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火降魔錄 英雄雲集》神階英雄召喚活動「王之弟 歐特爾」9 月 30 日降臨
同時也有11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70的網紅DuckHug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真的很卡片遊戲... 《超級動物大逃殺》慈善套裝捐款就送! https://tiltify.com/@duckhugh/httpswwwtwitchtvduckhugh 蝦皮/我的優惠券輸入【PLEX3】即可獲得DuckHugh頻道專屬優惠碼唷~ 浦記 Plextone G800Ⅱ 電競耳機 ...
尼 爾 手機遊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7年了,終於達成5萬訂閱了! 感謝各位一路的支持!
雖然由於我頻道一路走來,因所發布的影片內容,有變換過不同的領域,所以觀眾群幾乎是斷層式的分開,也就是說,當初訂閱我的那些觀眾們,可能10個已經消失9個以上了。
不過終於還是慢慢一路走到5萬了!
回顧最初,我來YouTube發影片,純粹只是好玩,想記錄一下遊戲的紀念而已,那幾年我甚至幾乎沒看過我那些影片有多少觀看,影片的音樂,也是直接拿一堆流行好聽的日本歌放進去,沒有想過版權問題那些(有版權就沒收益了)。
時間來到『2014.7/17 ~ 2015.3/15』
最初拍的是『衝天跑』 (更早的名字叫:"翻滾小子"/不過現在已經改成"跑Online")。
想當時,我由於家裡沒有電腦,小時候都是跑去家附近的網咖玩,然後影片錄一錄後,透過傳輸線傳到手機裡,再用手機當時下載的影片軟體製的。 所以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影片都有各種浮水印,以及畫質就很低。
想當初在這款遊戲結識了"艾莉卡奶奶" 還將當時的偶像"ERIC陽光男"納入我的旅團,並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將旅團(公會)打到總排行前十名,雖然回憶不少,不過後來好像是因為遊戲的台港合併吧 還是怎樣 就遊戲地圖一直就那幾關,就漸漸不上了。
我衝天跑代表作之一的作品 : https://youtu.be/Qv0SOiFYxFU (可以當聽音樂點進去看看)
時間再來到『2015.3/29~2016/5/12』
這段期間都在玩手機遊戲,當時是瘋著名叫『戀舞』的手遊,印象深刻,當時每天搞這遊戲,結交了裡面各式各樣 舞團排行榜上的大佬們,還要求他們拿著寫著我的舞團的名字,來自拍供我做一下影片...(雖然非強迫,但現在在想想都有點小尷尬),雖然最終,我的舞團有上去總排行第一名過,不過後來因為團內部的某些小團體撕裂,加上我自己也漸漸退遊了,所以就散了(不過舞團應該都還在遊戲上)
那自拍影片 在這: https://youtu.be/RFhMIKP6v44 (音樂因版權緣故消除了)
時間來到『2015/7/31~2016/10/21』
除了玩戀舞以外,當時身為小時候童年回憶,玩過楓之谷的我,最初看到出手機版『口袋楓之谷』,當然也是下載來玩。
記得當時我有將所有職業的各種技能配點/能力值影片,後來是怎樣退了我忘了,不過這款遊戲後來有出『楓之谷M』直接就是口袋楓之谷的全面升級,更加還原pc版了。
口袋楓之谷 我比較能代表的,就是這一部 隱藏密道的攻略: https://youtu.be/-BhW9MXb2rM?t=7
楓之谷M我只有拍過幾部,最具代表的就是這部 M與PC對比 :https://youtu.be/5T_LO6LB0e8
時間來到『2016.05/19~06/07』
