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討厭 Eat, Pray, Love ]
追這個粉專有一段時間的讀者,應該知道我一直覺得《Eat, Pray, Love》是一個被身心靈成長電影耽誤了的旅遊美食節目。在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中,我選了幾篇過去曾和讀者談論過的主題,再做出更深度的延伸,其中一篇就在訴說我為什麼不喜歡這部曾經(或依然)紅透半邊天的電影。
不過要提醒一下,這裡討厭的《Eay, Pray, Love》,不是書而是電影的版本,這本書翻過一次,寫得比電影更細緻,對作者的內在風景也呈現得較完整,不過電影對我來說,就是另一回事了。
>>>
有一年,電影《Eat, Pray, Love》(中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突然爆紅,茱莉亞.羅勃茲坐在長椅上,小口小口吃著冰淇淋,眼睛朝著迷人自由的遠方望過去的畫面,成為小資們的新版巴黎夢,一瞬間,大家都在談論著離開舒適圈、女孩當自強、踏上旅途尋找自我等人生命題。
那時的我正值迷惘期,這波風潮來得像場及時雨,我跟隨著眾人腳步,滿懷期待去看電影,希望能從中獲得我所缺乏的正能量。
沒想到非常失望。
電影女主Elizabeth無庸置疑是客觀標準的人生勝利組,她健康、美麗,靠熱愛的寫作賺錢,擁有一棟大房子,還有一個深愛她的丈夫,但是她不快樂、不滿足,感覺心底有什麼長久被忽視的缺失與遺憾隱隱躁動,一天深夜,她自問一句「難道就這樣了嗎?」為了回應這個問題,她暗自下定決心,要離開現在的人生,離開老公,離開婚姻,離開美國,她要到印度、峇里島與義大利去找尋自己。
這個心靈成長公式,讓我起了滿身雞皮疙瘩。
Elizabeth所謂的「人生低谷」,是身在特權階級,有車有房,另一半深愛她且負責忠心。但她不快樂,於是拋棄一切轉身離開,留下一屁股爛攤子給人收拾,似乎在「聆聽自己的聲音」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前,所有的不負責任與幼稚衝動,都可以被「做自己」的口號一筆抹銷。離婚後,出版社給了Elizabeth二十萬美金的預付旅遊基金供她上路,送她千里迢迢前往第三世界國家去回應內心的聲音,如果這叫「人生低谷」,那多數人應該是活在地質層的最底吧。
當然,外在的成功與內在的明暗並不一定成正比,但電影對Elizabeth的諸多煩惱自白與人生挫折是那麼的輕描淡寫,那麼欲蓋彌彰,那麼充滿了「我家坐的黃金馬桶讓我的屁股感到很冷」這樣的牢騷,令人不禁懷疑,Elizabeth內心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在於她白人中產階級生活的失落上,而她心靈危機的解藥,也不見得能從峇里島的靈性導師、義大利艷陽下的冰淇淋和印度的冥想道場中得到。這些事物只是點石成金的媒介,但石頭是否真能成金,還要看一個人對自己是否誠實。
Elizabeth這個角色,電影開始時是一個人,繞了地球大半圈後,還是同一個人。吃了很多盤義大利麵,邂逅了幾段愛情,咀嚼了一些人生金句,然後,以容光煥發、法喜充滿之姿返回家鄉,現在,她可以在圈子裡講述旅途中的靈性頓悟,衣櫃裡多了幾件民俗風服飾,並且不意外地順利獲得了新的愛情伴侶。放棄,追尋,再次回到雙雙對對靈性滿載的菁英生活,真實人生若真的如此簡單輕易該有多好。現實中的人,多的是尋尋覓覓依舊找不到另一半,渴望改變生活卻被責任義務羈絆,甚至還沒出發就已經丟失自己。這些失敗如此真實,卻注定永遠被排除在《Eat, Pray, Love》這樣的身心靈成長電影之外。
拿得起放得下,說到底是一種特權。
Elizabeth的成長背景不是她的原罪,這部電影真正的罪過,是一方面賣弄著不痛不癢的痛苦與創傷,一方面卻又鐵不下心拉不下臉去碰觸最真實最深刻的問題,並且讓人誤以為,原來靈魂生了病,人生出了差錯,只要去遙遠國度瑜珈冥想、到美麗異國吃喝玩樂,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一個朋友到澳洲打工旅遊,回報說那裡除了大片的葡萄園外,還有好多的Spiritual Assholes。
