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我你最愛哪一個電影主角的造型?
#電影裡汲取的12個時尚靈感之一
許多成功的電影,演員所形塑出來的鮮明形象功不可沒,而這些樣貌往往與身上的服裝造型息息相關,有時候,我們會忘了電影或主角的名字,卻永遠不會忘記演員的模樣,如同小丑之於蝙蝠俠電影一般經典,深烙在觀眾腦海。
雖然疫情讓你我暫時無法前進戲院,但至少讓我們一起從電影裡汲取的時尚靈感,領略一下服裝造型的魔力。
#時尚ICON無關正派與否
1.《時尚惡女:庫伊拉》(Cruella)
由我心目中好萊塢最美麗的Emma Stone主演,將迪士尼《101忠狗》中的經典反派角色庫伊拉(Cruella)演得惟妙惟肖,一個手段極端、邪惡、又品味時髦無比的女人,成了最近時尚圈紛紛討論的另類Icon。
電影以我懷念的70年代,充滿龐克和搖滾風格的倫敦為背景,妝髮造型上參考了時尚鬼才John Galliano與龐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的作品,也帶著50與60年代的元素,以及18世紀的妝容與假髮範例,當然還有第一代庫伊拉Glenn Close的造型。
這部片的服裝設計請來了曾以《瘋狂麥斯:憤怒道》、《窗外有藍天》榮獲兩次奧斯卡獎的Jenny Beavan擔綱,由於庫伊拉角色上的叛逆、不被定義的氣質,服裝也用了許多解構手法,不論是將一件高級服裝重新定義,或是在衣服上添加市集購買的稀奇道具,融合70年與當代前衛元素的時尚惡女就這麼誕生了,我相信庫伊拉這位另類時尚ICON的魅力,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用服裝顏色渲染心境的唯美敘事手法
2.《因為愛你》(Carol)
運鏡唯美的電影故事背景設定於50年代初,正是Dior的New Look席捲時尚界的時候,然而電影中所呈現的50年代並非大眾心中想像的模樣,比起閱覽當時的《Vogue》、《Harper’s Bazaar》時尚雜誌,服裝設計師Sandy Powell更多的是以當時著名的女攝影師作品為參考。
「1952年時,大多數的人們穿著打扮,依舊是延續40年代的造型。事實上,整部電影的服裝樣式都是40年代末的樣子,除了卡蘿,因為她有能力負荷並追隨最新的時尚。」Sandy Powell這樣解釋。
為了呈現出卡蘿與特芮絲社經地位的差異,卡蘿的服裝用色與款式都比後者來的鮮豔飽和又新穎,象徵著她擁有的財富與奢華氣息。相對的特芮絲的造型顯得小家碧玉而保守,但隨著她與卡蘿的情愫日漸發酵,身上的色彩也被感染,是一種透過色彩表徵角色心境轉變,細膩的敘事手法。
凱特布蘭琪在奧斯卡典禮上說過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服裝不但是演員演繹角色時最好的戰袍,更能通過它們展現角色情感的層次堆疊。」
#像是一齣演了5000年的最有型服裝史
3.《嗜血戀人》(Only Lovers Left Alive)
吸血鬼題材的故事往往都圍繞著愛情與血腥,但如此慵懶厭世的吸血鬼或許更添魅力。Eve與Adam是現代一對活了5000歲的吸血鬼戀人,做了好幾世紀文明的見證人。於是服裝造型Bina Daigeler透過服裝的各種風格、材質、顏色、背後的文化意涵來區隔兩人的個性與價值觀。Eve充滿文藝氣息,即使活了5000年依然懂得生活,她的穿著帶有東方文化,刺繡、拜占庭風格大衣充滿異國情調。而Adam則散發著古典頹廢的氣質,總是穿著晦暗的顏色,一頭未經整理的髮絲遮蓋眼眸,愛好聆聽黑膠唱片與演奏電吉他,釋放對文明崩毀的悼念。整部片以「型」與「質」取勝,服裝與美術的細節在暈黃燈光下,構成了全片動人的視覺饗宴。
#告訴我你心中服裝最引人入勝的電影是哪一部?
#StaySafe
☑️只有成為Y字群才能看到社團內容,現在就加入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95865080880027/
☑️立刻追蹤我的IG看更多美圖與即時動態 👉 www.instagram.com/yougunlee
#moviecostume #costumestylist #art #Cruella #Carol #OnlyLoversLeftAlive
#Fashion #Style #Fashionshow #Runway #Travel #Journey #HighFashion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BIGWE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蝙蝠俠:阿卡漢城市》由 Rocksteady 研發,故事背景從惡名昭彰的前代《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開始延伸到高譚市,眾多反派再次現身、引發的問題接踵而來,蝙蝠俠出動來面對問題。這次遊戲在原本的裝備與技能外,將會加入新的能力,有助於玩家與邪惡勢力來對抗。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播放清單:https...
