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孩子去了科教館, 體驗了一番互動的裝置後, 回家的路上哥哥忽然想到一部曾經看過的動畫, 是關於戴著眼鏡的天才狗狗, 其實我完全不記得...
.
回家後他在Netflix上找到了, 原來是 #天才眼鏡狗 or #皮巴曼先生與薛曼的時光冒險 (Mr. Peabody & Sherman) 這是2014年夢工廠的卡通電影, 講的是Mr.Peabody 不但是得過諾貝爾獎的天才狗, 還領養了人類小孩, 並且細心教導、栽培。但是薛曼的學校同學潘泥因為嫉妒他, 最後搞出了一段三人坐著時光機穿越的故事。
.
如果是以前看的話就會覺得是一個卡通, 笑著笑著就過去了~但是這次跟孩子們一起看的時候, 每一幕都覺得很有細節、很精彩, 尤其是呼應這幾個月上課的內容。
.
#古埃及
例如回到古埃及的時代, 因為我們上過古埃及的課程, 所以孩子們一聽人名就知道是 #阿蒙之子就是圖坦卡門, 甚至在人面獅身像內薛曼不小心握到木乃伊的手, 木乃伊躺在🐆 豹紋的四角床上, 也跟我們在埃及展裡面看到的文物, 一模一樣~
.
#文藝復興時期
這一段的劇情可以看到達文西的創作以及他正在畫蒙娜麗莎的場景。而在薛曼和潘泥兩人駕著達文西的第一架飛機模型在佛蘿倫斯的天空遨遊時, 孩子還能指著畫面說~媽媽~那就是他們蓋了600多年的教堂屋頂!(#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
#特洛伊
再次穿越來到了特洛伊, 看到大大的木馬就想到特洛伊戰爭中, 關鍵的人物阿基里斯, 荷馬史詩伊利亞德描述的故事裡, 那場因為一顆金蘋果所引發的戰爭....
.
有許多的歷史人物, 在影片的後半段也陸續出現, 除了特徵鮮明的 #喬治華盛頓 、#愛因斯坦、#牛頓 等人外, 還有愛吃甜點、頭戴假髮的 #瑪麗安東尼 與及 #路易十七, 這些人物出現時的特點都是具有強烈的象徵色彩, 但是如果不知道他們的故事跟背景的話, 其實就只是一個穿著歷史的服裝的人物罷了.....但是就是因為認識這些歷史, 所以每個人物都變得如此鮮活~ 在看卡通放鬆的同時, 腦海也再一次快速複習了曾經學過的知識。
.
現階段我們學神話故事、認識歷史, 不一定真的能鑑古知今,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是碰得到也看得到, 有這樣的結合, 孩子們學起來也更有興趣~
***********************
#國際觀外包 #LARA幫妳教 ✍️✍️
💡5~8歲 |每週五 ⏰16:30~17:30 (線上zoom)
💡8~12歲|隔週六 ⏰10:30~12:00 (線上zoom)新班9/4開課
***********************
報名表格 👇👇
https://yeslara.com/2021報名表
********************************
✍️週六線上課介紹
https://yeslara.com/online2
🎯線上課精華影片
https://yeslara.com/國際新聞_課程精華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迪士尼 #皮克斯 🎥 靈魂急轉彎藏超級多的名人! 🎥 皮克斯每部動畫都有埋下部作品的梗! 🎥 無敵破壞王有一個隱藏的成人梗?! 🎥 澎澎丁滿亂入星際寶貝??? 大家多少都有看過一些經典動畫 但是應該很少人會發覺到裡面的一些神彩蛋 這些彩蛋的內容有時候是致敬一些歷史 有時候可能是各種埋梗喔! 像...
小愛因斯坦動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最強優惠必跟團 #巧虎
#1 歲寶寶優質教材
「 讓孩子外掛開到最強,乖吃乖玩好聰明」
#巧連智寶寶版 #超豐富玩具
#花粉獨享禮物多到炸裂團
👉不管幾歲各版本都可以團喔
👉獨家送日本設計玩具
🎁分享貼文有驚喜請看第一則留言
花粉投票排名最期待第一名的巧連智團購來了!!
👉團購結束囉!
———————-
話說從我訂巧連智開始,每個月收到巧連智的第 1-2 個禮拜,就是媽媽最期待的時候~(到底是訂給烏烏還是我自己)
每當拿到當月份新教材那一兩週,就是我覺得帶小孩最輕鬆之時!
因為烏烏可以一個人看教材跟玩教具都不吵媽媽一個小時以上!!
去年 12 月我在 IG 限動問了粉絲有沒有幫自己孩子訂巧連智,因為我跟花弟都是巧虎寶寶,在考慮要不要幫烏烏訂?