他的房東L太太,每週上三天的瑜珈課,熱愛水晶礦物與占星術,自認是個不同常人的高敏感者,對世界萬物充滿熱情與好奇心,孜孜不倦地挖掘表象事物背後的真理。但在現實中,L太太卻時常口是心非。她會滿臉熱情問你想不想吃點起司,你若不識相地說要的話,就會在她臉上瞥見一抹被佔便宜的不悅;L太太所謂對世界的好奇,僅止於她所熟悉所理解的小宇宙,在那之外的人事物皆被她貶為邪魔歪道,而她最經典的說話起手式就是「我不是在歧視,但是......」;而L太太對現實表象的不信任,則投射到她對各種陰謀論的深信不疑,例如她逢人就說新冠肺炎疫苗,是比爾蓋茲在全人類體內植入晶片的陰謀。
Spiritual Assholes,也有人說他們是Spiritual Narcissists,但在我看來,他們並非真正自戀,而是極度不安。人們缺乏快樂,不知道如何追求,於是轉而追求快樂的樣子。於是,各種「正能量」傳銷便趁虛而入,它們緩解了徬徨無措的神經,提供了立竿見影的錯覺,只是當這些「正能量」淪為形式,一手遮天地否定失敗的存在、創造閃閃發光的虛假人設,甚至被用來作為鄙視他人的工具時,則添加了一味毒性,輕則使人認不清現實,重則傷人傷己而不自知。
人生往往正負共存,快樂不在於消滅所有負的、強調所有正的,而是在正與負之間學會妥協、接受與平衡,並在一次又一次的試錯中,披荊斬棘地走出一條忠於自我的路。
如Bob Dylan在《Rolling Thunder Revue》裡說的一句話:「人生重點不在於尋找自我,也不在於尋找任何目標,人生的目標是創造自我。」
瑜珈不是終點,旅行不是終點,《Eat, Pray, Love 》的生活方式不是終點。淋漓盡致的人生,是為了瑜珈而瑜珈,為了旅行而旅行,為了吃而吃,為了祈禱而祈禱,為了愛而愛。就像我們往往在繞了一大圈之後,發現答案其實早就在自己心裡。
節錄自《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博客來: https://bit.ly/3xYUSBa
博客來【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wTyNm8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金石堂【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2UDDMdz
momo【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kLeFQy
✨ 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讀者,都可以到以下網路書店訂購,運費及所需天數會依地點而有所不同喔:)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bit.ly/3y0bgRQ
誠品網路書店 https://bit.ly/3gFF1kt
博客來 https://pse.is/QKNY8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散文 #abbychao #少女A 悅知文化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ranslat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4年にSNKが稼働させた、AC用対戦型格闘作のシリーズ二作目。 前作の異常な人気をうけ、1年余りで制作、グラフィックの全面的描き直し、新キャラ追加に加え、新システムも山盛りな非常に力の入った作品。 主な特徴としては、キャラが前作の12人からタムタムが削除され、新キャラ4人が追加の計15人、目...
寂 滅 邪 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閒聊 #雙面向 #文長慢慢看
妳說,妳享受黑暗帶來的報復快感。
我問,這樣子,妳就能開心了嗎?
妳說,是啊。
--
有時候我們會有很多念頭:想好好愛人的、想疼愛他人的、想珍惜某一刻/某個重要對象的、忽然想扶著阿罵過馬路的。
也有一些不好的、有點壞、有點邪惡、有點暴戾的想法:有時候恨不得全世界毀滅、有時候見不得那個誰快樂、有時候想陷害某個人。
但是,當這些壞念頭成真以後,這樣的情況,真的是你要的嗎?