小丑 故事背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消失的六七暴動】(下)
(上)https://bit.ly/3n9erCb
今天是1969年12月9日。
我剛從摩星嶺集中營被釋放出來。
我,是被鬥委會選中成為炸彈隊的「炸彈兵」。
在1967年,因為在街上被巡邏警員搜出身上藏有疑似土製炸彈的紙盒,所以被拘捕了。
幸好,那只是個假炸彈,所以被監禁兩年就釋放了。
當年大部分參與暴動的左派人士,都會被囚禁在摩星嶺集中營內,一舉一動受到嚴密監控。
離開集中營後,我利用身上剩餘的錢坐小巴出市區。途中我看著窗外的景色,母親牽著小孩上學,情侶站在路邊細語,停泊在馬路邊的大貨車,工人赤裸著上身搬運貨物。
一切風平浪靜,跟兩年前動盪的社會截然不同。
我在尖沙咀下車,一下車便有種異樣的感覺,人群像浪潮一樣互相擠擁往同一個方向走去。
我順著人群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所有人的臉上沒有半點恐懼,也沒有怨恨,有一刻我甚至懷疑,兩年前的暴動真的有發生過嗎?
「先生~今天是香港節~一起去慶祝吧!」驀地,一個全身打扮成小丑的男人將一個氣球送給我。
我本能反應接過氣球,香港節…?是什麼東西?!到底這地方在兩年之間改變了多少…
我瞥見街角有一個電話亭,便急步走進去,把門關上後,將人群的聲音阻隔開。
我從褲袋裏掏出一個硬幣投進去,撥給我的「專屬聯絡人」。
「喂?」
「是我,我被釋放出來了。」我。
「這樣啊,那真好呢…」
「聽我說,我找到一個投放炸彈的好地方,原來今天是香港節,所有人群都集中在尖沙咀,只要我將炸彈放在任意一個地方,一定會傷亡慘重!港英政府肯定會向我們低頭!就像澳門的一二·三事件一樣!」
因澳葡政府一直沒有適當地管治澳門,民生出現各種問題政府懶理,貪污問題最為嚴重,引致在1966年12月3日澳門發生嚴重的衝突事件,導致8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事後澳葡政府完全向左派屈服,共產黨勢力幾乎暗中控制著整個澳門的局勢。此次的暴動成功,間接令香港的六七暴動引爆。
本來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工廠管工,加入鬥委會後,幫忙運送物資,從工廠內將各種工業用的工具偷運出來。
鬥委會叫我參與罷工,會照顧我的起居飲食,後來有倖被選中成為「炸彈兵」,當刻我感到無比光榮。
每個炸彈兵都有獨立的聯絡人,連鬥委會內部都不知道我的身份,我也不敢將這件事告訴家人。因為萬一被警察抓到,肯定會被判罪,但鬥委會叫我放膽去做,現在左派形勢大好,港英政府很快就會投降,到時由左派接管政權,自然無罪釋放。
每隔一段時間,我便需要跟聯絡人見面,各個炸彈兵會分派一個寫著『同胞勿近』的紙盒,然後指示擺放在什麼地方。
據我所知,總共有二十個炸彈兵,每次行動各人分配的都不一定是真炸彈,有時候純粹在市區散播恐懼,報章稱為『真假菠蘿陣』。
各人手上拿著的炸彈是真是假,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一切只要聽從上頭的指令完成任務就可以了。
然而在一次任務之中,我身上的紙盒被警察搜到了,後來拆彈專家到場發現是個假炸彈。我很快就被送到法庭,聯絡人叫我千萬不要認罪。我依照他的指示不認罪,結果被送進集中營內。
兩年後我出獄,雖然看來左派還未接管港英政府,但不要緊,只要我繼續為鬥委會效力…
「出獄就回家吧,見見家人,好好生活,以前的事別想太多。」聯絡人的說話使我回過神來。
「不,我兩年前已經跟家人斷絕來往,全心全意為鬥委會服務了。不過,你有工作介紹給我吧?我現在身無分文呢。或者,鬥委會有任務給我吧?我多危險的任務都願意做。」
「你給我聽著…」聯絡人。
「嗯。」我。
「以後,各走各路吧。」
說畢,聯絡人掛線了,我再也打不通這個電話。
我茫然地走出電話亭,後方突然傳來『碰』一聲。
我馬上回頭察看,原來只是小孩手上的氣球爆開了。小孩嚇了一大跳,也因失去了氣球而哭哭啼啼。
我走近去,蹲在小孩面前:「這個氣球,送你。」
小孩一手擦掉眼淚,把鼻涕嗦回鼻孔裏:「謝謝叔叔。」
「嗯。」
小孩的父母向我點頭道謝,然後順著人群遠去。
我放棄高薪厚職,為鬥委會奉獻所有,我得到的不是英雄徽章,不是財富名利。
只有終生留有案底,和一句各走各路…
當權者會用盡一切方法,使歷史消失。
好處是他們知道,歷史會不斷重複,人民亦會重複犯錯。
到時候,當權者便有經驗就愈做愈好。
後記:
2018年,工聯會成立七十周年,在他們的網頁和刊物中,詳細介紹了工聯會的成立與發展,卻對六七年暴動隻字不提。
楊光,工聯會理事長,鬥委會核心人物,2001年受政府頒授大紫荊勳賢。
2015年楊光病逝,享年89歲。特首林鄭月娥指楊光「多年來積極參與香港工運,對勞工福利有突出建樹。他長期為廣大基層服務,貢獻良多」
港英政府為了增加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落實多項改善民生的政策,包括認定中文成為香港法定語言,興建廉價公屋,設立勞工保障條例。
以及故事中的「香港節」在1969、1971、1973年舉辦。之後因政府認為成效已達標,所以取消香港節。
以上故事背景為真實歷史事件。
有興趣繼續看嗎?給個like & share吧~