結果我根本被上百粉絲私訊洗版,99% 都在推薦我,說「孩子有多聽虎神的話」、「刷牙戒奶嘴戒尿布用湯匙都是巧虎 教的」、「語言表達跟認知在幼稚園比同學還要好」⋯⋯族繁不及備載,多到我 都問他們:「你根本是巧連智業務吧? 」哈哈哈~
唯一一兩個說還好的是:「說他一歲的寶寶無法自己看,要爸媽花時間陪讀」
但這根本不是問題,本來剛滿一歲寶寶的教材就是要爸媽陪讀啊!!自己看得懂是愛因斯坦了吧?!
這次的花粉團購主角是「#寶寶版開始號」,我自己使用起來覺得有以下優點
✔️遊戲書尺寸大小剛剛好,
很容易讓一歲多寶貝自己拿、自己翻,不小心就養成閱讀習慣了(奸笑)
✔️紙本加厚,每一頁都不容易撕破,因為一歲多很多都還在會把書撕破的年紀
※700 磅厚紙書設計,讓孩子操作遊戲書更順利
✔️每個月都有符合寶寶學習主題的玩具(語彙、刷牙、睡覺、如廁等),都超實用!
孩子可以開心的邊玩邊學,真的不用再花錢買一堆沒用玩具
✔️內容很貼合 1-2 歲寶寶需求,
從 🔹生活習慣 🔹語彙表達 🔹人際互動 🔹智育啟發 🔹音感節奏 都有!
我會這麼推薦每個寶寶都要訂巧連智,還有一個原因是,「1-2 歲孩子正值學習的黃金關鍵期」,除了培養生活習慣,也需要累積大量語彙,提升聽和說的能力,
可是很多爸爸媽媽可能是因為新手上路或是工作忙碌,真的很難有時間去細細挑選適合的、可以真正幫助到寶寶的教材,所以巧連智真的是我們的救星啊!
👉先說說 6 月的遊戲書 有【和巧虎一起】單元搭配躲貓貓遊戲,以找一找的翻頁遊戲讓第一次接觸巧虎的孩子,感受和巧虎一起玩真開心;
在【說說看】單元搭配照片和有趣的遊 戲操作認識動物的名稱和特色;
【生活習慣】單元則搭配牙刷圖卡,讓孩子學習 睡覺前要刷牙,養成好習慣!真的都是寶寶目前最需要的!
還可以搭配 DVD 用歌曲、動畫、唱唱跳跳的方式來學習,大家都知道 1 歲寶寶 很好動、也很需要動一下來靈活肢體發展,這不就是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 嗎?!(巧連智真的很會耶~😄)
★6 月單元精選★
1說說看(一):大象
2生活習慣:睡覺前要刷牙
3唱唱跳跳(二):Mommy Daddy
4音感節奏:寶貝搖搖
<假如家中沒有 DVD Player 也沒關係!可以下載「我的巧虎 APP」用行動裝置或 Android TV 系統電視觀看喔!超方便的!>
👉再來說說我超級愛的玩具,分別在 6 月和 7 月會收到,還可以延伸一起玩!
6 月:巧虎牙刷、ㄅㄚㄅㄚ IC 語彙車(獅子、大象,綿羊)
7 月:IC 巧虎刷牙鏡、變身ㄅㄚㄅㄚ IC 公車(企鵝、烏龜)
那個牙刷和刷牙鏡整個救了我,因為烏之前很排斥人家刷牙,但拿到刷牙鏡之 後他整個每天晚上迫不及待刷牙,因為他可以從鏡子看到牙齒怎麼被刷,還可 以一邊搭配刷牙歌(有夠洗腦我每天都在唱)
大家可以看照片或 IG 限動影片,現在烏整個變愛刷牙寶❤️
然後 IC 語彙車(7 月會增加配件變成公車,超驚奇的!)
烏也可以自己玩很久, 因為他會一直講話,有不同的聲音跟介紹,他還可以選擇乘客,然後還一邊模 仿動物叫聲,真的很有趣,巧虎的玩具不只是玩具,而是真的可以幫助孩子在 玩樂中學習、有設計搭配每個月教材的教具!
🌟其實有觀察就有發現,很多孩子其實默默家裡都有訂巧虎,沒訂的孩子不會輸 在起跑點,但我覺得對於生活常規跟生活自理還有一些基本認知,有用巧虎的 孩子可能還是會學得快一些,或比較容易上手,重點是~爸媽會輕鬆很多(笑)!
連醫生朋友都跟我說他們醫生群很多孩子都有訂巧連智,我跟有訂巧虎的朋友在聊天,大家都有志一同覺得巧連智的教材教具設計真的太厲害,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跟發展,一般玩具買給他們玩沒幾天就不玩,但巧連智的教具他們可以一直每天重複玩都不會膩,難怪巧虎被稱為「虎神」!
