥兒還可以吵哪裡沒「疏」到,光是「補助」沒有用,所有政策通通不夠好!在我眼中,混濁塵世,瘟疫蔓延,可以吵這些還吵成這樣,真的是很奢華啦!好命人了啦實在是!
照片上是我們之前較常協助的一戶游牧民族,這戶人家的男丁全往生了,只剩女性,偏偏孩子有好幾個,是弱勢中的弱勢,過陣子,我想跟貝桑主動探望,若她們有啥需求,我們也能伸出援手.
武漢肺炎衝擊全球,無人能置身事外,有人上媒體、搏版面,吵那七塊運費以及口罩繩子斷了怎麼辦?有人在沙漠曠野寂靜深處,以愈形稀少的資源,盡力過著尋常日子.
我只希望這世間無論何處,抱著孩子的母親都還能笑得溫暖慈祥.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摩洛哥
#撒哈拉
#沙漠團
#深度導覽
#生態旅遊
#氣候變遷
#遊牧民族
#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撒哈拉日誌
寂靜深處有人家 在 李佑群老師的CHANNEL YO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相逢自是有緣
まさにわびさびの世界。
說實話,在京都岡崎的蔦屋書店翻開7月號《POPEYE》雜誌之前,我從未有過拜訪建仁寺的念頭。
京都來回無數次,名寺古剎大多有了我的足跡,唯有祇園旁的建仁寺總是三過而不入。或許是因為每回來訪時間有限,總覺得應該把精力放在距離較遠的地方才不會可惜,而錯過了靜靜隱身在花見小路深處的建仁寺。
7月號的《POPEYE》,這麼恰巧就是京都特集,我被封面的石庭與寧靜背影深深吸引,踏遍京都名勝,竟然對畫面中的山水如此陌生,卻渴望沈醉其中。
「原來是建仁寺。」
像之前說過的一樣,因為距下榻的新飯店僅百步之遙,索性利用最後一天的清晨漫步到禪寺。
已有八百年歴史的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開山祖師榮西禪師曾遠赴中國當時的宋朝,參謁天台山萬年寺虛庵懷敞禪師,承襲臨濟宗黃龍派的法脈,學成後將禪法傳回日本,創建了建仁寺。
我對佛教的派別並不甚了解,卻能感受到建仁寺的莊嚴,那種莊嚴就像見到一位親切而慈祥的長者。
人家都說京都有五個必見的石庭,建仁寺的枯山水便是其中之一。進入本坊順著迴廊遇見雲龍圖之後,轉頭便可見「方丈庭園」的大雄苑。白砂細石、綠苔巨岩,仿佛夢𥚃見過的枯山水庭園就座落在我的面前,我模仿起雜誌中的模特兒席地而坐,靜靜望著眼前景像,漸漸地我不再聽到身旁遊客的談話聲,白砂像是充滿生命的流水一樣緩緩流動,此刻我只聽見風聲在耳邊低廻。
日文中有一個單字叫做"わびさび"(Wabisabi ),用漢字寫做「侘寂」,是日本美學意識的一部分,泛指樸素又安靜的事物。據說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的三法印,也被稱做「禪寂」,我想,眼前模仿眺望中國百丈山景緻的枯山水,不正是「侘寂」的世界嗎?
而禪修中有所謂的「觀想」,在浩瀚的宇宙和時間的長河裡,我們的煩惱是多麼渺小,人生無常,只求無愧於心,我盤坐著讓微風徐徐拂來,這是此番京都之行最寧靜祥和的片刻。
傍晚回程時,在飛機上為了打發時間,看了部叫做《本能寺大飯店》(本能寺ホテル)的日本電影,是部描述女主角不小心穿越到戰國時代的喜劇,我原本無意專心觀賞,不過當綾瀨遙從打開的電梯門跌出去,踏進「本能寺之變」那一年的那一幕映入眼簾時,我承認愣了一下。
「那不正是我早上還坐著的方丈庭園嗎?」
從啟程前窺見的雜誌封面,到返家途中的電影畫面,冥冥中和建仁寺的枯山水真是有緣,正所謂山水有相逢,相逢自是有緣,我一直相信佛祖說的因緣。
お邪魔しましました、建仁寺(けんねんさん)。
#京都 #建仁寺 #石庭 #枯山水 #方丈 #方丈庭園 #大雄苑 #わびさび #祇園 #花見小路 #京都の夏 #京都の顔 #そうだ京都に行こう #旅 #觀想 #禪 #侘寂之美 #山水有相逢
#Kyoto #JapaneseTemple #Kenninji #Travel #Summe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VdCL5hGqes/hqdefault.jpg)
寂靜深處有人家 在 寂静深处有人家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