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殘酷的大人童話
有時候覺得岩井俊二的電影很像童話《吹笛人》,他的故事吹著笛子,表面上是帶走了些純真的孩子,其實是帶走了大人的幻夢,然後留下一個富到失了魂的廢墟國度,讓你思考所謂的「純真」究竟是什麼。
《燕尾蝶》大概是導演岩井俊二最不常被人提到的電影,但感覺卻是他最放飛自我的作品。這個拍了大量廣告再拍片的導演,很會以鏡頭語言拍所謂若無其事的刺痛感,像一顆心不能像身子一樣拉高拔尖地抽疼著。
這使得他的電影充滿了90年代感,那些迷走的青春與大逆光的唯美泡在90年代的糖蜜裡才顯得苦澀,即便你曾多愛《情書》與《青春電幻物語》,但如今都沒有什麼餘裕可感傷的了。21世紀無疑是匆忙的,滿地狼藉與科幻夢,一個楞神就趕不上哪朝又哪代。
《燕尾蝶》是岩井以拍攝幻境的手法,拍過去那曾富到滴油的日本。岩井俊二以一個架空的時代與區域,來拍攝我們過去多麼習慣張口來的富裕,與充滿機會主義的時空。
他拍這部電影,不同於他擅長的那些青春的傷逝,而是像我們看到的肥皂泡泡,反光著繁榮的剪影,那些借光的華美,如泡泡瞬間消失。讓我想到訪問岩井俊二時,他曾說日本曾經歷了很富裕的年代,但那時候,日本人卻活得很沒有生氣。
如果21世紀的貧富以《寄生上流》、《小偷家族》展現了它的真實殘酷。那麼,《燕尾蝶》則是屬於殘酷大人童話。富裕跟貧窮就是不同的國度概念,那些被稱為「圓盜」的移民,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因此從他們的視角看出去,有多荒謬,又多像異境的幻夢,每一個的飽食或溫存又多像黑夜的煙火。導演以晃動鏡頭,與不穩定的特寫,以及陽光的戲弄,讓它不同於一般寫實電影,應該很殘忍的,卻還被美化了;該很純情的,在當下卻已退溫了。
這些半涼的糖水現實,是岩井俊二電影一直擁有殘酷美的原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溝通最重要的,是用心;這樣你才能感受那些無法表達的心情,以及說不出口的話。 The key to communication is to use your heart. That way you can understand feelings unexpressed, and words unsa...
「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日常食札 Diary of Food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影評‧小偷家族】淡然而味濃愈嚐愈回甘李美(放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小偷家族不為人知幕後+影評【小翰今評沒】 - YouTube 的評價
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日常食札 Diary of Food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各位我回來了!
經過兩週的休養,今天回台大拆線,醫生說明天就能碰水了,實在太開心,終於能自己好好洗澡。
由於幾乎都宅在家,不小心就一直在追劇,為了彌補我的心虛和偷懶,和大家分享我最近看的片單吧!(請包容我的不專業劇評)
電影
#海街日記
是導演是枝裕和的片。雖然也是描述家人之間的情感,但和小偷家族是截然不同的輕鬆氛圍,尤其背景在鎌倉拍攝,每個畫面都美到不行,是我會想再二刷的電影。
#醇美人生
少見的侍酒師題材,講述主角夢想當侍酒師,卻面臨繼承家業的責任。看完覺得電影裡對葡萄酒的部分,敘述的不夠深刻,只騷到癢處。推薦給想知道侍酒師職業在做什麼的朋友看。
#玉子
為寄生上流的導演奉俊昊執導。我喜歡小女孩和動物之間的互動,電影節奏快速流暢,也有令人意外的劇情安排,看完會有坐一趟雲霄飛車的感覺。
影集
#雙層公寓輕井澤篇
前陣子東京篇成員自殺的新聞讓大家很震驚,不過撇除人為操作的話,輕井澤篇是目前看下來我最喜歡的一季,每個互動場景都好療癒!
#搶救景觀餐廳
無意間點開,沒想到超好看!極推!
