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主管的新住民發展基金每年預算五億元,讓最近大量移居台灣的香港人很心動,居然陸委會也向行政院建議納入。我的疑問是,真的要撐香港、挺港人,#為什麼負責港澳事務的陸委會不編列預算,不好好地把份內事務做好?
-
新住民發展基金的前身是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是我國政府為加強提供外籍配偶照顧,有效整合各界資源,提高外籍配偶教育水平與素養,完善外籍配偶照顧輔導網絡,以達成開發新人力資源,創造多元文化社會之目標,在2005年起依據預算法規定,設置本基金,並編製附屬單位預算。
-
這個基金是國庫撥款等特定收入來源,供辦理特定政務所需,#屬預算法第4條所定之特別收入基金,怎麼可以輕易變動或挪為他用?
-
其實新住民發展基金去年的決算3億2,313萬0609元,如果考量現有(110年7月底) 新住民人數為569,106人,每人平均567元,還沒有考慮對於新二代的補助輔導,也是基金最近幾年的重點項目。
-
反觀陸委會每年的預算超過九億,並沒有因為這幾年兩岸急凍,所有的交流幾乎停擺,業務量劇減而減少預算,我們要問: #這些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
網路上最近流傳一則氣死小老百姓的訊息: 陸委會的預算就用來奉養221位大員,不管有沒有業務,九職等科長35人、專門委員15人(每人薪水近10萬元),10職等以上的簡任官40人(薪水10萬元起跳)。
-
要扶助來台的香港新住民,應該是陸委會(港澳處)要編預算,不要賴給新住民發展基金會,如果香港非國人配偶的新住民要納入,#其他東南亞非國人配偶的新住民為何不能納入?
-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7250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學教師月薪18K 鄭麗君:教育部麻木不仁 應限期終結高教血汗工廠 立法委員鄭麗君今(2)日就高教現場非典化勞動現況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鄭麗君表示在勞動意識高漲的台灣社會,大專院校教師的勞動權益卻長期被忽視,教職員就像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在血汗工廠日復一日工作著,對教育品質無疑是一...
「專門委員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請益] 公部門的專委算很大嗎? - 看板PublicServan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請問公務員科長一個月薪水多少?? (第6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個管師薪水Dcard. ChatGPT爆紅他點出這十種工作小心被AI取代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九職等科長薪水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氣象局技正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氣象局技正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新聞] 基層領比科長多…薪俸公平性考委喊檢討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個管師薪水Ptt. 長照個管師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黑特] 柯文哲走不出反美死路- HatePolitics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專門委員薪水 在 Re: [新聞] 「吹噓台美關係好無法阻止斷交」!柯文 - PTT評價 的評價
專門委員薪水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是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別讓奧運激情只是曇花一現!
在奧運熱潮退散過後,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是,台灣是否有機會能夠延續這股熱潮、延續這股能量,進而改善我們的運動環境?
在上週,我收到超跑好手 Kevin Lin 林義傑 的邀請,參加了2021 國是體育論壇,當場有選手代表、專家學者、選手家長、企業代表、以及跨黨派的委員們,互相分享交流了彼此的看法!
其實,自從進入教文委員會之後,對於台灣體育、運動的相關議題,我都持續和專業人士請益,在當天的論壇中,我也引了同樣長期關心台灣體育環境、體育改革,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老師的一番話:「運動是屬於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剛好也是當天論壇的主題之一。
💪🏻旗座型的體育結構,應該往更穩固的金字塔邁進!
長年以來,台灣體育結構的圖像像是「竹竿」、甚至可以說是「旗座」,因為從小就直接抓出特定小眾,把資源灌注在這群人身上,把他們專門化、特殊化,然後就期待他們能成為頂尖選手;相較之下,歐美國家則是金字塔型,由於運動本就是他們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層的運動人口很多,自然會往上堆疊出更穩固的頂端優秀運動人口。
在國外,運動是人們生活裡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台灣,卻是「體育即國力」,讓體育成為國家力量的展示,二者基本價值的差距非常明顯。
我認為,我們要的應該是全民的運動,而不是國家的體育,更應該朝金字塔型狀的目標邁進,讓運動成為全民風氣,做為金字塔底層深厚的基底,向上堆疊出專業的運動員、頂尖的選手。
💪🏻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如何延續、擴大?
