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要搬家後,
我和朴先最擔心的其實是兩小朴適應的問題。
我自己在小四時當過轉學生,
知道要渡過融入新環境的陣痛期並不容易。
射手座的弟弟個性比較我行我素,不太在意別人反應,
遇到有趣的人和事情會主懂搭話,
稍微可以寬心一點。
哥哥個性拘謹慢熟又有點害羞,
受周圍的朋友影響大,打從我們告訴他要搬家時,
他就在抗拒,其實讓我們蠻擔心的。
果然,每天去學校上課的弟弟無痛接軌,很快就適應。
哥哥遠距教學兩週後才開始登校上課,
第一天去學校的路上,他面色凝重,
為了安撫哥哥牽起他的小手,竟然被一把放開:
「媽媽!別人看到,我會不好意思啦!」
「你書包那麼重,媽媽幫你拿?」
「不用!我要自己揹,還有明天我和弟弟自己走路來上學,你不用陪我們。」
雖然我有點失落,但看著想要獨立的兒子感覺也不錯。
那天下課回來後,哥哥笑顏逐開,
「媽媽!班上好多同學跟我們住同個社區,我還和跟上學期的班長邊聊天邊走回家喔!」
接下來,每天放學他都跟同學一起在社區的羽毛球場玩,連弟弟都加入⋯
某天,哥哥慎重地告訴我:「媽媽!我們下週二要選這學期的班長,我想要試試看!」
韓國小學三年級會選班長(會長),想要選的小朋友要發表自己的政見,明知道剛來的小朴仔在班上的知名度很低,當選機率不高,但看著他躍躍欲試的勇氣還是鼓勵他好好準備並給了建議:
「哥哥,既然大家對你不熟,就想想如何把這當成選班長的動機,直接表現出來呢?」
他點點頭,自己去準備⋯
班長選舉當天,
哥哥興奮地回來:「媽媽!我當選班長了。」
我愣了一下:「真的假的,你們班有幾個人出來選啊?」(🤔心想是不是同學都棄權呢?)
「25名中有12名出來選,結果我最高票。」
我還是很疑惑:「那你發表時,說了什麼讓大家把票投給你呢?」
小朴仔靦腆地笑:「大概就是⋯我想要藉著當班長的機會,讓同學們更認識我,也會特別積極地認識大家,幫助同學,當大家的手和腳!」
最後一句笑翻我了,這麼有政治意圖的話會從不善表達的哥哥嘴裡出現,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任重而道遠,希望他會實踐他的諾言,雖然我懷疑😓
改變,是人生公式中的變數轉軸,
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負。
希望我們都能好好把握每個轉換的契機讓更好的事情發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
寬心意思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位好朋友是典型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週期很亂甚至有時需要靠藥物催經,所以排卵的時間非常不好抓。
在她決定要走試管療程時,正好是疫情嚴重已經升到三級警戒,在諸多考量之下她決定先暫緩腳步待疫情較緩解時再來做試管。但我建議她即便沒有做任何療程或用排卵藥物,還是要與先生努力自然同房,月經週期雖然很亂但偶而也要驗孕看看。
很高興的在防疫期間她順利的自然懷孕成功,「有志者,事必成」這句話非常貼切這位好朋友的經歷,在畢業這天,她特地準備了喜憨兒工坊的餅乾分享給大家,做愛心之餘也把好孕氣傳給大家,希望她的分享可以鼓勵到仍在努力求子(女)的各位,祝福大家早日懷孕成功。
===內文如下===
感謝黃院長及醫療團隊:
夫妻結婚差不多快三年了,在婚前就已經診斷出多囊性卵巢的我並沒有很心急的去治療,和先生就想說順其自然就好,但是順其自然了一年加上年紀慢慢的流逝了,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並沒有改善。一直到兩個人靜下來好好的溝通後才又再繼續努力,轉到一般的婦產科試了兩次的排卵針(因為住的近所以就到院內施打),但是卵子並不爭氣一點都沒有長大,到了第二次後醫生就跟我說我真的不適合在該院再繼續了,要我直接轉到試管嬰兒對我來說會比較好,今郭醫師轉介紹認識了黃建榮醫生~
剛開始進入診所真的有一種溫馨的感覺,並不會讓你覺得是要來看醫生的感覺,黃醫師真的很忙一直看到他換間,終於換我的時候一開始是先護士小姐先跟我了解我的狀況,很細心的問我完全不會注意到的事情,問完後我只有哇….原來生寶寶要知道這麼多的事情,當黃醫師忙完換我的時候,黃醫師看到我的時候就說了一句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天呀,哪位醫師會這樣貼心溫馨的跟病人說這種話啊!)