三位主持人以行銷人、廚師、裝潢設計師來幫助遭遇困境的餐廳,解析餐廳出問題的地方,並幫助業主改善。而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是節目也會順便帶到當地的觀光特色,兼著當作旅遊節目來看也很不錯。非常推薦給有開店或是有開店夢想的人看。
#風味原產地
為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新作,一集只有短短的10分鐘,將潮汕和雲南的特色食材用極為細膩的手法拍攝,旁白的敘述文字力十足,所有形容詞用得精準極了。
動畫
#食戟之靈
喜歡美食的不能錯過!漫畫家是成人漫畫出身,和小當家吃完有宮女在後面搧扇子比起來,簡直是超級限制級畫面(枕邊人看得很開心)。關於料理的描述,算是比較實作性一點,雖然過程也是很浮誇啦...
#銀之匙
鋼之鍊金術師的作者續作,也是適合吃飯邊看的輕鬆小品。內容是敘述一所農業學校裡的生活故事,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風格和前作差這麼多,那是因為作者就是來自北海道的酪農業家庭,對於一些農場知識,在漫畫裡可以窺見一二。
#NANA
不多說,當年的超級神作!因為重新在NF上架,就點開來複習了。漫畫和動畫的故事有點不一樣,漫畫目前尚未結局,但據說停在非常虐心的地方。動畫則是以一季收尾,結局還算是圓滿。
這部以前小時候不懂,現在長大重看一遍卻看懂了,看不懂我在說什麼的,快去看就懂了。
#Beastars
以擬人化動物取代人的漫畫角色,講述一個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共存的世界,劇情比較嚴肅,令人反思,作者透過動物的本質來隱喻人類社會存在的種族問題,很值得一看。
關於動畫,林林總總看完的其實還有很多,大概目前流行的動畫都被我看完了(我英、刀劍、一拳、鬼滅),但再寫下去粉專會歪掉。
總之,追劇人生告一段落,明天要好好上工啦!
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下榜單】
『 2019年「地下電影」心中台灣院線的 10 大佳片。』
2019 年有幸與 355 部電影共同走過,雖不算多,當中也有好有壞,但仍舊希望在此基數中,挖掘出自己的年度十大佳片,提供給讀者、影迷參考、交流或是留存,做為 2019 年的回顧。
這份榜單評選標準為「2019 年度台灣院線電影」,不包含影展、串流、數位修復等片,故《婚姻故事》、《愛爾蘭人》、《教宗的承繼》和其他佳片不在榜單中(要不然排名會重新洗牌)。
此外,榜單中的某些電影為去年出品,但因片商作業時間拉到今年的台灣院線放映,仍舊選進評選。要說這份榜單的最大遺憾,應該是《燃燒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了。
最後,謝謝今年有這些好電影,在紛擾的時代下,仍讓人有機會在漆黑場域,於光影中找到力量。
💞1.《#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上映日期:2019/07/24
《從前,有個好萊塢》充滿昆汀塔倫提諾的作者印記,熟稔昆汀的影迷能在此作中發現許多昆汀的風格元素,並找到極大樂趣,武術、戀足癖、義大利西部片、美國老式B級片、非線性敘事手法、《惡棍特工》中火焰槍的惡趣味(將曼森視作納粹)等等,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更揭示了全片在寫實中充滿想像空間(與時間)的童話故事性(呼應充滿逆轉性的結尾),令人感受到昆汀對於曼森家族血案的浪漫憧憬,並帶著觀眾想像世界的未來能有一點不一樣。
全片最令人感動的戲,私以為是由瑪格羅比飾演的沙朗泰在戲院與《勇破迷魂陣》(1968)合照,眾所皆知,這是莎朗泰被曼森家族謀殺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遺作《12+1》於死後上映),昆汀大費周章地將莎朗泰進戲院觀影的戲完整拍出,讓片尾的結局格外動人,處處流露出不捨之情。
在舊好萊塢的致敬中找到新意,貼近老靈魂賦予想像力,《從前,有個好萊塢》是一幅以懷舊為水墨潑灑而成的新畫作,昆汀大膽、奔放且柔情地獻給每位觀眾。如果說,艾方索柯朗敦厚、內斂地在 1970 年有《羅馬》和墨西哥城,那昆汀塔倫提諾則是絢爛、外顯地在 1969 年有《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洛杉磯。
🎥影評全文👉http://bit.ly/31q4OCQ
💞2.《#寄生上流》(Parasite),上映日期:2019/06/28
