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山岳觀光看台灣商業登山與原住民的關係》
假如我們要從國際汲取針對改善台灣現狀的靈感,山岳觀光(mountain tourism)是一個關鍵字,但深究其論述又會發現其經驗與數據的幫助不大--因為他們的山岳觀光基於溫帶地區,主要研究都圍繞在獲利最豐的滑雪場和度假村。
觀光嘛,本來講究的就是收益。遊客不怎麼花錢的話,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台灣位處亞熱帶,雖有高山卻缺乏穩定降雪,而且登山活動的發展歷史尚短,無論商業模式或法規完備性都有待通盤審視;反觀山岳觀光已達成熟期的歐洲,最熱門的經典活動例如滑雪、登山、健行等即使仍有可觀的基本盤,但面臨全球氣候暖化、降雪期縮短、南半球航線低廉化(海灘假期搶市)、網路資訊發達的挑戰下,政府和業者都在尋求轉型的契機,例如發展養生主題的度假村和年輕族群取向的越野單車活動等。
台灣沒有適合登山(mountaineering)的環境,所有只能從健行觀光(hiking tourism)的角度來檢視目前的商業登山活動。
但這個宏觀上的思考角度,仍會是從觀光出發,因此我們不可忽視山岳觀光的基礎效益之一:促進地方發展、提升地方的生活水準、創造地方就業機會。
然後問題就來了,台灣地方非常小,且具備便利的公路網,城市距離山區不過就是數小時的車程,遊客來來去去都不會停留太久,而停留的時間長度與花費成正比,所謂的「地方」真的有獲得利益嗎?想來想去,吸引大量民眾的可能只有武陵農場或清境農場這類熱門景點,要不然就是高山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等等,然而上述部分地點長年承受遊客超量的問題,加上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政策走向該會是合理管制,而不是配合擴充建設,況且台灣山區更有地質不穩、颱風地震等固有問題,也缺乏適合開發的腹地。
既然開發這條路不容易走,政府看待台灣山岳觀光時,要如何實現地方發展的願景呢?答案呼之欲出,就是原住民。
蔡英文政府主導的「轉型正義」一環,正是原住民議題,如今已經召開過10次委員會議了,但獲得的報導卻是有限。政府態度如此,那麼「地方」就會跟部落產生直接關聯,山岳觀光亦如是,健行觀光亦如是。
如果有人說未來的商業登山市場一部分都會以原住民主導的協作系統接下,我非常同意,因為這符合山岳觀光的原則,也符合轉型正義。至於是好是壞,見仁見智,需求會持續存在,但市場需要教育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若我們從國際健行觀光的趨勢看台灣,又有很多事情不對勁了。我國並未嚴格列管商業登山業者,也欠缺令人信服的嚮導制度,變成想正派經營的人手足無措,鑽漏洞的投機分子卻層出不窮,劣幣驅逐良幣。
看看同為山岳資源豐富的冰島、紐西蘭、加拿大、挪威等國,先不論技術含量較高的冰河健行和登山活動,光是一般的健行套裝行程(guided tour)都對業者有所規範,甚至官方觀光網站上就有推薦的業者名單,你告訴我,若是不列管,這如何實現?
除此之外,紐西蘭和冰島等地還有觀光機構核發的認證標章,也將認證標準說明的十分清楚,這才能構成吸引國際觀光客的基本條件之一。
當然這類套裝行程,就我的觀察都以一日遊、半日遊為主,比較像是遊客多日假期中的一個選項。其中最令人感到興趣的,莫過於行程描述除了自然景觀之外,通常還含有當地文化介紹和獨特人文景觀,而不是我們習慣的純健行。這顯示了國際觀光範疇底下的健行,和當地文化結合已是主流價值所在。
當地文化?是的,原住民再度出現了。
除此之外,台灣林業遺跡和古道也是個好的發展方向。這根本不是嶄新的論點,早在數十年以前就有前輩發現並指出這一點了。
時下我國法律對地方社區創業者極不友善,已經有學者專家指出過這一點,就不再贅述。法規鬆綁的另一端,則是我時常提起的消費者意識,簡單來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
.