--
這副是少女動漫常青樹「美少女戰士」為塔羅牌主角的塔羅牌,當小淑女的原生家庭課題沒有被正確方式解決,她的空虛便被利用,於是她成為黑色淑女。
故事情節中,她想摧毀自己的家、奪走過去時空中,媽媽的愛人(燕尾服蒙面俠),並無所不用其極的,傷害自己那個未來會成為她母親的人(水手月亮)。
憤怒讓她忘記了,沒有這兩個人的存在,她就不會存在;沒有他們兩個的奮鬥,她出生時的家也不會存在。
但她不在乎。她只在意自己的憤怒、在意自己無法擁有的,任由自己的情緒無止盡放大,最後傷害她最在乎的、僅存的朋友(水手冥王星)。
直到最後她才發現,放大憤怒與情緒化的結果,使她失去一切、使自己遍體鱗傷,最後她什麼都沒有得到。
在明白復仇帶來的空虛後,她選擇停止再讓傷害擴大,而這時她回到最初的模樣,並有所成長,成為一名水手服戰士。
--
黑暗面/負面情緒並不是毒藥,他們的存在,是讓你想起來,自己也有美好的、正面的、帶有光明的一面。
這段時間,你的低落、負面、黑暗,是因為你感到世界很無可救藥、沒有人可以幫你嗎?
別被你內心的黑暗面說服、別以為這些人都在看你笑話、別以為這個世界不值得留戀。
在乎你的人總是在你旁邊關心你,你只需要打開心中的鎖,讓這些人走進你的生活、走進你的心裡。
--
妳說,妳享受黑暗帶來的報復快感。
我問,這樣子,妳就能開心了嗎?
妳說,是啊,只是好像有點寂寞。
我說,妳不是孤獨一個人,妳有我。
#光與暗是共生共存的關係
#勇氣與恐懼也是
--
👍占卜好評點連結:
3.0:https://reurl.cc/e9QxoQ
2.0:https://reurl.cc/g8zjzQ
1.0:https://reurl.cc/E2ZMnm
--
怎麼問問題:https://reurl.cc/OXpNx9
占卜預約流程:https://reurl.cc/qmOR9D
--
月亮塔羅坊🌙
📍IG:https://instagram.com/cat.moon.tarot
🔎FB:https://www.facebook.com/CatMoonTarot/
🌙預約占卜專線:https://linktr.ee/cat.moon.tarot
--
#月亮塔羅坊🌙 #喵子 #美少女戰士 #塔羅牌 #美少女戰士塔羅牌 #月之水晶塔羅牌 #雙重人格 #腹黑 #黑化 #洗白 #覺醒 #水手月亮 #小淑女 #黑暗淑女 #讀牌師 #sailormoon #blacklady #sailorsenshi #mooncrystaltarot #tarotreader #taipei #taiwan
寂 滅 邪 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8 黃偉民易經講堂
《國安法》大演神通,禁止了黎智英手上七成壹傳媒的股票自由買賣,又凍結了他三個私人銀行戶口,務使《蘋果日報》斷水關門為止。
這個霹靂手段,只係針對肥佬黎一人,還是香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夏寶龍說過,必須嚴懲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三人。華人世界,既有最高指示,自然地,警方行動,律政署識做,法庭配合。
如果只是整俾他們三人的特別套餐,其他人就可以放心繼續炒樓炒股票了。
《國安法》雖然無所不能,但保佑不了國安處處長蔡展鵬。
據《南華早報》獨家報道,原來處長光顧無牌按摩店,碰巧遇到警方臨時查牌,所以,被勒令休假,等候接受調查。
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警區,沒有細節,只是說出處長揼邪骨,撞正查牌,在休假中?
