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與 #蘋果日報 連線直播的主題是「#如何與孩子解釋死亡?」死亡是生命的常態,但很多人碰到家人死亡時我們會不太確定我該怎麼樣跟孩子說,甚至是能不能跟孩子討論死亡,又或者是要不要據實以告,我自己在面對自己第三個小孩的離世時也相當難受,尤其在自己失落的當下還是要照顧另外兩個孩子,這過程一定是段相當心力交瘁的歷程,這時候你身旁有親朋好友的支持會是很好的力量(我還滿慶幸自己學的是助人工作,所以身旁好友也都是助人工作者,大家在當時給了我們家很穩定的支持)。
我把今天直播的重點統整成下列三點,希望對於家裡正在經歷家人死亡,但你不太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討論與說明時,這三點會是滿重要的提醒:
1⃣ #共享具體資訊:大人在這場家人離世獲得了多少資訊量,也嘗試讓孩子一起理解這些資訊
#孩子現在不知道但不代表不能夠理解
很多成人會認為當家人過世之後,接下來所要處理的種種事情都不是孩子能夠參與的,包括喪禮進行過程、土葬/火化/樹葬的決定...等,的確在家人逝世後是需要依靠成人來協助處理後事,孩子雖然還不知道死亡後家裡會經歷哪些事情,但不等於孩子不會懂。
#缺乏資訊造成焦慮感提升
對於孩子來說他參與喪禮的經驗是缺乏的(甚至是零),孩子此刻所面對的事情是全然未知的,我們反過來思考,如果我們大人自己正在經歷一件我們全然未知或缺乏資訊的事件,身為大人的我們會有怎麼樣的想法跟心情呢?多數時候我們因為對於接下來事件的未知,所以我們的掌控感較低,相對地在掌控度較低的情況下我們就更容易感受到焦慮,因為我們不知道等等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等,以致於我們會不太確定該如何因應才是比較適切的。
#具體資訊來協助孩子安心並為告別做準備
孩子也是一樣,他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不過大人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讓孩子知悉後續會發生哪些事情,例如說:這幾天會有很多人會過來,親戚朋友會來看家人最後一面也來看看我們;或者是在告別式那天就會火化,現在這幾天想看家人時都可以到冰櫃去看看他,不過火化之後身體就會變成骨灰。這些資訊對於孩子來說是重要的,當他正面對一項未知的事情時,但身旁的大人是願意提供相關資訊讓他知道,一方面增加孩子對於後續事件的掌控感、減緩焦慮,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可以為告別家人有所準備。
2⃣#開放討論:不要忌諱與孩子討論死亡
#就算避談死亡但你要知道孩子對於家裡的轉變依然有感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一個經驗,就是當我們可能有意無意中聊到關於死亡的話題時,身旁的大人可能會突然告訴你不要講「這個」。在我們的文化裡常認為我們要避談死亡,而當我們是這樣成長過來之後,我們也很容易碰到孩子談論死亡時也希望要避談這件事。可是就算避談死亡,孩子在這段時間所擁有的想法感受都還是存在,尤其孩子是相當敏銳的,他對於家人死亡一定有相當多的好奇,這時候我們如果採用迴避談論的策略,這其實相對地也是告訴孩子「你要把這些想法感受壓抑下來」。
同樣再反過來想,如果大人的我們很想討論某件事情,但旁邊的人一直避談,你會怎麼樣?一定也會不好受。所以在這過程身為大人的我們,要讓自己知道,我們可以跟孩子保持開放討論的空間,就像1⃣談的內容,我們會分享這些資訊,也會願意跟孩子共同討論。
#繪本是討論死亡的好工具
如果大人們不太知道該如何討論,那麼「繪本」是一項很好運用的工具,我來舉幾本繪本,像是《雲上的阿里》、《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小傷疤》、《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再見了!變成鬼的媽媽》、《想念》...等,市面上有好幾本關於可以跟孩子一起談論死亡的繪本,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在網路上google看看,或者是去書店或圖書館翻閱看看,都可以找到適合討論死亡的相關書籍。
3⃣#符合現實:勿因想保護孩子而用幻想的方式來告知死亡
大人常會認為要保護孩子,認為如果孩子在這麼小的情況下就得知爸爸或媽媽過世,孩子一定無法承受,所以大人會用「OO只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了」之類的方式來告知死亡。為什麼我們會建議盡量不要使用這樣的方法來說明死亡,最主要是因為你不知道孩子在聽到這樣的話語之後,他心裡頭想的到底是什麼?也許當你跟孩子說「OO去很遠的地方旅行」而孩子心裡頭想的是「OO為什麼去旅行不帶我一起去,OO是不是不愛我了」,孩子可能因此感受到的不是被保護,反而是被拋棄。
#當孩子長大後發現實情不是如此反而更有情緒
就算在此刻你讓孩子知道家人是去遠方,但孩子是會長大的,孩子慢慢就會理解這件事真實的情況跟他當初所獲得的資訊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這個孩子,你會怎麼想呢?也許長大過後你會覺得當初的家人為什麼要「欺騙」我(對,就算對於成人來說是善意的謊言,但對於孩子其實是個不被信任,在情感上是個欺騙),你可能還會覺得如果當初確實地讓我知道實情,那我還可以好好地跟家人道別,卻因為當初不告知實情,反而讓這件事變成自己一輩子的遺憾。
#最難卻也最簡單的就是告知實情
死亡是生命的常態,而家人死亡的確是令人傷痛的,孩子在這段面對家人逝世的歷程中充滿許多未知,不過大人可以做的就是成為孩子理解死亡的橋樑。
要搭建這橋樑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實際情況的告知實情,我們協助孩子做準備,也許是讓孩子可以畫張卡片送給離世的家人作為祝福,孩子一定會有很多好奇和疑問,有的孩子會難過到不知所措,有的孩子可能會看起來好像很堅強平靜,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哀傷是相當個人化的歷程,每個人都會表現得不太一樣,但是當我們可以把我們知道的訊息與孩子共享、和孩子開放地討論死亡,這些一步一步很踏實具體的陪伴,都會成為孩子面對親人離世時很穩定的支持力量。
--
【Video Talk】如何告訴孩子爸/媽離開人世?心理師經驗分享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tw/videos/2469921249818315/
台灣《果燃台》
https://tw.feature.appledaily.com/applepie/video/5e86d91b86e14900063189c7
《蘋果新聞網》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34G-ZhPPHzY
就算避談死亡但你要知道孩子對於家裡的轉變依然有感 在 劉慶中博士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 - 屏東大學機構典藏NPTUIR 的推薦與評價
育處境,罕見疾病患者從出生起就被迫面對死亡的危機與無法矯正的基因缺 ... 轉變的開始,病患父母需接受的事實,家庭運作需穩定的支撐,但對疾病無. 知與恐懼。 ... <看更多>
就算避談死亡但你要知道孩子對於家裡的轉變依然有感 在 動態時報相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老師早安,父母間的衝突常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當他不知道要如何發洩,有時會採取不是很理想的方式,因為家裡的大人已經無暇顧及他們,避風港的作用就無法好好發揮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