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INSIDE編輯
**注意,請務必經由此信箱應徵: [Email hidden]
以下就是我們的徵人條件:
【職缺條件】
1.需自認比一般人更了解網路,對網路科技產業充滿熱情
2.具備流利英文、中文閱讀能力,具有英翻中能力
3.國內外網路新鮮事不會等到看了報紙才知道
4.能夠勇敢、清楚地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5.永遠不會消失的求知欲
【工作內容】
1.科技媒體的編輯,需撰寫文字報導、拍攝新聞照片,錄製與剪輯影音檔案
2.進行科技新聞的採訪、報導,以及國際科技時事的編譯、評論
3.不能只是描述發生了什麼事情,更需要調查這件事情為什麼發生、思考這件事情的發生會對哪些人造成影響
4.有自己的獨到觀點進行深度評論
【加分條件】
英文能力、閱讀學術期刊的能力
只要你展現你的熱情以及企圖心,讓我們知道你真的很想加入我們,渴望展現自我,並可以與我們一同共創價值,就快點寄履歷來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50的網紅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業攻略 #客戶 #成交 #解世博 #銷售 #超級業務 #銷售技巧 #銷售高手 超業攻略【4】 |將企圖心化為親和力 客戶不喜歡推銷員,但都愛──超級業務員! 為什麼他總是有客戶?為什麼客戶都喜歡他? 為什麼他一出手就打到?為什麼他總是輕鬆成交? 超業不靠天分,不耍話術,以攻略思維貫穿銷售...
展現企圖心英文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報社評- 你以為人人都想當部長嗎?
從政治上來看,林佳龍下台是應該的。畢竟,這是台鐵70年來最嚴重的事故,傷亡如此慘重,在政治上必須要有人負責;交通部長下台,可以抵擋在野黨的攻擊,可以讓民怨有個出口,也代表這個政府負責任的態度,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
林佳龍下台,然後呢?
然後這個政府必須再重新找一位交通部長。值此之際,要找一位交通部長並不容易,交通部是內閣首屈一指的大部會,業務內容涵蓋運輸、觀光、氣象、通信等等,即使在運輸面,都可細分成空(航空)、海(商港、航運)、陸(鐵道、公路)。台鐵發生這麼大的事故,理論上,要入閣接任交通部長的人應該要有軌道專業,或至少能瞭解台鐵的陳年箇疾,才有能力推動改革;但實務上,別說政治人物極少人具備這方面的專業,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學者專家,也多數沒有政治實務經驗與能力。要找到一個要壓得住陣腳,可以深入台鐵盤根錯節的權力結構,並且能驅動改革的人,實在談何容易。
台灣的政治文化是「官大學問大」,身為部長,「學問」一定很大,所以容許他可以隨心所欲地調動人事,插手政務,指揮基層;但既然部長的權力這麼大,出了事,他當然要負全責。這套官場文化的好處是看似權責相符,但其實毫無分層負責的概念,非常不尊重專業。林佳龍身為交通部長,不管他以前為了推動台鐵改革付出多少心力,卻要為了一個台鐵外部承包商的疏失所釀成的大禍負責下台,就是其中的一項惡例。
台灣政治文化的另一項偏見是以為「人人都想當部長」。誠然,內閣部長是部會之首,不僅可以全權決定政務,以交通部長而言,還可以伸手管到旗下的國營事業包括中華電信、中華航空、陽明海運,好不威風。但其實,部長月薪僅僅19萬,約莫與金控公司的普通經理相當;他三不五時要前往立法院備詢,應對立委的各式請託,甚而被罵到狗血淋頭,毫無尊嚴。更重要的,交通部長會因為一件重大交通意外下台,內政部長會因為一件重大治安事件走人,外交部長要因為一個非他能力所及的斷交事件而負責。這根本就是一個超高風險、毫無保障的工作。
根據統計,從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以來,台灣共換了11位交通部長,每任交通部長平均任期1年11個月。不到兩年任期的交通部長能做什麼?改革台鐵嗎?真的別說笑了。台鐵文化傳承70年,那些久居其位、尸位素餐的員工可能冷冷地瞧著交通部長:「看你做得久,還是我做得久?」
過去20年,台灣歷任的總統與閣揆都知道,組閣真的很難,找到好的政務官更難;因為「官不聊生」,所以很少有適當的人選願意來當部長。部長很難外求,所以只能從既有的文官體系內升(如前後任經濟部長沈榮津、王美花);或者找到像林佳龍這樣,有豐富的政治歷練,對自己的未來有企圖心,能壓得住陣腳的政治人物來接任部長。至於以往學而優則仕的途徑,由於學術的實務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已經越來越不被信任與採用。
到最後,好的人選不願來當部長,人才甄拔越來越困難,台灣的內閣慢慢變成一個反淘汰的場域。
一場台鐵大意外,交通部長立刻提出辭呈,要展現風骨、要求仁得仁,似乎民意也認為這才是「負責任」的表現;但很少人能夠從改革台鐵的角度質問這其中更核心的問題:「換了部長,以後就能不發生意外嗎?」(這句話在兩年前台鐵普悠瑪事故的罹難者家屬問過),「換了林佳龍,台鐵會更好嗎?」又或者再反問一個問題:「留任林佳龍,是不是更能改革台鐵?」此時此刻,還有哪個政治人物比林佳龍更瞭解台鐵的問題?能夠比他更有能量且會更迫切去改革台鐵?
