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期進階班已開始收生】
由於更新進階班每次都好大工程,因此不會經常開辦,而一開就可能會開兩班(剛剛上完的第3、4期,都是一次過開兩班,更新資料及加內容,花了1、2個月時間)。以下係下一期進階班時間(第5期)現正式接受報名。2022年,第二季。
第一課:必需掌握的經濟與行業關鍵
第二課:企業價值與高息股投資術
第三課:活用財務比率尋寶術
第四課:年報拆解技巧進階
第五課:尋找資產隱藏型企業秘技
第六課:利用平貴把握最佳買賣時機
第七課:必學18種企業估值模式
第八課:實用大行報告尋寶術
第九課:10倍股選股術(上)
第十課:10倍股選股術(下)
【倍升股進階課程】(共30小時)(共10堂)
日期:2022年5月20, 27日
及6月10, 17, 24日
及7月8, 15, 22, 29日
及8月5日(逢星期五)
時間:1900-2200
地點:灣仔
費用:$18800(新學員)
費用:$12800(讀過「龔成投資倍升股課程」學員)
報名:https://www.80shing.com/register.php?id=3
(過往曾報讀「龔成投資倍升股課程」的學員,報讀進階班,可以享有優惠價$12800,注意:必須出示之前課程的付款證明。請於這次入數後,同時whatsapp上次與今次的入數紙)。
進階班是「投資倍升股課程」的延伸,對象是有基本投資知識,或已完成「投資倍升股課程」的學員。課程內容專業,集中實用層面。
進階班內容涵蓋價值投資法的全面應用,經濟、行業、企業的全面分析,財務報表進階分析,財務數據的運用,進階企業估值模式,全面掌握平貴。
更會用2堂時間講述進攻型股票,這類潛力10倍股的選股技巧,有系統的尋找過程,當中的投資策略,風險控制。
進階班9成以上內容,從未出現在本人過往的書及課程中,都是從未曝光的不傳投資秘技(之後亦不會出書公開),因為當一個投資方法太多人知,就會開始失效,就會由高回報跌至一般回報。
學員完成課程後,能掌握專業的投資技巧,大幅提升投資實力,投資回報進一步提高!
---------------------
以下是課程的詳細內容:
【倍升股進階課程】
第一課:必需掌握的經濟與行業關鍵
--股票與企業概念
--重要經濟數據講述與分析技巧
--如何用2個簡單指標,成功捕捉大市近20年的4次低位
--如何簡單判斷,大市處明顯貴的水平
--利率與樓市的關係
--利率與股市的關係
--孳息率倒掛分析與短期債息分析加減息
--重要行業結構講述與分析技巧
--各行業影響企業價值因素
--行業獨有關鍵分析位
--價值投資者必需掌握的行業進階分析技巧
--銀行業息差、壞賬、資本充足比率等分析技巧
--保險業浮存金、內含價值等估值概念
--博彩業的淨贏率及中場等分析指標
--地產業的土地儲備與凈資產價值估值法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利用波特模型作行業與企業分析
--套戥概念簡介
--60大行業結構、特性、增長力、投資關鍵位(8頁紙詳細列表)
第二課:企業價值與高息股投資術
--企業價值與營運概念
--盈利與價值基本關係與計算
--再投資與增長對價值影響的計算
--高增長與企業市盈率的關係計算
--超實用價值投資網操作及選股
--利用網站快速為企業優質度評分
--利用網站為企業進行快速估值
--避開假高息股陷阱
--尋找8%高息股投資術
--推介多隻8%-10%優質高息股
--分析收息股技巧與入市策略
--收息股矩陣評估法
--收息股賺倍計回報術
--收息股循環投資術
--平買高息股技巧
--尋找潛力收息股技巧
第三課:活用財務比率尋寶術
--財務報表項目6大分類及列表
--損益表附註分析技巧
--資產負債表附註分析技巧
--學習填寫報表互動圖與比率應用
--負債年期息率與資產拆解分析
--24大財務比率柝解與應用
--善用財務比率選股與分析企業
--應收賬、應付賬、存貨的分析技巧
--生意完整週期圖分析與應用
--利用生意週期分析企業質素與營運現金
--現金轉換週期計算
--企業現金分析及評估方法
--杜邦分析法計算與應用
--4大財務報表關聯性全面拆解
--超實用24大財務比率分析與應用(4頁紙詳細列表)
第四課:年報拆解技巧進階
--現金流量表全面拆解
--應收賬及存貨如何影響現金流
--現金流入賬模式
--資本開支概念與分析
