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原生家庭,只能自己去尋找家的話,這個可能性是什麼?」陳雪說。
這或許可從她在小說前引用的電影《新橋戀人》台詞「天空是白的/但雲是黑的」看出端倪。盲女與流浪漢在廢棄的橋上相遇,不見於社會的愛只能在不是家也非一般人棲身之所的橋上滋長。
當愛始自荒蕪,家的意義便同步塌縮。
____
以上文字摘選自翟翱在鏡文學為我寫的訪談稿。
每次寫完長篇,總覺得要說的話都在小說裡,很難再去談些什麼,不過好的採訪者總能勾引出作者內心裡潛藏的話語,一整年的辛苦下來,除了作品會說話,當有人細心地讀懂了自己努力編織的密語,就覺得好感動。謝謝翟翱細膩的閱讀與理解,這本書確實有一個關於「家」的主旋律在迴盪著。
這幾年寫的小說與以前最大的不同,是我會盡可能在小說裡創造出有血有肉的角色,連我自己有時寫著寫著,都會被人物的命運牽動,感到忽悲忽喜,最期待的是讀者跟我一起投入劇情裡,為角色的遭遇感到揪心,一起緊張,同樣困惑,甚至為之激動。
希望大家閱讀之後會在心裡喊著,這本小說很好看!感覺這是一次美好的閱讀經驗。
___
我覺得悲傷也覺得幸福,
世上還有人願意陪我走進地獄裡,
地獄成了我們可以重逢的地方……
當一個靠夢境解案的刑警,面對一群在惡夢中找光的同謀,
為什麼刑與罰擺在眼前,卻仍暗自希望他們無罪?
購書連結:
博客來 【首批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acLAT
誠品【首批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61B2cx
金石堂 https://bit.ly/39UIZkZ
Momo https://bit.ly/3qO74R3
活動場次:
2/6 (六) 1430-1530 誠品台中園道店3F閱讀書區 對談人/陳國偉
2/21 (日)15:00-16:00 誠品松菸3F FORUM 對談人/早餐人
密語夢境電影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概念
清醒,或者繼續作夢,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在很多時候面對已經發生的慘劇,
我們到底該容許自己保持清醒的面對這一切;
還是可以逃離一下太痛的經驗,
蒙在夢境的被窩哩,那怕再賴皮一下?
身為助人者,我們該不計一切代價,
把對方的眼光拉回且定睛在現實;
還是可以鼓勵他很多時候不要醒來,
藉美麗夢境存留一些慰藉?
那一種才是愛,才對他更好?
要如何用一種最溫柔的方式,
訴說生命裡最不願被看見的傷痕?
4/20 & 4/21即將於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的節目──《黑色微光》,
故事講述一位曾目睹家暴的孤兒,用沈默將自己封閉在內心世界裡,當他內心的想像世界越豐富,與現實的拉扯就越加劇烈。
清醒,或者繼續作夢,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打造這個「心靈療癒」的旅程,
在《黑色微光》中,
透過變化萬千的光、影、戲偶和面具,
將牽引出每個人也許深埋許久,甚至早已遺忘,
內心那個最柔軟的自己。
飛人集社藝術總監石佩玉,
與美國光影戲大師賴瑞‧里德(Larry Reed)聯手執導,
將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電影式光影」劇場。
在當今數位影像氾濫的年代裡,
觀眾已習慣接收各種強烈的聲光刺激,
光影戲技藝相對而言仍充滿手工感。
它質樸的特性,更能貼近人內在幽微的情感,
引發的感動也不分大人與小孩。
在《黑色微光》中,
透過變化萬千的光、影、戲偶和面具,
將牽引出每個人也許深埋許久,
甚至早已遺忘,內心那個最柔軟的自己。
我看了排演片段,
認為這齣戲也非常適合從事家暴創傷療癒工作的助人者觀賞,
有些內心戲的深沉抽象很適合成人思考,也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助人的角度;
當然,也有些適合孩子看的趣味片段,讓想像力奔馳。
只是,太小的孩子可能不適合,
因為某一場景的大型面具可能會讓有些孩子莫名恐懼,請家長提前給孩子打心理預防針。
節目介紹影片﹕
https://www.npac-ntt.org/npacnttprogram?uid=14&pid=734
節目介紹全文連結:http://se.piee.pw/G4T6L
感謝主辦單位給我兩張票,
#我想拿來送給對這劇有興趣的朋友們,
歡迎留言以下問題,
✍面對到自己覺得很慘的情境時,你一般會覺得該面對這一切?還是可以逃離一下太痛的經驗,蒙在夢境的被窩裡,那怕再賴皮一下呢?
