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熟女用濃厚的紐約口音向同伴說:「點份草莓奶油蛋糕,來慶祝我們大家又多活了一天吧!」
.
這就是音樂人Sikh Knowledge曾經敘述過的一個場景。這個故事帶給我的啟示:我們擁有無窮的能力,可以把周遭的世界,畫出我們自己喜歡的模樣。
.
世界上充滿了各種狗屁倒灶的事,而我的藝術作品常常試著解析這類鳥事,為此我必須努力探究原因,努力了解自己,這樣在探討問題的時候才能拿出新的觀點,不會惺惺作態。
.
我非常清楚「真相」在這世上往往無一立足之地,因為世人碰到任何事只會用二分法看待:非友即敵。世界上其實充滿了各種灰色地帶,但這不是那些執意固守非黑即白的人願意正視的。
.
人類追尋的不是事實,而是對己見的肯定。簡單來說,我們心中早有定見,想盡辦法找到証據以支持自己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間忽視掉不利於一己成見的事物。這其實也不全然是壞事。試想一下,若人類大腦缺乏「忽略自身認為不相干事物」的機制,我們豈不是每分每秒都得被爆多的訊息轟炸?
.
但若你的定見極深,那就不妙了。你會不斷重複觀看特定想看到的訊息,而且只願意和有相同想法的人相處(這些都是舒適圈之所以「舒適」的重要關鍵)。如果你覺得世間一切大小事都是鳥事,那就更不妙了。換句話說,你若覺得人生爛透了,那麼你的人生真的會爛到透。你根本無視家裡冰箱還有滿滿的食物、有網路和乾淨的自來水可用,也根本不會珍惜自己還有空閒時間抱怨人生有多爛。
.
你是將注意力放在那些愛你的人的身上,還是那些根本不回你電話的人呢?你會和旁人訴苦和分享喜悅嗎?請謹記,你的每個想法決定了你眼中世界的樣貌。這世界的確存在著許多不公不義、不平不順,但各位別忘了,大部份的鳥事從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哪怕只是略看看這些問題與挑戰,其實也能提醒你我珍惜、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並鼓勵各位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也可以散播美的力量。
.
為何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也覺得自己不夠好。我曾去過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展覽,展覽會上第一件展品便是波頓在早年職業生涯裡所收到的一封拒絕信。縱然如此,波頓並沒有因挫折而改變自己對美好人生的想像。
.
回到文章一開頭提到的熟女故事。當時她隔壁桌的客人正在唱生日快樂歌慶生,熟女也因此想到應該來點份草莓奶油蛋糕。別人在慶生,熟女觸動心弦,也找到了好理由為自己慶賀一番。
.
從現在開始,就替自己找個理由來高興一番吧!還有,記得好好為自己的人生畫布作畫。人生是藝術,是一個尚未完成、正在進行的作品。唯有生命告終,作品才算完成。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日子,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日子想怎麼過。
.
--
.
本文摘自《#從苦境中轉回:101種帶有力量,能讓生活美好的思考》,作者坎韋爾‧辛格(KANWER SINGH),生於加拿大,是一位饒舌歌手、口說藝術家、詩人、暢銷書作者,之前曾是一名國小教師。
.
人生的鳥事不會變得更簡單,但我們會變得更強壯。本書由101篇簡潔、清晰又充滿智慧的短文構成,每一篇都是一個清新有用的觀點,告訴我們:解決人生問題,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新的功課,而是要懂得拋開過往那些必須放下的陳舊道理。
.
本書就像一張砂紙,幫你磨掉過去那些陳舊的信念;本書也像一台顯微鏡,賦予你澄澈的眼光。最終讀者將可以發見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接著決定修改人生的劇本。
.
