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種唐老鴨的兩種詮釋
看似跟政治一點也沒關的大眾文化產品,其蘊含的政治議題,近日被熱議,《花木蘭》不是迪士尼被讀者反省的孤例,同樣具代表性,還有人盡皆知、家喻戶曉的唐老鴨。
早在1970年代,歐洲的唐老鴨(Donald Duck)迷們即陸續成立研究社、社團,發表刊物探討唐老鴨世界裡的廣大宇宙觀。這種對唐老鴨漫畫的熱情,在德國甚至持續到今天。
相較之下,有關迪士尼的評論,聲勢則顯得弱小許多,甚至部分評論發表後,遭受到的責難比原初的批評力道更為猛烈。1970年代智利出版的《如何閱讀唐老鴨漫畫:迪士尼漫畫中的帝國主義意識形態》,就是經典的案例。
本文將回顧這兩種看待唐老鴨漫畫的不同觀點,及其迥異的出版時空背景,在剛好的距離之外,回頭審視當我們觀看大眾文化產品時,自己的認同與立場……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