當時直接看到『全民飛車』上線,因為小時候就喜歡玩『跑跑卡丁車』看到手機要出這類似的競速遊戲,當然也是來玩了!,且也因為這款遊戲,我竟然還有機會與,曾經跑跑界的傳奇【小草Yue】有過合作...就是他將錄製的影片,由我來後製,並上傳到我的頻道上。 並且當時也是獲得官方親自邀請,當上全民飛車的實習教練... 不過後來也忘了什麼原因,就漸漸沒玩了。
我在全民飛車最具代表的,兩部影片
1.官方親推的我的跑法教學:
https://www.facebook.com/bombspeedtw/posts/648179072000159
2.與【小草Yue】的合作:
https://youtu.be/OI1yV3tVaio
以上,就如我文章開頭提到的,在此之間,由於我沒有電腦,所以這些影片全部都是用手機製作的。
我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台電腦是2016.9/3後才開始的,再有了電腦後,那一段時間幾乎都在玩和沉迷『鬥陣特攻』和『新楓之谷』,在2017年之前的這幾個月,雖然有拍過一些其他遊戲的影片,不過基本上就如我開頭所提到的,就是拍興趣,拍好玩的而已,此時我頻道當時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迷茫期』 完全不知道拍什麼,雖然有想像當時崇拜的實況主【阿津】那樣,拍一些恐怖小遊戲,不過我上傳上來,觀看很多甚至連200都沒有w。 (我當時真的超愛看阿津和DE jun的恐怖遊戲影片),總之這段期間還去玩了些,文上沒提到的數名遊戲,比如GTA5或是看門狗2,大多比較日常隨便的影片都是上傳到副頻道去。
然後時間來到『2017.1/28~未知』
我忘了我最初是怎麼接觸遊戲王的,反正偶然一天看到遊戲王出了手遊戲,我腦海回想到我小學的時期,電視上撥的遊戲王,以及學校附近的書局,常常賣的盜版遊戲王卡片,這些童年回憶的促使之下,我就下載來玩,而我也忘了我是玩了多久,總之在2017.1/28發布了第一部遊戲王影片,雖然接連發了幾次,不過也只是玩玩的心情,隨後還發了其他一些遊戲,比如尼爾自動人形/鬥陣特攻,或是%貓的全劇情錄製,且我當時還挺嚮往【DE jun】的,他當時有拍一連串Steam的其中一個小遊戲【血染小鎮】,我也有試著去拍兩集了,(還記得還因此有和DE jun有過短暫的留言交談)
總之此時頻道完全沒有任何目標,後來我好像是在2017當年的暑假左右吧,連續發了不少關於遊戲王的影片,拍了不少每次新活動的刷法教學,此時頻道也開始比較穩定的更新遊戲王的影片,在這2017的年底那邊,我越來越勤奮的更新遊戲王的影片(也是漸漸有方向了),不過影片內容,大部分都只是新活動的教學,和少部分的天梯牌組分享。
然後我也忘了最初是怎樣與【阿慶】這名遊戲王的實況主認識的,反正我看FB交友紀錄,大概是2017年6月那邊就與他認識了,然後他在2018年1月中旬那,他當初好像是在跟我聊『關於影片封面的話題』,是的,在此之前,雖然我遊戲王的影片,漸漸地都已經使用電腦來製作了,但我頻道的數百部影片,完完全全沒有製作過封面...
後來他透過網路上的螢幕分享,來教我下載PS與裁剪的技巧,和封面的製作, 在2018 1.15那天 也是我頻道第一部,有製作封面的遊戲王影片,也是在此之後,我的影片就都幾乎有封面了。
在此也是很感謝阿慶,是幫助我的貴人之一。
在學會製作封面後,我當時包括2017年最初的那部包含進來,已經更新了50多部左右的遊戲王影片了(尤其是暑假到年底之間,幾乎都是遊戲王影片),不過內容就如剛所說的,都滿散的,而我就有想好好的做分類,並來好好的將遊戲王內的各種牌組,來分類開來並介紹! ,感覺也比較整齊,也就有了所謂【實戰系列、應用系列、娛樂系列】。
至此開始我的頻道的方向就基本上非常確定,遊戲王的瘋狂更新,(你們可以回顧看看我頻道那邊,封面製作後就整個很整齊了) 我到現在2021./8/17之間,關於遊戲王的影片,包含實況的話,就已經累積1300部以上了(其中有不少因為音樂版權而刪除了),而如果不包含實況,只是後製過的精良遊戲王影片的話,就有至少800左右。