檢查做完後醫生也很細心貼心的針對了我的症狀對症下藥,也很細心的知道我在院外的狀況後幫我添加了藥劑,第一次自己打針真的很緊張但是院內的護士真的都很貼心很細心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確定你真的會了之後才會讓你帶針回去,當等照到卵泡的時候發現第一次就還不錯,一次有兩顆大小還差一點點,黃醫師也貼心的幫我想辦法讓他再大一點並打破卵針並排人工的時間,但是一個月過去了失望了~醫生就說沒關係我們再來一次,這次一定可以的放寬心要相信自己。第二個月再加油一次重新來過吧,但是又失望了黃醫師只好跟我說,因為年紀的關係他建議我直接轉試管會比較好,和先生討論後就決定了是看看試管~
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醫生跟護士給我的建議是說怕升級4級停班停課就浪費了療程費用,所以建議我等疫情好點的時候再來進療程等待的時間剛好政府針對試管嬰兒也做了補助,提前到院內簽署了所需的文件。
回到家後發現常常因為多囊的關係mc總是愛來不來的,在醫生的建議下我提起沒做療程的時期驗孕,看到明顯的兩條紅線的時候眼淚真的飆下來了,先生也開心的跳了起來,詢問醫生後才知道原來像我這樣的情況的人真的很少,並不是說不會有但是我相信一定是醫生的劑量讓我的阮朝活了過來,如今我要畢業了要非常感謝黃醫師及所有二十多名的護理人員貼心及細心的照顧,把我們每個病人都當作朋友在對待並給予加油打氣,其實最重要的是身邊的另一半,想跟各位男士們說生下孩子並不是女人應該要做的事情,而是因為愛你才願意犧牲這一切當進入療程的時候你的陪伴及打氣對我們女生來說真的很重要,因為你沒辦法體會所有打針的不適,吃藥的噁心,後面懷孕的孕吐及擔心,所以對於勇敢進入療程的老婆說聲辛苦了,我們當老婆的真的會很開心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祝大家好運,早日懷孕,雖然過程中最艱難的是等待,但是說真的請相信「有志者,事必成」
,相信專業,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夫:蔡明 妻:Joan
從我的iPhone傳送
寬心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干預學會放手
小小孩的學習能力很強,不見得自閉兒就很好欺負
只要不是故意推撞的衝突,大人們何不靜觀其變
孩子想要佔有玩具,在小小孩算是正常
但他們有自己的方式去保護自己的東西
療育園昨天來了新小孩,長得帥帥的
但可能新環境,一個多小時裡,他哭喊了無數次
小帥不像是自閉兒,他有語言,也會手指指物
可能是獨生子吧,所以非常霸道自我
從孩子的表現看來,媽媽有非常用心栽培他
小帥看見樂樂玩煮飯玩具,他想玩想搶走
但樂樂很穩的用雙手握住那洗菜的籃子
一點鬆手的意思也沒有,堅定的看著他
之前她會讓小黑男搶走,再去拿回來
這次她堅持不放手,而且很冷靜看著對方很久
這小女子不是省油好欺負的女漢子🤣
小帥搶不到,可想而知就是大哭大叫
媽媽在旁邊哄邊轉移注意力,但他不也省油的拼命大哭大叫
之後他看見小黑男的玩具,他們兩又互搶
這時小黑男也變強壯起來,他雖然哭
但我覺得他有長大了,知道保護自己的東西
之前任由樂樂拿走,只會跑去找媽媽哭
昨天他死守著東西,邊保護邊哭
當然老師和家長都有來排解糾紛
雖然我是看戲的心態,但我也從中得到一些道理
孩子都有他們的成長方式
他們是會從經驗中學到如何保護自己
當然我不是主張打架搶東西
我是覺得可以暫時不要出手救援
先靜觀其變,適時再出手
這樣子孩子才會從中學會一些道理
事後孩子冷靜後,還是需要道理教育
這幾個月下來
我看見這三個孩子在某些能力都成長不少
小黑男,雖然情緒起伏很大,難控制
但他的特長是在畫畫上
我真心覺得可以從畫畫培養他的專長
他的年紀,可以上色上得很工整,雖然會出線
但顏色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能填滿全部圖案
這對小小孩來說不容易
星兒或許很多方面都不如人
但在某方面有他們特殊專長
這是需要我們去發掘、去培養
昨天回家時,小帥媽媽剛好和我一起離開
她對我說很抱歉,她的孩子給大家那麼多困擾
我和她說,放寬心,沒事,我們都能了解
因為我們自己的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身為父母的我們,只能互相體諒互相包容
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任何能療育的機會
無論小帥是什麼原因進來,我們都很歡迎他
也希望他會越來越好,更快進入狀況
大家一起玩,一起學習
/.
