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長棍麵包,午后,來到羅亞爾河鄉下老宅南方美如桃花源般的「阿利耶河畔阿普雷蒙 (Apremont-sur-Allier)」走走,這小鎮位在羅亞爾河支流阿利耶Allier河畔,堪稱是法國官方『159個最美的鄉鎮』成員中人口最少(不到百人),卻最為絕美動人的一個,N年前曾來過一次,多年來一直念念不忘。
「阿利耶河畔阿普雷蒙 (Apremont-sur-Allier)」是個建築美麗古樸可愛,四處充滿水波綠意童話般的小村,矮牆、小樓、圓頂、方塔...村裡每棟建築都長得頗有自己的個性,每戶人家的庭園設計亦各具巧思 ,仙花朵朵 ,植披多采多姿,配上原有羅亞爾河Berry地區傳統紅瓦的建築,四季風貌各有特色,連路燈造型都擁有相佐的設計美感。
雖然正值病毒疫情稍緩法國剛解封的時期,阿普雷蒙鎮中心也在進行著排水溝改良工程,人跡三三兩兩遊客不似預期的多,也錯過了璀燦櫻花與名聞遐邇的紫藤步道怒放時節,但美麗的小鎮永遠不缺花朵點綴,此時正值法國玫瑰盛開季,鎮上每棟建築物多攀爬著瑰麗的各色薔薇,教堂門口還結滿錦簇的純白玫瑰花叢,甚是賞心悅目。
停好車,走在阿利耶河畔,法國情侶們忘情擁吻著,微涼的風迎面吹拂, 河面映照出四周青翠的樹影 , 遠方炊煙裊裊升起, 鳥兒劃過天際鳴叫著,美麗彩蝶隨風翩舞,野蜂穿梭於三色堇叢中忙著採蜜,歲月靜好,如果不是偶爾戴著面罩的遊客們經過身邊,很難想像這竟是流行病毒遊盪的疫區。
這個河濱夢幻小村在中世紀時原是一座開採石灰岩的礦地,所開採的石材曾供奧爾良大教堂與 Saint Benoît-sur-Loire修道院建築使用,在後人的努力規劃下,昔日灰色礦村如今已經搖身一變,呈現出一種無可取代的法式純樸庭園迷人氣質。
1977年時,法國人Gilles de Brissac先生在村裡規劃了一座大型的園藝造景庭園~『 花卉公園 Le Parc Floral』,匯集各國園藝精華 ,驚嘆了法國園藝界,也使得小鎮更加馳名。
花了十歐元門票,走在久違絕美聞名的Floral花園裡,微微隆起的丘陵地形,有S形的淺流伴隨著詩意的水瀑,匯聚的水湖裡有波斯式園藝造景,湖畔綠意盎然的青苔和水草伴隨著許多未開苞的水蓮,水鴨啄食著野草,一片生氣盎然 。
搭配著竹林,湖岸旁的仿中國亭橋,頗有那麼幾分東方情調,一邊有幾支木椅,體現出幾許禪韻。隨著不同的奇花異卉,沿著石梯拾級爬上略有高度的小山丘,湖邊竹葉搖曳妙姿的曼妙全部盡收眼底,一旁還有一座舊時馬槽改建成的博物館,此時正展示這百年來的各式婚紗展直到九月底。
山丘頂坐落著十四世紀優美古堡,站在堡前眺望遠景,河水悠悠,綠蔭如幕,鳥鳴交錯,花與樹自然幽靜之美,宛如置身遺世獨立香格里拉般的人間仙境。
住在法國N年,除了機車拖拉的法國人讓人感冒外,深感這個國家各色美景旅遊好山好水真的超多,值得一去再去,就算是這個夏天因病毒肆虐法國人無法順利出國渡假,也不乏有特殊美麗悠閒景致讓人好好靜下來思考一下生活的價值,留在這裏珍視自己的土地。
Apremont-sur-Allier官方網址:『http://www.apremont-sur-allier.com/』。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小村 日 和 感冒 在 陳允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接獲本黨同志貽量兄的指派任務邀請,要我找出18歲的照片真的有一點難為我了~~
修改憲法使其符合世界潮流,讓18歲的國民可以行使公民權, 是我們的主張
修改一憲2法,希望能夠讓年輕人行使公民權的願望早日實現~
我18歲那一年(1987)我們才剛讀高三還即將畢業, 我就讀職業學校台東公東高工,我因為當時代表學校機械製圖科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的選手,每天除了畫圖還是畫圖!