然後初次實況,好像是在2018的4月份吧?,不過我還是極少極少開台,遊戲王的影片幾乎全都是用回放的方式(就並非用實況精華的風格)來製作,大概持續到了2019年底附近吧,因為之前回放風格的遊戲王影片,都要配bgm,而我因收到不少bgm版權聲明......,開始漸漸的使用實況精華了至今。
時間來到『2020.5/12~未知』
跑跑卡丁車的手遊版,正式登場,身為愛跑跑的我,當然也是下載開台過數次的,不過由於我沒買什麼設備,導致我直播畫面有點模,且會來看的人也很少,所以就不怎麼播了,不過我私底下都還是有在玩的,並且每季都有達到傳奇車王的段為(S2~S3 那四個月 還是排行前百的不朽)。
時間來到『2020.10/2~未知』
真要說頻道又帶來一次新的轉變,那肯定就是原神了,(相信各位也看到我頻道這兩個月來,原神越來越多),關於我玩原神接觸的原因,我五篇前的文章,有講述過了,是在2020.9/28 【阿慶】的告知我才知道有這款遊戲,雖然當初實況幾乎都是被罵,觀看極少,訂閱被退不少,不過還是因為愛,還是持續玩著。
也因為原神這款遊戲的原因,我開始常逛B站了(B站比較多詳細的攻略、YT上的不少都是轉載B站的),偶然的情況下,看到B站一位叫做【溫泉蛋不要蛋】的地母神抽甘雨的影片,我看了看覺得太有趣了,就想試著翻譯看看上傳這裡,不過畢竟B站都有他發過了,所以如果我要發,我就認為我必須要更精緻才行,也算是稍微避嫌一點,所以就額外多花一倍以上的時間來上雙語字幕,(這也是為何我這麼多,地母神的影片都有雙字幕),如果沒上雙字幕的話,就至少後製的部分要更加的下一點功夫。 ((不過之後的第母神的影片我可能不會再上雙字幕了吧,因為真的有點太花時間了
至於福山大叔是怎麼回事,也是當初看到B站不少UP主都在翻他的影片,然後我點開看了看他5月份抽优菈的影片,發現他狂中行秋! 這點就跟地母神當初抽甘雨的那時候很像! 所以就想來翻看看了~ 看看大家反應了! 且也很好彌補了,地母神極少發片產量很少的空窗期。
總之目前呢,我頻道的主要走向,除了遊戲王的實況和牌組介紹以外,就是原神的翻譯 (目前就翻"福山大叔"和"地母神"這兩人),以及原神每次的新卡池或是有啥新活動之類的,我也都會嘗試實況,雖然會來看我原神實況的人是少之又少...... 希望我可以漸漸增加原神玩家群的真粉絲們!
(前天的原神實況,我也終於第一次收到某原神玩家的斗內,也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總之就是這樣~ 此頻道未來會怎麼樣呢,就讓我們好好見證吧......
另外這是我的Discord交流群,裡面也有原神的交流區,歡迎加入><"
https://discord.gg/VEmVvq3
另外有需要我代打深淵/代抽,或是能來幫助我檢查日本人翻譯影片的,也可加我好友私訊!
LINE ID:9920v
Discord: ひかり#4941
FB搜尋:夢幻光o
合作邀約:
sw798kml1447@gmail.com
尼 爾 手機遊戲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電玩 3 之 1***
當你在一個電玩遊戲中,發現那個設計讓你總是無法破關,甚至鬼打牆。你會咬著牙應是往前衝還是乾脆按下重啟鍵,再來一輪呢?
這本書是描述光鮮亮麗而龐大的美國電玩產業背後,很多遊戲設計公司的員工血汗的那一面。為什麼產值這麼高的一個行業,沒有辦法為大多數的員工提供一個有合理保障,可以安心發展職涯的工作環境呢? 當中有人說他在遊戲產業屢次歷經公司裁員,到一種程度當公司要召開員工大會時,他像是患有創傷症候群一般以為又要裁員了 (雖然那多半就是一般的員工大會)。作者用九個不同的故事採訪了當中不同的員工。有人一輩子在衝撞,有人失望的離開,有人多年養成的工作狂讓他離開之後,像是成癮一般想要回去那個產業。所以是該繼續闖關,還是乾脆關機重來呢?