以下是我覺得必買原因:
👉$450/月有教材、教具、影音媒材、育兒誌、全台免運!訂寶寶版開始號 15 期還可享刷卡分 12 期 0 利率
👉讓媽媽喘口氣的設計,教具教材太吸引寶寶
👉幫寶寶開外掛,以後上幼稚園就是不會落後甚至吸收理解力更好
👉教生活常規巧虎出馬最有效,影片跟教材教導禮貌、生活,比爸媽說破嘴還 有用。
👉花花跟花弟都是巧虎寶寶,我們兩個從小都是懂事出名的(真的啦),智力測 驗也都是資優班等級(139-149),我認真認為我們兩個是很好的巧虎寶寶見證 啊哈哈哈(至少我到現在還會哼我小時候巧連智裡的歌你們信嗎?)
👉這團必跟,今年最划算最多禮物組合,超過 50 名團購再加碼!!
根本要找其 他朋友們一起來訂!
👉再強調一下,#巧連智月刊分齡分版,寶寶、幼兒到國小生都能找到適合的教材,只要從專屬連結訂閱,都可以享有團購禮資格喔!
【強力推薦訂閱寶寶版開始號 15 期!!送最多!!】
🎁歡迎禮:巧虎手偶
🎁新訂 12 期/15 期送:寶寶 IC 音樂書
🎁新訂 12 期/15 期加贈:SMART 巧虎遊戲包
🎁新訂 12 期/15 期加贈:次綠康除菌液(30ml)
🎁新訂 15 期加贈:迷你圖鑑翻翻書(3 本)
🎉花粉專屬連結訂閱再加碼以下禮物:
團購禮 2 選 1:<甜甜圈派對組>或<創意玩沙玩水組>
🍩甜甜圈派對組 →超高人氣、也是日文版的教具,可以練習數數和扮演,學習性很強
🏖創意玩沙玩水組 →日本設計的教具,夏日必備,除了玩沙、玩水,還可以玩扮 演遊戲發展語彙、認識顏色
👑加碼禮:50 張訂單以上,每筆訂單再送玩法多元質感佳的<寶寶推推樂>,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培養物體恆存的概念
👑下單加抽 4 名:<動物樂園立體拼圖+動物立體拼圖小書>
(超過 100 張訂單就 抽 10 名,中獎機率超高)
❤️花粉團購的這些多到爆禮物就已經超值到不行,訂 15 期寶寶版開始號還只要$6750,等於一個月只要$450,每個月還有書跟不同的玩具&影音媒材&育兒 誌,內容豐富,我真的找不到你不訂的理由耶~
拜託你們不要錯過好嗎!!
你錯過我都認真為你覺得可惜!!
——
💟貼心小提醒💟
1. 本活動限從《花花。Hannah》指定連結訂閱並完成付款,才享有團購優惠。 2. 須為新訂戶訂閱『巧連智月刊 12 期/15 期』,並於 2021/5/19(三)前從指定連 結至官網下單繳款成功者,方得享有此優惠。※現訂戶或續訂戶恕不再享有此 優惠。
3. 新訂戶在訂閱後的 5~7 個工作天內可收到第一期的教材。(不含預約訂閱)
4. 團購禮物寄送時間:2021/6/10(四)起陸續寄出。
5. 國外訂單恕無法享有團購禮。
6. 若已於其他管道訂購並繳款,恕無法享有團購禮。
7. 團購恕無法補登親友介紹的被介紹人禮物,但成為訂戶後仍可介紹他人訂閱。
8. 禮物樣式如有變更,請以實際收到的禮物顏色、樣式為準,巧連智保有最終 變更或終止優惠之權力
小愛因斯坦動畫 在 柳廣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Day 2 笑什麼 你也是Sequential Art (上篇)
少時專心琢磨技藝,長大後發現創作者最需要克服的是既定認知、刻板印象。
_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個媒介苦修打滾多時,自然而然會走出自己的軌道。但太過自我感覺良好地走在這條路軌上,就會只專注看著自己軌道的正前方,不經意放棄了觀看其他路軌的景色,甚至還以為那些景色根本沒什麼好看的。
我是個由漫畫出發了解藝術的人,所以今天容我從漫畫講起。
如 Day 1 所說,可能因為日本成長的緣故,自人生有記憶起,我就每天在看漫畫,尤其是少年Jump。隨著漸漸長大,我也變得喜歡解構集英社旗下的漫畫。什麼每頁平均5-7格分鏡、黑白色比例、玄幻打鬥漫畫的武器一定有劍、男女角色數目的比例等等。聽起來像是個專家。
那時全中大Fine Art Undergraduates只有我一個在畫漫畫,(江記黃照達等人都早就畢業了)心想,該沒什麼人challenge到我關於漫畫的認知吧。突然一句。
「喂,你覺得漫畫是什麼呀?」
聽起來多簡單的問題,我卻支吾以對地答辯著。
用「答辯」,是因為我發現自己不懂得回答,卻又不想被看穿。即使看著那提問者純粹出於好奇的誠懇臉色,那毫無敵意的請教,我還是選擇砌詞答辯。那刻即使真的成功說服了他,也讓我內心誤以為足夠堅牢的漫畫知識庫像國人玻璃心般輕聲敲碎。
隨著多年對漫畫漸漸深入的認知,鞏固下來的是對漫畫的既定認知。且這種既定認知在內心刻劃得愈深,就愈難以接受其他形式的漫畫,甚至拒絕理解,把不熟知的漫畫歸類為邪魔外道。
幸好我未算病入膏肓,仍能就自己對一種媒介輕妄、粗糙的觀念提出質疑。
然後我就認真地想「漫畫是什麼」。
我嘗試把視野拉遠來看。但一旦把視野拉寬,什麼影像藝術、動畫、舞蹈等等的,都映入視線。媽啊。我只是想思考漫畫是什麼。為什麼你們都走進來了?