那時候一個星期實習課是整整的兩天 18個鐘頭,加上星期六日寒暑假也都在學校練習準備要參加全國技能競賽, 對於政治及行使公民權的事只是在書上讀過而已, 沒有真的很關心!
18歲那一年畢業後並沒有繼續升學選擇了就業,拿到畢業證書後第三天就到台北工作,根本還不知道什麼是玩,就投入了社會工作!
當時畢業是記得六月三十日, 我7月 三號就到台北就職,因為有一技之長會電腦繪圖和機械製圖,是老闆主動來學校找我上工的, 當時老闆安排我住在 公館羅斯福路四段民族國小後面那座小山丘的 三合院住宅 其中一個小小的倉庫緊鄰著廁所, 因為不用房租所以也沒什麼抱怨, 就每日每夜努力做自己的工作。
當時的時空環境正植國民政府在同年7月15日宣布解嚴, 過了幾個月的隔年1月13日當時的總統及國民黨主席蔣經國逝世,過沒多久他出殯的時候台北街頭的警報器鳴放3分鐘,因為我就住在那警報器的下面那個小村莊,感冒的我被那警報器的聲音吵醒,因為睡不著所以跑到雜貨店去買東西, 我看到當時的電視好像都壞掉全部都是黑白, 我還提醒了那老闆告訴他你們的電視好像壞掉了,他也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那三台轉來轉去全部都是黑白的!
我看了電視中在播放總統過世了然後有人在街上排隊也有人在哭泣送行,我對這種局面感到非常的茫然失措,但並沒有很悲傷, 畢竟政治離我太遙遠,雖然我當時已經滿了18歲但也不能投票, 投個票還要坐火車8個鐘頭回到台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不能對政治表達什麼!所以當時對政治的事情並沒有很關心,只覺得那個警報器太吵讓我睡不著, 還有擔心明天要去上班不知道馬路能不能通行會不會被攔下來而已。
我當時在民族西路哪裡上班,從羅斯福路騎摩托車過去剛好是一個斜對角,要經過台北市博愛特區,當時我有駕照了,但是不會坐公車,覺得坐公車很麻煩,那時候坐公車還要到古亭哪裡的水源市場公館附近轉運站公車票亭去買一種車票,或是投幣。我都覺得不是很方便, 摩托車還是我的最愛,我當時騎的是本田 cb100( 就是有點像野狼的那種車但是更老舊一點)!
當時剛滿18歲的我,每天日以繼夜的工作工廠公司家裡來回跑都是用機車代步,我那時候記得薪資是新臺幣7000元,因為車子是老闆的油也是他的,吃飯可以在哪裡吃一餐( 我通常會吃很飽很飽當兩餐), 所以也沒什麼開銷和花費 記得每個月還可以存個3000塊左右。
工作了半年自己覺得學得不夠多,才又像家裡拿錢去補習 想要再多學一點,以後才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後來又好就在補習的時候遇到了有名的農民工運動也就是街頭抗議的始祖,520事件!我當時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只是趕快離開現場並沒有想過問政治的事情,因為18歲的我政治離我 太遙遠,也不方便表達什麼意見!
曾經聽我父親說過,他在鐵路局競選當時的工會理事(長), 後來當時的鐵路黨部國民黨作票被我爸爸抓包,更刁難他要給他考積不好,他於是去抗議之後,整個重新算票結果高票當選當時的工會常務理事( 就是現在的理事長), 我記得他很慷慨激昂的告訴我他進公會當理事長第一件做的很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將國民黨在鐵路局的黨部趕出台東鐵路工會辦公室! 在哪時候黨國一家的環境之下造成很大的震撼。
我後來當警察的時候因為偵辦一件外國人吸食毒品的案子, 因為某個長官涉嫌關說讓我非常的憤怒,因此我也跑到地檢署要告那位長官妨害公務, 震動了當時的局長,他派了副局長來我上班的地方安慰我時,也是被我趕出去辦公室, 嚇壞了當時的分局長!
我想我應該有乃父之風吧( 不過後來事情也不了了之, 重點是那位涉嫌欺壓我的長官,從此以後不再敢欺壓基層員警, 雖然他的同學還是利用很多方式來 欺壓我, 不過後來我還是告訴了檢察官這些事情讓他嚇得屁滾尿流)
我事後想想,如果在18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對政治對於公民權的行使可以及早的參與, 或許我的人生會不一樣吧!