昨天避免搭乘大眾運輸,我們選擇騎腳踏車去見學
我估計騎了45-50分鐘左右,來回兩小時了吧
我哪來的勇氣和建議老公騎車😆🤣
但我不覺得辛苦!真的
對方告訴我們,目前有20幾個孩子在候選名單中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都在等待做早療教育
哎⋯
如果可以,也都是明年4月再抽選
真心希望多一點這些學校和課程
這些孩子不能等,他們都需要特殊教育
不放棄,我們會找到適合樂樂療育的學校
#我真正期待的是星期天的見學
❤︎
寬心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還記得曾經在業務工作裡,我經常會鼓勵我的同仁、我的部屬。特別是他們面對一些客戶,遇到了一些挫折困難;甚至於因為經驗不足,感覺到非常的緊張、焦慮、害怕的時候。
我都會告訴他們:「放寬心、只要『平常心』,就會有好的結果。」
當年啊,我告訴他們「平常心」這三個字的時候,我以為我自己懂;然而呢,每一次我跟他們說完「平常心,就會有好的結果」。
在那之後呢,其實我會充滿著很多的不安、焦慮。那個不安、焦慮,在哪裡來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於我很期望,他們能夠回來告訴我有好的結果,讓我可以讚美他們。
或者是當他們告訴我,結果沒有出來的時候;我可以找到他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進而去責備他們。
那為什麼我說,當年告訴他們「平常心」這三個字;我自己以為我懂,但事實上我並沒有懂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特別在經過了這麼多年,我開始面對很多學生,很多各種不同的場合,要去做一些公眾演講,要去談自己的理念的時候;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的渴望別人的「關注」跟「認同」。
因為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像還蠻不得了、好像還算是給大家很大幫助的事;我很渴望讚美。
但是同時之間呢,當我遇到一些人;比如說,他聽完我的「一天聽一點」,看完我的影片之後,在下面留了一些可能在我認為,不是很恰當的話,或者是扭曲、曲解我的意思。
甚至於,我在剛開始做這些內容的時候,還有朋友跟我說,你做這有什麼用?你看你的瀏覽率才那幾次,又沒有什麼影響力,幹嘛花那個時間?
我每次接收到這樣的訊息,或看到這樣的留言的時候,我心裡就算我嘴巴沒有講出來;但是我心裡是滿滿的憤怒、攻擊跟指責。
我覺得他們沒有看懂,我覺得他們沒有明白、理解我真正想做的,我真正在乎的…你聽出來了沒有?其實我一直渴望著讚美,不管是被讚美,還是我可以讚美別人。
而時同之間,我也一直在做一些指責。不管是指責別人沒有做好,甚至於有很多時候,是指責我自己。指責我自己為什麼沒有聰明一點?
指責我自己在2005年的4月,就開始做「有聲書評」,但是關於在YouTube上面,書評這件事情「最紅的」為什麼不是我?