這次的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選手創下史上最好的成績,讓黃金計畫也成為了政績的展現,不過,在幾次和體育專家討論的過程中,他們和我說,其實黃金計畫的想法和內容,在國外早已是「常態性的基礎建設」,這些都算是基本配備。
不過,台灣總算跨出這一步,朝更好的方向前進,因此,我們當然也非常肯定黃金計畫的存在,然而,我們也必須思考,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是否有機會延續、擴大?
這次的黃金計畫其實早已設定了「奪牌熱門」選手作為標的,未來有沒有機會擴散到其他更多的項目?放寬奪牌熱門的標準?把這些資源分佈出去,讓更多選手受益,藉以提升整體的環境呢?
除此之外,除了黃金計畫之外,其實我們應該也能設定白金計畫、青銅計畫、木頭計畫,針對其他不同層級的運動人口投入相對應的資源,而不是只聚焦在有希望、有機會奪牌的頂尖選手身上,在金字塔頂端之外去擴大基盤,讓運動走入國民生活之中。
💪🏻改善體育環境,提升選手待遇!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體育的本質不該只是獎牌,除了獎牌、獎金之外,我們更應該看見選手背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也應該看到其他正辛勤練習的選手,把資源用來資助培育體育選手、改善體育訓練環境,才是我們的政府應該大力做的。
然而,以現在的國手待遇標準來說,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目前,我們給予國手的「薪水」,僅有「零用金補助」的每個月 15,500 元,若選手畢業後未就學就業,才會有另外每個月 3 萬元的「生活津貼」。
但這樣的待遇合理嗎?當選手被徵招進入國訓中心訓練時,若本身的工作薪資就已超過這些補助與津貼,成為國手的榮耀感,值得他這樣犧牲自己原先就穩定的生活嗎?而還在就學階段的選手們,若接受國家隊徵招,他們能拿到的也僅有每個月 15,500 元零用金補助,這樣真的足夠嗎?
其實,我國目前不論是出賽或是培訓時期,選手和協會間或是奧會間,都少有書面協定契約,僅有選手遴選時的報名表或是受訓前的切結書,也就是說,選手在培訓或遴選期間,並沒有足夠的保障。
我們整理了其他國家的做法,在奧運出賽的契約上,就可以看到各國有許多值得參考的例子!
美國跟英國的做法,是提出一個「契約大綱」,讓各協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調整跟選手簽約;紐西蘭、澳洲,則是統一由國家奧會去和選手簽約。而契約的內容會包含比賽各個階段中,協會和選手間各自的權利義務,例如怎麼選拔、怎麼訓練、選手出賽時兩者各有什麼權利義務等,相關內容都在契約中明確地被訂定。
我們是否也能效仿國外,讓選手和協會、或是選手和奧會之間,能有這樣子的書面協定呢?或許是主動提供大綱或範本供他們使用,或是提供奧會、單項協會和選手間,能有一個根據各自需要調整契約細節的平台跟資源,讓選手和協會間能有充分協商的空間,來制定公平的契約;簽約之後,也需要追蹤與監督契約的履行狀況,並且提供爭端解決機制,才能給予選手更多的保障。
我們的政府,是應該要來承擔這樣的責任的。
這次的奧運,台灣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感到無比的光榮與驕傲,但是,我們更應該延續這樣的熱度,來思考要如何讓這樣的成績、讓這樣的風潮,不會只是四年一次的曇花一現!
無論是競技運動或是全民運動,我們的體育環境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我們的運動風氣,也應該能再往上提升。
雖然我稱不上是體育專家,但是我會持續和相關的專業人士來請益、交流,持續為了台灣的運動環境努力!
