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染疫不會說? 出現「地圖舌」、「草莓舌」、「巨舌」合併發燒,要小心可能是「新冠舌頭」》
新北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因為孩子平常就會咳嗽、流鼻涕,就算確診症狀也不明顯,或者很難區分,一旦爸媽發現孩子出現「地圖舌」、「草莓舌」、「巨舌」,同時合併發燒、拉肚子,就要提高警覺可能是新冠肺炎,必須趕快送急診,免得病情惡化。
1.地圖舌
得到新冠肺炎的人口腔本來就會出現口乾、灼熱感、舌頭紅腫發炎、失去味覺、潰瘍破皮、咀嚼時會肌肉疼痛、鵝口瘡。英國研究發現許多病患都有「地圖舌」。所謂的「地圖舌」是指舌頭上有塊狀白色到黃白色的隆起,中間會凹陷平滑,就像是大陸板塊一樣,而且板塊還會走來走去,形狀也會改變,所以又稱為遊走性舌炎。
不過不是所有的「地圖舌」都是新冠肺炎,非確診的人也可能因為乾癬、缺乏維他命、糖尿病、過敏、壓力而有地圖舌。沒確診的人有1~3%機率會產生地圖舌,所以如果最近發現地圖舌,又合併有其他呼吸道狀況,就要提高警覺可能是新冠肺炎。
2.草莓舌
根據統計,有千分之一的孩子在確診新冠肺炎後,會產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影響全身不同器官,像是心臟、肺臟、腎臟、血管、腸胃道,症狀包含草莓舌、眼周腫、臉頰紅、紅疹,和川崎氏症症狀相似。因為孩子病程進展快速,爸媽最好注意孩子如果發燒超過24小時,舌頭像草莓一樣紅腫、有明顯顆粒,又合併劇烈肚子痛,甚至是呼吸困難、嘴唇變紫紅色,就要趕快看醫生,避免病情惡化。
3.巨舌症
巨舌症就是舌頭變很大,因為冠狀病毒會和細胞膜上的表面受體結合,導致舌頭被攻擊,引起腫脹發炎。 有些小朋友感染新冠病毒沒有出現症狀,但痊癒後還是可能出現後遺症,所以最好還是要做好防護。
「小朋友肚子痛發燒」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孩子頻頻喊肚子痛,竟是「腸胃型感冒 ... 的評價
- 關於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病毒型腸胃炎最大錯誤:吐了又餵水!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小兒肚子痛發燒怎麼辦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小孩拉肚子注意! 新冠病毒恐攻擊嬰幼兒腸胃 中視新聞20200304 的評價
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才後知後覺看到最近有小孩得到急性心肌炎,不幸病情發展迅速惡化😓急性心肌炎應該是所有兒科醫師跟急重症醫師的惡夢!今天來簡介一下心肌炎~
👉🏻定義:急性心肌炎就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導致心肌細胞損壞甚至纖維化,造成心肌收縮不良、甚而侵犯心臟的傳導系統造成心律不整而使心輸出量減少,鬱血性心臟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致病原因:
✔️ #絕大多數由病毒引起,如:
🔹#腸病毒(克沙奇B病毒、伊科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微小病毒B19型(Parvovirus B19)
🔹EB病毒
🔹C肝病毒
🔹麻疹病毒
🔹水痘病毒
🔹皰疹病毒等
✔️細菌、黴菌或寄生蟲感染、
✔️發炎性疾病(川崎症、發炎性大腸性疾病、類肉瘤病、糖尿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
✔️毒物、藥物等。
👉🏻年紀:因應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症狀及嚴重度
🔸新生兒或嬰兒👶🏻:多見猛爆性心肌炎。
🔸兒童👧🏻:多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合併心臟衰竭。
🔸青少年👦🏻:常以急性或慢性心臟衰竭合併胸痛表現。
👉🏻症狀:#兒童急性心肌炎最難診斷的原因就是其症狀無明顯特異性,不像大人可以明確說出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喘、全身無力等心肌炎症狀,#常常一開始看似輕微的感冒或噁心嘔吐腹痛如腸胃炎,#也有可能無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但病情可能迅速惡化成失去意識、休克、猝死等重症,常讓人措手不及!常常在疾病初期造成診斷的困難度!