《寄生上流》延續著奉俊昊一貫的「階級」命題,但奉俊昊揮別了跨國大製作,回到韓國本土後的創作視角更加犀利通徹,此作彷彿披著《小偷家族》的表皮,內藏《我們》的血骨,以喜劇方式大膽切入社會議題,底層社會的悲哀無奈全都建立在大量的黑色幽默之下,沒有過多《小偷家族》的溫情,卻同樣以「欺騙」(無論階級)解構出人、家庭、社會與國族中「生存」的無力之感。
奉俊昊在片中也透過不同的象徵符號凸顯階級的上與下,諸如山頂與水溝,半地下室氣窗以及落地窗的對比,豪宅中又藏的的地下室,此外,還有狗、蟑螂等生物跟人類求生本能的隱喻,印地安人階級與被掠奪的投射、韓國寄生於美帝主義等等,其中也透過或明或暗以及極具空間感的攝影掌握,呈現出富人與貧人的心理狀態。
有趣的是,導演在電影裡將嗅覺立體化,即便寄生於上流,卻擺脫不了無形的「窮味」,這如同階級般無法消除的窮味也成為電影裡的關鍵點,最精彩的一場戲,當然是那場「暴雨」,在精準的交叉剪輯中放大人性,更把階級無力之感的意象沖刷出來,如排山倒海般反覆衝擊人心。
《寄生上流》入俗,卻深富底蘊,以精心設計的劇情、環環相扣的連鎖反應,流暢的運鏡,精準的構圖,畫龍點睛的配樂,搭配演員極具張力的表演,終究對韓國社會完成了一則笑中帶淚的警世寓言,奉俊昊極具特色的作者印記,創造出自身的電影語言。
🎥影評全文👉http://bit.ly/2ZbpPBu
💞3.《#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上映日期:2019/04/26
此作表面抹上一層愛、善良與純真,但骨子裡包藏了導演艾莉絲羅爾瓦雀對義大利的哀愁,以聖潔的小寓言望向人類社會結構變遷上的巨大悲劇,其實更打破了文化隔閡的藩籬,跨越國族,這樣的故事或許存在於每個國家與階級中,且導演筆下的拉札洛實在令人討喜,拉扎洛或許象徵著使徒、英雄或是神祇,所以在結尾的死亡,才有了典型悲劇性的戲劇張力,流露出一股淡然的惆悵,這份惆悵並不令人討厭,卻教人鼻酸,甚至在觀者心中昇華成久久飄散不去的餘味。
小津安二郎曾說:「電影和人生,皆以餘味定輸贏。」在大銀幕上和拉札洛乘著時光機走過一遭,再回望自己的人生,或許我們都曾經善良的活過,卻因時間、空間、社會的轉變漸漸忽略內心與拉札洛相同的那份特質:是聖潔的使徒、是偉大的英雄、是不朽的神祇,或者更精確地說那是「好人的氣味」,而艾莉絲羅爾瓦雀則將這樣的氣味,以及那些逝去的美麗與當代的哀愁,永存進影像中。
🎥影評全文👉http://bit.ly/2FDpe2S
💞4.《#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Varda by Agnes),上映日期:2019/07/12
《安妮華達 最後一堂課》作為這位傳奇女導的最後一部作品(紀錄片),在今年初柏林影展映演,影片從「靈感」、「創造」、「分享」三個面向出發,起於劇情片《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止於紀錄片《最酷的旅伴》,在短短 115 分鐘的片長,扣緊了安妮華達各階段性的重要創作。
華達不斷從過往的舊作分享其人生觀,對於喜愛華達的影迷來說,應該是一部集大全的嘉年華,《幸福》、《無法無家》、《功夫大師》、《千面珍寶金》等經典之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現。此外,華達與德米的婚姻生活、互為因果的創作型態也沒被此片遺漏;然而,華達不只是電影工作者,更是行為藝術家,從「拾荒者」為概念核心,進而以馬鈴薯的概念延伸創作出藝術品,透過藝術品讓普世感受出生命,都是華達的可貴之處。
《最後一堂課》就像那些以前我們看見的作品一樣,謙虛的行為處世,飽滿豐沛的情感,活潑靈動的性格,造就了她的一生,造就了她的影像。
全片也正如同華達最愛的沙灘那般,在沙灘上的風景,有天、有海、有地,最終拼貼成一幅送給世人最溫暖的美麗風景,想不到有任何謝幕方式比《最後一堂課》更好,謝謝電影,謝謝安妮華達。
🎥影評全文👉http://bit.ly/30Oo1hn
💞5.《#小丑》(Joker),上映日期:2019/10/03
陶德菲利普斯將此作時空背景設置於虛構的高譚市,然而,在分裂腐敗的高譚市中,更能與美國社會相呼應,從30年代經濟大蕭條走到21世紀初雷曼兄弟金融海嘯,自由經濟與資本主義的瓦解將眾人推向更無秩序的分裂,躁動的人心、底層的反動、階級的對立、政府的無能,在這樣的敘事背景中,處於社會邊緣的亞瑟,在爛泥般的生活中掙扎、對僅存的良善希望逐步瓦解,從城市的異化代入個人心理的轉變,《小丑》極佳地以緩慢的節奏緊抓故事核心,更將高譚市所謂的「虛構」指涉為「真實」,編導透過小丑的惡衝破文化藩籬,開槍鳴笛,打醒普世眾人。