在香港被消失前,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全書以故事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繪畫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小丑 故事背景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站在性別平等的論點來平反某些女性角色的污名化問題,沒想到背後也是一種性別歧視?近幾年來,電影公司試著從大眾娛樂過度發展的劇本疲乏中找到新的出路,於是他們想到將過去著名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作為電影的主角,試著告訴觀眾這些反派都是被動的成為社會的受害者。因此,這些反派都不是自己自願作惡的純粹惡人,尤其是女性的反派,似乎總是在遭受家庭暴力、性別暴力等緣故之後,才從天性良善的女性轉變成為作惡的反派。如此一來,這些角色就遭受了兩種的剝削,第一種是本身角色的性別遭到男性角色的壓迫,第二種則是自主作惡、奉行反社會價值的自主性則在改編中被編劇與導演去除了。這樣的平反究竟是去污名化,還是去除汙名化的同時,也將這些女性反派角色放置入一個「賢妻良母」的牢籠?
———————
《時尚惡女:庫伊拉》(Cruella)預告片公布後推特上一片噓聲,網友嘲笑它太像《小丑》(The Joker);太像迪士尼之前的電影《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太像華納兄弟的《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Birds of Prey)——許多人在推特抱怨「為庫伊拉平反」是很詭異的決定:因為在1961年的第一部電影中,她是一個試圖綁架並殺害小狗,想把狗皮做成毛皮大衣的大壞蛋。
然而,迪士尼在預告片打著「精彩、使壞,還有點瘋狂」的口號,把庫伊拉定位成悲劇英雄,而不是徹頭徹尾的壞蛋:她是有才華、憂鬱、叛逆、被社會誤解的人,庫伊拉的對白也反映出這點,她解釋說:「從一開始,我就意識到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與其他人不同。有些人並不喜歡,但我本來就不是生來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因此,庫伊拉不是一個熱愛殺狗的反派,只是一個被誤解的「壞女孩」,她的行為背後都有合理的動機,做壞事也都是因為別人對她不好的反擊。
伊莉絲‧馬汀指出,《庫伊拉》是很典型(但荒謬地)為角色平反、贖罪式的重塑,以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反派為主,她寫道:「近期這些故事並不是對某起事件的重述,而是重寫整個故事背景。我們(觀眾)不僅從壞人的視角觀看,還得知她們『不得不』使壞的理由。我們只是不知道故事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她做惡的動機——而後來所加的情節都讓這些角色無罪。最後,她們並沒有因為罪行受到懲罰,而是得到了救贖——所以她們並非無藥可救的壞蛋!只是被大家誤解了,她們其實人還不錯。」
我們並沒有看到《阿拉丁》的賈方或是《波特萊爾大遇險》(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的歐拉夫以這樣的方式平反,即使是《小丑》也把主角放在道德模糊的灰色地帶;雖然很明顯社會制度在各方面都辜負了他,但《小丑》對於亞瑟・佛萊克(Arthur Fleck)墜入殺戮的深淵並沒有表示歉意。然而,當大型媒體集團決定把女性反派——卡通化的女性反派——捧為主角時,連帶將她們塑造成替自己惡行懺悔的「女英雄」,同時也試著告訴人們:她們根本沒有那麼邪惡。
伊莉絲‧馬汀提到,美國文化傾向於為女性的惡行辯解——大部分是虛構的女性,但有時也有真實的女性——因為女性的邪惡與文化對傳統女性的純潔和美德認知相悖。所有女性必須天生賢惠的觀念(歷史學家稱其為「女性氣質文化」)在19世紀中期形成,當時的通俗小說經常描寫罪犯因為一個「真正的」女性而得到救贖。她們的道德感被認為比男性同儕更為強大也更純潔,以至於女性永遠不可能真的犯下滔天大罪,假如一個女人犯了罪,那肯定是被欺騙或被男人帶壞,因此而「墮落」。然而,女性天使般的本性使她不可能是邪惡的大壞蛋,她只是不小心墮落了,就像天使那樣墜入地獄。
100多年後,「女性天生善良」的觀念被證明仍難以動搖,「女性氣質文化」主要圍繞在白人女性身上,她們的美德被拿來當成對付黑人與跨性別者時使用暴力言論與行為的藉口,因為她們的純潔必須受到保護。在小說中,當流行文化聚焦在一個犯罪女性時,它不是警世寓言就是重獲新生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女性反派墮落並不是她們的錯,因此也不會永遠如此。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671?fbclid=IwAR0aYQ952GVYep5B1pajgL0WQufYIU9ppBmVyKYCAV-8w-karhwivT-uSFg