👉 翻翻本書:https://reurl.cc/xG86Zz
「小世界 其 樂 無窮」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推薦] 小世界其樂無窮- 看板CFanta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Re: [實況] 小世界其樂無窮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Re: [推薦] 小世界其樂無窮- 看板CFantas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Re: [推薦] 小世界其樂無窮- 看板CFantasy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1958年中國,毛澤東名言[ 與天鬥其樂無窮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Re: [實況] 小世界其樂無窮- CFantas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Re: [實況] 小世界其樂無窮 - PTT brain 的評價
- 關於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熊貓早晚安》鬥智鬥勇,其樂無窮!| iPanda - YouTube 的評價
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蝶衣:月之南北交的啟示》
這一年,我過得動盪,有些新的開始,但也感受到不少限制。頭腦威力無窮,促使我往更浩瀚的知識領域深鑽,檯面上的工作很四爻,新人舊人來來往往,精神面的二爻再深居不過了,感受到重回子宮的寧謐。
如此氛圍,讓我開始注意到月之南北交的環境舞台。當直覺越來越甦醒,我逐漸能夠了解,人際的流動、行為與意識的變遷,以周遭環境為場景,輪番上映著自己現階段的主要課題。占星學標記南交為前世軌跡,而北交則象徵今生命定,從南交挪步至北交的過程,對我而言,正如同褪去綺麗蝶衣,輕裝簡履邁向天命核心的行旅。
周末,參與了Jessica和飛仙的線上分享,主題之一,就是月之南北交。遠端看著兩位2/4成熟又獨到的詮釋,ppt內容與線上背景的設計,形成詼諧而引人入勝的端景,曾經困惑我的,一目了然,對於將來要去的目地,再無懸念。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熟成到這樣的溫度與厚度,幫助更多人區分個體的差異,當生命之流出現翻轉時機,能即時感知與辨識。
線上來不及講的,我來這裡交作業。我的月之南北交,黑色個性的設定,由閘門63步入閘門64;而紅色基因的設計,則從閘門22走向閘門47,所有閘門全屬一爻,細細回想,我和一爻的朋友的確緣分很深,從工作、交友到家庭,數不清的1/3、1/4、4/1、5/1。就連在學習人類圖的天地裡,碰到一爻的比例,也超過半數。
2/4的設計,生活在一爻的環境中,是順是逆呢?坦白說,一爻和四爻的共振,並未讓我感受到太多橫阻,唯一使我覺得麻煩的,是二爻必須不斷地「解釋」,說明「這個…不就這樣這樣就好了嗎?」,到底是哪樣哪樣;認清「這就很簡單啊…」的神邏輯,其實只有我們自己覺得簡單。
二爻某部分的向外投射,如同Jessica和飛仙所形容,就像把自己認知到的小世界,對外推展成全世界,以為大家都和我們一樣,所以解釋這麼多要幹嘛呢?大家想的不都是一樣的嗎?更何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引發二爻的興趣,而二爻對於自己不擅長的,絕對不會浪費時間,一開始就會閃退。
雖然「解釋」使我心生厭煩,我心中的os時常是:夏蟲不可語冰,簡直對牛彈琴。但身處於一爻探勘鑽研、實事求是的舞台,我不得不重新養成自己對於知識吸收的胃納、反芻與推敲各項事實之間的關聯,在協助團隊做出結論與決策之前,會再次回過頭去驗證我們所仰賴的資訊基準,是否夠牢固、不互相衝突。這恰好也是頭腦中心63與64閘門擅長的,而隨著人生舞台的推移,周遭人與事考驗我的,已不再是單純利用「歸納」或「演繹」爬梳與解答疑惑的科學化流程,而是,如何從過往成千上萬的海量記憶與影像,為生硬的、未知的困惑,提煉深入簡出的註解,形成意義。
在這一年,我身邊陸續出現了一些高手,他們精通的領域,從東方的周易紫微,到西方的占星靈數,當中還有嫻熟能量與靈性服務的工作者,我從來不知道我們的距離這麼接近,不得不讚嘆造物鋪陳的玄奇,一切發生得不偏不倚。我們因為一些抽象的問題而有所交集,像是,活到人生下半局,重新思考,這真的是屬於我們的局嗎?又或者,在過馬路和吃早餐的時候,感應到某些說不上來的召喚,清楚知道,自己不屬於某些地方,有些關係,應該關閉或開啟。