新聞背後的故事,我們嘗試重組畫面,一位兩粒花督察,帶住幾條老散,作例行查牌,在一無牌骨場卻碰到高級助理警務處長,國安處處長在揼骨中,忠誠勇毅的警察,秉公辦理,向上峰呈報。因光顧無牌骨場,事態嚴重,所以,勒令處長休息待查。
不用當過差,做過記者,我骨場中人,都覺得故事於情於理不合。所以,這篇報道,應該是鄧炳強近日常常掛在嘴邊的別有用心假新聞啦。
但劇情最頂癮的,是鄧炳強第一個跳出來,不是否認這則假新聞,反而驚死你唔信,曖曖昧昧,唔交待案發警區,時間日期,行動細節,只是確認處長休假待查中。
葉劉和謝偉俊,飛身出來,笑騎騎放毒蛇,表面同情處長,其實踩多一腳,最怕市民唔信這宗報道。
咁落力演出,都係想帶公眾去一個方向,警隊上位之爭,另一個梁家輝和郭富城的衝突故仔,合理之至。
不合理的畫面,背後都有故事。
國安處成立幾個月,表面上是警隊的編制,人手是警方的人手,其實是服務中央駐港的「國安公署」,公署署長是鄭雁雄。
鄭雁雄的上司是中聯辦的駱惠寧,駱的上司是港澳辦的夏寶龍。夏是習近平的家臣,當年在浙江協助習拆教堂和十字架的闖將。
夏寶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專職兼任港澳辦,原主任張曉明讓路降一級,他主要直接向習匯報香港形勢,不經港澳小組韓正。
蔡展鵬這位國安處處長,其實是執行這條權力線的下線行動人員,怎麼會因揼骨而被休假?
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休假?休假時,誰署理他的職務?
神不知鬼不覺,卻成為馬雲的《南華早報》獨家消息!
這條新聞的重點是蔡展鵬被勒令休假,卻沒有透露出事的警區,只要地點出現,便知道負責的指揮官,架構上該區的警務人員便知巡查人手和細節,這宗事件便會看出破綻。
事件真相是國家機密,我們不可能知道的了,只感覺到出了大問題,鄧炳強、葉劉、謝偉俊等一眾人等,急於幫忙告訴你,這宗新聞是真的。如果是《蘋果》的獨家,說是外國勢力編導的假新聞便好了,但偏偏是馬雲的報紙。不知消息來源還透露了多少內幕!
這種古怪新聞會愈來愈多,殺光真正的傳媒機構後,香港便只有這些別有用心竹傳言和各方有心人,刻意透露的秘密消息。語言口耳相傳,以後真真假假,就方便官商勾結,混水摸魚了。
明天是佛誕公眾假期,四月初八日,是佛陀出生的日子。
在古印度恆河流域,有一個小國,迦毘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在今天生下太子悉達多。
悉達多成長期間,眼見眾生多苦,世事無常,終於廿九歲出家,尋找人生離苦得樂的根本法門。
最後,在菩提樹下覺悟出痛苦產生的過程,及終止痛苦的方法。悟道成佛。
二千多年前,人類智慧發生了一次奇妙的大躍進。
在中國,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了孔子、老子的哲學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根本。
在中東,耶穌誕生,建立耶教文明,成為西方的精神支柱。
在希臘,有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智者。他們的學說,影響了人類哲學和科學的發展。
在印度,釋迦牟尼的出現,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的思想。
目前的人類文化,基本上是根據這四位思想家,在同一段時間裡,爆發出智慧火花而來。
所以,佛陀與孔子、耶穌、蘇格拉底,被後世尊稱為世界四大聖哲。
四位聖哲,留下的智慧,都是教人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陀留下了“如來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三法印,是佛陀一生印證出,離苦得樂的次第過程。
世間事物,永遠變化不已,從無一刻停頓。
人,基於自我的利益考慮,卻期望好的時物長存,壞的東西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種想法當然不能如願,因而生出了苦。
諸行無常。佛陀對弟子阿難說:
萬物皆無常,
有生必有滅。
凡是有生命的,都會死亡;
美好的都會變壞。
期望永遠美好,不死,便生出痛苦了。
諸法無我。環境在變,這個「我」,也因應時空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人會產生痛苦,都是因為有一個無明的“我”存在。若能無我,“苦”便無從生成,無處可以依附。
好壞善惡,都是以我為中心,對際遇反映出來。赤子之時本無分別心,隨著成長,種種錯誤價值觀念形成,痛苦煩惱也隨之而來了。
沒有永恆不變的客觀宇宙,就沒有永恆不變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因緣變化中。
涅盤寂靜。一個人無論多長壽,生命的總長度,都是由無窮的當下剎那,相加總和而成。每一個當下剎那,無所謂好壞順逆垢淨,所有都是你生命組成的部份,沒有哪一個“剎那”不是自己,這便是生命的實相。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人生觀念,正確的修行方法而達至“苦”不再生的境地。
能夠“涅盤寂靜”,因為了解“諸法無我”,諸法之所以無我,因為明白到“諸行無常”。
三法印,一環扣一環,根源在於我執。一個我字,就是痛苦的根源。
凡有我,就有貪嗔癡的本性。
對順境的貪住;
對逆境的嗔恨;
對人事的癡迷。
中華文化,由儒釋道三家揉合而成。中國人講佛理,很多時候與宗教無關,純是從文化角度入手,追求那種心無罣礙的和平寧靜。
像佛教的《心經》,就很受香港人歡迎,不必佛教行人,一般人都愛背誦抄寫。
梅艷芳、王菲、劉德華、容祖兒,都各有唱法演繹,國語、粵語,有多個不同版本。
二百六十字的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即是智慧;波羅蜜多,是過渡的方法;心經,是心法。
只要是佛教徒,不理是大乘八宗,或是小乘二宗,總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渡過輪迴苦海,到逹彼岸。
過渡方法,佛門提供六種,合稱六波羅蜜,即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觀音以智慧過渡輪迴苦海的心法。很受歷代中國人的歡迎。
心經第一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句卻令很多人惘然,大家熟識的觀音,叫觀世音,為何這裏要叫觀自在?