--現金流象限圖分析法
--從象限將企業歸為8大類
--8大類企業拆解特性列表
--分析股東權益變動表
--保留盈餘分析
--從保留盈餘比較法去分析企業質素
--較複雜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擁物業重估的企業估值
--銀行股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分析技巧
--銀行多個業務拆解及分析方法
--銀行壞賬與減值撥備分析
--企業年報實例分析
第五課:尋找資產隱藏型企業秘技
--附屬、聯營、合營入賬模式
--拆解綜合企業的年報
--附屬公司如何扭曲財務比率
--聯營、合營公司如何扭曲財務比率
--如何尋找資產隱藏型企業
--資產隱藏型企業年報分析
--尋找被市場低估的資產隱藏型企業
--尋找資產隱藏型企業的指標
--介紹一間資產隱藏型企業
--如何分析隱藏資產的實質價值
--問題企業的年報
--如何避開問題企業
--問題企業細節位分析
--如何分析一份物業估值報告
--計算物業估值的方法
--如何分析地產股的物業價值有無誇大
第六課:利用平貴把握最佳買賣時機
--企業價值概念
--如何分辨企業總價值與企業內在價值
--安全邊際與平貴概念
--不同類別企業的估值方法
--較常用及核心的估值法
--現金流折現法
--市盈率估值法
--估值法的簡易應用
--市盈增長率
--市賬率估值法
--股息折現法與股息率評估法
--簡易評估收息股平貴方法
--資本化法
--市場法
--重估淨資產估值法
--淨資產價值法
--輔助估值模式
--利用輔助估值去計算福壽園隱藏價值
第七課:必學18種企業估值模式
--如何利用多種估值法配合運用
--企業總價值與內在價值的應用與估值角度
--如何計算特別資產的價值
--未有盈利的企業估值概念
--市銷率估值法
--EV相關估值法
--EV / Sales估值法
--經營現金溢利EBITDA的應用與限制
--資產及折舊較大企業的估值模式
--EV / EBITDA估值法
--如何從企業總價值推算內在價值
--如何多角度計算賭業股的價值
--保險企業的估值模式
--市涵率估值法
--市評率估值法
--分類加總估值法
--18大估值法的應用與限制
--18大估值法公式、應用、特性、限制詳細列表
第八課:實用大行報告尋寶術
--利用學報告,提升投資實力至入門級分析員水平
--免費尋找大行報告(分析企業的研究報告)的途徑
--尋找擁詳細企業分析報告
--從分析報告中,得出有用的行業統計、企業研究
--利用報告圖表與數據,作出有用的推論
--從大行報告中,學懂專業的分析企業方法
--報告常用財務數據及字眼解讀
--報告常用分析指標如滾動市盈率、前瞻市盈率
--報告常用分析圖:PE band、PB band、估值指標走勢圖
--如何在報告尋找有用的企業估值及預測財務數據
--推論報告裡,企業估值的合理性,以及如何調整
--應用課堂所學的企業分析、估值方法,去閱讀分析報告及作出獨立判斷
--學習專業報告的企業估值模式
--這類分析報告如何為潛力企業進行估值
--自行寫股票研究報告的技巧
--學習分析企業的角度與重點位
第九課:10倍股選股術(上)
--不同類別10倍股的投資策略
--進攻型10倍股選股術
--成就10倍股的4大類別
--10倍股的34個企業特質
--尋10倍股6大選股法
--詳細講述6大選法及運用技巧
--利用程式去尋找10倍股的方法
--利用指數去尋找10倍股的方法
--潛力股大師選股15個要點
--利用分析大環境去投資10倍股
--利用評分的模式去尋找10倍股
--講述多個2020年代大環境潛力股
(部分內容要點不便公開,上課才會講述)
第十課:10倍股選股術(下)
--多種10倍股的選股技巧
--如何善用危機去尋找10倍股
--環境危機型10倍股的發掘模式
--企業危機型10倍股的發掘模式
--泡沫價值投資法的選股法
--利用泡沫價值投資法創造10倍股
--掌握泡沫4個階段並有效運用
--索羅斯泡沫投資法
--10倍股的投資技巧及買賣策略
--利用或然率及期望值計算投資10倍股
--以投資值博率計算10倍股風險與回報
--利用多種情況分析法投資10倍股
--各類10倍股的選股過程
(部分內容要點不便公開,上課才會講述)
進階班9成以上內容,從未出現在本人過往的書及課程中,都是從未曝光的不傳投資秘技(之後亦不會出書公開),因為當一個投資方法太多人知,就會開始失效,就會由高回報跌至一般回報。