「因為你剛才在想『漫畫是有序的圖像排列』啊」。
錄像 動畫 舞蹈 etc has joined the chat。
「我也是有序的圖像排列。」
「我們也是。」
「那我們都是漫畫囉?」
「不是吧。」
「為什麼不是?」
「那你們是何時開始出現分野的啊?」
「圖像排列的邏輯、媒介、方法。」
我嘗試扒開來看它們之間出現分區的界線。但發現界線很糢糊,糢糊得像是形容顏色的詞語,什麼「藍綠色」、「綠藍色」、「青色」、「鴨綠色」、「青玉色」、「綠松色」、「碧綠色」。但後者要定義區別,其實可以用光波長、Hex Color Code等賦予每個詞彙絕對且可量化的定義。可是,藝術媒介又可以嗎?或許硬要在藝術形式上找出絕對量化的定義並不可行,但透過思考媒介間微妙的區別及共享之處,就能更理解自己處理不同媒介時,腦袋究竟出現過怎樣的思維轉換。
於是,媒介之間的糢糊界線、未明之處,變成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也開始在這些地方鑽起牛角尖,用另一種心態重新畫起漫畫來,還把一批Copic Marker,G筆頭擺進蘋果迷你倉封印起來(說起來,有人想要嗎?可dm我,還有很多哦)。
如果真的深究這道問題,需要大量實驗及閱讀經驗。於是就傾家蕩產買起書來。還記得,第一年受邀參展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時,我花了10000多元港幣買了一個行李箱份量的書。因為那時覺得當地的書,錯過就沒了,因為我活在被港漫、英雄美漫、日漫當道的香港,生怕回來後就再也找不到這些書。所以當時的想法就是有殺錯無放過,要買下一眼間看不透是什麼東西的書,回港再慢慢研究。
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將介紹我自己在一些作品的嘗試,以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2、3、4張:Cube Escape Paradox (柳廣成)
_________________
我在腦海內的漫畫VS動畫之思辯:Frame Rate vs Panel
年少時買過漫畫化的寵物小精靈劇場版:《超夢夢的逆襲》、《利基亞爆誕》、《結晶塔的帝王》、《穿梭時空的相遇》。發現內文都是電影動畫幀格的截圖,排列成漫畫形式印作紙本漫畫書。後來我在想一個顯而易見但卻耐人尋味的問題:
是否把上述電影的Frame Rate 調至平均On 90(不是粗口哦),就看起來像漫畫了?
(得出on 90的根據:90分鐘電影有129,600幀(24FPS),用一頁漫畫平均7 Panel,一本書200頁的算法來算,129,600/(7x200)≈90)
影片需要高frame rate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讓圖像連續變化、運動(播放)的速度而導致肉眼的視覺殘象產生的錯覺,而誤以為圖畫或物體(畫面)正在活動。漫畫的Panel間的提示因不需要考慮殘象運動錯覺的事實,令腦袋足以腦補Panel間的缺失即可。
自4年前畫起動畫後,我就在想如何把畫作的frame rate變得尷尬,慢得既不像動畫,快得又不像漫畫。於是在此書,就試試看了。動畫裏上一個幀格映入你的眼球後,就是下一個幀格的事了。上一幀格消失,下一幀格出現,如此輪替。但漫畫就是要所有畫面乖乖地印在紙上讓人一覽無遺。那不如讓onion skin更透徹些、延伸得更遠些幀格,全畫出來好了?(哈哈,literally OnionGhost)
在我這次作品上,我覺得漫畫可以玩的是發生於頁面上的圖像排列,不是輪流替換單一幀格畫面。但又可以應用在處理動畫會思考的事。
這時你可能會說,漫畫就非得是平面紙本不可了?