兩晉時期,鳩摩羅什,來到漢土,將梵文觀音菩薩,譯作「觀世音菩薩」。
到唐朝三藏玄奘法師,認為觀自在更合梵文本義,他所譯的心經版本,遂稱「觀自在菩薩」。
這個心經,在中國流行了千年,深入民間,但奇怪地,觀音,人們只接受觀世音,不接受觀自在的譯法。
觀世音菩薩,字義是關注世間苦難聲音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字義是關注自在得樂的菩薩。
三藏法師的自在本義,可能更合菩薩精神;但中國人,苦難的多,中國社會,不平事衆,中國民眾,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公義,總希望在形而上的領域,有一位法力無邊的菩薩,救苦救難,關注人間的苦難不平。
所以,觀世音的譯名,很合中國人的胃口。觀世音菩薩,就自然地在漢土普及起來。
中國人的世界,是特權世界,人人追求特權,人人服膺特權。
既有特權,何來公義?沒有公義,幸福就只能是水月鏡花。
中國人愛拜鬼神,因為,除了仙佛,世上無人代抱不平。
寂 滅 邪 羅 在 transla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94年にSNKが稼働させた、AC用対戦型格闘作のシリーズ二作目。
前作の異常な人気をうけ、1年余りで制作、グラフィックの全面的描き直し、新キャラ追加に加え、新システムも山盛りな非常に力の入った作品。
主な特徴としては、キャラが前作の12人からタムタムが削除され、新キャラ4人が追加の計15人、目玉要素と言える武器破壊技の追加、上段・下段避けや退き込みダッシュ等の特殊動作を追加、斬り攻撃を受ける直前にガードすると発動する受け返しが追加、カウンター行動である技ありの追加、幾つかのキャラに存在する隠し技等が挙げられる。
右京や狂死郎が強すぎな反面、ナコルルが超弱体化、技あり概念が大きく対戦を大味にしてしまう点や、特殊動作が微妙すぎなCPU戦など粗さもあるが、大胆で遊び心のある演出、職人魂感じるグラフィック、強烈なインパクトの新キャラ勢などは、前作ファンの高い期待に十分応えるものであり、結果シリーズ最大のヒット作となった。
BGMはSNK新世界楽曲雑技団の山手氏と山田氏による共同作・編曲、前作からのアレンジ曲も含め、今作でも和楽や自然音を多用した楽曲で彩られている。
作・編曲:SNK新世界楽曲雑技団(山手安生氏、山田泰正氏)
manufacturer: 1994.10.28(mvs),1994.12.02(ng) SNK
system: MVS,NEOGEO
hardware: Z80,YM2610
composer & ARRANGER: snk shinsekai gakkyokuzatsugidan (yasuo yamate,yasumasa yamada)
--------------------------------------------------------------------------------------------
00:00:00 01.Neo Geo Logo (ネオジオロゴ)
00:00:10 02.Lion Dance :Title (獅子の舞 ~ タイトル)
00:01:07 03.Fifteen Swordsmen :Player Select (十五士 ~ 選択画面)
00:02:01 04.Battle Again :Start Demo (新たなる戦 ~ スタートデモ)
00:02:14 05.Fare and Square (いざ尋常に ~ Ready...Go!)