專門委員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香港人的腦海中,有些數字,有些日子,變得不能遺忘,也變成禁忌。
當大家以為這些事情,會被記住一輩子。
其實,歷史在不斷被消失,也許多年後,數字又變回沒意義的數字。
那些日子,也變回歌舞昇平的日常。
『歷史不斷重複』,在1967年也發生了一件令當年的香港人沒法遺忘的歷史。
期間有約2000人被檢控,800多人受傷,50多人死亡。
人們稱為『六七暴動』。
2017年,香港教育局表示不會將『六七暴動』列入初中中史科課程。
副秘書展康陳翠華形容這件事是「雞毛蒜皮」,局長楊潤雄亦稱「重要性較低」。
*******
我,是一名汽車銷售員。
今天是1969年12月9日,是「香港節」。
各區都在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我跟老婆和女兒來到尖沙咀,今天在彌敦道有花車巡遊,街道兩旁的行人道被擠得水洩不通,為了讓女兒可以清楚看到花車,我把她抱起放在我的肩膀上。
「爸爸~車車來了!車車來了!」女兒高興得揮舞著腿。
穿著光鮮制服的軍操部隊,浩浩蕩蕩地在街道上前行,市民的歡呼聲像海浪一樣從遠處湧至。
此時,老婆撞一撞我肩膀,輕聲說:「難得一家人出來,高興一點吧。」
「嗯。」我勉強擠出笑容。
軍操部隊的後方是經過打扮,車身貼上鮮花的汽車,為響應市民的歡呼,司機不斷響號。
聒噪的響號聲震動著耳膜,2年前所發生的事,沒法控制地在腦海浮現出來,這不堪回首的記憶,使我全身顫抖,渾身冒汗,眩暈得幾乎跌倒,老婆見狀馬上抱著女兒抱,扶著離開觀看花車的人群。
「你沒事吧?」老婆將我拉進懷裏不斷安慰我。
「我……」我害怕得像個小孩一樣哭了起來:「這件事,千萬不能跟我們的女兒說。」
「這又不是你的錯。」老婆。
兩年前,1967年5月。
在我的極力遊說之下,成功賣出一台汽車,客戶的名字叫林彬。
老實說,我只知道他是一名電台DJ﹐從沒聽過他的節目。但每次見面,我都會說畢恭畢敬地說:「林先生,我很喜歡聽你的節目。」
近日在各區的街頭陸續出現工人示威,街頭也出現警民衝突。老實說,我對這類政治新聞不太熱衷。
但林彬卻對這件事非常熱心,每次跟我見面都滔滔不絕,我為了能賣出汽車,只好不斷附和。
在1967年,香港在英國的殖民下,中文仍沒有法定地位,懂不懂英語就成為了勞動階級的分界線。
4月,在新蒲崗的香港人造花廠分廠發生了一場勞資糾紛。因當時沒有明確的法例保障勞工,工廠頒布了一些嚴苛的規定使工人不滿。
只要查證有工人損壞生產機器,則不獲發放工資。在生產高峰期不允許工人請假,也沒有所謂的法定假期。
工人派出代表與廠方談判,結果不單沒有達成共識,更解僱了包括工人代表的92名工人。
由於工人不滿廠方的強硬手段,此時一些左派工會見狀便乘機介入,煽動工人將行動升級,演變成大規模示威。
工人封鎖工廠附近的街道阻止廠方出貨,工廠的管工與示威工人發生打鬥,警方派人到場調停,結果局勢變得更加混亂,當日防暴隊拘捕多人,衝突亦令多名工人受傷。
警方似是看準了這次示威的始作俑者,專門拘捕左派工作人員。左派報章亦大罵「港英政府行為迫害民族,鎮壓群眾是野蠻的法西斯暴行」呼籲民眾上街。
這件事後,便陸續發生發生警民衝突,工聯會(沒錯,就是我們現在認識的工聯會)召開緊急會議,更在5月16日成立了「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由工聯會理事長楊光當上委員會主席。
我聽到的當刻還笑說:「這個人還真不懂起名字啊~」
這個簡稱鬥委會聯合工聯會發動各區示威及大罷工,誓言將「香港」變成「臭港」。組織民眾放火燒車,以及黃大仙公務員宿舍。
當時的左派學校亦受到教師的指導,印刷大字報在街上聲援,很多學生因為手握宣傳單張,校內被搜到土製炸彈而被拘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抗議:「英國政府勾結美帝國主義反對中國的陰謀」,「港英當局利用人造花廠勞資糾紛,對中國居民和工人進行迫害」
而政府則聲明希望社會恢復和平,是絕大多數市民的願望,又說警方做法已非常克制。
這個年代政府與人民的溝通不多,而在香港勞動階級的工人佔大多數,工聯會聲稱會動用撥款,讓左派工人罷工後繼續每月發薪水,使更多工人加入示威行動。
示威人士大多手持「毛語錄」高呼口號「愛國無罪」「反對港英政府管治」。
衝突升級,傷亡人數亦急增,有警員聲稱示威人企圖搶槍而開槍射殺,街上亦不斷出現放火燒巴士,街道上、戲院和火車路軌更出現寫著『同胞勿近』的土製炸彈。
1967年8月20日,我非常記得林彬找我見面,他哭得不能自已,說清華街一對年幼姊弟,因誤觸土製炸彈而被炸死。
我說:「你還是買輛汽車出入會比較安全吧?」
當天,林彬答應了。
沒想到,在8月24日,他因為經常在節目狠斥左派的惡行,在電台外被人淋上電油,投擲汽油彈活生生燒死。
直至他去世那天,我仍沒聽過他的節目,如果我有關心事態發展,如果我有聽他的節目,或許我會勸他下班早點回家,注意安全,而不是買我的汽車。
********
今天是1969年12月9日,是「香港節」。
我剛從摩星嶺集中營被釋放出來。
我,是被鬥委會選中成為炸彈隊的「炸彈兵」。
下集預告:出獄後的最後任務。
以上故事背景為真實歷史事件。
目標希望有2000like & 200share~
在香港被消失前,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香港人有義務瞭解香港歷史!