或許我日後也不會去當警察了
或許 有太多的或許
#從18歲開始或許是個開始
#18歲的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政治
#一憲二法缺一不可
#18歲的照片真的很不好找
#我兄弟楊博宇不知道你18歲時是有多帥
何景榮
張其祿
蔡壁如
高虹安
邱臣遠
賴香伶
莊貽量-左楠量起來
李佳玲
Boyu Yang
小村 日 和 感冒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思考一下,為什麼要拿人命換你所謂的博愛
當看到有人感冒卻不戴口罩,或是被檢查帶原卻還密集跟別人接觸,我就想起了傷寒瑪麗的故事
這是一個致命的故事
瑪麗·梅倫,又稱傷寒瑪麗
1869年,瑪麗·梅倫出生於愛爾蘭北部的小村子庫克斯敦,她的家鄉泰倫(Tyrone)縣是愛爾蘭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15歲那年瑪麗移居美國,因為她的姑姑和叔叔都住在紐約。
起初瑪麗給別人家當傭人,但很快她就發現了自己在廚藝方面的天分,而且當廚師可比當傭人賺錢的多,於是就開始了她的廚師生涯,並且為一些精英家庭做飯。
也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轉變,很快讓紐約陷入了一場莫名的恐慌。
瑪麗曾經在紐約市裡7個家庭擔任過廚師,1900年她在紐約的馬馬羅內科任職,在她擔任廚師的兩周內,有居民感染了傷寒,
1901年,她移居曼哈頓,在那裡她任職的家庭中,有人因為發燒和腹瀉死亡,之後她就辭職離開了。
隨後,瑪麗去了一個律師家庭工作,在那個八口之家中的七個人生病之後,她再次離開了。
1906年,瑪麗在長島牡蠣灣任職,兩周內這個有著11個人的大家庭中,有10個人因為傷寒而住院了,瑪麗再次換了工作。
接下來的三份工作里,也都發生了雇主家有人感染風寒的情況,但每次一有人生病,瑪麗就辭職離開了。
這時候瑪麗還沒有意識到,雇主家的這些傷寒病症都是被自己傳染的,在之後的很多年她也都不相信這一點事實。
雖然傷寒在現在已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癒,但是在當時卻是非常致命的。
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是造成傷寒病的病原體,是腸道沙門氏菌的一個血清型。其傳染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染力很強。
人感染後主要症狀為高燒,可達39~40℃;其他症狀有腹痛、嚴重腹瀉、頭痛、身體出現玫瑰色斑等,常稱「傷寒熱」;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
每10萬人中就有50人感染傷寒,在1906年的紐約市,傷寒襲擊了3467人,並造成了639人的死亡,病人需要忍受一個月的包括高燒、胃部不適、頭痛和皮膚紅疹等不適症狀。
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傷寒桿菌普遍是通過不乾淨的水傳播的,但是在當時科學家也開始懷疑是否存在人類攜帶傷寒病菌,通過污染食物或生活用品來傳播疾病。
瑪麗就是一個很好的求證對象。
1906年的夏天,紐約一位富裕的銀行家查爾斯·沃倫(Charles Warren)帶著家人一起去長島的牡蠣灣度假,他們雇傭了瑪麗作為廚師。
很快,沃倫的家人和女傭、園丁相繼都感染了傷寒,因為在此之前,傷寒被認為是發生在貧民窟的一種疾病,與貧民窟落後的基本衛生設施有關,所以當6個人感染了傷寒之後,沃倫感到非常焦慮。
於是他雇傭了有處理傷寒疫情經驗的專家喬治·索伯(George Soper)來查明原因,索伯起初懷疑淡水蛤是罪魁禍首,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並不是患病的所有人都食用了淡水蛤。
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之後,索伯將懷疑的目標放在了瑪麗身上。
1907年3月,當索伯找上瑪麗,說明原因並且需要她提供一些血液、尿液和糞便,瑪麗對此有非常大的反應,她拿起一把切肉叉,朝著索伯走來。
任何人在聽到這樣的懷疑都會非常憤怒,更何況是像瑪麗這樣暴躁且固執的人。
在幾次交涉無果之後,索伯帶了幾個警察一起上門找瑪麗,儘管瑪麗十分拒絕,還是被帶到了醫院,到了醫院之後瑪麗不得不配合檢查,提供了檢查所需要的東西。
檢查結果出來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在瑪麗的身體里攜帶了大量的傷寒沙門氏菌,而她本身卻是非常健康的。
而她也成為了美國發現的第一位無症狀傷寒桿菌帶菌者。
而且如果只是因為瑪麗是傷寒桿菌攜帶者,還不足以引起這麼多人被感染,問題是瑪麗並不是一個愛乾淨的廚師,當她在準備一頓飯時,細菌就會從她沒有被洗乾淨的手中擦入食物里。
但是,由於烹飪時的高溫往往可以殺死病菌,索伯很想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瑪麗還是可以傳染給這麼多人。
後來,索伯在瑪麗最拿手的甜點中找到了答案——桃子冰淇淋。
那一年,紐約3000多人感染了這種病,而瑪麗被認為可能是爆發這種病的主要原因。
對於瑪麗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隔離,1907年瑪麗被送入紐約附近的北兄弟島上的傳染病房。
儘管瑪麗的身體里有傷寒桿菌的存在,但她仍舊拒絕接受自己是病菌攜帶者,而且也有一些人認為瑪麗遭受了不公平的囚禁。
而且瑪麗本身是非常健康的,在她1909年寫給衛生部門的請願書中曾經這樣說到:
我一生中從未患過傷寒,而且一直都很健康,為什麼我要像麻風病人一樣被放逐,被迫只能帶一隻狗,孤單的獨自生活?
