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明生:《國家從何來?國家為甚麼要有機器?》
天氣鬱悶,驟晴驟雨,心情如是,為香港的不幸而悲哀。目睹黑麻麻的龐大國家機器輾過嬌小脆弱的東方之珠時的粗暴殘忍丶麻木不仁,使我考量人之初,國家從何來?國家為甚麼要有機器?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沒有國丶焉有家?」,這是傳統教科書有史最大的謊言。亡了漢魏晉,桃花源的生活絲毫無損,而且因為沒有國家機器,生活更美好。陶淵明寫這篇文章時為永初二年(421 年),之後發生在中原的大屠殺更加恐怖 —— 安史之亂、靖康之變、蒙古鐵騎屠四川、張獻忠屠川、李自成決河灌開封、清兵入關、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憶昔蕪城破,白刃散如雨。殺人十晝夜,屍積不可數。」休提屍骨未寒的近代數千萬「非正常人口死亡」,戀棧國家的愛國之仕,被屠殺的沒有一億也有數千萬人。
烈士們可能不知,沒有國,已有家。300 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南方古猿丶智人並沒有國,只有溫暖的家,直立行走後,血緣群組只有數十,以保障有限食物的分配。直至 1 萬年前農業出現,智人開始定居,才出現村莊,開始有了分工,方便村民以物易物。共同的成長記憶發展出共同利益的部族,部族人數增加至三數百人,將非我族類視為異形,同族人要互相幫忙才能生存。農業社會愈大才愈強,於是開始用虛構的故事,將不同部族結合成城市,城市產生文明,國家出現了,為統治及抵抗其它文明,於是軍隊等國家機器誕生。
建構在這種虛構故事上,人類第一個「國家」出現在公元前 3,100 年的埃及,距今 5 千年,相對於 20 萬年前已經出現在非洲的智人家庭,國家的歷史微不足道。為了使眾人臣服於另一個人,國家機器更編造大量的神話,裝神弄鬼,將曾經互相征戰的不同族群包裝成一個所謂的民族,將統治合理化。對,國家機器不只有武鬥,也有文功,即是「洗腦」。不論是古埃及神話、古羅馬神話、封神榜、軸心時代出現的各大宗教,將無數沒有血緣、沒有共同成長記憶的族群,粘合成一個個所謂民族,最後在國家機器的保護或要脅之下,成為民族國家。民族國家的概念出現在 19 世紀,更不足百年。於是國家機器創造出了所謂的「國旗」、「國歌」、「國徽」等國家象徵物「洗腦」,用來培養並不存在的「愛國主義」。
所以馬克思認為國家是有害而且多餘的,「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一定是隨着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它也必然是隨着階級的消亡而消亡。」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相信,當生產力高度發達、人類進入了共產主義階段的時候,階級將不復存在,國家好像麻疹,也就不復存在。
用階級鬥爭方式去消滅階級,無異緣木求魚,赤柬在 1975 年就用了 200 萬條人命去做這個實驗。但「imagine there is no country」,卻不是由連儂提倡的烏托邦,而是源於馬克思主義。
「多餘的國家」是一個年輕的抽象概念,你愛不愛它都無關痛癢,更永遠無法達到身心合一、水乳交融的高潮。國家機器卻是觸摸得到的冷冰冰的殘酷現實。專制歌頌國家機器的偉大、暴君喜歡動用的國家機器,甚至藉此達到高潮,很大原因是身體分泌了太多睾丸酮。女性的睾丸酮不及男性十分之一,這就是戰爭多數由男性發動,雄性侵略性及獸性遠比雌性強的生理原因。尼祿焚城、始皇坑儒、乾隆滅族、波爾布特等,都是古今中外的表表者。
被國家機器輾扁了的草民,還在地上三呼萬歲,為統治者歌功頌德,要麼是 3 千年跪慣了,要麼就進入了「1984」的迷離境界:「奴役即自由丶戰爭即和平丶無知即力量丶殺戮即愛護。」
陶淵明筆下的漁夫再世,得知今天要被引渡遣送回去秦末天朝,會否馬上啟程另覓一個全球一體化下、國家機器被控制、暴君被制衡的新桃花源?現在的天地已經比晉朝大了幾十倍,除了中土桃花源,五大洲尚有大把「櫻花源」、「鬱金香源」、「玫瑰花源」等,a whole new world!