所有進階班學員,都會得到由價值投資網站,送贈的6個月「進階版」操作版面,大大增加選股、企業優質度分析、企業估值的速度。
完成課程後,你會掌握:
☆更有效利用現時經濟數據作分析
☆掌握各行業特點以作投資
☆選8%-10%高息股技巧
☆深入利用財務報表選優質企業
☆全面利用財務數據分析企業質素
☆多種必學企業進階估值技巧
☆利用估值更有效掌握平貴買賣價
☆活用大行報告尋優質股
☆提升投資實力至入門級分析員水平
☆自行尋找10倍股的方法
☆10倍股的投資策略
【倍升股進階課程】(共30小時)(共10堂)
日期:2022年5月20, 27日
及6月10, 17, 24日
及7月8, 15, 22, 29日
及8月5日(逢星期五)
時間:1900-2200
地點:灣仔
費用:$18800(新學員)
費用:$12800(讀過「龔成投資倍升股課程」學員)
報名:https://www.80shing.com/register.php?id=3
(過往曾報讀「龔成投資倍升股課程」的學員,報讀進階班,可以享有優惠價$12800,注意:必須出示之前課程的付款證明。請於這次入數後,同時whatsapp上次與今次的入數紙)。
對價關係保險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裁判時報 第110期(2021,8)
本期公法欄位部分,許育典教授針對司法院就原住民持槍枝狩獵遭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判刑而引起社會諸多議論的釋憲案,作成之大法官釋字第803號解釋,從原住民族狩獵活動的文化權利究竟是個人權或是集體權等憲法角度深入析論,值得研讀!
民商法欄位部分,林秀雄教授撰文分析法院判決來回更審之民事事件,釐清遺贈與贈與之性質是否相同及得否類推適用撤銷贈與之規定等重要觀念。游進發教授以最高法院最近判決為例從法條邏輯結構出發,闡述責任成立與責任範圍因果關係之內涵。徐婉寧教授以一則網路媒體披露後受矚目與討論之行政法院判決,撰文深入剖析一名臺南地區長者於夜班下班通勤途中前往吃鹹粥當早餐之行為,是否為「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而符合勞保條例授權訂定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規定:勞工上下班途中於適當時間在往返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遭遇通勤災害,應視為職業災害之情形?此外,周振鋒教授則撰文分析如何判斷法人股東及其代表人董事利益衝突時,有無公司法第178條規定不得加入表決之情形。
刑法部分,張天一教授則針對最高法院之最新判決,撰文在檢視銀行法第29條之1「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中,有關「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利息、股息或其他報酬」要件之認定標準。
在其他欄位,本期月旦時論中吳巡龍檢察官撰寫的「民代收賄『職務上行為』之判斷標準」、黃珮禎法官執筆的「國民法官法模擬法庭觀察筆記」。司律評台欄位中邱忠義法官的「論賄賂罪『對價關係』之判斷基準」、張哲倫律師的「專利貢獻度對損害賠償界定之影響」等,均具有重要實踐意義。此外,「法苑‧法觀」專欄的法律小品,施慶堂檢察官的「民事執行處VS討債公司」、楊智守法官「賠償與量刑的算計」,亦值得本刊讀者品味。
📕本期內容
【裁判時報】
ℹ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作為文化集體權──評釋字第803號解釋的釋憲同理心/許育典
ℹ論繼承人可否撤銷遺贈──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48號判決評析/林秀雄
ℹ侵權責任法責任成立與責任範圍之因果關係──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61號民事判決/游進發
ℹ臺南長者通勤途中吃鹹粥當早餐是日常生活所必需?──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6年度簡上字第50號判決/徐婉寧