連我也疑惑自己該不會到了更年期、是不是瘋了的當下,這些人告訴我,不是的,你要相信自己,把自己交託給宇宙更深遠的安排。攤開他們深耕多年的本領,有和人類圖高度相關之處,可作為後盾與援引,也有完全殊異的蹊徑,行走其間,時空與思緒都變得緩慢,觀看事情,多了一些換位後的慈悲。
原本我不是很能理解由22閘門過渡到47閘門的氛圍,但如果搭配星象中的南北交位置來看,有豁然開朗的景象。我的南交位於雙魚,北交坐落處女,慢慢咀嚼文本,果然頗符合年少時期的懵懂爛漫,耽溺於自我世界無法自拔。我一直以為中年的謹慎自持、一絲不苟,是出自於終為人母的築巢心理,沒想到這是為了人生終極目標,做好應該的準備。
是的,我前半生的活動舞台,嘈雜異常,充滿情緒的張力、跟出其不意的衝擊與混亂,我的本性,其實不擅長應付這麼多繁瑣的細節,不時選擇龜縮準備長唸阿彌陀佛,然而環境一次一次拉扯我出山,最後不得不與細節和平共存,在龐雜的人世,維持吞吐坐落的優雅。
若要老實講,我從來沒有喜歡過「細節」,雖然我看起來很樂在其中,但我更喜歡與整體保持觀看的距離,「細節」使我覺得被「圈限」,呼吸困難。不過,北交的課題,恰恰來自「圈限」,如何在細微之中,讓自己活得專注、規律、踏實,學習在有限的框架之內,重組效能和秩序,將渾沌不明的概念化,使大家得以遵循;透過治癒自己,幫助受傷的可得醫治與啟發,如此,便能走出服務與貢獻的大格局。
從前打game,我特別偏好靚裝avatar,出場氣勢便震懾三分,現在,我明瞭到,重裝無用,真我無敵。
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寫給那些曾經成為怪物的自己
——銀色快手讀住野夜《闇夜的怪物》
就像神話中的薛西弗斯因為觸怒天神受罰,必須每天辛苦推著沉重的巨石上山,再任由命運將自己一同推落深淵,如此反覆循環,直到他領悟了生命的真諦,才解開禁錮在他身上的封印。
讀完住野夜新作《闇夜的怪物》讓人豁然開朗,好像長年以來一直困惑不已的人生課題終於找到答案,無意識背著的某個沉重的石頭好像終於能夠從肩膀卸下了,從未有過如此輕鬆的解放感,這都要歸功於他書寫故事的魔力,明明輕描淡寫,你就是會忍不住糾結於主角們心中的那些無法排解的情緒,像是懸絲一般緊抓著你不放,好想知道他們之間到底怎麼了,發生了哪些事。
是什麼造成冷漠與疏離,為什麼白天的我們和夜晚的自己不一樣,我們是誰?為什麼在這裡?今後又要往何處去?每個人心中無法向別人述說的自己,又是怎麼回事?如此經典的哲學問題,作者細心藏在每段故事情節裡面,悄悄向我們的心發出強烈質問。
對主角阿達來說,上學帶給他的壓力很大,因為他是個不善於社交、處理人際關係的孩子,就和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他時常感到厭世,甚至討厭自己,所有的情緒壓抑在心中,那些矛盾與衝突也找不到出口宣洩,一到了夜晚,就變成怪物。
<連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善意與惡意>
青春期的孩子比任何時期都要來得敏感,身體遠比想像更快接收到他人發出的訊號,像是一種心靈頻率,它的傳輸速度比語言還快,透過肢體動作和集體意識在交換訊息,隱藏在空氣中。連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善念或惡意,都會藉由心靈的敏感接收器快速判讀,做出最佳的行動和反應。
在校園班級的群體中,「同儕意識」的形成有助於社會化的學習,每個班級都是一個縮小的社會。校園霸凌行為的背景因素,是我們必須對某人的形象或行為貼上標籤,唯有為他人貼上標籤,我們才能真正地站在同一邊,成為「同儕」。這是隱藏在空氣中的潛規則,每個人都得遵守。
只要具有影響力的同學帶風向,其他同學就會選邊站,並開始仿效帶頭同學的作為。好的標籤和壞的標籤,影響力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
所有發生的事皆起因於小小的善念或單純的惡意,說穿了似乎沒什麼,卻可能給一個人帶來一輩子無法抹滅的陰影。正因為覺得事不關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沒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有人主動參與了言語或行為暴力,旁觀者則成了共犯。
住野夜前作《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是帶著詼諧明朗的青春物語,即便想要探討的主題很嚴肅。小說一開始就設下了結局,男主的小世界因為女主的介入慢慢動搖,本來毫無生機的靈魂漸漸注入活力,書寫著祕密的共病日記,彷彿推動著二人的劇本,將讀者的心牢牢抓緊,將懸疑的氣氛拿捏得恰到好處,教人也忍不住推理女主到底隱藏的秘密是什麼?