很好的提問。所以,下一個。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5、6、7張:Here(Richard Mcguire)
_________________
要在電子熒幕介紹這本書的魅力,恐怕有點難。因為Here作出的嘗試,是有意圖地讓漫畫書作為立體、具厚度的印刷品,如何藉其物理性與內文的空間感巧妙呼應。但它不是pop up立體書,因為它還是以完全平面的紙本製作而成,圖像的解讀仍然依賴平面紙張的表達。我說的立體,意思是指作者賦予書本在釘裝上的立體空間意義,令書本的釘裝不流於紙本書籍純粹的物理特徵。
Here是左揭書,封面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屋子窗口,封底則同樣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牆壁。內頁則是由屋內視覺向外看的景象。亦即,內頁左頁一定是向窗戶外看的,右頁一定是向牆壁看的。以90度角翻閱,就會構成封面、封底是屋外空間,內頁則是屋內空間。Here這本書的原則,就是空間上的視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Here內文近300頁,透過漫畫鏡框再加標明的年份,由固定的視覺,持續變化的時間,交代這一空間發生過的人和事。
內文最初較在想像範圍內,就是屋內在數十年間換過不同的租客,有過長期租客,看著家人數目多了起來。還有數頁這樣的場景:在相隔甚遠的時間說過的各種話語,硬被漫畫的分鏡力量截下來,放在同一畫面。彼此間的語句本應毫無關聯,但卻因為漫畫的力量而被安排在同一空間重遇,使得兩者間的話語像在交談般。
後來,時間的尺度開始拉闊。時間延伸至房屋仍未被蓋起來的時代,剛好有個獵人經過,他射出的箭,剛好擦過漫畫內永恆不變的視點;還有城市化的經過、築屋的過程、工人等,都被這絕對不變的視點映下來。漫畫中後段還來到未來的時光、以及遙遠的過去:地球剛誕生,仍無大氣層之際,漫天星星、隕石的場景。
_________________
我發現自己寫太長了。要分兩天寫。明天會進入動畫世界多一點。
另外,介紹多點在漫畫媒介的既定語言、概念上大作發揮的藝術家及作品,可以google,還可以上網買買他們的書看:
(此Post第8、9、10張)
榮念曾 天天向上
Tobias Schalken Balthazar
Chris Ware (我推薦他所有書,算是Infographic x comics的始祖)
_________________
老實說,愈是探索,就愈不知道漫畫是什麼。但我樂在其中,如Day 1 所說,這並不是一種迷失的狀態,而是令我雀躍的事情。就像研究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般,發現在宏觀世界行得通的物理定律,在微觀世界卻莫明其妙地一一被推翻否定。量子力學像是有意識般地對你說,「再想清楚才嘗試定義『規則』吧。」
漫畫的全貌是什麼,就算是手塚治虫,我也不覺得他會知道。他也只是漫畫作為藝術形式的始祖發現者。像是物理學的…愛因斯坦吧。愛因斯坦發現了很多事,卻也帶著對量子力學的種種不解,歸入塵土了。不是他們渺小,而是世界太宏大了。
漫畫的世界還有什麼未被發現,其實真的還有很多人不想停留在已知的既定形式,貫徹實驗精神,務實地用創作探索著。就算眾人不一定關心,作品不一定出名。
動畫也是吧。
隨著在藝術的造藝及年齡的增長,就更得提醒自己要謙卑。
謙卑不是說在公眾形象上盡量以禮待人、說話盡量客氣謙遜,而是指對藝術保持謙卑。才能看得更清,藝術史的接龍遊戲才能玩得下去。於我而言,藝術是一種思考訓練,要對自己的創作時刻保持質疑,不能只苦修技藝,被自己畫作的視覺之美矇騙。
我覺得對藝術形式愈是Judgemental的人,他們對藝術媒介的既定認知就愈深,就愈需要否定,以捍衛他們內心對於藝術媒介片面的認知。因為如我經歷般,這種認知好歹也是用歲月建構出來的,就算被據理力爭地挑戰了,也會害怕信念失守,於是需要死守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才不會令長年建構出的自我搖搖欲墜。
Artist Statement 常見的語句「向____提出挑戰」雖有被濫用之嫌,但考慮適當的Context,其實本身的說法並沒有錯。
挑戰的就是我們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作品會證明某些認知是過時的,此時我們就得承認這些認知已不合時宜。而這種不合時宜,與今期流行什麼東西無大關聯,因其否定來自創作上實驗結果的推敲。經不起推敲的觀念就捨棄吧。若此觀念出自你心,就更需要虛心捨棄。
打了四小時字,發現打子4000字,見諒lol
下篇明天出!再會!
#onionghost #onionghosthk #動畫 #動畫推薦 #插畫 #illustration #animation #illustrationartists #animator #happynewyear #newyear #drawing #art #artist #pencil #comic #manga #bd #bandedessinee #柳廣成
小愛因斯坦動畫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迪士尼 #皮克斯
🎥 靈魂急轉彎藏超級多的名人!