ℹ法人股東及其代表人董事之競業禁止與利益衝突之判斷──評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字第465號民事判決/周振鋒
ℹ對銀行法上「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再檢視──兼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403號判決及其歷審判決/張天一
【月旦時論】
🔸民代收賄「職務上行為」之判斷標準/吳巡龍
🔸國民法官法模擬法庭觀察筆記──從國民法官面之觀察/黃珮禎
【司律評台】
✒論賄賂罪「對價關係」之判斷基準/邱忠義
✒專利貢獻度對損害賠償界定之影響──兼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467號判決/張哲倫
【實務法學】
🔸民事法類
民法第18條之人格權侵害除去請求權,無消滅時效適用(106台上2677)/曾品傑
【法苑、法觀】
◼民事執行處VS討債公司/施慶堂
◼賠償與量刑的算計/楊智守
📕完整介紹: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16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對價關係保險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利潤」究竟是什麼
這一講不是要講經商,我們小小地梳理一個大大的話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簡單地說,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利潤」。
我不信你會不想要利潤。利潤是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那一部分,是收穫比付出多出來的部分。利潤是正的,說明你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說明瞭社會對你的肯定。利潤要是負的,就說明你創造的價值配不上你的一番折騰。
但你要是細想,利潤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
你必須直接去市場上買賣點什麼東西才談得上利潤。上班拿固定工資是沒有利潤的。哪怕你工資再高,那也只是你的勞動所得,都是根據你這個水平,你應該得的,是市場認為正好等於你的付出的回報 —— 這表現在你要是不上班就沒有收入。
而利潤則是「不該得」的東西,可以說是躺著賺的錢。這個性質曾經使得有些思想家認為拿利潤是不道德的。
馬克思譴責利潤。你開個工廠,買了機器和廠房,雇了工人,進了一批原材料,工人生產出產品,你把產品賣掉。然後你一算賬,賣產品的收入減去工人工資、機器廠房和原材料的花費,還多出來了一筆錢,這就是利潤。你欣然把這筆錢放入自己口袋。馬克思說且慢!工人累死累活工作才拿那麼一點工資,你幹什麼了就拿這麼多錢,你那叫剩餘價值!你無償佔有了別人創造的價值。
你當然不服氣。你說不是啊,我管理工人,我組織生產,我聯繫了進貨和銷售,我安排廠裡的大事小情,這怎麼不是創造價值呢?
馬克思會告訴你,你做的這些事兒的確也是勞動,你可以拿一份高工資,但你的工資不會像利潤那麼高。你完全可以雇一個職業經理人替你管理工廠。你把職業經理人的工資發了,還會剩下一筆錢,這筆錢才是真正的利潤。
這個計算讓馬克思深感憤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咱們還是單說資本主義這邊對此是怎麼想的。崇尚市場的經濟學家也算了這個賬,但結果是利潤好像不應該存在。
我們假設老張開工廠賺了一萬塊錢的「淨」利潤。這個是把老張本人付出的管理勞動該拿的那部分報酬去掉之後剩下的錢,是老張「躺賺」的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市場上就應該出來一個老李:老李說既然是躺賺,我不用那麼高的利潤,我躺賺五千元就行,我願意把商品賣便宜點,給工人工資高點。那你說老張能幹過老李嗎?