甚至於,我想我的書評可能連「紅」都還勾不上吧!
總而言之,不管我在對別人還是對我自己,總是擺脫不了「讚美」跟「指責」。然而,當我還渴望著這些的一天,我就沒有辦法真正的進入「平常心」。
可是你可能會想喔,當一個人放掉了「讚美的渴望」跟「指責的行為」的時候;是不是就代表著他「無所求」?
是不是就代表著,他是處在一種現在的詞彙,叫做「很佛系」的狀態?我個人其實不這麼認為的。
我會覺得無論是「讚美」還是「指責」,他的內心是指向於「他人」。只要當我們在指向於「他人」的時候,那就不可能會有「平常心」。
可是當我們把專注力,放在真正核心、真正重要的本質的時候;好的,就像是當我回到我從2005年的4月份,開始做「有聲書評」的這件事的「本質」的時候。
當年我的本質,就是只是為了想要幫助自己,在學習的路上留下個記錄。而且透過這樣的方式,督促我鞭策自己學習。
好了,那從2005年的4月份到現在,這個本質它事實上是一直都在的。而我做這件事情,也一直幫助著我前進直到現在。
當本質沒有扭曲、當我永遠回到那個「本質」,我發現那一刻我進入了「平常心」。因為我不會渴望別人給我的讚美。
如果別人有很好,但是那是因為別人他想讚美我;並不是因為我要別人的讚美而做這件事。
然而呢,我也不會過分的,就像是打雞血自我激勵一樣,拼命的讚美我自己。因為我也只是做一件,我本來就「應該」做的事,而這件事情歸根究底,它最徹徹底底的部分,就是幫助我自己學習跟前進。
那請問如果我真心的要學習跟前進,有人在乎、沒有人在乎、我自己感覺如何?其實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做這件事,有沒有回到「本質」;叫做幫助我自己前進。
所以喔到了現在,我對於「平常心」的理解,似乎是有一點平淡、有一點乏味,好像不太符合領導跟管理的激勵法則。然而它很神奇的一點是,表面上雖然是如此,可是我此刻內心無比的平靜。
然而我的動作,又可以如此的堅持下去,而這一份堅持是毫不費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也不再去指責任何人,包含我自己。有什麼好指責的呢?
別人喜歡聽,他給你點個「讚」,謝謝他;但是那是他想做的事。別人他不點「讚」,別人甚至於覺得我講的狗屁不通,甚至於沒有給我任何的關注。
那請問一下,我做「有聲書評」、我做這些內容的本質,是為了這些嗎?顯然不是,永遠回到「本質」。
甚至於我不會指責我自己,在這麼多年前開始做這件事情,那為什麼這一件事情,在社會大眾裡面的認同、注意的焦點,還有整個桂冠;為什麼沒戴在我頭上?
其實當我開始從這牛角尖,鑽下去的時候,你幾乎都可以預料的到,我一定會指責我自己。
然而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不渴望讚美,也不輕易指責任何人;它只是回到本質,做他該做的事,如此而已。
就好像是日出日落一樣,一個再怎麼樣壯闊的日出,大自然也只是做衪該做的事。衪從來不會去在乎,到底有多少人讚嘆這一次的日出。
然而,這世界上最絢麗的日落,也不會因為人類對衪的讚頌,對衪的讚嘆少了,大自然就指責任何人;大自然只是做衪「該做的事」。
所以,漸漸的我發現這幾年下來,我很少告訴別人、也很少告訴自己「平常心」這三個字。我反而取而代之的是,蠻常說這六個字;這六個字就是「該怎樣,就怎樣。」
或許它乍聽之下,好像很沒有同理心、好像很不溫暖。但是事實上,當我們一切回到本質的時候,我才真正懂什麼是「平常心」、什麼是寧靜致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5月3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這一門課程會用有系統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去理解別人的情緒,並且創造最好的人際連結。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xNFcYZ59I/hqdefault.jpg)
寬心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的單車環島到了第六天,要從車城到知本。也就是要從台灣的西岸,到台灣的東岸,那走過這一段路的人都知道喔,這裡有一個重頭戲,就是爬「壽卡」。
「壽卡」呢,它是南迴公路的最高點。那對於騎腳踏車,經過這一段路的人來說,就是你會面臨到一個爬坡的挑戰。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環島的時候,我爬壽卡那一天是整個大太陽。
非常、非常熱,整個烈日你可以感覺一下喔,就是當你騎著腳踏車,然後你在爬坡,然後你在喘氣,然後頭頂的太陽非常的大,然後這個熱氣呢,曬到地面的泊油路,再把那個熱氣往上蒸。