先講到這裡。
與其說這是篇論文,其實更像是個人心得筆記啦!與國際相比,台灣目前的高山健行有其特殊之處,我之後會以更適合的冒險觀光(adventure tourism)來檢視,但那出現的地方應該不會在這兒了。😅
山岳冰河英文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國際山岳觀光看台灣商業登山與原住民的關係》
假如我們要從國際汲取針對改善台灣現狀的靈感,山岳觀光(mountain tourism)是一個關鍵字,但深究其論述又會發現其經驗與數據的幫助不大-\-\因為他們的山岳觀光基於溫帶地區,主要研究都圍繞在獲利最豐的滑雪場和度假村。
觀光嘛,本來講究的就是收益。遊客不怎麼花錢的話,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台灣位處亞熱帶,雖有高山卻缺乏穩定降雪,而且登山活動的發展歷史尚短,無論商業模式或法規完備性都有待通盤審視;反觀山岳觀光已達成熟期的歐洲,最熱門的經典活動例如滑雪、登山、健行等即使仍有可觀的基本盤,但面臨全球氣候暖化、降雪期縮短、南半球航線低廉化(海灘假期搶市)、網路資訊發達的挑戰下,政府和業者都在尋求轉型的契機,例如發展養生主題的度假村和年輕族群取向的越野單車活動等。
台灣沒有適合登山(mountaineering)的環境,所有只能從健行觀光(hiking tourism)的角度來檢視目前的商業登山活動。
但這個宏觀上的思考角度,仍會是從觀光出發,因此我們不可忽視山岳觀光的基礎效益之一:促進地方發展、提升地方的生活水準、創造地方就業機會。
然後問題就來了,台灣地方非常小,且具備便利的公路網,城市距離山區不過就是數小時的車程,遊客來來去去都不會停留太久,而停留的時間長度與花費成正比,所謂的「地方」真的有獲得利益嗎?想來想去,吸引大量民眾的可能只有武陵農場或清境農場這類熱門景點,要不然就是高山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等等,然而上述部分地點長年承受遊客超量的問題,加上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政策走向該會是合理管制,而不是配合擴充建設,況且台灣山區更有地質不穩、颱風地震等固有問題,也缺乏適合開發的腹地。
既然開發這條路不容易走,政府看待台灣山岳觀光時,要如何實現地方發展的願景呢?答案呼之欲出,就是原住民。
蔡英文政府主導的「轉型正義」一環,正是原住民議題,如今已經召開過10次委員會議了,但獲得的報導卻是有限。政府態度如此,那麼「地方」就會跟部落產生直接關聯,山岳觀光亦如是,健行觀光亦如是。
如果有人說未來的商業登山市場一部分都會以原住民主導的協作系統接下,我非常同意,因為這符合山岳觀光的原則,也符合轉型正義。至於是好是壞,見仁見智,需求會持續存在,但市場需要教育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若我們從國際健行觀光的趨勢看台灣,又有很多事情不對勁了。我國並未嚴格列管商業登山業者,也欠缺令人信服的嚮導制度,變成想正派經營的人手足無措,鑽漏洞的投機分子卻層出不窮,劣幣驅逐良幣。
看看同為山岳資源豐富的冰島、紐西蘭、加拿大、挪威等國,先不論技術含量較高的冰河健行和登山活動,光是一般的健行套裝行程(guided tour)都對業者有所規範,甚至官方觀光網站上就有推薦的業者名單,你告訴我,若是不列管,這如何實現?
除此之外,紐西蘭和冰島等地還有觀光機構核發的認證標章,也將認證標準說明的十分清楚,這才能構成吸引國際觀光客的基本條件之一。
當然這類套裝行程,就我的觀察都以一日遊、半日遊為主,比較像是遊客多日假期中的一個選項。其中最令人感到興趣的,莫過於行程描述除了自然景觀之外,通常還含有當地文化介紹和獨特人文景觀,而不是我們習慣的純健行。這顯示了國際觀光範疇底下的健行,和當地文化結合已是主流價值所在。
當地文化?是的,原住民再度出現了。
除此之外,台灣林業遺跡和古道也是個好的發展方向。這根本不是嶄新的論點,早在數十年以前就有前輩發現並指出這一點了。
時下我國法律對地方社區創業者極不友善,已經有學者專家指出過這一點,就不再贅述。法規鬆綁的另一端,則是我時常提起的消費者意識,簡單來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
.
先講到這裡。
與其說這是篇論文,其實更像是個人心得筆記啦!與國際相比,台灣目前的高山健行有其特殊之處,我之後會以更適合的冒險觀光(adventure tourism)來檢視,但那出現的地方應該不會在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