你很容易想到老張繼續存在的理由。比如老張有資本而老李沒有。或者老張跟政府關係好,壟斷了這塊業務。或者老張掌握一個技術護城河,老李學不會。但是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都不是本質問題:資本可以貸款,跟政府的關係可以用一個更好的條件重新談,技術可以請人研發。事實上,經濟學家的推理是,哪怕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老李,只要市場存在老李出現的可能性,老張就不敢壓榨太高的利潤,他必須用比較低的價格和比較高的工資預防老李的出現。
要這麼算的話,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一定會把利潤變成 0。總會有一個老王出來,說我就當自己是個職業經理人跟大家交朋友算了,我拿個應得的工資就行,利潤我不要。
那真實世界里的利潤是從哪來的呢?當然市場不可能是充分競爭的,總會有些老張偶爾能享受到利潤……但市場力量應該讓利潤越來越薄才對。經濟學家必須找到一個產生利潤的過硬的機制,否則解釋不了為什麼總有人拿那麼高的利潤……甚至解釋不了為什麼有人願意開公司。
*
利潤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解決,在經濟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 1885-1972)出版了《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書 [1],提出了一個傳世的洞見:利潤來自不確定性。
組織生產、採購和營銷、日常的管理,企業中一切常規的操作都可以由拿固定工資的人做,只有一件事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那就是風險決策。
比如說,為了在今年秋季上市一批新女裝,我們必須在夏天就定下來款式,備工備料,展開生產。可是秋天還沒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流行哪個款式,那我們生產什麼呢?這個決策,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出。為什麼?因為他是承擔決策風險的人。
如果你賭對了,秋季正好流行這款女裝,因為別的服裝廠沒生產只有你生產出來了,你就佔據了稀缺,你就可以要一個高價,利潤歸你。你要是賭錯了,到時候服裝賣不出去,工人和經理們還是會拿同樣的工資,損失也歸你。
生產、日常管理、冒險,是三種不同的能力。為什麼企業家要開公司?因為他敢冒險。為什麼工人和經理人選擇拿固定工資?因為他們不想冒險。
這個道理聽著挺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大學問。奈特之前的經濟學家也想到了企業家承擔風險,但是他們沒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風險。
*
如果女裝只有比如粉色和綠色兩個選擇,而且你明確知道它們流行的可能性都是 50% —— 那這個風險其實不用企業家承擔。因為你可以買保險!概率已知的風險都是可以管理的。銀行可以給生產兩款女裝的工廠都提供貸款,到時候肯定一個賠錢一個賺錢,只要利息和保險合適,銀行和企業雙贏。有這個保險機制在,大家誰都不用冒險,可以各自拿一份固定工資,根本不需要企業家。
奈特的真正貢獻在於,他把風險給分成了兩種。
第一種就叫「風險(risk)」,但是特指那些已知概率大小的風險。這種可以用保險解決,不需要企業家。
第二種叫「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指那些無法評估概率大小,可能是從來沒出現過的新事物,甚至是現在人們根本無法想象的東西。這個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存在的理由,才是利潤的來源。
現代經濟學家把這個不確定性特別稱為「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我們專欄講過 [2],統計學家有個更科學的說法。已知概率大小的,叫做「偶然不確定性(Aleatoric uncertainty)」, 也叫統計不確定性。不知道概率大小的,叫做「認知不確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也叫系統不確定性。前者發生的事情都是你事先能想到的,後者則是你想不到的。比如「黑天鵝」事件,就是一種認知不確定性。
你開一個賭場。賭場每天都在跟賭徒們賭博,但是因為輸贏的概率是固定的而且有利於你,所以你的日常經營本身並不是冒險。真正的冒險是要不要開這個賭場:你能預測客流量足夠讓你收回投資嗎?你能擺平當地黑社會嗎?你能確保政府發展博彩業的政策不會變嗎?這些事兒沒法計算概率。
搞定這些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該乾的事兒,也是企業家的回報所在。
流行趨勢通常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判斷。有個企業家認准了一個全新的款式,說我非得生產這個,銀行能給他擔保嗎?這個不確定性沒法系統化管理,他自己必須承擔 —— 這才是企業家存在的意義。你要是願意給這樣的項目投資、分擔不確定性 —— 而不是把錢交給銀行拿固定的利息 —— 你也是企業家。
要做服裝這一行的企業家,你肯定得對流行趨勢有個很好的感覺才行。不過企業家本人不一定非得特別懂女裝 —— 他完全可以請人來給他設計,只是設計師不承擔不確定性,人家拿固定的設計費,風險還是要由企業家承擔。
簡單說,企業家,是市場上的 player。他拒絕聽別人的安排,非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做什麼,然後他安排別人也按照這個想法去做,最後他獨自承擔後果。
*
奈特找到了公司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市場競爭再充分也不可能是絕對可預測的,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需要企業家在各個方向上大膽探索。奈特後來成為經濟學的大宗師,他本人沒得過諾貝爾獎但是他有五個弟子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芝加哥學派」的祖師爺。
奈特之後,別的經濟學家又找到了公司存在的其他理由。比如科斯說公司減少了交易成本能起到協調作用。張五常說公司提供了合約。還有人說公司解決了監督、提供了資源獨特性……等等等 [3],但是奈特這個「不確定性」的說法,是最根本的。
如果從某一天開始,世界上再也沒有不確定性了,那麼市場的力量就會迅速把公司利潤變成 0:企業家就不需要存在,大家都應該拿固定工資。