但是,她希望獲得自由的請願在州最高法院被駁回,法院認為儘管法官對瑪麗的遭遇表示同情,但衛生部有充分的理由將瑪麗隔離。
最終,在北兄弟島的河濱醫院被隔離了三年之後,瑪麗以不再從事廚師的職業為代價,並且要和衛生部保持密切的聯繫,以此換取了自己的自由。
但是被釋放後不久,瑪麗就失蹤了。
有人推測,瑪麗除了廚師這份工作以外,沒有怎麼讀過書的她完全找不到其他工作,面對貧困的生活,瑪麗改了名字重操舊業。
傷寒的感染依舊在人群之中蔓延,像以前一樣,瑪麗在很多地方短暫的做過一陣子工作,在有人患傷寒之後就會離開。
1915年,紐約市斯隆婦女醫院爆發傷寒,25名包括護士在內的人都患上了傷寒,其中兩人死亡。
索伯再一次被雇傭查找這次傷寒的原因,很快他就發現了造成這次大規模感染的並不是其他什麼原因,正是醫院新雇傭的廚師瑪麗。
1915年3月,瑪麗再一次被送到北兄弟島隔離。
這一次,原本同情瑪麗的民眾都變得憤怒,認為她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瑪麗自己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強烈的要求被釋放,而是在這樣的隔離中越來越寧靜。
很多報紙上都會使用這樣一張瑪麗的肖像畫,穿著圍裙的瑪麗頭髮高高的輓起,在她的手中將一個個骷髏放進了正在烹飪的盤子中。
瑪麗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反派。
在第二次被逮捕之後,瑪麗再也沒有被釋放過,她在河濱醫院度過了餘生。
1932年,瑪麗得了中風,致使她癱瘓並臥床不起,1938年11月11日,69歲的瑪麗因肺炎去世。
瑪麗的後半生是非常孤單的,她的葬禮在布朗克斯區的一個教堂舉行,當時只有9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哀悼者出席。
這個被視為「掃把星」的女人,永遠長眠在了聖雷蒙德公墓的墓碑之下。
索伯後來有一句話這麼描述傷寒瑪麗,也算是對她一生的總結:那個女人,本身就是一場災難。
寫在最後~面對疾病,我們需要的不是過度反應,而是做當下該做的事,珍惜自己與別人的性命,沒有任何一個生命不珍貴,如果你生病了,好好愛護自己也尊重身邊的人,記得~好好洗手&戴上口罩
2/16補充~
你家的小朋友對衛生的重要性認識多少呢
來玩個遊戲測試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37173009629537
2/12補充~
相信大家都知道,面對新型肺炎,只戴口罩並不能完全達到防護效果,好好正確洗手是比戴口罩還要更重要的事,為什麼洗手這麼重要呢?看看下面這篇文章,你就會有了答案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28546593825512
2/7補充~
面對新型肺炎,大家都開始有戴口罩的警覺
但卻有很多人沒有正確的戴口罩
讓自己仍然暴露在危險之中
看看這一篇,檢查一下你有沒有正確使用口罩吧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18500838163421
資料來源:
https://biography.yourdictionary.com/mary-mallon
https://www.history.com/…/10-things-you-may-not-know-about-…
https://time.com/3563182/typhoid-mar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59940/
#傷寒瑪麗
#請正確戴口罩
#請好好洗手
#保護好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