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聖地] #与那原的聖克拉拉教會:地域文化與B級建築風景 / 李長潔
.
「#与那原」是本島南部的一個小地方,遊客不多,一般人對這裡也不太認識。与那原雖然說是小地方,但卻有豐富的地域文化與人文歷史。如果來到沖繩有個半天的空閒時間,只消15分鐘搭乘公車即可到達。這個小區域有幾處知名的地點可以拜訪,像是天女產子傳說地點「#親川」,或是拔河祭典「#大綱引き」,都是非常有意思地方風俗。
.
■ #山丘上的教堂
.
不過,今天來到与那原,是想要探尋一處B級風景:#聖克拉拉教會(聖クララ教会,St.Clara Catholic Church Yonabaru)。聖克拉拉教會位在小城的山丘上,是一座格局正方的簡約建築,是這次旅行的重點之一。与那原修道院為第一修道院、第二修道院整合而成,踏入院內,精心照顧的小花園相當令人驚艷,花圃裡有一座白色的聖母像靜靜地禱告著。
.
■ #現代主義建築
.
聖克拉拉教堂昭和33年(1958)創立,建築師為在日美陸軍技術部隊建設部的 #片岡献,由專門建造美國辦公室建築的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事務所參與建造,為50年代沖繩現代建築的發端之一。這股現代主義建築的風潮,是冷戰時期隨著美軍力量來到沖繩本土,而教會組織則透過「友善」的策略扎根沖繩鄉土,与那原的聖克拉拉教堂就是當年佈教慈善與現代主義建築變革的展現(向井洋子,2016)。
.
現代建築的變革展現在建築類型、建築形式與建築材質上,更多樣的用途,更強調機能的形式,更加便利的鋼筋水泥工法,讓聖克拉拉教堂在「#戰後依賴型現代性」的特殊情境下誕生。
.
■ #強調簡約幾何的聖克拉拉教會
.
從修道院的部分進入,可以看到教堂是一個中空的口字空間,經過有著水泥磚塊構組成牆面的走廊,冬季的陽光灑在中央的庭院中,沒有人的院區更加地寧靜。
.
脫了鞋,走進空無一人的禮拜堂,面對与那原市區的一側,是整面長方形組合而成的玻璃窗花,引進大量的自然光,微開的鐵製窗戶,更帶來了徐徐的海風,自然的元素被理性且機能性地安排介入到禮拜堂內部空間中。這是一個低成本的建築物,卻始終保持著閃閃發光的清爽。修道院的內部是禁止對外參觀的,從資料上看來,目前依然保存著50年代的格局、裝飾與部分家具,可反映當初教會在沖繩的組織理念與行動。
.
■ #往山下望去的聖心
.
方才在外頭見到的老修女,進來聊了幾句。
.
「從哪裡來啊?」
「台灣」
「第一次有台灣人來,是來看建築吧?」
「對啊,建築」
.
日文不夠好,不能表達太多。老修女指了一下大片的幾何窗花,我轉頭望去。穿透窗格與玻璃,海風吹動大片的棕梠樹葉,遠方山下,与那原市區的人們在黃昏斜陽裡日常地活動著。在那一陣風裡,在那一道光裡,在城市的運作裡,我好像感受到了 #屬於某種現代主義的聖心。
.
#聖クララ教会位置:沖縄県島尻郡与那原町字与那原3090-4
.
■ #參考文獻
.
1. 向井洋子. (2016). 占領期沖縄における慈善レベルの琉米関係: アメリカ人神父がつくりだしたカトリック教会の政治的独立性. 国際琉球沖縄論集=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yukyuan and Okinawan studies, (5), 45-6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的聖地] #与那原的聖克拉拉教會:地域文化與B級建築風景 / 李長潔 . 「#与那原」是本島南部的一個小地方,遊客不多,一般人對這裡也不太認識。与那原雖然說是小地方,但卻有豐富的地域文化與人文歷史。如果來到沖繩有個半天的空閒時間,只消15分鐘搭乘公車即可到達。這個小區域有幾處知名的地點可以拜訪,...
山丘上的教堂 在 Miss Fotograp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時的月亮》
三年前的中秋節我去了法國,這已是農曆十七的月色了,當時我在諾曼第的小城Honfleur,吃完不太好吃的晚餐,走出餐廳,就見一輪明月低懸於海上,交錯的雲痕亦不能掩其輝煌,照映得海面盪漾流光。
那時剛開始拍照,技術不好,無法攝其璀璨於相片之中。不過這個小城是我夢寐以求的,也許因此,那天的細節我記得的很多。包括從早摸黑出門巷口的火警,到站發現拿錯了票在車站吵架,直到在火車上看到日出才破涕為笑。還有換客運時的木造車站,公路上結實的蘋果園,山丘上的教堂與墓地,以及大西洋的深邃的藍。
我也記得,那時我還指著月亮說,哇,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大耶。
迄今自然人事已非了,有時以為忘記的,偶爾便會突然回到記憶中。分開時過一年,我已經不再悵惘傷心了,只是偶爾覺得可惜。
反正月圓依舊,就總有圓滿時候吧。
山丘上的教堂 在 深度西班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oria人少到什麼程度??