小丑 故事背景 在 BIGWE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由 Rocksteady 研發,故事背景從惡名昭彰的前代《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開始延伸到高譚市,眾多反派再次現身、引發的問題接踵而來,蝙蝠俠出動來面對問題。這次遊戲在原本的裝備與技能外,將會加入新的能力,有助於玩家與邪惡勢力來對抗。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播放清單:https://bit.ly/31uC39v
其他相關播放清單
【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https://bit.ly/2GwlsZa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https://bit.ly/2uaAIbw
Batman: Arkham City
贊助本直播實況主網址:https://goo.gl/S4tNpZ
贊助商品遊戲E-mail:iweibow@gmail.com
Instagram IG:iweibow
臉書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igwei/
#蝙蝠俠 #阿卡漢城市 #Batman #Arkham #City #DLC #哈莉奎茵 #羅賓Robin #中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K6D6N3RgKo/hqdefault.jpg)
小丑 故事背景 在 BIGWE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由 Rocksteady 研發,故事背景從惡名昭彰的前代《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開始延伸到高譚市,眾多反派再次現身、引發的問題接踵而來,蝙蝠俠出動來面對問題。這次遊戲在原本的裝備與技能外,將會加入新的能力,有助於玩家與邪惡勢力來對抗。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播放清單:https://bit.ly/31uC39v
其他相關播放清單
【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https://bit.ly/2GwlsZa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https://bit.ly/2uaAIbw
Batman: Arkham City
贊助本直播實況主網址:https://goo.gl/S4tNpZ
贊助商品遊戲E-mail:iweibow@gmail.com
Instagram IG:iweibow
臉書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igwei/
#蝙蝠俠 #阿卡漢城市 #Batman #Arkham #City #結束 #小丑死了 #中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2q9CUetWWQ/hqdefault.jpg)
小丑 故事背景 在 BIGWE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由 Rocksteady 研發,故事背景從惡名昭彰的前代《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開始延伸到高譚市,眾多反派再次現身、引發的問題接踵而來,蝙蝠俠出動來面對問題。這次遊戲在原本的裝備與技能外,將會加入新的能力,有助於玩家與邪惡勢力來對抗。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播放清單:https://bit.ly/31uC39v
其他相關播放清單
【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https://bit.ly/2GwlsZa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https://bit.ly/2uaAIbw
Batman: Arkham City
贊助本直播實況主網址:https://goo.gl/S4tNpZ
贊助商品遊戲E-mail:iweibow@gmail.com
Instagram IG:iweibow
臉書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igwei/
#蝙蝠俠 #阿卡漢城市 #Batman #Arkham #City #貓女 #獨秀 #雙面人 #中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RkYH1lSfu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