00:02:21 06.Masculine Road :Haohmaru (男道 ~ 覇王丸)
00:06:01 07.Banquet of Nature -Spring- :Nakoruru (自然の宴 春 ~ ナコルル)
00:10:28 08.Silence :Jubei Yagyu (静寂 ~柳生十兵衛)
00:15:19 09.Rebirth :Middle Demo 1 (復活せし者 ~ 中間デモ)
00:15:50 10.Knight :Neinhalt Sieger (騎士 ~ ナインハルト・ズィーガー)
00:18:08 11.True Shadow :Hanzo Hattori (真影 ~ 服部半蔵)
00:21:27 12.Bluefin :Galford (黒鮪 ~ ガルフォード)
00:24:03 13.Vengeful Ghost :Middle Demo 2 (怨霊 ~ 中間デモ)
00:24:20 14.Flower on the Moon :Ukyo Tachibana (月の花 ~ 橘右京)
00:27:24 15.Foreign Lady Part 2 :Charlotte (続舶来女 ~ シャルロット)
00:29:26 16.Magatama Beads Part 2 :Kyoshiro Senryo (曲玉 ~ 千両狂死郎)
00:31:40 17.Animal Girl :Cham Cham (獣女 ~ チャムチャム)
00:33:40 18.Bad Luck -Accident- :Middle Demo 3-1 -Accident- (凶 "洋" ~ 中間デモ)
00:34:23 19.Bad Luck -Orient- :Middle Demo 3-1 -Orient- (凶 "和" ~ 中間デモ)
00:35:15 20.True Evil :Middle Demo 3-2, 4 (真魔 ~ 中間デモ)
00:35:49 21.Ogre's Road :Gen-an Shiranui (魔道 ~ 不知火幻庵)
00:39:38 22.Blackhearted :Earthquake (腹黒 ~ アースエイク)
00:43:05 23.Inhumanity :Genjuro Kibagami (鬼 ~ 牙神幻十郎)
00:45:51 24.Wan-Fu :Wan-Fu (王虎 ~ 王虎)
00:48:14 25.Illusionary Fog :Nicotine Kafuin (迷い霧 ~ 花諷院和狆)
00:51:58 26.Conclusion :Conclusion (勝負あり ~ 試合終了)
00:52:13 27.Victory :Winning Demo (勝戦 ~ 勝利者デモ)
00:52:23 28.Making a Challenge :Here Comes Challenger (道場破り ~ 挑戦者あり)
00:52:29 29.Elated Rock :Kuroko (お調子六句 ~ 黒子)
00:55:03 30.Here I Go :Middle Demo 5-1 (いざ行かん ~ 中間デモ)
00:55:22 31.Final Battle :Middle Demo 5-2 (最後の戦 ~ 中間デモ)
00:55:53 32.Evil God :Mizuki (邪神 ~ 羅将神ミヅキ)
00:59:00 33.Mad Strangeness :Boss Disappearance Demo (狂奇 ~ ボス消滅デモ)
00:59:30 34.New Road -Orient- :Ending -Orient- (新道"和" ~ エンディング"和")
01:44:00 35.New Road -Occident- :Ending -Occident- (新道"洋" ~ エンディング"洋")
01:01:33 36.Festival Music #2 :Credits Roll (祭り極める ~ スタッフロール)
01:05:53 37.Encore :Continue (再演の所望 ~ コンティニュー)
01:06:06 38.Curtain Fall :Game Over (終演 ~ ゲームオーバー)
-------------------------------------------------------------------------------------------
寂 滅 邪 羅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深度解析系列,亦即本頻道編號7、8、9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
☞〈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10/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村上春樹 #文學 #小說