兒童心肌炎最常見的為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開始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因此症狀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為感冒期,病童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或腸胃道症狀如拉肚子,噁心,嘔吐等一般感冒症狀。
2️⃣#第二階段為心肌炎期,會有胸痛、呼吸喘、心跳過快、倦怠、無力、頭暈、咳血等症狀,#這時候一定要儘速就醫!
3️⃣#第三階段為心衰竭或休克期,症狀如臉色蒼白,盜汗、缺氧、發紺、昏厥、低血壓、四肢冰泠、呼吸困難等,#若這時候才就醫通常預後不佳😓
👉🏻診斷:
✔️心電圖(ST-T段變化、QRS波變小、心律不整)、
✔️胸部X光(心臟擴大、肺水腫)、
✔️實驗室檢查(血液心肌酵素上升)、
✔️病毒抗體或PCR(判斷病源體可以給予抗病毒藥)
✔️心臟超音波(心臟擴大、左心室收縮不良)、
✔️心臟核磁共振(心肌水腫、壞死)、
✔️心導管檢查(心臟切片)等。
👉🏻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只有支持性療法‼️
藥物:利尿劑、強心劑或抗心律不整等藥物。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類固醇,臨床效果可能有幫助,但實證醫學尚未定論。
較嚴重的心肌炎可能導致休克,需要體外循環支持治療(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以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甚至成為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時期。
⚠️ #但葉克膜並不是萬靈丹‼️葉克膜只是暫時代替心臟運作,讓心臟休息,#心臟能不能恢復原本的狀態要看原本疾病的進程,基本上沒有特效藥可以讓心臟恢復如初!如果因疾病狀況不佳,葉克膜時間拉長,隨之而來的併發症如: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末端肢體缺血、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感染、腎臟衰竭、肝功能異常等併發症都可能發生!
👉🏻預後:#越小的嬰兒得到猛爆性心肌炎的預後越差,甚至死亡率可以達到75%。一般孩童跟少年的預後會比較好,#但容易獲得後遺症如擴張性心肌病變(慢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甚至在未來還需要作心臟移植。心肌炎常常來得又快又急、病情惡化迅速也無特效藥,何況疾病初期診斷困難,是所有兒科醫師跟家長的夢靨啊!
👩🏻⚕️小孩子有時會無法分辨胸痛或腹痛,不管是肚子脹、悶痛、絞痛、想大便、小孩都會覺得是肚子痛,就像這次這個小妹妹,也是用腹痛、嘔吐來表現,心肌炎真的是兒科醫師最頭痛的疾病沒有之一!曾經我在實習的時候,有個有糖尿病的50歲婦人說她胃痛,吃胃藥無效,結果最後竟然是下壁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因此這個鑑別診斷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大人都會搞錯何況是小孩呢?
🚩一定要注意的紅旗警訊‼️
🔔#退燒時精神食慾異常差‼️(小孩精神食慾永遠是最重要的評估指標,小孩如果異常嗜睡一定要問題!須盡快就醫評估!)
🔔#呼吸急促或很喘‼️
🔔#四肢冰冷或發紺‼️
🔔#哭鬧不安無法安撫‼️
爸媽如果注意到以上幾個徵兆建議儘速就醫!
🙋🏻♂️小朋友都在家裡沒有出門為何會染病?
👩🏻⚕️前面有提過造成心肌炎的病毒很多是常見的病毒,有可能大人以前得過因此產生抗體,可能只會以小感冒甚至無症狀來表現,但沒得過此病毒、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如果感染,可能不幸以心肌炎來表現。(也有可能常見的病毒卻以腦炎來表現,腦炎也是一個不常見但預後很差的疾病,下次再細說)
👩🏻⚕️所以雖然疫情嚴重,我建議爸媽還是防護做好帶小孩來親自就診取代視訊看診較為妥當,畢竟兒科醫師已經習慣當一個偵探🕵️♀️邊問診邊觀察小孩的精神反應,#而且身體理學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像我們診所有超音波有時也可以做輔助檢查~畢竟爸媽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大多是單純敘述症狀,以這樣的案例如果視訊看診,爸媽可能會敘述小孩腹痛加上嘔吐,相信九成九的醫師都會開止吐藥跟腸胃藥給小孩😓這樣反而會造成病情的誤判!就像線上問診一樣不適合!
之前我有放過一個線上問診的舉例,我的朋友大多是醫護人員,下面不乏很多醫護人員的回答,大家因為本身的資歷科別及訓練過程不同,可能心裡的鑑別診斷都會不同~所以不同的醫生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親自理學檢查後通常會接近一致!