「階級」的意象也透過「階梯」的形體象徵,更在示威抗議中體現,當窮人們在拋頭顱、灑熱血時爭取權益時,富人們坐在高級劇院中觀看查理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別忘記,《摩登時代》以經濟大蕭條的社會底層為命題,諷刺地在喜劇中呈現勞工階級於經濟危機中被大環境吞噬,無奈且無力,與命運拍桌對賭時,小人物的身影終教人鼻酸,導演刻意貼加此筆,加強其戲謔性,也暗示了故事走向。
然而,馬丁史柯西斯在《計程車司機》中,同樣闡述了階級的差異,《計程車司機》在後越戰時期討論了底層小人物的徬徨與迷惘,也流露出階級的不可違逆性,貫串全片的那句競選標語「We are the people.」過了43年,在陶德菲利普斯的《小丑》中則有了重新解讀的可能,或許「We are the clowns.」才是人性的最佳註腳,亞瑟與崔佛斯(《計程車司機》主角名),便是同一種人了。
🎥影評全文👉http://bit.ly/2ZFGCNg
💞6.《#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上映日期:2019/02/14
波蘭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繼《依達的抉擇》後,再度將故事背景放在二次大戰後,且同樣精彩地以黑白影像映襯出人性,交出不愧於坎城最佳導演的作品。
此片在黑白影像的質地、音樂的更迭當中將大時代下的愛情一刀一刀鑿下,故事主人翁糾纏橫跨20年的愛情,當中國族、權力、藝術間的天秤拉扯也都能自然鋪陳且不過於生硬,而每一段過場時的黑幕則留給了影像呼吸的空間,威帕利科斯基深知如何用影像說故事,其力道能生猛有勁,卻又同時能柔情似水,尤其片尾男女主角起身走出景框之外,留下風吹草動的無畏,將全片的餘味保留下來,綿延不絕地縈繞心頭。
冷戰的題材容易生硬且落入俗套,但帕威帕利科斯基能掌握住自己的風格,以小人物的情愛唱出時代悲歌,此片是導演獻給父母、波蘭的匠心鉅作。
💞7.《#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上映日期:2019/08/02
《痛苦與榮耀》為阿莫多瓦導演生涯第 21 部作品,同時為「導演三部曲」的最終章,從《慾望法則》、《壞教慾》 到今年的《痛苦與榮耀》共橫跨 32 年的時間完成,多數媒體稱之為集大成之作,故事描述描述年事已高的電影導演馬洛回憶起 60 年家鄉西班牙小鎮的故事,是阿莫多瓦的半自傳作品。
此作在今年坎城影展,於嚴格的場刊分數中拿到 3.3 的高分,僅次於奉俊昊拿下金棕櫚的《寄生上流》,且順利將第 8 度合作的「拉丁情人」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捧上今年的影帝寶座。
綜觀全片,阿莫多瓦細水長流地不斷回顧自己生涯的點滴,誠懇地翻攪出私密記憶攤在銀幕前,讓自己、讓觀眾去品嚐阿莫多瓦的人生哲思,全片最棒的一場戲出現在收尾,一盞明燈點醒了阿莫多瓦與觀影的影迷,電影是美好與救贖的意旨油然而生。
如果說昆汀塔倫提諾藉由《從前,有個好萊塢》,與童年往事共存,用電影讓美好的想像延續;那阿莫多瓦則是藉由《痛苦與榮耀》,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用電影找到除病的良藥。
💞8.《#你的臉》(Your Face),上映日期:2019/05/17
《你的臉》花了兩個月拍攝13張臉,最後剪輯成76分鐘的長片,此作品無法分類,它不是紀錄片也非劇情片,它就是一部「電影」,這部電影運用特寫鏡頭聚焦於臉部,透過大銀幕凝視著每張人臉,沒有任何表演,只是述說過往,在一張張臉與一段段陳舊往事中,閃現了人類的複雜情感,當你靜下心,這張臉已然是全世界。
這種體驗已然是屬於蔡明亮與電影院的行為藝術,透過鏡頭與場域,任何事情都變得不同,任何記憶都將在這張臉中浮現,真實、虛幻、時間,在巨大的黑盒子中不斷交錯、解構與再造,最終浮現的,是生命之美,謝謝蔡明亮,每張臉都好美好美。
💞9.《#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上映日期:2019/04/12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表面上瞄準了太陽花學運,但這部片不只講政治,更多時候,更大的重點是在講成長中的那些懷疑、酸甜與苦辣,是傅榆導演紀錄著自己、陳為廷與蔡博藝的青春,寫下帶著些許矛盾、些許莽撞、些許動人的生命篇章。