🎥 皮克斯每部動畫都有埋下部作品的梗!
🎥 無敵破壞王有一個隱藏的成人梗?!
🎥 澎澎丁滿亂入星際寶貝???
大家多少都有看過一些經典動畫
但是應該很少人會發覺到裡面的一些神彩蛋
這些彩蛋的內容有時候是致敬一些歷史
有時候可能是各種埋梗喔!
像是預告之後的作品或是前作的角色來客串之類的
一起來看看有甚麼驚喜的神細節吧!
雪莉要胖到100公斤的小時光在此!
👇小時光提醒👇
https://freeshort.link/ZPDbmk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Sherry Youtube頻道【 @HOLY Sherry 】https://reurl.cc/RdmkzG
個人ig : @holy_sher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Ec42HigAcc/hqdefault.jpg)
小愛因斯坦動畫 在 熊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活在這個社交距離逐漸拉遠失焦的年代
隔離 since day one 的邊緣人也能談場遠距離單向戀愛
隔著層層螢幕修飾對你數位化美顏進行數位化真情告白
譜出首又酸又甜 bossa nova 戀曲 2020 好像初戀口味過期草莓聖代
Cozyboy rgry 熊仔失足掉入風格黑洞 自以為玩出新曲風
2020 噪音bossa nova a.k.a bossa nova nova
讓你邊中槍邊跟著笑 腫臉重修就好 一年沒出歌我們重修舊好🤗
🔔 訂閱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KumaChan
📢 數位收聽 : https://Kumachan.lnk.to/FFF
/Song Lyrics/
羞羞臉 羞羞臉 羞羞臉 羞羞臉
Focus cam slow motion do yo dance do yo dance
修修腿 修修臉 修修嘴 修修眼
Do yo dance do yo dance
Alright!
求你別出現在我面前
Just wanna love you from a distance
求你別出現在我面前
Just wanna love you from a distance
九頭身like日奈
狗狗filter自拍
Slow motion的姿態
抖內她來示愛
甜蜜蜜的專線
遠距離的單戀
擷取你的笑靨
當成我的桌面
你修完圖的樣子好美
修圖沒有罪
修圖軟體是新的美妝業
你抓角度的方式完美
I can watch u all day
同個face不同背景不太確定是否在看同個妹
羞羞臉 羞羞臉 羞羞臉 羞羞臉
Focus cam slow motion do yo dance do yo dance
修修腿 修修臉 修修嘴 修修眼
Do yo dance do yo dance
Alright!
求你別出現在我面前
Just wanna love you from a distance
求你別出現在我面前
Just wanna love you from a distance
你的美照
連背景電線桿都為你傾倒
連光速都願意為你改軌道
愛因斯坦他在嘴砲
你微笑 你撒嬌
你玩貓 你扭動 小蠻腰
想投入 你懷抱
玩傳說 狂送頭
神操作like慢動作
我連看了三鐘頭
送禮物 u want more
都給你啦
香檳 鑽戒 豪華遊艇
三更 半夜 還好有你陪
你彈琴 泛淚 唱著流行樂
關靜音 更加放大你的美
Wait
愛上你的嬌滴滴
愛上你的笑咪咪
I just wanna give u everything
如果老天 對這緣份 有所恩眷
願 我們此生永不見面
Na saying
求你別出現在我面前
Just wanna love you from a distance
求你別出現在我面前
Just wanna love you from a distance
It’s alright
It’s alright
在這個數位化的當代
人人都可以是網紅網美網帥
饒舌歌手
也能把歌喉
修成一個主流唱將
你聽我現場 是否跟我看到你的本人一樣法大
法大
你聽我現場是否跟我看到你的本人一樣法大
/Song Credit/
詞 / 曲 |熊信寬
製作人 |熊信寬 / rgry
編曲 |Cozyboy / rgry
和聲編寫 |陳思函 / 熊信寬 / J-RO HSIAO
配唱 |J-RO HSIAO
和聲 |陳思函 / 熊信寬
額外和聲 |J-RO HSIAO
額外鋼琴 |黃士耘
Mixing / Mastering |rgry
錄音室 |能火音樂工作室
混音錄音室 |七段音樂工作室
/MV Staff/
企劃 / 創意 |徐立桀
導演 / 動畫 |吳牧人
攝影 |楊世全
彩妝 |一修 @ izzue_stylist
髮型 |Eden @ Flux
/Follow 熊仔 /
熊仔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poeteknology/
熊仔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poeproduction/
熊仔 Weibo : https://www.weibo.com/u/3919089509
Sony Music Taiwan CPOP - 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 Taiwan CPOP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熊仔 #羞羞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2teikOwGzE/hqdefault.jpg)