一來一往之間,看似角力的過程,卻也不免牽扯人心,愈接近事件的核心,那種強勁的後座力愈是讓人無法自拔,終於也掉進了情感的漩渦之中,好難過地流淚之後又覺得好舒暢。故事節奏是明快的,故事結尾充滿開放性的可能,讓人覺得痛苦只是暫時,人生總是希望無窮,不該被自己的想像所限制住。
<我們或多或少都默許了暴力的發生>
《闇夜的怪物》背景設定也在校園,氛圍卻完全不同,它以白天和黑夜為分界,用來描述日常與非現實之間,表相的行為與內心的構造之間,大腦能處理的理智行動與非理性的潛意識之間。以這種時間的二分法,去進行故事人物彼此關係的某種隱喻與表徵。
小說完全符合了所謂的「沉默螺旋理論」(Spiral of Silence),即個人的意見表述是一種社會心理過程,人做為社會的動物,總是力圖獲得群體的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的狀態,這是人本身的社會性格。如果看到有人遭受欺負,卻選擇無視並沉默,那麼,不表達意見的沉默一方,會助長施加暴力行為的態勢。
這種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當它縮小在一個班級裡,微社會的生態系統,就會讓我們看見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都在行權他的權力。
住野夜以超現實的筆法,為故事添加了奇幻色彩,他運用阿達同學這個平凡的角色重新建構屬於當代個人脆弱心靈的神話。最精采的莫過於運用身體異化的「黑點」來強調那些外顯的武裝以及防禦的姿態,等於把心靈內部的矛盾、衝突以及無從宣洩的壓力具象化,讓讀者得以感同身受一個人究竟是如何變成怪物,又是如何從一個怪物變回了人類?
這不免讓人想到《神隱少女》裡自我膨脹、欲望被無限放大的無臉男,以及最近才剛上映的《猛毒》暗黑反派英雄角色,他們是如此驚人的相似,又扣連了卡夫卡代表作《蛻變》的母題。
一個人究竟是如何變成怪物?
又如何從一個怪物變回了人類?
如果人變成巨大的甲蟲,那麼,溝通將是無效且悲觀的,個人的存在意義也將因此消解,住野夜筆下,現代社會無法言喻的荒謬異境是非常動畫色彩的風格,我們可以跟隨主角感受空氣和風,空間的感覺和身體變異的尺寸比例與他內心的世界彼此相互參照,毫不違和。
<心、魂、身,住野夜完整的個人神話體系>
小說讀到最後,打從內心教人湧起一種神奇的治癒力,彷彿跟著主角心情起伏的過程中,自我內心某部分堅硬的外殼也變得柔軟而透明,不再是冰冷防禦的牆壁,而是能夠誠實的述說,坦率的接納自我,也接納別人。
這與他的第二部作品《又做了,相同的夢》在許多地方都相互呼應,那是一篇溫和暖心的成人童話,以低年級的小女孩視角去觀看成人世界的虛偽與真實,裝在女孩身體裡的,是個想法和行動都很成熟的大人,她周遭的大人卻因為諸多煩惱和現實條件形成的框,顯得不由自主,每個人都不曉得在幹嘛。
沒有朋友的小女孩,在她的學校與住家之間創造出自己的小世界,那裡有著不能明確被定義的朋友,角色們彼此相互依賴取暖,又提供了思考和情感所需的答案。既然人生是無法確知的奇幻旅程,不如重新定義它的意義,用自己的方式讓生活過得美好而豐盛。
這不是苦中作樂,也不是一廂情願,這是行使自由的選擇權。
每個人在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其實可以自己定義,不需要被動等其他人定義,與《又做了,相同的夢》的活潑開朗不同,《闇夜的怪物》相對陰暗暴力,就好像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光明面和陰影面,互為表裡,缺一不可。有了正反面,人生才完整,內心的情感才會豐富,個性更為立體鮮明。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探討活著的意義為何,是以心理層面的辯證為主軸的故事;《又做了,相同的夢》從孩子的視角探討成人世界追尋的幸福是什麼,則是精神層面的梳理與延伸,類似「靈魂」安放的所在,一種心靈的寄託和信仰的開端。而《闇夜的怪物》則以身體變異來表述內心活動的各種迷惘與不安,是探討人際關係和同儕壓力的故事。