其實現在企業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看街上那些餐館,開了關關了開,真正能長期賺錢的沒有幾家,可能大部分老闆都是賠錢。沒有稀缺是不可能賺到錢的,但是利潤只發生在你剛剛掌握某種稀缺、而別人還沒有跟上的那個時間段。別人跟上了,模仿了,你就必須再去尋找新的不確定性。
一切賺錢的生意都有不確定性。你把一大筆錢放銀行裡拿利息,那叫躺著花錢不叫躺著賺錢。哪怕是買幾套房子收租金,你都得面對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利潤,也沒有真正躺著賺錢的企業家。
那你說平均而言,企業家的收益是正的還是負的呢?我到底該不該去做個企業家呢?沒有答案。有答案就不叫不確定性了。
*
不確定性都是從哪來的呢?一個有意思的不確定性是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在 2008 年的一次演講中說的 [4]。他說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之中,商業活動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體制的不確定性,政策的不確定性,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體現在政府對資源的調配非常隨意。
張維迎當時說,正是這個不確定性加劇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中國市場化程度高,體制不確定性低的地區,比如浙江省,人們更富裕,收入差距反而更低:因為利潤分布更均勻。
這個規律是不確定性越大,利潤就越高 —— 企業家為利潤而奮鬥,但是市場看不見的手恰恰在降低總利潤。是那些看得見的手,提供了額外的不確定性,才給人帶來不合理的利潤。
那你說如果我們把體制給理順,讓競爭越來越公平,未來的不確定性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一定。
*
奈特列舉了不確定性的好幾種來源,比如未來人口的變化、資源的供給等等。其中我們現代人最關注的肯定是創新。創新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你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新技術出來,你也不知道一個新技術出來會不會被市場接受。一切創新都有強烈的冒險成分,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太多經濟學家討論了。
而奈特更厲害的一個洞見,則是「價值」的不確定性。說白了就是人的慾望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未來的人喜歡什麼。奈特 1924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經濟學中科學方法的局限性》,說經濟學不僅僅是什麼資源的有效調配,把一個什麼價值函數最大化的問題,因為人的價值觀是會變的 ——
「人生在根本上是對價值的探索,是努力發現新價值,而不是照著現有的價值觀把生產和享受最大化。」[5]
一百多年前整天坐馬車的人沒有想要一輛汽車。2006 年以前的人並不期待智能手機。今天的多數人不能理解馬斯克為什麼非得讓人去火星。人生的終極任務不是滿足某種價值,而是發現和創造新價值。
因為這個見識,奈特後來被認為是個道德哲學家,而不僅僅是個經濟學家。
也因為這一點,你不需要非得是個企業家,也不一定非得拿金錢利潤。藝術家、教育家、每個工人和管理者、包括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是價值的發現者和不確定性的製造者。
只要把周圍的世界往你想的那個方向上推動一小步,就算是你的成功。
注釋
[1] 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文有郭武軍、劉亮翻譯版,華夏出版社 2013。
[2] 精英日課第三季,哪種不確定性?什麼黑天鵝?
[3] 關於公司為什麼存在的理論發展總結,可參考向松祚,《新經濟學》第二卷,新經濟範式。
[4] 張維迎的這次演講首次發表於《經濟觀察報》2008年1月20日,修改後的文章曾收入作者主編的《中國改革30年:10位經濟學家的思考》。
[5] Frank Knight (1924), "The limitations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economics」, 原文是「Now this, we shall contend, is not very far; the scientific view of life is a limited and partial view; life is at bottom an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values, an attempt to discover value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of them to produce and enjoy them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We strive to "know ourselves," to find out our real wants, more than to get what we want. This fact sets a first and most sweeping limitation to the conception of economics as a science.」
對價關係保險 在 [一刀未剪] 于北辰用火車神比喻高虹安人物關係! 直言柯文哲"如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直言柯文哲"如巡車員拔插銷流放有問題車廂" 談柯切割後再護航高痛批民進黨曝是為買雙 保險 給自己留後路? ... 被疑與建商有 對價關係 ? 竹市府駁斥皆由林智堅市 ... ... <看更多>
對價關係保險 在 具對價關係-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 保險. 『#非保險業者經營保險業務錯了嗎?』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791號刑事判決. 非保險業經營保險業務罪祇須行為人有經營保險業務之實質,即成立犯罪,至其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