觀眾跟著傅榆的視角,從《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中看著那些大大小小的社運活動,諸如士林王家、反對大埔強拆、反旺中壟斷甚至是太陽花,多數紀錄社會運動的紀錄片多半聚焦在運動本身,但傅榆卻捕捉到另一層可貴的種種片段,傅榆從時代的巨輪中望向自身的微觀之處,談明星神話的破滅;談彼此脆弱的時刻;談人性勇敢的光輝,全片私密且誠懇,帶勁卻溫柔,令人印象深刻。
去年傅榆在金馬舞台上的那席話,再到今年上映所激出的漣漪,已然讓此片成為台灣近年不可或缺的電影之一。
💞10.《#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上映日期:2019/04/24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裡,導演以時空旅行作為逆轉一切的關鍵,讓英雄在拯救未來的同時,卻也修補他們各自過往的遺憾,索爾與母親的感人對話、東尼對父親的釋懷、隊長與心愛女孩的再次相遇,每個英雄都藉由彈指事件,得以拼湊自我。而那些經典台詞、熟悉場景的重現,帶我們細數過去11年來英雄的點點滴滴,名副其實的最終之作。
羅素兄弟的群戲調度功力不用說,但此次劇情更顯沈穩,每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主場時刻,也在電影裡找到自己的最佳歸宿。「始於鋼鐵人,終於鋼鐵人。」最後一場鋼鐵人葬禮,集結所有重要角色,除了感受到鋼鐵人對 MCU 的不可取代,這場景同樣具承先啟後的意義,開山始祖即便退位,下一階段仍後繼有人。
此片是「遊樂園」系列作的影史標竿,無論是幕前幕後所激起的討論火花,或是影迷與產業間發展出的獨有文化,各方面來看皆是 2019 不可忽視的作品,且往後幾十年仍舊會不斷搬上檯面討論。
#新年快樂
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溝通最重要的,是用心;這樣你才能感受那些無法表達的心情,以及說不出口的話。
The key to communication is to use your heart. That way you can understand feelings unexpressed, and words unsaid.
人肉搜索 (Searching), 2018
今天要介紹的,是從上映前就受到很多關注和討論的《人肉搜索》(Searching)。
如果你還沒看過電影的話,那我們可以先告訴你結論:我們非常推薦這部不管是題材還是拍攝手法都很獨特的電影。懸疑的劇情裡包含了不少出人意料的轉折;而除了劇情本身引人入勝之外,電影也試圖點出『網路』和『社群媒體』這些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工具,可以為我們帶來的幫助,以及可能造成的問題。
劇情敘述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在母親因病過世之後,爸爸David和讀高中的女兒Margot努力想要走出陰霾。但有一天,女兒在半夜打了三通電話給爸爸之後失聯了。漏接了女兒電話的爸爸原本不以為意,但因為再也無法聯繫上女兒,決定主動報案。負責調查這個案件的女警探Vick同樣也為人父母,於是劇情就環繞在他們試圖找到Margot的過程,也教會了我們許多事。
--------------------------------------------------------------------------------
上一部影片【終極倒數】這位影帝拿過兩屆金馬獎了,竟然還有辦法超越自己!?⇨ https://youtu.be/h_Ac5DtNIBE
【欠推系列】
你可能聽過,卻不一定看過的經典影集 ⇨
https://youtu.be/3ZnwNIhuWO0
5部你很想看,卻一直看不到的影集 ⇨ https://youtu.be/jh41slVDgto
5 部你沒聽過,但一定要看的歐洲電影! ⇨ https://youtu.be/6PihxvCESM4
【影評系列】
《失蹤網紅》每個人都有秘密,只是有人藏得比較好 ⇨ https://youtu.be/lqbKQZIMFX8
《未來的未來》別讓未來討厭你⇨ https://youtu.be/_38m0UBbz-0
《小偷家族》偷偷偷走了我們的心 ⇨ https://youtu.be/4j3Rcb_hmGQ
#人肉搜索
#Searching
#周杰倫
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所謂幸福,是能自由選擇;所謂灑脫,是能適度放手。
Those who are happy have the freedom to choose; those who are free have the courage to let go.
