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第229期《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9月15日在香港、台灣同步上市。香港各大報攤及24小時便利店都有銷售!台灣書店:誠品(全台分店)、金石堂及墊腳石(大台北地區),以及網絡書店「博客來」、Pubu、Kono都有銷售,請別錯過!
【陰魂不散的勒索軟件】
近年,勒索軟件從攻擊家用電腦,擴大到攻擊大型機構和企業,勒索金額也創下新高。美國投資顧問機構Cybersecurity Ventures預測,到2031年,勒索軟件的網絡犯罪攻擊可導致全世界損失2650億美元。勒索軟件已進化到會在電腦間「傳染」,企業或個人該如何防範層出不窮的勒索軟件?
【當護士對疫苗說不】
在美國,越來越多的醫院聯網強制要求醫護人員接種疫苗。但有少數護士拒絕接種疫苗,甚至因此辭職,令美國的醫護人手缺口不斷擴大。
【可能致命的安全氣囊】
高田安全氣囊醜聞令全球約有1億輛車遭召回,但在一些召回機制及法律監管不甚完善的國家,政府和汽車製造商難以查到部份車主身份,並及時通知他們。已在全球各地回收了數百萬個高田安全氣囊,但許多有問題的氣囊仍未修復。
【矽谷少數族裔中的多數派】
在矽谷,美籍亞裔的科技從業者看似已經頗為成功,但為什麼給人的感覺並非如此?我們從亞裔美國科技從業員身上聽到了一些共同的關注點,反映亞裔美國人距離實現完全平等有多遙遠。
★★訂閱方法
訂閱網站:bbwhk.net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首次訂閲優惠價:588HKD/年
原有客戶續訂:488HKD/年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面上的口罩量開始多,400元一盒的口罩似乎滯銷,但最低消費都要50元五個。區議員或小店以排隊形式派或賣口罩行動,不但上班族無法參與,身體殘障者、獨居老人、資訊不足的少數族裔等更加無能為力,他們的口罩「財富指標」可以是接近零,赤貧戶都不如。 民間組織「維修香港」的成員伍駿賢(阿賢)與一眾義工,逢周...
少數族裔機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進隱形貧窮人口 達致精準扶貧】
文/容海恩
貧富懸殊是香港長久以來的問題,根據特區政府於2020年12月23日公佈的《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在2019年仍有逾百萬貧窮人口,「劏房」住戶亦不斷增加,情況未見改善。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自黨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已逐步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已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帶出堅實步伐列入「十四五」規劃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筆者認為若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第一步需先協助低收入群組脫貧。
根據《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在政府的恆常現金政策如在職家庭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教育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綜援等介入後,2019年香港有474,000戶、1,097,800人屬貧窮住戶及人口,較2018年升上0.9%,達15.8%;若撇除恆常現金政策,則推算香港有648,500戶、1,490,700人屬貧窮住戶及人口,即香港仍有近150萬人無法自力更生。
此外,「劏房」住戶亦有持續增加。根據運輸及房屋局「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2021年3月的報告,估算2020年香港共有100,943間「劏房」,較2016年估算的92,656間增加8.94%;而估算居住人數亦由2016年的209,740人增加至2020年的226,340人。
從上述資料所見,政府雖有支援政策,但成效顯然未如理想。筆者認為原因在於很多有需要的人士或家庭並未確實得到適切的支援,無法達至精準扶貧。
筆者曾接觸一些低收入人士或家庭,他們遇到的其中一個困難是不懂得如何申請津貼,以在職家庭津貼為例,申請者需要提供大量證明文件,包括工作證明,惟不少低收入人士沒有全職工作,長期依賴散工維生,難以提供齊全工作證明;而申請表格亦過於繁複,申請者大多不懂得填寫,結果需付費聘請他人幫忙填寫,變相減少了他們得到的支援。
另一個原因是無法找出社會上真正有需要的人士。這些人士大多來自新來港人士、單親家庭、退休長者、少數族裔等不同群組,他們很少接觸外界資訊,完全不知悉政府有何政策,亦不懂得求助,結果他們生活拮据多年,卻一直欠缺支援,猶如社會上的「隱形人」。政府目前的處理方式是讓非牟利機構(NGO)跟進,惟NGO資源有限,大多情況下只能支援一些過往曾協助的對象,沒有足夠資源找到新的「隱形人」,更遑論支援他們。
若要達到精準扶貧,必須找出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或家庭對症下藥。筆者認為學校是最容易接觸這些群組的渠道,不少低收入家庭均有子女,其子女會申請學生津貼,換言之已建立了一定的網絡,政府可以透過學校社工,善用既有網絡聯絡有需要的學生,繼而協助申請其他津貼和提供相應援助,是較為有效的做法。
此外,政府可以聘請低收入人士出任宣傳大使,讓他們宣傳政府的政策,因為他們必定較熟悉自己的群組,成效自然更佳。以少數族裔為例,並非所有少數族裔人士均懂得中文,導致他們接觸的資訊有限,若由少數族裔人士擔當宣傳大使,不旦溝通上會更便利,亦能將政府的訊息傳得更快。
筆者認為目前政府扶貧政策的問題是欠缺總體方向,亦欠缺一個完整的資料庫,如每次人口普查所得的資料,或無法掌握一些「劏房」、天台屋、板間房等住戶的資料。而每年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均整理和統計了很多資料,但最終沒有部門跟進,政府必須正視有關後續工作問題,不能空有報告,但欠缺回應的政策。