其實,林佳龍留下漂亮的下台身影,往後還是有相當不錯政治仕途。他身為民進黨派系領導人,還擔任過總統府副秘書長,具備國安專業,蔡英文可能考慮讓他進入總統府國安會。事過境遷之後,他也還可能蓄積不低的的政治能量,可以投入選舉。但台鐵呢?交通部長下台是為了短期的危機管理還是為了台鐵?如果是後者,讓林佳龍下台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嗎?
展現企圖心英文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報社評- 你以為人人都想當部長嗎?
從政治上來看,林佳龍下台是應該的。畢竟,這是台鐵70年來最嚴重的事故,傷亡如此慘重,在政治上必須要有人負責;交通部長下台,可以抵擋在野黨的攻擊,可以讓民怨有個出口,也代表這個政府負責任的態度,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
林佳龍下台,然後呢?
然後這個政府必須再重新找一位交通部長。值此之際,要找一位交通部長並不容易,交通部是內閣首屈一指的大部會,業務內容涵蓋運輸、觀光、氣象、通信等等,即使在運輸面,都可細分成空(航空)、海(商港、航運)、陸(鐵道、公路)。台鐵發生這麼大的事故,理論上,要入閣接任交通部長的人應該要有軌道專業,或至少能瞭解台鐵的陳年箇疾,才有能力推動改革;但實務上,別說政治人物極少人具備這方面的專業,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學者專家,也多數沒有政治實務經驗與能力。要找到一個要壓得住陣腳,可以深入台鐵盤根錯節的權力結構,並且能驅動改革的人,實在談何容易。
台灣的政治文化是「官大學問大」,身為部長,「學問」一定很大,所以容許他可以隨心所欲地調動人事,插手政務,指揮基層;但既然部長的權力這麼大,出了事,他當然要負全責。這套官場文化的好處是看似權責相符,但其實毫無分層負責的概念,非常不尊重專業。林佳龍身為交通部長,不管他以前為了推動台鐵改革付出多少心力,卻要為了一個台鐵外部承包商的疏失所釀成的大禍負責下台,就是其中的一項惡例。
台灣政治文化的另一項偏見是以為「人人都想當部長」。誠然,內閣部長是部會之首,不僅可以全權決定政務,以交通部長而言,還可以伸手管到旗下的國營事業包括中華電信、中華航空、陽明海運,好不威風。但其實,部長月薪僅僅19萬,約莫與金控公司的普通經理相當;他三不五時要前往立法院備詢,應對立委的各式請託,甚而被罵到狗血淋頭,毫無尊嚴。更重要的,交通部長會因為一件重大交通意外下台,內政部長會因為一件重大治安事件走人,外交部長要因為一個非他能力所及的斷交事件而負責。這根本就是一個超高風險、毫無保障的工作。
根據統計,從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以來,台灣共換了11位交通部長,每任交通部長平均任期1年11個月。不到兩年任期的交通部長能做什麼?改革台鐵嗎?真的別說笑了。台鐵文化傳承70年,那些久居其位、尸位素餐的員工可能冷冷地瞧著交通部長:「看你做得久,還是我做得久?」
過去20年,台灣歷任的總統與閣揆都知道,組閣真的很難,找到好的政務官更難;因為「官不聊生」,所以很少有適當的人選願意來當部長。部長很難外求,所以只能從既有的文官體系內升(如前後任經濟部長沈榮津、王美花);或者找到像林佳龍這樣,有豐富的政治歷練,對自己的未來有企圖心,能壓得住陣腳的政治人物來接任部長。至於以往學而優則仕的途徑,由於學術的實務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已經越來越不被信任與採用。
到最後,好的人選不願來當部長,人才甄拔越來越困難,台灣的內閣慢慢變成一個反淘汰的場域。
一場台鐵大意外,交通部長立刻提出辭呈,要展現風骨、要求仁得仁,似乎民意也認為這才是「負責任」的表現;但很少人能夠從改革台鐵的角度質問這其中更核心的問題:「換了部長,以後就能不發生意外嗎?」(這句話在兩年前台鐵普悠瑪事故的罹難者家屬問過),「換了林佳龍,台鐵會更好嗎?」又或者再反問一個問題:「留任林佳龍,是不是更能改革台鐵?」此時此刻,還有哪個政治人物比林佳龍更瞭解台鐵的問題?能夠比他更有能量且會更迫切去改革台鐵?
