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隱形貧窮人口 達致精準扶貧】
文/容海恩
貧富懸殊是香港長久以來的問題,根據特區政府於2020年12月23日公佈的《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在2019年仍有逾百萬貧窮人口,「劏房」住戶亦不斷增加,情況未見改善。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自黨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已逐步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已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帶出堅實步伐列入「十四五」規劃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筆者認為若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第一步需先協助低收入群組脫貧。
根據《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在政府的恆常現金政策如在職家庭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教育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綜援等介入後,2019年香港有474,000戶、1,097,800人屬貧窮住戶及人口,較2018年升上0.9%,達15.8%;若撇除恆常現金政策,則推算香港有648,500戶、1,490,700人屬貧窮住戶及人口,即香港仍有近150萬人無法自力更生。
此外,「劏房」住戶亦有持續增加。根據運輸及房屋局「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2021年3月的報告,估算2020年香港共有100,943間「劏房」,較2016年估算的92,656間增加8.94%;而估算居住人數亦由2016年的209,740人增加至2020年的226,340人。
從上述資料所見,政府雖有支援政策,但成效顯然未如理想。筆者認為原因在於很多有需要的人士或家庭並未確實得到適切的支援,無法達至精準扶貧。
筆者曾接觸一些低收入人士或家庭,他們遇到的其中一個困難是不懂得如何申請津貼,以在職家庭津貼為例,申請者需要提供大量證明文件,包括工作證明,惟不少低收入人士沒有全職工作,長期依賴散工維生,難以提供齊全工作證明;而申請表格亦過於繁複,申請者大多不懂得填寫,結果需付費聘請他人幫忙填寫,變相減少了他們得到的支援。
另一個原因是無法找出社會上真正有需要的人士。這些人士大多來自新來港人士、單親家庭、退休長者、少數族裔等不同群組,他們很少接觸外界資訊,完全不知悉政府有何政策,亦不懂得求助,結果他們生活拮据多年,卻一直欠缺支援,猶如社會上的「隱形人」。政府目前的處理方式是讓非牟利機構(NGO)跟進,惟NGO資源有限,大多情況下只能支援一些過往曾協助的對象,沒有足夠資源找到新的「隱形人」,更遑論支援他們。
若要達到精準扶貧,必須找出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或家庭對症下藥。筆者認為學校是最容易接觸這些群組的渠道,不少低收入家庭均有子女,其子女會申請學生津貼,換言之已建立了一定的網絡,政府可以透過學校社工,善用既有網絡聯絡有需要的學生,繼而協助申請其他津貼和提供相應援助,是較為有效的做法。
此外,政府可以聘請低收入人士出任宣傳大使,讓他們宣傳政府的政策,因為他們必定較熟悉自己的群組,成效自然更佳。以少數族裔為例,並非所有少數族裔人士均懂得中文,導致他們接觸的資訊有限,若由少數族裔人士擔當宣傳大使,不旦溝通上會更便利,亦能將政府的訊息傳得更快。
筆者認為目前政府扶貧政策的問題是欠缺總體方向,亦欠缺一個完整的資料庫,如每次人口普查所得的資料,或無法掌握一些「劏房」、天台屋、板間房等住戶的資料。而每年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均整理和統計了很多資料,但最終沒有部門跟進,政府必須正視有關後續工作問題,不能空有報告,但欠缺回應的政策。
最後,長遠而言,政府不能單靠提供援助的方法解決貧窮問題,政府必須致力消除社會之間的貧富差距,消除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並讓每一個人均有發展機會,如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讓他們能夠向上流,才能讓低收入人士和家庭自力更生,最終達至脫貧,達至「十四五」規劃的目標。
(筆者為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扶貧委員會委員)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互助互勉·齊心抗疫」行動 關注新移民及少數族裔人士 昨天香港菁英會與新家園協會會合辦「互助互勉·齊心抗疫」活動,為社區弱勢社群新移民及少數族裔人士贈送抗疫用品及生活物資,並邀請多位網紅參與支持,展示香港青年界的身體力行,一同共度時艱。 高Sir發現Penny 原來D文書力好勁同埋空姐牛肉Ann...