小愛因斯坦動畫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年過去又放榜,感謝自己終於儲夠能力,可以把我由中一開始,就想要吶喊的內容拍成影片。送給每一個在學制裡爭扎的你🍀加油
道歉:
〉 理真氣壯的壯字寫錯了呢
〉影片無法給各位一個完備的答案,學制最後要走的方向,但是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嗯
🌸香港學制背景解釋】
香港學生讀完六年小學(國小),就會入讀六年制的中學。
中一到中三叫做初中,中四到中六叫做高中;
高中最後一年參加的公開考試,由考評局舉辦,叫做
中學文憑試:簡稱DSE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相等台灣學測指考、大陸高考。
文憑試必考的科目有:
中文(國文)、英文、數學、通識(像綜合人文的科目)四科。
選修科目則包括各個文理科目。通常學生會考2-3科。
考試成績以7個等級分,
由低至高排:1、2、3、4、5、5*、5**
所以考生在計算總成績時,會以1-7分加總和。
按不同的大學收生標準,有些只看最好成績的五科,有些看六科。
Best 5:最好的五科,滿分35分;
Best 6:最好的六科,滿分42分。
30+分的成績是建築系、法律系、醫科的基本門檻,算是相當不錯。
〈其他香港用語翻譯〉
上樓:買房子
小兒科:沒難度的小事
Band A:大學派位頭三志願總稱
Maths:Mathematics 數學科
MC:Multiple Choices 多項選擇題
formula:方程式
VA:Visual Arts 視覺藝術
諗咁多做咩姐/即:想哪麼多幹嘛
做完份paper先講啦:先做完卷再說 好嗎
夠鐘上堂喇:已經是時候上課了 可以嗎
唔好放棄:不要放棄
興趣當飯食:興趣當飯吃,用興趣作為掙錢的工具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soundtrack)
🌸鳴謝參考:我的故事(下)——伯賴
【真。伏game評】藍鯨遊戲|Blue Whale——平民遊戲工作室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Sir Ken Robinson------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挖看更多影片
海恩奶油是誰/ https://bit.ly/2Tl87XK
閃光情侶系列/ http://bit.ly/2JuQ7KO
學霸海恩傳功/ http://bit.ly/2umiArP
人生事件Vlog/ http://bit.ly/2upSwfb
你要懂的香港/ http://bit.ly/2JtrU7B
我眼中的台灣/ http://bit.ly/2ujjq8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海恩奶油
海恩的Instagram(有很多偷拍)
https://www.instagram.com/heincream/
海恩的Facebook粉專(常常有抽奬)
https://www.facebook.com/heincream
訂閱海恩奶油(YouTube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iH...
訂閱heincream[HK](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司應援收集中
CHITS 是我稱呼粉絲的名字,開放收件信箱: http://bit.ly/2HMuV0s
🧀翻譯長期招募中
幫忙上英日韓各語言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
音樂音效源:
YouTube Audio,DOVA-SYNDROME,Nicolai Heidlas, Bensound, HookSounds
✿講稿
【放榜】DSE 35分想對你說的事
我的名字叫龍海恩
2016文憑試考35分
我現正就讀港大環球商管
人生一帆風順
從此不憂吃喝愛情
上樓都是小兒科
到退休到死為止 也可以優哉游哉
我人生的改變
一切都是由上年放榜那天開始
抱歉 我騙你的
其實我是best6 35分
現正在台灣就讀媒體傳達設計
英文叫communications design
分組有3D動畫 和 新媒體(遊戲、裝置)
報考大學時
台灣的設計學院只看過我的作品集
完全不知道我文憑試的分數
莫說上了大學以後
真的沒有人有興趣問我 公開試考得怎樣
我的例子可能有點極端
但事實是在大學
無論考得好還是不好
根本就不會有人想知道你考幾分
我老師說最多在求職的時候
個人履歷要加一欄「公開試成績」
但也就僅止如此
至少 沒有人會像我這樣
用分數來做自我介紹
-
我知道在看影片的你現在可能想反駁
「說甚麼DSE的分數沒用?」
「我現在不夠分入Band A」
「拿不到入場券了」
「你這些成績好的人
有經歷過我的感受嗎?」
對不起
可能我真的沒有
我可能也說不出 比較像安慰的內容
但是在上年放榜的班房裡面
我收到分紙 開心了一會之後
我就跟其他同學一起哭
我也很難過
我不是讀名校
我不喜歡看到我所愛的同學
承受前路茫茫的痛苦
我不喜歡自己在一場不公平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我不喜歡每一個香港學生
花光自己最珍貴的青春在一個考試裡面
最後考評局只給出了幾個數字 去總結 評價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你備試的時候
真的覺得一切也合理嗎?
難道你不覺得 DSE就是一個
比拼「浪費時間」的遊戲嗎?