其實,林佳龍留下漂亮的下台身影,往後還是有相當不錯政治仕途。他身為民進黨派系領導人,還擔任過總統府副秘書長,具備國安專業,蔡英文可能考慮讓他進入總統府國安會。事過境遷之後,他也還可能蓄積不低的的政治能量,可以投入選舉。但台鐵呢?交通部長下台是為了短期的危機管理還是為了台鐵?如果是後者,讓林佳龍下台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嗎?
展現企圖心英文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超業攻略 #客戶 #成交 #解世博 #銷售 #超級業務 #銷售技巧 #銷售高手
超業攻略【4】 |將企圖心化為親和力
客戶不喜歡推銷員,但都愛──超級業務員!
為什麼他總是有客戶?為什麼客戶都喜歡他?
為什麼他一出手就打到?為什麼他總是輕鬆成交?
超業不靠天分,不耍話術,以攻略思維貫穿銷售流程,
規劃策略、擬定計劃與做法,突破銷售瓶頸,
各產業進階稱雄,成為人見人愛的頂尖超業!
◆50個銷售現場的真實案例!◆
◤頂尖超業的銷售攻略──
關鍵養成
為什麼他能成為銷售的千里馬?
【攻略思維】正向的認知與習慣,拉高格局,成就頂尖銷售之路
開發客源
為什麼他總是有客戶?
【攻略思維】有勇有謀、經營目標市場,快速找到立足優勢
接觸拜訪
為什麼客戶都喜歡他?
【攻略思維】贏得好感、建立信任,總是能展現專業與自信
秀出產品
為什麼他一出手就打到?
【攻略思維】找到切點,激發需求與夢想,銷售的不是商品,而是價值
引導成交
為什麼他總是輕鬆成交?
【攻略思維】成交導向,具備主導與引導能力,激勵客戶決定
◤熱情推薦
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專任特聘教授 盧希鵬
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 欒斌
國票金控資訊長/IBF Financial Holding Co., Ltd.董事羅天一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JW智緯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張敏敏
ATD認證大中華區講師 蘇文華
口語表達專家、企業講師 王東明
人壽保險、金融理財、房仲、汽車、直銷、電話行銷、管顧、文創等各產業專業人士
歡迎加入粉絲團: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歡迎加入解世博名師頻道: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index.aspx
展現企圖心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馬英九總統昨天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再度呼籲美方出售F-16 C/D型戰機給台灣。馬總統強調,台灣必須在擁有足夠防禦能力的前提下,與中國大陸談判,而不是在恐懼中跟對岸協商。馬總統也在訪談中提到,他先前的競選政見都是規畫八年,首度展現了有意連任的企圖心。
過去常以英文接受外媒訪問的總統馬英九,17號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為了精準表達,第一次全程使用中文回答,在專訪中,馬總統首度表明將競選連任。
專訪中,馬總統也表示,台美軍事合作不會受到少將羅賢哲共諜案的影響,會繼續合作下去,並再度呼籲美方出售包括F-16 C/D戰機給台灣,馬英九在專訪中強調,改善兩岸關係目的是追求和平與繁榮,但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必須要有我們的國防,與大陸進行協商時,希望以一個有充分自我防衛能力的情勢下去進行,不希望在恐懼中進行協商,另外,馬總統也關切大陸的人權議題。
馬總統在訪談中也提到,兩岸簽訂ECFA後,改變台灣在東亞經濟版圖中的地位,使台灣有更多的機會,除了與中國大陸貿易之外,也能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ECFA只是一個開始,不是一個結束,兩岸談判還是秉持著先經後政、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方式。
記者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