➡️ https://ppt.cc/fd10Mx
#佳鴻診所
🔽此圖截自健康網頁Heho
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過了史上最、長、的暑假(六個月),各學區終於陸陸續續開學了。
不同於三月,這次每個學區(ISD)都做了萬全的準備迎接學生回來,戴口罩、量體溫、勤洗手….
其中也包括了超嚴格的send home標準,學生只要有「任何一項」可以跟covid扯上邊的症狀馬上被送回家: 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肚子痛、拉肚子等。
就算沒有covid,小孩一年生病6-8次是很正常的。
可以想見每天有多少小朋友被送回家隔離,一隔離就是10天。
有人說Covid擴大了貧富差距,我相當認同。能在家工作(WFH)的都是白領階級,藍領階級必須到現場才有收入。若小孩不能上課、daycare也不收,父母一人只好請假在家。一個家庭如果有兩三個小孩、一年生病6-8次、一次隔離10天,豈不是都不用上班了? 這樣下去不用幾個月就會被炒魷魚了。
美其名有FMLA政策 (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讓大家申請在家照顧小孩,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譬如必須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超過12個月還要公司夠大)。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家長來跟醫師要”clearance note”,希望我們能”clear”小孩回校上課。
但老實說沒有人可以保證孩子沒有covid。
COVID開始已經半年了,很多地方卻都還沒有in house covid rapid test (快篩、antigen test)。就算有快篩,準確率可能也只有50%,跟擲銅板差不多。比較準確的PCR大部分要等24個小時才知道結果(甚至一兩個禮拜),還有高達37%的偽陰性率。
所以到底怎麼樣才能讓小孩回去上課呢? 美國地大,各自為政。
有的學區要求covid test negative 加上 alternative diagnosis (譬如泌尿道感染、過敏、闌尾炎等)才能回去,其他一律隔離十天。在這個政策下,小孩就算只是一般感冒也必須待在家裡十天。
我們附近的學區比較寬鬆,只要求covid test negative 或 doctor’s note.
問題來了,doctor’s note上面要寫什麼?有些醫師會寫 “Covid test is negative. Child may safely return to school.” Well how can you be sure? 有些醫師甚至說只要24小時內沒發燒就算沒有測試也可以回去。Well 不同的作法背後都會有不同的理念支持,沒有強制規定大家就是自由心證。
第一次遇到病人跟我要clearance note是在labor day(9/7)前的星期五,一位媽媽戴著兩位學齡前幼童來看感冒。我們醫院labor day周末沒有covid test,最快要星期二才能測試,星期三拿到結果。媽媽說她今年已經請很多假了,再請就要被fire了,拜託我寫個clearance note讓小孩趕快回去上daycare。
我很為難。我很想幫忙,但身為小兒科醫師,我的責任不只有眼前這位病人,還有整個社區。沒有測試我放孩子回去上課最後造成整個daycare感染該怎麼辦? 我只能婉拒。
看到她失望的眼神,我很難過。
Covid開始到現在已經六個月了,照理說我們應該都習慣了。
是的,大部分的時間我們將這些事情當成新的日常去生活,不能回台灣、不能聚會、不斷穿脫PPE、一遍又一遍的清潔,似乎也沒甚麼好抱怨的。
但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像這樣子的小事,點燃深藏在角落的憤怒與失望。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意識到原來習慣也只是危危欲墜的平衡,一碰就碎。
只能祈願。
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病毒型腸胃炎最大錯誤:吐了又餵水!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這些病毒潛伏期大約1-3天不等,通常是先突然發生嘔吐,可能合併發燒,大約半天到一天後嘔吐症狀逐漸緩解,而腹瀉緊接而來,整個病程大約持續3-5天後自然痊癒。 ... <看更多>
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小兒肚子痛發燒怎麼辦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文章導讀發燒是兒童的常見疾病,導致發燒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小兒消化不良引起的發燒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孩子的消化系統還不完善,在飲食上稍微有點 ... ... <看更多>
小朋友肚子痛發燒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孩子頻頻喊肚子痛,竟是「腸胃型感冒 ... 的推薦與評價
孩子喊肚子痛、食欲不佳,又拉肚子,我若是回答「病毒性腸胃炎」,常常換來爸媽們一陣困惑的 ... 這些惱人的小麻煩》2016新知增修版,《發燒免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