全書以故事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繪畫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6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專門委員薪水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學教師月薪18K 鄭麗君:教育部麻木不仁 應限期終結高教血汗工廠
立法委員鄭麗君今(2)日就高教現場非典化勞動現況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鄭麗君表示在勞動意識高漲的台灣社會,大專院校教師的勞動權益卻長期被忽視,教職員就像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在血汗工廠日復一日工作著,對教育品質無疑是一種惡行循環。鄭麗君認為高教勞動條件惡劣除了侵害教職員權益之外,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與權益,教育部對於教師勞動權益已經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要求蔣偉寧剋期完成高教現場非典化勞動現況調查報告,並依法保障高教教職員勞動權益,終結高等教育的血汗工廠。
鄭麗君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2001年各大學專任教師有41,822人,兼任教師僅有27,111人,到了去年,專任教師有49,929人,十年來僅微幅成長,但兼任教師卻大增至44,215人,增加63%。在快速增多的兼任教師中,出現了所謂「專職兼任教師」的荒謬現象。這種專門在好幾個學校逐鐘點而居的游牧教師,儘管和專任教師同樣上滿每週10學分,1週上課10小時,備課加改考卷、作業30小時,以及4小時討論,加起來一周工作44小時,平均月薪卻大約僅有基本工資的水準,若以每小時630元10學分來算,月薪僅1萬8900元,加上寒暑假不上課就沒薪水的情況,真正是隱藏在學術神聖帷幕背後的血汗工廠。不止於此,這些兼任教師擔負繁重的教學工作還不能獨立申請研究案,根本無從增進學術能力以及教學品質,直接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與權益保障。
鄭麗君更接獲勞團申訴,表示有高教職員,被學校以新年度經費不足,要求減薪否則不續聘。然而,行政職員工作大多是勞基法所謂的繼續性工作,依據勞基法第9條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學校採一年一聘逐年檢討締約條件的作法顯然是違法的行為。鄭麗君要求蔣偉寧必須調查這個違法的現象。
鄭麗君譴責教育部行政怠惰,以學術自主為藉口,對於高教現場這些侵害教職員勞動權益的現象視而不見,毫無作為。實則教育部並不是沒有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大學法第5條以及私校法第55條都賦予教育部透過獎補助款及招生名額的控制,來監督大專院校。鄭麗君要求蔣偉寧拿出魄力,限期完成高教現場非典化勞動現況調查報告以掌握實際情形,並據以確實解決高教教職員勞動權益所受的侵害,終結高等教育的血汗工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1EcGmQJrqs/hqdefault.jpg)
專門委員薪水 在 請問公務員科長一個月薪水多少?? (第6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不管他們的配薪方式,他們的薪水還是遠高於我們的高中小學教師。 ... 年地方特考合格,現在已經升到簡任10職等的專門委員了,相當於武職軍人的將軍等級, ... <看更多>
專門委員薪水 在 個管師薪水Dcard. ChatGPT爆紅他點出這十種工作小心被AI取代 的推薦與評價
衛福部長照司專門委員周道君說,中央補助開辦長照A單位3名個管師人力聘雇費用,但不設限一. 工作內容1. 承接照管中心轉介之長照需要者,與本人及其 ... ... <看更多>
專門委員薪水 在 [請益] 公部門的專委算很大嗎? - 看板PublicServan 的推薦與評價
想問一下
最近看到一個爸爸級(5x歲)的朋友
看名片上他是xx署的專門委員
請問專門委員(senior executive offier)
這個位子是組長級?比科長大嗎?到底算多大呢?
很少有公務人員的名片上面可以附手機號碼
表示他很大?負責喬事情的嗎?
好奇一問 請各大公務員長官解答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42.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Servan/M.1436594086.A.A63.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