少到有竊盜集團帶著重型機器把山丘上的教堂大門花兩天!兩天!兩天拆下來!當地鄉民報警後,警察才知道這件事滴~~
這座已經被廢棄的教堂,始建於西元11世紀,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累積,卻也阻止不了時代的變遷,村子被荒廢,爾後教堂被廢棄的命運。
竊賊也是看準了這點,肆無忌憚地堂皇而入,第一天拆走大門,第二天還一塊塊石磚仔細拆卸,把門框帶走,順道 ,也把人家屋頂十字架給順走了。
事實上,第一天被偷門時,已經有常去巡邏的女性鄉民去報警,沒想到警方居然說:喔~感覺他們還會會去拆門框,不然妳今晚去守著,看到竊賊再告訴我們😲😧😥😫
這位女性鄉民還真乖乖去了!可是半夜,一個人在荒村廢教堂等一批專業盜賊,她說自己真的太害怕只好回家。
我懂啊!太太!妳居然有去已經非常偉大了!要守完整晚我都要懷疑妳是惡靈古堡的愛莉絲上身惹啊!
也不能怪警方疲懶(你會怪樹懶懶惰嗎?),可地廣人稀的西班牙鄉下近年來已經成為文藝竊賊的天堂,許多數百,上前年歷史的文物,因無力維安,變成這些文物販子的收入。此類竊盜多分兩種:一種是有客戶委託的目的竊盜,例如這次的大門,可能最終變成某戶富豪別業的門。又一種自然是隨機竊盜,然後在黑市賣掉。
山丘上的教堂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海的聖地] #与那原的聖克拉拉教會:地域文化與B級建築風景 / 李長潔
.
「#与那原」是本島南部的一個小地方,遊客不多,一般人對這裡也不太認識。与那原雖然說是小地方,但卻有豐富的地域文化與人文歷史。如果來到沖繩有個半天的空閒時間,只消15分鐘搭乘公車即可到達。這個小區域有幾處知名的地點可以拜訪,像是羽衣天女傳說地點「#親川」,或是拔河祭典「#大綱引き」,都是非常有意思地方風俗。
.
■ #山丘上的教堂
.
不過,今天來到与那原,是想要探尋一處B級風景:#聖克拉拉教會(聖クララ教会,St.Clara Catholic Church Yonabaru)。聖克拉拉教會位在小城的山丘上,是一座格局正方的簡約建築,是這次旅行的重點之一。与那原修道院為第一修道院、第二修道院整合而成,踏入院內,精心照顧的小花園相當令人驚艷,花圃裡有一座白色的聖母像靜靜地禱告著。
.
■ #現代主義建築
.
聖克拉拉教堂昭和33年(1958)創立,建築師為在日美陸軍技術部隊建設部的 #片岡献,由專門建造美國辦公室建築的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事務所參與建造,為50年代沖繩現代建築的發端之一。這股現代主義建築的風潮,是冷戰時期隨著美軍力量來到沖繩本土,而教會組織則透過「友善」的策略扎根沖繩鄉土,与那原的聖克拉拉教堂就是當年佈教慈善與現代主義建築變革的展現(向井洋子,2016)。
.
現代建築的變革展現在建築類型、建築形式與建築材質上,更多樣的用途,更強調機能的形式,更加便利的鋼筋水泥工法,讓聖克拉拉教堂在「#戰後依賴型現代性」的特殊情境下誕生。
.
■ #強調簡約幾何的聖克拉拉教會
.
從修道院的部分進入,可以看到教堂是一個中空的口字空間,經過有著水泥磚塊構組成牆面的走廊,冬季的陽光灑在中央的庭院中,沒有人的院區更加地寧靜。
.
脫了鞋,走進空無一人的禮拜堂,面對与那原市區的一側,是整面長方形組合而成的玻璃窗花,引進大量的自然光,微開的鐵製窗戶,更帶來了徐徐的海風,自然的元素被理性且機能性地安排介入到禮拜堂內部空間中。這是一個低成本的建築物,卻始終保持著閃閃發光的清爽。修道院的內部是禁止對外參觀的,從資料上看來,目前依然保存著50年代的格局、裝飾與部分家具,可反映當初教會在沖繩的組織理念與行動。
.
■ #往山下望去的聖心
.
方才在外頭見到的老修女,進來聊了幾句。
.
「從哪裡來啊?」
「台灣」
「第一次有台灣人來,是來看建築吧?」
「對啊,建築」
.
日文不夠好,不能表達太多。老修女指了一下大片的幾何窗花,我轉頭望去。穿透窗格與玻璃,海風吹動大片的棕梠樹葉,遠方山下,与那原市區的人們在黃昏斜陽裡日常地活動著。在那一陣風裡,在那一道光裡,在城市的運作裡,我好像感受到了 #屬於某種現代主義的聖心。
.
#聖クララ教会位置:沖縄県島尻郡与那原町字与那原3090-4
.
■ #參考文獻
.
1. 向井洋子. (2016). 占領期沖縄における慈善レベルの琉米関係: アメリカ人神父がつくりだしたカトリック教会の政治的独立性. 国際琉球沖縄論集=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yukyuan and Okinawan studies, (5), 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