先從一位資深熱血設計師的故事開始,看見電玩遊戲產業中,所謂 AAA 頂級上市公司,彰顯了美國資本主義不好的那一面,也就是以投資人回報極大化為追逐目標,所以用高新吸引高階主管,然後讓高階主管在賺錢與遊戲的娛樂性當中做決定。許多的遊戲公司甚至是刻意裁員,然後在一定時間之後再招人,只是為了讓當季的財務報表好看,領取豐厚的獎賞。這位熱血資深設計師被迪士尼新成立的遊戲部門面試時,以為他的命運就要翻轉了。雖然他最後算是過得還可以,但那些財務決策凌駕開發者熱情的景況,總是使他受到很大的打擊。
如果是資深熱血設計師自己開發的小團隊呢? 另一個故事就描述到這樣的公司。因著老闆對遊戲的狂熱自然開發了叫好的遊戲。但也因著個人色彩濃厚,當一人當家的最大老闆感到倦怠時,竟然可以一夕之間讓公司立刻解散。讓公司所有遊戲開發設計者在毫無心理防備的情況之下,受到傷害。
當中有幾位因為熱愛電玩,甘願在學生時期從最基礎的測試人員開始做起領的都是最低基本時薪。在好不容易向上發展成開發人員後,卻發現自己已經成為無可救藥的工作狂,也在組織中自然的立下這樣的文化。這位高階主管在第二個孩子出生的當天,被公司告知必須裁員。他心力交瘁的進到公司,對著剛剛恭喜他的員工說他們被解僱了,那種震撼讓他久久無法釋懷。後來他換了產業,但因為熱愛遊戲,決定在自己閒暇時間偶爾接案,當成是發揮創造力的嗜好。
那如果不是遊戲產業出生的人,能夠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企業文化更加善待員工嗎? 書中有故事是某美國知名職棒選手,以他可以克服萬難的形象,開創了一個遊戲公司,誓言要提供給員工最好的福利。最開始就像很多矽谷新創強調的各式辦公室福利,甚至還出錢幫員工搬家。但畢竟這是競爭的產業,意志力並不會解決所有的問題。在公司財務週轉困難時,這位老闆尋求了周政府補助,州政府為了創造政績也欣然答應。明明不健全的體質,就在這樣的澎風之下,看起來更加光鮮亮麗。但最終還是有面對現實的那麼一天,公司突然宣布破產不但震驚員工,官司纏身,限制員工發現之前公司幫他們搬家的費用都還沒付清而必須自己吞下來。
隨著手機遊戲的發達,和各式平台互相競爭,也有不少小型團隊組隊成立設計公司,希望可以擺脫被大公司利用的命運。但他們也多半發現,其實做生意要賺錢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大部分遊戲產業的人,對他們的設計和藝術有一定的執著,所以常常在設計理念上造成衝突。而且電玩消費者對於遊戲常常是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所以很多負評也會讓設計者受到很大的打擊,如果是因著財務面與設計師衝撞造成沒有靈魂的設計,那又是雪上加霜。
難道真的沒有其他的解答嗎?最後一章有提到兩位資深設計師自己出來開公司,但他們以遊戲部分段落的設計接案為主,也願意善待員工。他們的公司還過得去,卻也沒有辦法做得很大。市場中有多次組織工會的聲音,但在沒有共識的前提之下總是無法成形。
後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去年的流行病疫情,迫使美國遊戲公司員工必須在家上班。一開始當然有諸多的不便,但是隔了幾個月之後人們發現這並不是不可能的。如果遊戲公司的員工可以遠距上班,那麼他們受到遊戲公司人員增減的影響就會降低很多,因為在美國被裁員常常表示要搬到另外一州,不管是家人,社交圈或甚至房貸都是巨大的問題。
作者最後思考,是不是還有第三個可能呢?除了闖得頭破血流或是重開機之外,是不是有可能開始思考,如何改寫遊戲規則,讓遊戲本身不要那麼不公平? 遠距工作的星期一部分開啟了這個重新設計的路,但這個持續發展的產業仍然有一段學習之路要走。
全文在部落格中 👇👇👇
https://dushuyizhi.net/press-reset-%e9%81%8a%e6%88%b2%e9%87%8d%e5%95%9f/
#PressReset #gaming #JasonSchreier #遊戲產業 #電玩
尼 爾 手機遊戲 在 DuckHug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真的很卡片遊戲...