說白了呢,就是整段路上,你都覺得自己跟烤人乾沒什麼兩樣;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又熱又喘。然後如果你的水的補給不夠的話,你會騎到整個喉嚨喔,都快要噴火,就是整個熱到、乾到一個不行這樣子。
但是這是我第二次環島,第二次環島,我一樣爬壽卡。這次環島爬壽卡的過程,跟第一次簡直是天差地別,怎麼說天差地別呢?上一次是被熱到不行,這一次呢是狂風暴雨。
沒錯!你沒聽錯叫「狂風暴雨」。因為呢,我們爬上壽卡的這一天,是8月23,如果你還記得的話,823這是南台灣做大水,水災的那一天,就是雨量最大的那一天。
那如果那一天,你人在南部,不管在南部的哪個區域的話,你會發現那個降雨、還加上狂風,那在本質上跟颱風是一樣的。那由於爬坡是山區的道路,你知道當風勢一進入山區,透過山谷地形的擾動,它的風向基本上是不規則的,然後又非常、非常的強。
所以,有時候你會在明明是緩下坡,你可用滑下去的過程當中,你發現你不踩,車子根本前進不了;更多時候是你發現現在是上坡,你想說那倒過來,我在上坡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風把我推上去,嗯,不好意思,因為它的方向是亂的,所以你也不要做這個夢。
有很多次,我在爬壽卡的過程當中,一陣狂風刮過來,我簡直是被原位定桿了。那我看到我們同行的有更多人,像是一些女生,或者是一些控車技術比較沒有這麼好的人,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騎上腳踏車,他們得下車是用牽的。
可是你聽到這邊,或許你會好奇,那這麼大的風雨,為什麼我們還是要堅持上路呢?基本上是這樣喔,8月23號那一天,我們上路的時候,一直騎到牡丹水庫的時候,這個雨勢還是可以接受的。
然後,騎到牡丹國小稍是休息的時候,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我們騎到牡丹國小的時候,發現那個風雨,實在是大到一個不可想像哦。可是如果我們的行程要停在這裡,要叫遊覽車來把我們接走的話,不好意思,牡丹國小那個地方,遊覽車進不來。
所以,我們得從牡丹國小爬上壽卡,一直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遊覽車才能過來把我們接走。所以呢,最挑戰的就是從牡丹國小,到壽卡的那一段。
它的坡度是最陡的、難度是最高的,然後風雨又是最大的。那對我來說,第一次跟烤人乾一樣,第二次狂風暴雨,我想最極端的兩種狀況,我都遇過了。
所以,我想我對「壽卡」應該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感情哦,日後任何人跟我談到那個地方,我可能能夠說的故事、能分享的感受,會非常、非常豐富。
然而吊詭也就在這裡,如果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頂多流流汗、喝喝水,補充完也就算了,不冷也不熱,我想我的印象應該不會那麼深刻吧。
因為如果你平常有在騎腳踏車的話,你會知道壽卡那個坡喔,是有一點坡,但是沒有到很難,這是平心而論的話。然而正是因為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這麼精彩的天候,所以反而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值得紀念的回憶。
那當然可能你會好奇,這一次我們在狂風暴雨的狀況底下,終於爬到「壽卡鐵馬驛站」,那接下來怎麼辦呢?因為如果我們從壽卡,往東部那一整個下坡,足足12公里是非常陡的坡度,在好天氣的時候,滑下去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了,更不要說在狂風暴雨的時候。
所以,主辦單位為了安全的考量,就派了遊覽車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把一群又累、然後全身淋得跟落湯雞一樣的團員們,用遊覽車接走。
當我們上了遊覽車之後,我心裡開始非常的忐忑,忐忑什麼呢?因為上一次環島我留下來的遺憾,就是東部從「鹿野車站」到花蓮的那一段,我沒有騎到;也是因為天氣的關係不能上路,難不成這一次我過了壽卡,終於到了台灣的東岸。
整個東岸,又要因為狂風暴雨,我又要錯過這一段路嗎?那我是不是八字太硬了,連續兩次的環島行程,東部都沒騎到,那說實在的一點,我覺得我會蠻有怨念哦。
可是在遊覽車上面,我看著東部的海岸線,我心念又一轉,如果這兩次,我都會錯過東部的這一段旅程,那對我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那在我心中,我應該如何看待這兩次的經驗呢?