最後,長遠而言,政府不能單靠提供援助的方法解決貧窮問題,政府必須致力消除社會之間的貧富差距,消除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並讓每一個人均有發展機會,如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讓他們能夠向上流,才能讓低收入人士和家庭自力更生,最終達至脫貧,達至「十四五」規劃的目標。
(筆者為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扶貧委員會委員)
少數族裔機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商界一直是 #平機會 的緊密合作夥伴。在此特別感謝 #種族多元共融僱主約章 的簽署機構,支持推動種族多元工作間。簽署機構皆同意《約章》羅列的九項目標:
1. 基於《種族歧視條例》的原則和《種族歧視條例僱傭實務守則》,制訂種族平等和多元共融的機構政策。
2. 訂立一套公平程序及準則,在招聘、僱用、晉升、員工發展及解僱的過程中不會對任何種族人士造成歧視。
3. 定期審視政策和流程,確保僱傭環境對所有種族人士公平而無障礙。
4. 培訓、教育和鼓勵員工,加強他們對種族共融的意識,包括認識有助建立多元共融的良好常規政策,以及種族歧視所帶來的不良後果。
5. 提供機會,讓處於弱勢的少數族裔社群認識和投身所屬界別(如實習機會、在職培訓、師友計劃和志願服務)。
6. 營造安全的工作環境,讓所有員工充分協作。
7. 了解及回應不同族裔員工在溝通、政策和活動上的具體需要,讓他們可融入和參與機構之中。
8. 設立申訴程序,處理員工提出任何涉及歧視、騷擾或不公平對待的投訴。
9. 確保所有申訴均得到迅速和有效的處理,並加以保密。
平機會期望更多企業會簽署《約章》,與我們一起將種族多元共融的價值帶到每個辦公室。
The business sector has always been the close partner of the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 (“#EOC”). My appreciation goes to the employers which shows their serious support to the promotion of racial diversity in the workplace by signing The Racial Diversity & Inclusion Charter For Employers. These employers all concur with the nine goals set forth in the Charter as follows:
1. Implement racial equality and diversity policies for the organis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Race Discrimination Ordinance (RDO) and the Code of Practice on Employment under the RDO.
2. Establish fair recruitment, appointment, promotion, staff development and dismissal processes and criteria that do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any person or groups of persons on the ground of race.
3. Review the employment processes and policies regularly to ensure relevance, fairness and absence of barriers for people of all races.
4. Raise awareness of the policies and principles of racial inclus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mong staff through training courses, awareness campaigns, sharing of good practices, events and award schemes.
5. Proactively encourage engagement with racial minorities from underprivileged and under-represented communities through recruitment as well as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on-the-job training, mentorship schemes and staff volunteering activities.
6. Provide a safe and collaborative work environment for all employees.
7. Make employees of all races feel involved and includ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particular needs, if any, in communication, policies and activities.
8. Have in place a formal grievance process for employees to report and receive redress for any discrimination, harassment or unfair treatment, whether to themselves or observed towards others.
9. Ensure grievances are dealt with swiftly, effectively and confidentially.
The EOC encourages more companies and organisations to sign the Charter and work closely with us by bringing the value of racial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to every single workplace.