瘋狂亞洲富豪 (Crazy Rich Asians), 2018
-出自《那些電影教我的事:把那些最好和最壞的時光全部加起來,就是你的人生》p. 57
購書資訊 ⇨ https://goo.gl/rW48iq
今天我們想要介紹三部題材、拍攝手法、甚至是類型都很不一樣的電影。不管是高調炫富的《瘋狂亞洲富豪》、穩定踏實的《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裝死》、或是被逼到社會邊緣的《小偷家族》,片中的角色們不約而同地都在追逐著『幸福』。
這幾部電影裡的角色雖然有明顯的『貧富差距』,但是卻並不會造成太多的『幸福差距』。 而透過每個角色的故事,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讓自己『活得幸福』的方式。
在《那些電影教我的事》這本書裡,其實還用了另外七部,總共十部電影來探討,各種不同情況之下,如何活得幸福的人生課題。
這本書現在已經上市,在各大通路都已經可以買到,許多的網路平台也都有寄送到海外。
我們這次還跟大家玩了一個小遊戲。在首刷的一萬本裡,有100本的第一頁上有水某親筆寫的祝福語加上兩人簽名。如果你買到了其中一本,請一定要好好的保管,因為我們會在近期舉辦一場包場的電影特映會,會挑選一部精彩的院線電影請大家看。只要買到帶有金句加簽名的彩蛋書,就可以帶一位朋友來跟水尢水某一起看電影喔!
彩蛋活動看這邊 ⇨ https://goo.gl/TX9TXn
【購買資訊】
博客來: https://goo.gl/eNxdUk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goo.gl/XrZ5HL
金石堂: https://goo.gl/kij3DW
誠品: https://goo.gl/bSfC1U
【我們在9/8(六)另有一場免費座談會,報名資訊如下】
報名網址:https://goo.gl/XhxQUw
--------------------------------------------------------------------------------
上一部影片【秒懂】竟然有本書敢說,讀完就等於看懂了120部電影 ⇨ https://youtu.be/W9oyos-AAec
【欠推系列】
你可能聽過,卻不一定看過的經典影集 ⇨
https://youtu.be/3ZnwNIhuWO0
5部你很想看,卻一直看不到的影集 ⇨ https://youtu.be/jh41slVDgto
5 部你沒聽過,但一定要看的歐洲電影! ⇨ https://youtu.be/6PihxvCESM4
【影評系列】
《媽媽咪呀!回來了》 - 超越前作的極佳續集 ⇨ https://youtu.be/an2o1ROD1fA
《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 – 精彩到可能是最後一集⇨ https://youtu.be/L-TYhpZp5Jk
《小偷家族》偷偷偷走了我們的心 ⇨ https://youtu.be/4j3Rcb_hmGQ
#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裝死
#小偷家族
#瘋狂亞洲富豪
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小偷家族不為人知幕後+影評【小翰今評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小偷家族 不為人知幕後+影評更多2019電影背景故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BdPA_AiNL0UhwCA4AFt7H9X-lZxmjm8更多電影 ... ... <看更多>
小偷家族 拍攝 手法 在 【影評‧小偷家族】淡然而味濃愈嚐愈回甘李美(放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影評‧小偷家族】淡然而味濃愈嚐愈回甘李美(放心,以下不含劇透,無雷) 一看《小偷家族》片名,再看導演名字乃是枝裕和,觀眾實不難想像到,這大概又是一齣家庭倫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