至於被愈來愈強大、愈來愈暴戾的國家機器頻頻蹂躪踐踏的香港,不過是應了那句久遠的讖語罷了:「鯉魚有日翻江海,百載繁華一夢消」。
CUP 媒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
尼祿焚城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把央視的畫面放慢,專業人士發現了數十個疑點...😮
詳情請看:https://goo.gl/Zv8cYJ
——立即下載大紀元APP,隨時掌握真實新聞——
Android🎉 https://pse.is/9JHKN
iOS🎉 https://pse.is/9DHJP
尼祿焚城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梵蒂岡。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伯多祿教堂(義大利語 Basilica di San Pietro, 又譯聖彼得大教堂)與容納教會歷代收藏的梵蒂岡博物館 (Musei Vaticani)位於其中。市中心東南側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英文:Archbasilica of Saint John Lateran)是教宗主教座堂。西斯廷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英文:Sistine Chapel)緊鄰聖伯多祿大殿,以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此外,現在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羅馬的其他教堂,修道院也大都建築雄偉,藏有歷代重要聖物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萬神殿(Pantheon)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競技場(Colosseo,英語:Colosseum)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淒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羅馬廣場(Foro Romano, 英語: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羅馬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位於廣場北側,由皇帝馬克森提烏斯始建於308年,312年由君士坦丁一世完成於米里維橋戰役擊敗馬克森提烏斯之後。
帕拉蒂尼山 (Palatino, 英語:Palatine Hill) 是羅馬七座山丘中位處中央的一座,其為現代義大利羅馬市裡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其高約40多米,在山頂上往下望,一側為古羅馬廣場,另一側為馬克西穆斯競技場。
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意為「大競技場」)是羅馬共和時期第一座競技場,也是最大的一座。馬克西穆斯競技場長621公尺(2,037英尺),寬118公尺(387英尺),可容納300000觀眾。競技場大部分建築已被拆毀,僅有東端一小段看台地基殘留。
卡拉卡拉浴場 (Terme di Caracalla )(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曾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塞維安城牆(Mura serviane, 拉丁語:Murus Servii Tullii)是羅馬的一道城牆,塞維安城牆用大塊凝灰岩砌築,城牆高達10米,底寬3.6米,據信有16個大門,其中許多只在著作中提到。現存的城牆建於公元前4世紀。
奧勒良城牆 (Mura aureliane)。修建於公元271年到275年,羅馬皇帝奧勒良和普羅布斯在位時期。高16米,城牆擁有383個塔樓、7,020個垛口、18個主要城門,5個邊門、116個廁所,以及2,066個對外窗口。
亞壁古道 (Via Appia) 修建於公元前4世紀,是古羅馬城通向卡拉布里亞的主要公路。路兩旁有眾多古代遺蹟,其中有埋葬有50萬早期基督徒的San Callisto墓穴。
國立羅馬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有四間分館。分館之一是古羅馬時可容納6000多人入浴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跡。另外三個展館分別是Palazzo Massimo,Crypta Balbi以及Palazzo Altemps三個地方。四間博物館陳列著希臘、羅馬時代的大量雕塑,馬賽克。古羅馬雕塑的館藏世界最豐。
特拉斯提弗列街區(Trastevere)該地區是羅馬的第13區, 位於台伯河西岸,以精釀啤酒酒吧,工匠商店,小餐館,經濟型酒店和住宿加早餐旅館聞名。 狹窄,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充滿魅力,在主要廣場外,夜晚該區域可能非常安靜。 隨著傍晚的臨近,街頭藝人,詩人,大鬍子的滑板手和興高采烈的喜樂演員,以不顧一切的熱情,紛紛湧入街區的無數俱樂部,酒吧和廣場。 該地區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社區之一。
其他受遊客歡迎的地點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
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威尼斯廣場 ( Piazza Venezia), 鮮花廣場 ( Campo de' Fiori)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 (Scalinata di Trinità dei Monti,英語Spanish Steps) 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
現代羅馬的大部分著名建築都位於城市的外圍,如法西斯墨索里尼時期興建的EUR區。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等,城市西部的10層居住樓Corviale(建於1972年至1982年)是全歐洲最長的高層建築。
尼祿焚城 在 暴君焚城录【影评】【你往何处去QUO VADIS】基督教题材 ... 的推薦與評價
暴君 焚城 录【影评】【你往何处去QUO VADIS】基督教题材电影( 尼禄 为写一首伟大的诗而纵火稍遍全罗马城) 原著同名小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电影解说. ... <看更多>
尼祿焚城 在 暴君焚城錄-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羅馬尼祿皇帝在位時,指揮官維尼吉將宮大勝而回,對利吉國在羅馬的人質麗吉兒公主一見鐘情,尼祿遂將麗吉兒賞給維將軍,未料麗吉卻是基督徒,與維將軍 ... ... <看更多>
尼祿焚城 在 羅馬皇帝尼祿 的推薦與評價
尼祿·克勞狄烏斯·凱薩·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 由於中世基督教的宣傳,尼祿焚城說曾長期成為六四年羅馬大火的主流看法,然而十九、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