#針對上述問題留言至3月28,會在29號抽出幸運的朋友喔~也歡迎去看過後與我分享
另外 飛人集社劇團 也提供了優惠管道:
#凡來電或簡訊訂購票券,只要告知通關密語【微光,是等待與陪伴】,
即享有《黑色微光》75折專屬購票優惠,訂購專線0912-817743何小姐
密語夢境電影 在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覺得 PHOTO TALKS 的小編應該對我很有愛 <3 me too la!!!
「若你也是 BIOS Monthly 的忠實讀者,你一定看過她所拍攝的照片:從台灣搖滾天王歌手伍佰,到年輕新生代創作者李英宏,從重量級導演賈樟柯,到年輕導演畢贛,潘怡帆的鏡頭總是能捕捉每個孰悉名字的另一種風貌。看著那些在島嶼各處拍下的人物照片,有時要人聯想到短篇小說中的某個橋段,有時又讓人回憶起夢境裡曾出現過的一段電影場景。與其告訴我們某個人的一種樣子,她的攝影更像刻畫出多個影像的軌道路徑,拋出各種視覺符號的線索密語,讓我們循著自己的想像,構築一個人可能的樣貌。本月月底,她將首次舉辦自己的攝影個展,呈現下工之後她所拍攝的親密友人照,紀念一段時光,以及她和攝影的相遇。歡迎對私寫真有興趣的朋友踴 躍 踢 館!」
♡ I Like You So Far ♡ 潘怡帆頂樓攝影趴 Crystal Pan Photo Exhibition
6/23 - 6/25 台北市大同區民權西路186-2號
▒░ PHOTO TALKS 展覽推薦|限 訂 三 天 頂 樓 攝 影 趴 ░▒
#ILikeYouSoFar
『下工後,私下只拍底片,在被對方打動、手動調整對焦到最後拍下之間,多了更多確立自己對被攝物的心意的過程,然而底片統一送洗需要時間,最後真正看到照片成品的時候,對被攝物的心意也和拍攝當下不再相同了,經常產生彷彿追憶往日戀情時的鄉愁。I Like You So Far 是一種有限的告白,時間有限、承諾緊縮,不保證未來如何,但至少當下我喜歡你。這個名稱同時指向這次展覽私寫真的主題,這些照片是我對這些人的告白,而這個展名則是我對攝影的告白。』- 潘怡帆
若你也是 BIOS Monthly 的忠實讀者,你一定看過她所拍攝的照片:從台灣搖滾天王歌手伍佰,到年輕新生代創作者李英宏,從重量級導演賈樟柯,到年輕導演畢贛,潘怡帆的鏡頭總是能捕捉每個孰悉名字的另一種風貌。看著那些在島嶼各處拍下的人物照片,有時要人聯想到短篇小說中的某個橋段,有時又讓人回憶起夢境裡曾出現過的一段電影場景。與其告訴我們某個人的一種樣子,她的攝影更像刻畫出多個影像的軌道路徑,拋出各種視覺符號的線索密語,讓我們循著自己的想像,構築一個人可能的樣貌。本月月底,她將首次舉辦自己的攝影個展,呈現下工之後她所拍攝的親密友人照,紀念一段時光,以及她和攝影的相遇。歡迎對私寫真有興趣的朋友踴 躍 踢 館!
♡ I Like You So Far ♡ 潘怡帆頂樓攝影趴
Crystal Pan Photo Exhibition
日期 | 2017.6. 23 – 6. 25
地點 | 斜室
展覽頁面 | https://goo.gl/0aKCR2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
PHOTO TALKS 當代攝影討論會
6/ 25 李浩 x《遞迴反饋》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