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否又胎死腹中?】林本利//若然政府推行差餉累進制,類似現時薪俸稅制,並且提供自住物業恒常寬減,例如每月6,000元租值免繳差餉,之後租值越高差餉徵收率便越高,此舉可望增加政府差餉收入,亦可以縮窄貧富差距。現時政府寬減差餉,最受惠的是那些持有大量物業的地產商和大業主。由於差餉寬減,令物業空置成本降低,變相鼓勵他們囤積居奇。//
【全文閱讀】林氏力牆|差餉累進制 縮窄貧富差距
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研究引入累進差餉制,以及為自住物業提供恒常寬減,筆者對此絕對贊同。過去兩年,香港經濟衰退,政府出現破紀錄財赤,自然要想辦法開源節流。自從九七回歸後,每逢政府出現財赤,便有人提議引入銷售稅,藉此增加政府稅收,並且可以擴闊稅基和穩定政府收入。
過去十多年,筆者已多次撰文,指出銷售稅屬累退制,即較富裕的階層,收入大部份用作投資,花費在日常生活支出的比率相對較低,要負擔的銷售稅亦相對較少。政府引入銷售稅,只會令基層市民及中產階層百上加斤,亦增加香港中小企的營商成本。此外,銷售稅無助穩定政府收入,過去經驗顯示,每逢香港出現經濟衰退,GDP下降,零售業及本地消費的跌幅遠遠高於GDP的跌幅。若然政府倚賴銷售稅,這方面的收入亦會較為波動。
過去筆者一直指出,差餉本身是一個十分穩定,而且稅基廣闊的稅項。根據政府資料,現時全港約有338萬個應繳差餉物業,包括296萬個住宅物業單位及42萬個非住宅物業單位。政府若不提供寬減,向所有物業徵收5%差餉,今個財政年度可為政府帶來約340億元稅收。換言之全港338萬個物業,一年租值約6,800億元(6,800億元x 5%=340億元)。
若然政府推行差餉累進制,類似現時薪俸稅制,並且提供自住物業恒常寬減,例如每月6,000元租值免繳差餉,之後租值越高差餉徵收率便越高,此舉可望增加政府差餉收入,亦可以縮窄貧富差距。現時政府寬減差餉,最受惠的是那些持有大量物業的地產商和大業主。由於差餉寬減,令物業空置成本降低,變相鼓勵他們囤積居奇。倘若政府向每月租值超過10萬元的超級豪宅徵收20%,甚至40%差餉,促使業主大幅調高租金,令超級豪宅的身價提升,相信喜愛炫富的超級富豪也樂於接受。
其實政府若想引入累進差餉制,只須改變徵收率便可達成,毋須花費時間研究。現時的政治制度,明顯是保護既得利益者,包括地產商和大業主,加上明年3月是特首選舉,相信累進差餉制會跟之前的空置稅一樣,最終都是「壽終正寢」。
#蘋果日報 #林氏力牆 #INVESTMAN #政經評論 #專欄 #差餉累進制 #縮貧富懸殊 #打擊囤積居奇 #關鍵在政治 #特首選舉 #地產商大業主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hket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經濟日報】《財政預算案》提出寬免2018/19年度4季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為2,500元。本港首10大業主合計獲寬減近2.6億元。翻查資料,這些大業主過去數年獲寬減的差餉更高達近6億元。……(更多內容:http://video.hket.com/video/2047375 )...
寬減差餉 在 PC3 Magazi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4日)公布將於今年內向每名合資格人士,派發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分為5期發放,即連續5個月派發1,000元。
政府將物色合適的營辦商,如八達通、支付寶、Payme等,以協助推行消費券計劃。當中包括向合資格的市民發放多半個月的綜緩及生果金、寬減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減四季住宅物業差餉等,以改善民生。
http://pc3mag.com/5000-hk-budget-gov/
#電子消費券 #財政預算案 #DSE考試費 #寬減差餉
————————————————————
👇記得Follow埋小編哋PC3嘅帳號哦❤️
MeWe:https://bit.ly/3mvanuO
Facebook:https://bit.ly/39zmTG8
Instgram:https://bit.ly/3gZz7b2
Youtube:https://bit.ly/37mQDdG10
————————————————————
設定小編哋PC3專頁「搶先看」❗優先取得科技生活著數玩樂情報
設定教學:https://bit.ly/335Fwwp
寬減差餉 在 林本利 林氏力牆 x 利財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建議政府推零售債券】林本利//香港出現通縮,除了因為經濟環境惡劣,家庭收入和租金下跌外,另一主要原因是政府推出一系列的紓困措施,都直接和間接令物價下跌,當中包括電費補貼,港鐵減價,寬減差餉和代繳公屋租金等。若然通縮情況持續,市民期待物價進一步下跌時才消費和投資,形成惡性循環,恐怕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政府一方面推出iBond,說是為了幫助市民對抗通脹,提供穩定利息收入;另一方面推出的紓困措施,往往造成通縮,令認購iBond的人很大機會只能收到兩厘的最低保證息率,息率已和通脹脫鉤。由於預期未來息率偏低,變相鼓勵大量認購iBond的市民,首日便沽貨離場。
若要避免市民產生通縮預期,延緩消費及投資,令經濟持續萎縮,政府實應檢討過去所推出的紓困措施,會否產生通縮預期。一般而言,政府直接寬減入息稅,令市民可用的收入增加,可以帶動消費。政府亦可以直接派錢,或者派消費券,規定市民在指定日期前消費,對刺激經濟的作用應較寬減各項政府收費為大。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保險公司,提供投保兩年,再等三年,合約五年後到期,保證每年可賺約3厘(5年收息約16厘)的儲蓄壽險產品,吸引力較iBond為大。此外,若投資者願意承擔股價波動的風險,亦可考慮購入穩陣的大藍籌股(包括公用股)收息,預期息率每年有3至4厘。事實上,在低息環境下,市民對保本的零售債券有一定需求,政府在經濟萎縮和財政儲備持續下降時,何不考慮趁低息環境發債,發行5至10年期的債券,每年保證息率約3厘,讓市民多一個穩陣收息而又保本的投資工具。金管局可以把發債所得到的資金,投資在全球股票、房地產及基建項目,理應每年可以賺取到高於3厘的回報。//
#ibond #通縮 #首日就沽 #推零售債券 #壹角度 #壹週刊 #政經評論 #林本利 #投資理財 #活道教育中心
寬減差餉 在 hket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經濟日報】《財政預算案》提出寬免2018/19年度4季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為2,500元。本港首10大業主合計獲寬減近2.6億元。翻查資料,這些大業主過去數年獲寬減的差餉更高達近6億元。……(更多內容:http://video.hket.com/video/20473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