我不否認
我在不同的科目裡 的確獲益良多 例如中英文 通識
我不否認
要銜接大學各個科系
中學有不同的選修科有其需要的
然而我也無法不承認
我們浪費在 操卷 補習 死背書 備試
或者是一些
根本沒有用的考試範圍上
所用的時間,青春
的確不計其數 價值不斐
阿Sir 對不起
我要用數學去舉例
我算是數學好 做題快
我看著我那些文科同學
被迫好痛苦地做MC?
我不明白
明明大學肯定不會讀這類科目
明明一世人也不會用到那條長得誇張的formula
中文卷一閱讀卷
我不明白
為甚麼我要操那麼多份一個半鐘又一個半鐘的歷屆試題
為的就是去看懂考卷上面那些
正常讀者不會問
作者自己也不懂得答的問題
視覺藝術
我用Hein Cream的名字在YouTube拍了
13個【VA DSE】一共140+分鐘的影片
說真的
這些所謂教學片
裡面沒有一個是教真正意義上的藝術
全部都是教你如何在考評局手上拿高分 如何做好考評局的卷
諷刺吧?
可惜更加諷刺的是
DSE這個似乎是 「定生死前途」的遊戲
扔越多青春 分數就越高
看誰甘願扔罷 他就贏了
看誰資質好 扔時間的成本效益越高罷如果這樣是叫”勤奮”
那我只能說我這種是
“求學是為求分數的勤奮”
說出來也不知道有甚麼好光彩
同樣地
失手 考不好 成績不及別人
根本不需要感到慚愧
不是嗎?
個game本來就錯了
我們被迫玩罷
-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 愛因斯坦
中學畢業一年
我終於有時間去學
營養 健康 跳舞 心理 語言 文化 社會 歷史 藝術 哲學 設計
這些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學問
19年來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在用
100%的智商活著
而不是每朝醒來
騙自己說
諗咁多做咩即
做完份paper先講啦
夠鐘上堂啦
因為拍YouTube我遇上許多
背景不一樣 可以稱作「奇葩」
的人
有人是自學生 有人出生於外國其他學制
有人年紀比我小
但是他們全都比我更早開始自己的人生
我在他們身上看到 自信、成熟的光芒
真的非常閃亮、耀眼
原來 求學真的可以”不是求分數”
原來教育 是真的可以改革
然而在改變發生之前
我很擔心這段影片會不會被未讀完文憑試的學生看到?
會不會大家看完之後就沒動力讀書了
我想分享我當年備試的其中一個動力
是我班主任教的
我當時問她:
「我都去台灣讀設計了」
「考完了 分數也沒人看」
「刻苦耐勞 為了甚麼?」
她說:
「只有考好文憑試
我才能變得有說服力
理直氣狀地跟所有人說
我讀設計 是我自己的選擇」
做足了所有DSE的要求
我才能在這裡大聲地說
我覺得成件事真係好錯。
(圖)
我信佛 但我想引用
耶穌說: 「 有人打你的右臉, 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這句說話不是指任何一個不公義的時候
而是面對巨人
巨大的惡人之時
出生於香港
逃避不了的教育制度之時
你要我考好DSE 我考
你要我扔時間 我扔
作為學生 順應這個學制 是種公民抗命
香港的學生是不會輕易被這個學制的荒謬考起 打敗
我們可以去證明 這個學制是有多荒謬
當然如果你已去到考完DSE 放榜的階段
你要做的就是
唔好放棄
無論結果如何 以後要走的路如何
唔好放棄
活好過好
不要接受考評局評價你的分數
不要被這個制度打敗
入大學的優點
是你會更方便地接觸到資源
遇上許多 你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的人
有很多活動 讓你去經歷 從中改變自己
但是 如果我在大學裡不去讀書不去請教不自己找東西學不爭取新的經驗
跟沒讀大學是一樣的
相反 無論身處甚麼環境
自己去讀書 請教 找感興趣的事物去學 爭取新經驗
你的成長
隨時比一個大學生來得更多
尤其是我們身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
有甚麼想學 去YouTube search就有了
今日的社會型態
我相信它在向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
不再一昧追求 學歷高 讀書好
而是更重視 每個人獨特的優點、特長
職業出現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
喜歡哪個範疇就去學吧
喜歡甚麼興趣 衝
喜歡咩運動 語言 遊戲 商品的就去研究吧
DSE完了就隨它吧
想笑的 笑
想哭的 哭
沒事的
♥️
我個名叫龍海恩
我文憑試考幾分不重要
我而家讀緊興趣當飯食的設計系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
我會為吃喝愛情而煩惱
上樓可能仍是夢
但到退休到死為止
我也會
拼命「生活」
我人生嘅改變
一切都係由現在這刻開始
中意可以點like
分享給你的父母 同學 朋友 身邊的人看
留言告訴我 你對學制的感受
以上所有動作也令影片有更高的曝光率
最後你可以訂閱
我係Hein Cream 奶油
下條新片再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EYe9ujNoy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