────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愛情小說,是以小說男主角阿始,和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為中心的。阿始在小學時認識了他的青梅竹馬:島本,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島本曾罹患輕微的小兒麻痺,總是跛著一條腿走路。二人都是獨生子女,彼此陪伴,度過了童年的孤寂。小學畢業後,阿始與島本失去聯繫,在中學裡展開與「泉」的初戀。然而在此刻,第二位女人出現了──那是泉的表姊。阿始受到泉的表姊的肉體吸引,與她偷情,成為砲友,也因此深深傷害了泉。其後,於漫長乏味的大學與職場生涯後,阿始遇見了第三個女人:妻子有紀子。他與有紀子結婚,生了個女兒,經營爵士酒吧。直至某日,阿始在酒吧與島本重逢,舊情復燃,一段婚外情就此展開。
首先來看「泉的表姊」這個角色。小說中,泉的表姊甚至沒有實際的姓名。當阿始和可愛的初戀情人泉談著戀愛時,他偶然見到了泉的表姊,深受吸引。這所謂「吸引」幾乎無涉情感層面,而單單以「暴風雨般之性驅力」的形式呈現。在阿始劈腿期間,他和這位表姊的幽會是這樣的:
我和那位泉的表姊從此以後的兩個月之間,腦漿都快溶掉似地激烈做愛。我和她既沒去看電影,也沒去散步。既沒談小說、談音樂、談人生,也沒談戰爭、談革命,什麼也沒談。我們只是性交而已。我所記得的,只有在那裡的一些瑣碎的具體東西的印象而已。放在枕頭邊的鬧鐘,掛在窗上的窗簾,桌上的黑色電話機,月曆的照片,床上她脫掉的衣服。還有她肌膚的氣味,和那聲音。我什麼也沒問她,她也什麼都沒問我。
除了真正必要的時候,我們連吃喝都免了。我們只要一碰面,幾乎連口都沒開就立刻脫衣服,上床擁抱,做愛。那裡沒有階段,也沒有程序。我在那裡所提示的東西只有單純的貪慾而已。
純粹的、壓倒性地性吸引。是的,生命的表現形式之一,即是人被純粹的身體、動物慾念所驅使;阿始與泉的表姊正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人又顯然不只有這個面向。人畢竟有感情、會思考;因此還存在另一種生命的表現形式──純粹的,愛情與親密感的原型。在小說中,這以阿始和他的青梅竹馬島本之間的愛來呈現。
愛是什麼?伊格言說,愛是,「在人世間,曾存有過這樣的情感:令你在瞬間感受到自己絕對的不完整,感受到生命本然的孤獨,感受到對對方『非如此不可』的劇烈激情與渴望,一種絕對」。阿始和島本在童年懵懂無知時,就經歷了這樣的「絕對事件」──男孩和女孩,在牽手的短暫瞬間,突然感覺對方毫無保留,誠摯的親密與溫柔。(這是不是和《1Q84》中的天吾和青豆很像呢?我們似乎已經抓到了作者村上春樹的個人偏好了,嘻嘻。)那就是愛。
在此我們看到了兩種生命形式的對比:一種是阿始與泉的表姊,出於純粹動物本能的性驅動力;而另一種,則是阿始與島本,宛如童話般的,純粹的愛情原型。然而這兩種生命型態卻都是極端的。極端便可能為人們帶來毀滅性。而村上春樹正是藉由這樣的毀滅性,將小說扣回了「虛無」這個主題。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寂 滅 邪 羅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1Q84》深度解析系列編號1、2、3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深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生命有意義嗎?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嗎? 人生的意義,難道就是「每天工作養活自己」這麼無聊嗎?或許你沒想過,其實村上春樹的《1Q84》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本集我們要來講述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村上春樹的《1Q84》中,有兩則虛構文本,也就是小說中的小說,關鍵性地支配整部小說的世界觀。一篇是《空氣蛹》,而另一篇則是德國小說〈貓之村〉。兩篇都是我們理解《1Q84》很好的切入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貓之村〉的故事。
熱愛旅行的青年背著背包獨自上路,開始他漫無目的的旅程。他搭乘列車,隨機挑選任一小站下車,投宿旅店,愛待多久便待多久,直至失去新鮮感,再搭上火車,前往下一隨機目的地。
某天,青年來到一個古老小鎮。他獨自下車進站,發現車站中並無任何服務人員。出站後漫步大街,發現所有商店都拉下了鐵捲門,整個小鎮一個人影也沒有。青年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被人們遺棄的廢城,正打算離去,但車班有限,別無他法,只能在此過夜,等待明日上午的早班車。可是當白日逝去,夜幕落下,各樣花色品種的貓兒們便紛紛出現。商店裡的貓兒們拉起鐵門開始營業,市場上的貓兒們彼此討價還價,辦公室中的貓兒們穿上了體面的制服開始辦事。牠們吃食,交談,行走,爭執,飲酒作樂。然而貓兒們似乎對除了貓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萬分忌諱。青年害怕極了,連忙躲進鎮上最高的鐘樓塔頂。一夜過去,白晝臨至,貓兒們魚貫離城(只一瞬間,貓之村又回復到原先萬徑人蹤滅的廢城模樣),青年趕忙來到車站,卻眼見列車飛馳駛過月台,對他視若無睹。青年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鐘樓塔頂,繼續躲藏。如此日復一日,直到貓兒們聞到了人的氣味,組成搜索隊,進入鐘樓塔頂,來到隱蔽於黑暗中,恐懼不已的青年面前──