少數族裔人士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六成住 #劏房、九成曾被 #拒租,香港 #少數族裔 住屋困局如何解決?】#圓桌:https://bit.ly/3w8BHTA
社會多元的香港,吸引了不少少數族裔人士來工作定居。然而近日由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下稱「社協」)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由於社會房屋及公屋供應量低,少數族裔家庭租屋期間處處碰壁、甚至要付出較巿值高出一截的租金。
這份走訪了120戶基層少數族裔家庭的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者仍居住於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42.3呎(約4平方米),租金中位數高達6600港元;並且當中有92%受訪者表示曾有被拒租的經驗。社協幹事 #張楚瑜 表示,大約有七成五受訪少數族裔家庭生活在 #貧窮線 以下,但他們租屋卻經常被中介或業主 #歧視。歧視的問題發生在少數族裔身上,真的是不可避免的事嗎?https://bit.ly/3w8BHTA
#相關閱讀:
【一屋劏八房,香港豪宅裏的劏房人生】https://bit.ly/3cHCHHt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少數族裔人士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SBC為少數旅裔打開方便之門
【理財通】滙豐冀港高淨值客戶盈利5年後倍增 今年增聘至少300財富管理人手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58827
少數族裔人士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互助互勉·齊心抗疫」行動 關注新移民及少數族裔人士
昨天香港菁英會與新家園協會會合辦「互助互勉·齊心抗疫」活動,為社區弱勢社群新移民及少數族裔人士贈送抗疫用品及生活物資,並邀請多位網紅參與支持,展示香港青年界的身體力行,一同共度時艱。
高Sir發現Penny 原來D文書力好勁同埋空姐牛肉Annie 做醫理似層
#男人幫大聯盟 #華記 #黑超哥 #Man哥 #暴龍 #大衛Sir #冲san #馬池 #高Sir
#KOL100 #李梓敬 #肥仔傑 #Y2K #何志光 #政壇新秀 #可澄 #PennySun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小小人物做小事Jacky」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
2. 贊好並留言支持;
3. 將影片分享開去。
少數族裔人士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3-3-2019)香港菁英會、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及音樂堂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 , 願景基金會 十面埋「服」2019社會創新服務大賽 資助之《音樂無界限.音樂義教計劃2019》龍城.愛樂共融於2019年3月23日假九龍城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啓動 , 活動將開設免費色士風班,義教九龍城區的少數族裔基層孩子學習色士風樂器。活動由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 JP、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行政專員鄺笑蓮、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黃麗芳、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願景基金會代表李慧慈以及多位活動大使網絡紅人林伯強、邱芷微、張雪瑩、周沛言、白倩蘭等與在場40多名少數族裔家庭及小孩見証下正式啓動 , 啓動禮以色彩賓紛氣球為主代表香港是多元共融社會 , 不應分種族、國籍, 最後大會亦向受惠少數族裔小孩捐贈樂器。
活動本年委任了多位藝人擔任義教大使 ,向社會大眾及地區推廣音樂義教。鼓勵更多音樂老師加入義教行列。携手共建一個 " 無分貧富 . 人人都享有平等音樂教育的社會。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致詞表示 : 政府致力推動少數族裔朋友融入社會 , 本音樂義教計劃推動社會共融 , 提升向上流動機會,值得嘉許及支持。希望更多社會人士能與特區政府攜手並肩,協助少數族裔朋友融入社會,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香港是我家」。
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行政專員鄺笑蓮表示 : 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致力協助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區 , 感謝合辦協會發動是次義教計劃,讓一班少數族裔小朋友受惠。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黃麗芳表示 : 由2016年至今 , 香港菁英會合作推動音樂義教計劃巳踏入第4個頭 , 至今超過420位小朋友受惠 , 計劃一直大受好評,今年活動希望推廣共融 , 創造一個共融社會。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表示 :每年我們嘗試舉辦不同的免費音樂才藝班,讓基層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體驗 , 而且勇於大膽嘗試,多由著名藝人親身教授,上至技巧以至最後的畢業大作戰也是我們為一班基層小孩精心打造, 計劃的另一重點是「實踐 . 回饋」, 為鼓勵受惠者學以致用,從小培養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回饋之心 。本年我們將會義教九龍城超過30位少數族裔小孩學習色士風、ukulele及廣東歌 , 這班少數族裔小孩將組成義工隊四出義演 , 為龍城社區傳送愛心和正能量,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
少數族裔人士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3-3-2019)香港菁英會、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及音樂堂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 , 願景基金會 十面埋「服」2019社會創新服務大賽 資助之《音樂無界限.音樂義教計劃2019》龍城.愛樂共融於2019年3月23日假九龍城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啓動 , 活動將開設免費色士風班,義教九龍城區的少數族裔基層孩子學習色士風樂器。活動由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 JP、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行政專員鄺笑蓮、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黃麗芳、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願景基金會代表李慧慈以及多位活動大使網絡紅人林伯強、邱芷微、張雪瑩、周沛言、白倩蘭等與在場40多名少數族裔家庭及小孩見証下正式啓動 , 啓動禮以色彩賓紛氣球為主代表香港是多元共融社會 , 不應分種族、國籍, 最後大會亦向受惠少數族裔小孩捐贈樂器。
活動本年委任了多位藝人擔任義教大使 ,向社會大眾及地區推廣音樂義教。鼓勵更多音樂老師加入義教行列。携手共建一個 " 無分貧富 . 人人都享有平等音樂教育的社會。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致詞表示 : 政府致力推動少數族裔朋友融入社會 , 本音樂義教計劃推動社會共融 , 提升向上流動機會,值得嘉許及支持。希望更多社會人士能與特區政府攜手並肩,協助少數族裔朋友融入社會,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香港是我家」。
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行政專員鄺笑蓮表示 : 少數族裔愛樂共融協會致力協助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區 , 感謝合辦協會發動是次義教計劃,讓一班少數族裔小朋友受惠。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黃麗芳表示 : 由2016年至今 , 香港菁英會合作推動音樂義教計劃巳踏入第4個頭 , 至今超過420位小朋友受惠 , 計劃一直大受好評,今年活動希望推廣共融 , 創造一個共融社會。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表示 :每年我們嘗試舉辦不同的免費音樂才藝班,讓基層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體驗 , 而且勇於大膽嘗試,多由著名藝人親身教授,上至技巧以至最後的畢業大作戰也是我們為一班基層小孩精心打造, 計劃的另一重點是「實踐 . 回饋」, 為鼓勵受惠者學以致用,從小培養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回饋之心 。本年我們將會義教九龍城超過30位少數族裔小孩學習色士風、ukulele及廣東歌 , 這班少數族裔小孩將組成義工隊四出義演 , 為龍城社區傳送愛心和正能量,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