#平等機會委員會 #EOC 共融i世代 Generation i
少數族裔機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市面上的口罩量開始多,400元一盒的口罩似乎滯銷,但最低消費都要50元五個。區議員或小店以排隊形式派或賣口罩行動,不但上班族無法參與,身體殘障者、獨居老人、資訊不足的少數族裔等更加無能為力,他們的口罩「財富指標」可以是接近零,赤貧戶都不如。
民間組織「維修香港」的成員伍駿賢(阿賢)與一眾義工,逢周四都會在土瓜灣土家故事館集結。街坊十個廿個,海外朋友一盒兩盒、十盒二十盒的口罩送來,收到後義工團隊會再分裝成三個一包,接着以十多位義工分成巡邏小隊,派給有需要的人。阿賢表示:「外面區議員、機構或商店會用排隊形式售賣或派發,先到先得。我們的口罩數量不多,所以希望可以交到一些更加被忽略的弱勢社群手中。」他們主要尋找前線清潔工、拾荒者、無家者及少數族裔,有些小隊則會上樓找獨居長者、難民等隱蔽的基層人士。資源有限,他們每次最多只能派三至六個口罩,等新一批口罩來了又再分裝,令人人有罩戴,捱得一日得一日。做街站的義工奀仔說:「行動之初,看見垃圾站好些工友的口罩都用到起毛粒了。有婆婆怕我不信她沒口罩,翻開口罩展示裏面的紙巾,說她這樣用幾天了,豈不心痛。」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口罩 #維修香港 #土家故事館 #李慧琼 #專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少數族裔機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為甚麼我在包容基督徒?:十九世紀中葉儒者的宗教寬容」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孔德維 (Hung Tak Wai)
內容簡介:
既批判,又主張接納,清儒對基督宗教的包容源於「大國的自信」?
大清帝國的菁英如何在時代的變局中,重新思考「國家」與自身的責任?
爬梳史料,以清儒姚瑩、梁廷枏、魏源為例,看19世紀中葉中國儒者的自我定位與世界觀!
傳統儒教菁英的思維中,「教化」是國家與儒者的當然責任,不過19世紀初,卻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主張包容非儒教的族群。道光帝便曾親筆寫下「護國清真」的匾額,並下令重修河南的清真寺;而1840年代的戰爭以後,這樣的「包容」仍然遍及於基督宗教,更有一些儒者系統地解釋了「包容」異教的必要性。
相較於16-17世紀的明國和日本,這是全然不同的景象。在16-17世紀,江南的明儒和佛教徒因強烈的危機意識,銳意排斥基督宗教,不惜以武力相抗;同一時期,江戶幕府更是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禁絕以十萬計的基督徒,徹底「鎖國」、「禁教」。
在本書中,我們則會看到19世紀中葉,曾接觸許多歐洲國家的官員姚瑩(1785-1853),承認其他宗教也可能是「天道」的一種,主張包容不同的宗教風俗;痛恨「異端」的魏源(1794-1857),也認為世界各族「秉氣」各異,不能以一教統覆天下;為了維持國際貿易而提議接納基督教的梁廷枏(1796-1861),則深信只要儒教與基督宗教充分交流,外國的異教徒終必師從周、孔。這些儒者並非單純以自身的信仰或官員管治的立場面對基督宗教,而是在「經世」的終極目的下,消化新知,考量現實,不斷修正他們的世界觀,維繫帝國的繁榮穩定。對他們而言,理解基督宗教的過程就是世界觀、新資訊與現實考慮三者互動的結果。
作者簡介:孔德維(Hung Tak Wai)
香港人,1991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中國研究博士。曾任訪問學人於中央研究院,並參與歐洲、海灣地區及東亞不同學術會議。現職沙特阿拉伯王國費薩爾國王學術與伊斯蘭研究中心研究員及香港中文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自17世紀以來東亞少數群體的研究,尤集中於小眾的宗教團體與政府及與主流社會的關係,主要包括中國的穆斯林及基督徒與香港的少數族裔社群。
過去數年,不斷參與香港公民社會的各種活動,2011年創立文宣學社為清貧學童提供免費教育服務,並在不同非政府機構參與研究工作,探討非華語學生在香港的學習及就業困難。現為新創企業Glocal Learning Offices(GLOS)的研究總監,以國際關係為本,從旅遊、生活、教育、研究、社會、創作等範疇服務本地及國際社會。
少數族裔機構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1775集 (12 August 2015)
警隊重案組老公調查雙屍命案後被鬼跟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40
聲音月費重溫$30
#恐怖在線 #潘紹聰 #重案 #組 #警察 #調查 #案件 #鬼 #跟 #發 #怪 #夢 #靈體 #騷擾 #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