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退場條例若無加強技職教育配套
奕華憂心產業技職人才培育出現斷層
少子化對私立學校招生造成重大衝擊,私立高中以上退場條例的制訂有其必要性。但奕華擔心的是,教育部若沒有整體國家產業人才培育的上位思維,讓私校退場全取決於市場機制,恐嚴重打擊技職教育體系!
雖然教育體系不斷宣導讓孩子適性發展和多元展能,但分析學生在升學志願選擇,順序上還是以一般高中和大學為優先,所以少子化衝擊最大的大部分都是技職高中和大學。
⚠️列為預警學校竟有超過七成是私立高職或技專校院⚠️
奕華詢問潘文忠部長,教育部之前說有3、40所私校因辦學績效欠佳而被列為預警或專案輔導學校,其中到底有多少私立高職或私立技專院校?潘文忠表示,被列為預警或專案輔導的學校中,超過7成是屬技職體系的私立高職或私立技專院校。
產業需要各種人才,當然也包括技職人才在內。奕華今天質詢特別要求,私校退場條例通過,教育部必須同時提出對技職教育體系的加強支持策略。否則教育政策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民國83年因應教改廣設高中和大學,當時的社會學者就已預警將會有少子化趨勢但完全未被教育部採納;現在果然發生生源嚴重減少,教育部又提出法案和設立最少50億基金讓私立學校退場,怪不得會有「錯誤的政策比貪汙還可怕」的說法。
少子化招生策略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向全球人才招手 迎戰人口負利世代
#科技與人文 方元沂
藝人瑞莎是網友公認「文大最美學姐」。曾是烏克蘭韻律體操國家隊的台灣媳婦,去年高分考進文大運動教練博士班,多年來更出錢出力栽培台灣選手,以心意和行動表達對這塊土地的支持和認同,令人欽佩。
好人才,各國都在搶。這幾年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移民政策,除了一向積極推動移民策略的美國和新加坡,連傳統保守的德國、日本都相繼放寬企業招聘外國員工的限制。韓國對外國特殊人才推出了新的E7工作簽證,中國大陸也大推海外高端人才引進計畫。
台灣當然必須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國人口成長趨緩,結構快速老化,總人口已開始負成長;青壯年占比逾三分之二的「人口紅利」(勞動人口上升帶來的經濟成長)將在二○三一年消失。超高齡社會勞動力欠缺,將衝擊社會安全體系,如何吸引像瑞莎般認同台灣、喜愛台灣生活環境的外國移民,是經濟能否穩定發展的關鍵。
台灣在二○一八年通過了「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高階專業人才來台居留工作,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和發行暢銷遊戲《吉他英雄》系列的Kai Huang等人才,能取得就業金卡,來台定居。但另個「新經濟移民法」卻因當時立法院屆期不續審而未立法,國際中階白領和藍領技術業人才來台就業定居門檻仍無「法」跨越。
數位新經濟時代人才競逐愈來愈烈,全球都在找好手。中階技術人力若短缺,產業發展也會面臨瓶頸;少子化與高齡化更是難以逆轉的趨勢。此刻推動「新經濟移民法」的腳步必須加快,放寬工作資格、依親、居留與永久居留(定居)…等規範,才能吸引外國專才、中階技術人力、海外國人及投資移民。
法規鬆綁是必須的,還要配合提供社會保障和生活協助的優惠措施,移民環境才能更友善,有效吸引合適人才把台灣列入優先選項。同時也要重新整合分散各處的法規與資源,定期檢討調整國家的移民攬才政策。
另一跨國人才議題,高教界也關切。最近有立委提出「國際教育及海外學習法」專法草案,從國際教育學生的招生、工讀到畢業後留台工作,若能適度鬆綁,不但有助大學解決少子化困境,更可提前充實優質的人力資源。
法規和政策不僅展現國家治理方向與信念,也兼具社會價值功能。期待透過法規政策調整,引導逐步破除對移民的偏見和疑慮,以更友善、平等、包容的心態,看待這全球都已了然於心的必然未來。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少子化招生策略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面對台灣社會變遷 高等教育的策略部署】
---少子化下的高等教育轉型
#15年後大一新生少5.8萬人 #大專院校學生少27.1萬人
#高教整體佈建與轉型現在就要行動
#保障師生權益 #維護校產公共性
延續昨天臉書發文,我跟臉友們分享,星期一教文委員會跟潘文忠部長討論高教議題的內容。
台灣高等教育正面臨 #國家發展重點領域 #少子女化退場轉型 兩個重要且劇烈變化的議題。我在昨天臉書發文已經提出我對於高等教育如何協助國家轉型、產業佈局的思考。
今天,我分享同一場質詢中,我所關注的另一個焦點:面對少子女化,高等教育應該如何因應,並且藉此轉型。
依據教育部數據,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預測 #2035年 的大一學生人數為18.1萬(是現在學生數23.9萬的四分之三)、大專院校學生94.2萬(比現在學生數121.3萬少27.1萬人)。
人口的變化導致高等教育第一線現場的變動,包括系所增減、招生名額變動、學校整併轉型或退場,這些變動牽一髮動全身,直接影響校內學生受教權和教師勞動權益,必須小心謹慎、長遠規劃,才能把高教轉型的陣痛降到最低。
因此,我跟潘部長提醒,教育部對於高教藍圖至少必須是到2035年的規劃,所有政策執行都需要思考,會如何影響 #15年後的台灣高教?