沒事。居然沒事。貓兒們居然什麼也看不見。牠們聞聞嗅嗅,搖頭晃腦,無比疑惑(奇怪,明明有人的氣味呀);但終究放棄,轉身下樓,回到小鎮各自的居所,回到牠們原先豐富熱鬧的日常夜間生活之中。青年恍然大悟,帶著巨大的孤獨與悲哀──他明白,這就是「我」浪遊旅程的終點,這就是「我」該消失的地方;那白日的車班終究不會再來,而「我」從來便不曾存在。
故事在此結束。
伊格言說,青年「漫無目的的浪遊」正是生命旅程的隱喻,同時也反映了人的存在本質:虛無。這其實是存在主義的標準說法:人生沒有預設的目的;生命,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
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時常縈繞著類似這樣「生命沒有意義,而我也什麼都不是」的主題。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這樣的概念化身為一句比喻:「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是女主角直子憂傷的請求:「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記得我曾經存在過」。為什麼直子會希望男主角渡邊「永遠記住我」呢?因為那就像《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對沙漠的描述:「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但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
────
於《《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中,村上大叔罕見地發表了一段關於小說史的看法,於此整理複述如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小說的關鍵是鮮活地呈現「我們」──在彼一時代快速成熟的中產階級大眾,小說的閱聽人;而二十世紀小說的關鍵變化則在於「自我從自己之中脫離出來浮上表面」(雖則有些拗口,但我想對卡夫卡、喬伊斯、吳爾芙等現代主義作者有一定程度熟悉的讀者們或許都看得懂這句話──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的年代,小說之筆尖正試圖深入「我」之內心捕捉一切可能的意識瞬間,「自我浮上了表面」)。而此刻,當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村上高度懷疑「時代又變了」:「像《1Q84》這種小說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賣出上百萬冊,是難以相信的事情喔」、「這跟《挪威的森林》的暢銷是不同的兩回事」。
何以如此?村上大叔給出的意見是,「有過現代,有過後現代,那後現代的軌道繞了一圈之後,是不是一個局面已經又宣告結束了?」、「我有這種明顯的感覺。我個人正在籠統地思考,類似『神話再造』的事,或許會成為關鍵語」──不僅僅關乎小說史,村上在此展現了他的理論素養(笑)。有趣的是,這似乎與米蘭‧昆德拉(藉由對《百年孤寂》的討論)所標舉的小說史斷代若合符節(詳見本書第 頁)。未來將會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未來的小說(以「神話再造」為關鍵詞?這話聽來野心勃勃)其樣貌為何?一九四九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寫出《發條鳥年代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暢銷長篇,喜愛跑步,偶爾開車到郊區電影院買一千日圓敬老票進場看電影的村上大叔,似乎也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個人以為,觀諸村上本人的小說創作,此亦顯為一理解村上之關鍵。
#村上春樹 #小說 #書單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寂 滅 邪 羅 在 中華徹見本心弘法學會- 尸羅四義---清淨戒尸羅者戒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對修行沒有幫助,只有束縛,更不是不放逸行。 尸羅有四義:清涼、安穩、安靜、寂滅。 任何戒行皆不能離開此四義,否則不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