這三部作品分別以心、魂、身的三重結構彼此扣連,成為住野夜完整的個人神話體系,它們各自獨立,各有風格和特色,但放在一起討論又互相註解,彼此辯證,成為一個完整的循環。
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職場,筆者始終是無法融入群體,與他人格格不入的獨立個體,被當作怪咖是家常便飯的事。可我怎麼也無法理解自己的存在為何像個怪物,當一個容易被人理解的普通人對我來說,是何等奢侈的想法,好不容易那些年終於熬過去了,我也不知不覺成為年輕時討厭的大人。
「我們在這人生中真正害怕的,不是恐怖本身。恐怖確實在那裡——以各種形式出現,有時候壓倒我們的存在。但最可怕的是,背對著那恐怖,閉起眼睛。結果我們把自己內心最重要的東西,讓渡給了什麼。」村上春樹《萊辛頓的幽靈》中的這段話,做為討厭的大人,曾經變成怪物的自我,讀完住野夜在內心深處注入暖流的文學作品,重新找回人性的溫度與成熟的智慧。
文 / 銀色快手 一天有25小時的人
2018-11-12 原載於博客來OKAPI 作家筆記
我不是個健康的人,喜歡聽有病的音樂。喜歡背單字、番茄汁、魔法與催眠,貓奴一枚,著有《解憂書店:出租大叔的人生借問站》
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Re: [實況] 小世界其樂無窮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Re: [實況] 小世界其樂無窮. 看板, cfantasy. 作者, d86249. 時間, 2019年07月04日. ... <看更多>
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Re: [推薦] 小世界其樂無窮- 看板CFantasy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引述《myeggisbig (雞先生)》之銘言: : 書名:小世界其樂無窮: 作者:聽日: 類型:都市、修真、科幻、戀愛: 簡介:主角任索是一個公務員,最大的夢想是整 ... ... <看更多>
小世界 其 樂 無窮 在 [推薦] 小世界其樂無窮- 看板CFanta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小世界其樂無窮
作者:聽日
類型:都市、修真、科幻、戀愛
簡介:主角任索是一個公務員,最大的夢想是整天宅在家裡玩遊戲機。
因緣巧合之下,主角獲得了能將遊戲結果上傳至現實生活的遊戲機-任奈瑟,
搭上這波靈氣復甦,全民修仙的熱潮,主角誓要以遊戲機逆天改命,
攻略各個遊戲世界拿下高分,並走出他傳奇的後宮之路。
優點:主角跟其他角色互動相當逗,不管跟朋友、家人、情人甚至是NPC,
人物個性刻劃非常鮮明,時常讓人會心一笑。
遊戲機攻略時的劇情,跟上傳至現實世界的劇情搭配非常精彩,
常常有一種以為猜到前頭,卻沒猜中結局的意外之喜,可以理解成遊戲用來埋梗,
然後現實世界的冒險是破梗,最後搭配遊戲名稱一看,卻又相當前後呼應。
毒點:小說中的遊戲類型、人物名稱,多多少少借鏡現實存在的遊戲。
攻略時的流程,有時候過於平面結果淪為敘事,沒有特別令人驚奇的地方。
感情線由於開太多條還每個都想要,所以讓主角形象,
由前期的宅男淪落為很宅的渣男。
目前沒有白忌專屬遊戲劇情,差評。
評價:糧草以上仙草未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18.20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558865163.A.15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