#台灣高教特色
#大學生七成讀私立
#受高等教育人口比率達七成
跟國外相比,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澳洲、紐西蘭這些國家的大學生八、九成都是讀公立大專院校。
美國、OECD國家、紐西蘭、法國、德國等國家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大約都在四、五成。
台灣15年後對於高等教育的圖像會是什麼?目前,少子化影響下,不少私校面對轉型或是退場的議題。
#私校退場條例草案
#只有強制規範退場 #轉型沒有處理
108學年大專院校學生數是121.3萬,15年後會少27.1萬人。
大專院校數是152所(公立48所、私立104所),15年後的數字會是如何變化?才能符合人民與國家整體的需求與規劃?
從2013年開始,陸續有高鳳、永達、高美醫專、亞太、台灣觀光學院、興國管理學院等私校面臨必須退場或轉型的議題。
相較於公立學校,教育部對於私校治理出現問題時,可運用的政策工具比較少。例如:私校「學校法人」一直握有大量土地、建築物等校產(平均每校至少10億);也出現財團接手私校,在過程中想方設法把具有「公共性」的校產轉為私有的現象。
教育部因此擬訂了「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已在上個月底送進行政院。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在學校退場或轉型時,如何保障師生權益和校產公共性。
但是目前的條例草案裡,只框限在「退場」;「改制」、「合併」和「改辦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等轉型方案都不在內,而是依現有的《私立學校法》處理。這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退場全部校產歸公
#轉型可以繼續持有校產或移轉
《退場條例》草案和《私立學校法》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校產的處理方式。
依前者「退場」校產需全部歸公(捐贈或歸屬退場基金、中央機關、公立學校或地方政府);但「轉型」則可以繼續持有或移轉給新法人(也就是還可以握在原有董事會手上)。
如果依照現有條例草案立法通過,很可能實質造成私校和財團選擇依私校法「轉型」以保留校產;但現行私校法教育部的監管機制薄弱,會造成這些私校轉型後仍能掌握大量校產資源。
本來不能輕易變賣的校產資源,透過移轉給其他社福法人而變成法人私有資源變賣或運用;或是私校減招瘦身後, #不成比例 的擁有大量珍貴的土地資源。
舉個實例,原本「興國管理學院」是五千至一萬人的學生規模;被中信金集團接手後,改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整個縮減,目前每年只招收約240名學生,全校約1000人。造就該學院擁有大量校地資源,但學生數少;以數字來看,該學院每生平均校地面積約是370平方公尺,是台大學生約43平方公尺的8.6倍;這牽涉高教公共資源如何分配才符合公平的比例。
因為目前教育部修法草案的方向,使得這些龐大的校產利益,無法在私校轉型改辦的過程中 #持續維持公共性。會造成過去國家投入該校眾多的高教資源,在改辦過程中,消失無蹤。
就算是轉成社會福利資源,仍不能等同於高教資源;更何況國家對社福法人所有的資產掌握度更低,社福法人完全可以自由處分變賣租售其資產。
整個過程,將使得具有公共性的高教資源,透過一步步的轉換,不知不覺中私有化。
這是絕對不能發生的事。
因此,針對退場條例草案,我也會在立法院提出自己的法案版本;同時強烈要求教育部:
✅推出私校退場條例時,需一併處理轉型時維護校產公共性的配套法案。
✅國家須整體策略規劃,不是放任私校自行廝殺求生存。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少子化招生策略 在 台東新聞20131201 議會12年國教講座傳授少子化招生策略 的推薦與評價
台東新聞20131201 議會12年國教講座傳授 少子化招生策略. 26 views 9 years ago. 星樂媒體整合行銷. 星樂媒體整合行銷. 9.65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少子化招生策略 在 少子化衝擊教育界:特色課程成解方? 的推薦與評價
學校面臨招生困境 專家提策略聯盟、精緻化教育解方. 由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蔡金田指導、研究生吳品儒所撰寫的論文〈少子化衝擊下國民小學社區互動模式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