這時候就讓我想到,我曾經在嘉玲的一篇文章裡面,讀到的兩句話,她裡面寫到:「人生有時候要得到,有時候要得不到。」,當我們得到,我們可以證明自己完成某些事,它是我們的里程碑。
比如說,我完成了環島,我沒有錯過東部的那一段路,這就叫「得到」。但有時候也需要得不到,為什麼我會來環島第二次呢?因為上一次,我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所以我才會有第二次。
那如果我這一次,又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我可能會有第三次,這是我對我自己的瞭解而已,我還蠻有信心的喔。所以當我們「得到」的時候,它可以給我們一些肯定跟證明。
可是吊詭就在這裡了,這份肯定跟證明,有時候往往就是,會讓我們開始不再去深思、不再去體會那件事情,怎麼說呢?我打個比方吧,從小到大我們都經驗過很多考試,尤其在升學主義的台灣哦,這對我來說,已經變成是基礎的能力了。
可是你想想,當你還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任何考試、任何問題,當你已經知道答案,從你知道答案的那一刻起,往後看你還會在反覆的思考那個問題嗎?
你可能就永遠不會在去思考它,因為你覺得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可是生命當中,真正重要事情,它都需要我們終其一生反覆去思考的,包含我是誰、包含我生命的定位、包含我之於他人的價值跟意義、包含我怎麼認定我自己?
這些部分你會發現喔,當一個人開始覺得自己已經找到答案。就好像是一個修行的人,當他覺得他自己已經悟道,那這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當他覺得自己已經悟道的那一刻之後,他就不會再用一個求道者的心態,跟一個求道者的行為,好好的去思考、好好的去理解、好好的去體會,生命要給他的任何啓發。
所以,我常常講「人是習慣的動物」。習慣,它造就了我們的今天;但是習慣,也是讓我們越活越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其實習慣,在本質上來說,就是跟得到答案是一樣的。
因為在你的過去,曾經有某個習慣,幫你解決了某個問題,你就把它保留下來。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你對於這一個問題已經知道答案了,於是你就開始不會再去深思這個問題。
然而這個問題,可能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它有不同的展現;甚至於原本是問題,現在可能不是問題,又或者是原本你認為不是問題,可是現在會是問題。
就好像是很多人,一路以來活的非常的自我,一直到有一天,他終於發現這麼自我的人生,讓他真的沒有朋友。所以,同樣的他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他對問題的認定,跟他怎麼活出他自己,是不是都是在變化的?
所以回到人生,到底我們要「得到」還是要「得不到」,就像嘉玲寫的那句話一樣,或許有時候我們需要是「得到」,我們才能夠去確認自己,完成了些什麼。
但是,有時候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或有意識的讓自己「得不到」,因為當你有意識讓自己得不到時候,你對於一些生命當中,真正深刻的事情,你才會反覆的去體會,反覆的去思考。
當我在「壽卡鐵馬驛站」上了遊覽車的那一刻,我心中浮現了這些。在那當下,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東部,我是否能夠如同自己的心願一般,去完成上次失落的旅程。
但是想通了這些之後,對於是否能得到,還是依然得不到,我就放寬心了。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能夠帶來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會幫助你,在面對人生的很多選擇,跟共識的需要時候,找到適合的處理方法,跟值得的人達成共識。
11月6號的這一期『高難度對話』是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了這一期,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6號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8zyQvzkC3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