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十國齊聲反對中國南海主張
正當中國同時面對跟印度和美國的衝突之際,南面的東南亞諸國亦開始有所動作,東盟(ASEAN)成員國上周六(27日)罕有發表一致聲明,反對中國以歷史為由,聲稱擁有南中國海主權。有評論認為,對北京來說,東盟的聲明敲響了警號。
東盟十個成員國上周五通過視頻展開年度峰會,聚焦武漢肺炎疫情以及南中國海主權問題。翌日發表由輪值主席國越南監督起草的立場聲明,重申1982年通過的“聯合國海洋公約”是界定海洋權利、主權權利、管轄權,以及海洋區域合法權益的根據,所有海上活動必須在這份公約的框架內進行。
近年來中國不斷擴張在南海的軍事勢力,並聲稱擁有“九段線”以內的主權,卻從未就具體定義有明確表示。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推算,中國的主張涵蓋了南中國海90%海域。
許楨:“國際海洋法公約的原則是, 任何海上權益的聲稱都以地貌為根據的。整個邏輯是,必須先有島,然後才可以不斷外展延伸。從地貌上來講,我們所謂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島,都是礁石,甚至連礁石都不算。從地貌的角度南海不太可能成為任何國家主權的宣稱。”
東盟諸國已感受到中國的實在威脅
早在4年前,荷蘭海牙的國際常設仲裁法院曾就菲律賓單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公布裁決結果,指中方自行劃設的“九段線”沒法理依據,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裁定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岩,不能擁有周邊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EEZ)或大陸架。
許楨相信, 東盟10國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是因為共同感受到中國的威脅。
許楨:“這些島跟礁與很多陸地的領土其實非常接近。這些天然的海島或海域如果屬於中國的話,對於國防比較薄弱的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東盟國家,無論國際安全、國防、還是戰略航道,當然是相當大的威脅。”
近年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 建造了大部分用於軍事目的的基礎設施,引發了許多抗議。許楨認為,解放軍此舉是要把國防力量投射到東盟國家。
許楨:“過去幾年,解放軍大規模的把一些礁石填成人工島,有些根本不是礁石,只是珊瑚的環礁,大概填個100米的跑道,這已經等同一艘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
中國擔憂東盟依仗美國抗衡解放軍
今年前2個月,東盟超過歐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這次在峰會後嚴厲批評中國,使外界感到意外。在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軍事專家李正修認為,北京在可見的將來會以逐個擊破方式解決南海爭議。
李正修:“中國大陸依然會采取各個擊破的方式,希望單獨跟有主權爭議和糾紛的國家來談,而不希望東盟這樣一個集體組織發表共同聲明來搞對抗。如果東盟繼續持有這樣的立場,可能會仰仗美國的勢力,很有可能中國大陸未來更難以單邊的方式向個別國家施壓。”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強勢,台灣,以及越南和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均聲稱對這片海域擁有部分主權。李正修相信,在習近平領導下,北京不會放棄軍事化南海島嶼,更不會放棄素來主張的“九段線”。
記者:高鋒 責編:胡力漢 嘉遠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專屬管轄定義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南海仲裁在吵什麼?>
今天南海仲裁案結果出來,
中國大敗(九段線合法性被打掉),
台灣也輸(太平島被認定為礁不是島)
菲律賓大獲全勝!
http://www.appledaily.com.tw/…/%20%E5%85%A8%E6%96%87%E9%80%…
不管結果如何,至少這是少數台灣有碰到邊的國際議題,
值得好好關切~
以下就幾個問題簡單回答:
1.中國為何積極填海造陸?
中國聲稱擁有南海主權(九段線)
並在七個礁岩填海造陸,
(華陽礁、美濟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和永暑礁)
主要是希望透過建立軍事設施,達成實際上控制南海的目的~
2.菲律賓為何要提仲裁?
因為以軍事力量,菲律賓打也打不過中國,
提起仲裁,至少在法律上讓中國顏面無光,
菲律賓的訴求有十幾項,但主要有兩個:
(1)確認中國九段線主張無效,
(2)確認南海裡沒有任何島嶼,只有礁岩,
因為島嶼可以主張200海里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
礁岩不行,只能主張12海里領海,
這是對中國的反制,
但台灣躺著也中槍,
太平島如果被宣布為礁岩,法律效果差很大,
這也是台灣政府始終不願意鬆口同意仲裁結果,
只說對台灣有利我們就承認~
3.開庭經過:
中國是相對人,按理應該出庭主張權利,
甚至挑選自己喜歡的仲裁人,
但是中國不願意這麼做,也不願意參與,
後來仲裁人由國際法庭指派,
中國方面的意見也沒提出
(k的os:這在官司上是很吃虧的!
因為你不參與,仲裁法院並不因此喪失管轄權~)
至於台灣方面雖然很想參加,但是沒有名分,連旁聽都沒資格,
雖然台灣在今年三月向仲裁庭提出一份文件,
試圖說明太平島有獨立淡水且非退潮才顯露的土地,
不符合礁岩的定義,應該是島嶼,
不過你一個路人提出的文件,仲裁庭應該是拿去墊便當了~
4.仲裁結果:
(1)九段線部分:
仲裁庭認為中國歷史上在南海海域的航行和捕魚
反映的是對公海自由,而非歷史性權利的行使,
並且沒有證據表明
中國歷史上對南海海域行使排他性的控制
或者阻止了其他國家對資源的開發。
因此,仲裁庭得出結論,
認為中國並無主張對“九段線”之內海域的資源
享有歷史性權利的法律基礎。
(2)太平島部分:
其實仲裁庭並沒有一個一個去檢視
哪一個島符合或不符合島的要件,
而是以一個概括的方式去檢視,
仲裁庭認為,是島?還是礁岩?
並不僅以這個島礁是否是常態露出於海面上,或有無獨立淡水,
而是取決於一個島礁在自然狀態下,
可以維持一個穩定的人類群聚,
不必依賴於外來資源的客觀承載力。
(關鍵字:客觀承載力、獨立承載力)
仲裁庭注意到,
現在很多島礁上駐扎的政府人員依賴於外來的支持,
不能反映這些島礁的承載力。
另外仲裁庭注意到歷史上小規模的漁民曾經利用南沙群島,
且有若干在其上建立日本漁業和肥料開采企業的嘗試。
仲裁庭認定,
這種短暫的利用並不構成穩定的人類社群的定居,
且歷史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純采掘性的。
據此,仲裁庭得出結論,
認為南沙群島無一能夠產生延伸的海洋區域。
結語:
南海仲裁結果,
第一個九段線部分,k就不認為中國主張會贏,
因為歷史因素主張太過薄弱,
結果出來,仲裁庭認為
即使有歷史因素證明中國漁民曾經使用過這些礁岩,
但只是路過而非建立一個穩定長期的排他性支配,
這一個部分被打槍,也是意料之中~
至於第二個太平島部分,
我有點詫異,
因為太平島是一個0.5平方公里的土地,
大約是大安森林公園的兩倍,
並非隨著潮汐就會消失的土地,且擁有獨立淡水,
魯賓遜上岸也可以活好幾年的,
這怎麼不是島嶼勒?
只能說仲裁庭把島嶼的好球帶限縮得非常小非常小,
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比如太平島,
既然還需要靠台灣每兩個月一次的運補,
以上面仲裁庭的標準(客觀承載力),
應該是沒辦法及格的~
相關法條: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島嶼制度):
一、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二、除第三款另有規定外,島嶼的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應按照本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
三、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
不應有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