《超級動物大逃殺》慈善套裝捐款就送!
https://tiltify.com/@duckhugh/httpswwwtwitchtvduckhugh
蝦皮/我的優惠券輸入【PLEX3】即可獲得DuckHugh頻道專屬優惠碼唷~
浦記 Plextone G800Ⅱ 電競耳機
生活Vlog、畫畫塗鴉、遊戲實況。
手機遊戲的直播都會在這唷~
FB: https://www.facebook.com/iamduckhugh/
尼 爾 手機遊戲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Li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 gamescom 2021 開幕夜活動中官方釋出《忍者龜:許瑞德的復仇》新戰鬥宣傳影片,宣布加入新可遊玩角色艾波‧歐尼爾(April O'Neil)。艾波是忍者龜的第一個人類盟友,她是一名記者,將運用拳腳、手中的麥克風、肩上的攝影機來擊退敵人。
尼 爾 手機遊戲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漫威》英雄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相關遊戲也不在少數,這次在gamescom 2021前夜祭直播中,同樣也公佈了一款名為《漫威午夜之子》(Marvel's Midnight Suns)的全新戰術RPG,特別的是這次製作方不是過往大家熟悉的SONY,而是由《XCOM》系列開發商Firaxis Games負責開發,是以漫威在1992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午夜之子》為基礎。本作目前已於官方網站開放玩家註冊,預計在9月1日將公開本作的實機遊玩影片。
《墮夢》(Dolmen)是一款驚悚動作RPG,遊戲結合了未來科幻和宇宙性恐怖元素,玩家將前往一個名為「雷斐昂主星」的危險外星世界執行任務,目的是取回具有獨特屬性的水晶樣本「墮夢」。玩家可以使用各種武器和招式,在近戰和遠程戰鬥之間切換,藉此戰勝各種強力的敵人。本作預計2022年在多個平台推出,感興趣的玩家可以持續關注。
這次萬代南夢宮娛樂在gamescom 2021前夜祭直播中,正式發表《傳奇》系列智慧型手機遊戲新作《Tales of Luminaria》。可以發現系列角色將齊聚一堂,帶來全新的原創故事,遊戲戰鬥以直立式畫面呈現,採用3D動作RPG玩法,不過詳細的上市時間仍未確定。
人氣動漫畫《鬼滅之刃》改編的遊戲《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終於釋出了「那田蜘蛛山篇」登場的下弦之伍「累」對戰的最新實機影片,並一窺「鬼」模組的製作過程,官方預計於10月14日遊戲上市後透過免費更新讓「鬼」加入VS模式。
《忍者龜:許瑞德的復仇》(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Shredder’s Revenge)也在這次展上宣佈,卡通中被默認為女主的記者「艾波歐尼爾」也將參戰,身穿黃色制服的她靠著拳腳、麥克風以及攝影機,一同與忍者龜並肩作戰!遊戲預計2022年於STEAM上市,現在就可以加入願望清單了喔。
《絕命精神病院》系列新作《絕命精神病院 實驗》(The Outlast Trials),這回釋出了新的遊玩宣傳影片,更多噁心、凶猛且強大的實驗體怪物也都在影片中出現,場景跟過去比起來也更加明亮,不過遊戲將延至2022年推出,感興趣的玩家還得再等一等囉。
由Nullpointer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INTO THE PIT》,公布了最新的遊戲影片,並預告將加入Xbox Game Pass陣容。本作結合了隨機地城Rogue-Lite元素與第一人稱射擊,玩家將在隨機多變的地城當中,挑戰滿坑滿谷的惡魔大軍。並且需要收集符文和鑰匙,來開啟其他迷宮地城,體驗更深入的內容。
在昨日公開「投石車」影片之後,微軟在今日又曝光了《世紀帝國4》的最新實機影片。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羅斯人的射手衛隊與武僧,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高級教士和國土傭僕,這兩個文明的特色單位。遊戲即將在10月28日上市,準備好創造你的文明了嗎?
韓國遊戲大廠珍艾碧絲(PEARL ABYSS),也帶來了《多可比》的最新影片。遊戲擁有獨特的世界觀,玩家要在這個開放世界當中與鬼怪們一同展開冒險。官方目前計畫先在PC與家用主機平台推出,隨後也會有手機版本登場,你是不是也很期待呢?
以上就是我們為大家整理的gamescom 2021第一天重磅消息,也別忘了持續鎖定接下來每一天的精彩報導喔。
© 電玩宅速配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