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如我又來介紹這個月相當有興趣,也非常想趕緊一讀的新書們,若有人在意,得先說聲不好意思,因為這個月是維持快兩年來首度沒有本月選書的一次,最近處於水深火熱狀態,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過,很快也會有對這裡極其重要的消息準備和大家分享,請稍微期待一下,可能有些眼尖的朋友已經發現了,不過現在容我暫時賣個關子,就先將焦點放在近期推出哪些令人目不暇給的好書上。
⠀⠀⠀⠀⠀
⠀⠀⠀⠀⠀
如果四月份有選書,這幾本就是我的首選名單。首先是,世上最有可信度的推書大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去年最愛小說之一《#消失的另一半》,作者布莉貝內特曾說,這本書創作的靈感,是她與母親的一通電話。母親說起自己位在美國南方路易斯安那州的故鄉:「那個小鎮的人通過結婚,來讓自己的小孩看起來一代比一代白。」她聽完立刻拿起筆記下這件事情,從此成了小說《消失的另一半》的主題。16 歲那年,雙胞胎姊妹一起逃離家鄉。妹妹絲黛兒假扮白人,成了富太太,終於得到想要的一切。為了隱瞞身世,一生戰戰兢兢,與女兒、丈夫之間總是隔著謊言。姊姊德姿蕾重回出生的小鎮,守候她們年邁的母親,日子雖然踏實,卻從未忘記大城市裡的精采生活,更放不下從此失去消息的妹妹。30 年後,姊妹倆的女兒也離家遠行。兩位少女像她們的母親當年一樣,各自背負著創傷與想望。當兩人遇上彼此,新世代躁動的心靈不禁揭開陳年的家庭祕密,所有人在時間的長流中,終要承擔起自己的選擇。這個故事橫跨三代人,綜觀劇烈變動的 40 年歲月,從種族、階級到性別,人們永遠在外界期待與自我之間拉扯,對未來茫然、對親密關係寄予渴望。當我們決定為了未來賭上過去,生命裡消失的另一半,是成長必然的代價?還是終生放不下的過往?
⠀⠀⠀⠀⠀
其次為葡萄牙文壇超重量級作家莉迪亞豪爾赫的經典作品《#畫鳥的人》,這座葡萄牙南方的古老大宅,距離大西洋夠遠,無法聽到暴風雨中的碎浪,但也離得夠近,足以使牆壁被空氣中的鹽腐蝕。1950 年代,原是熱熱鬧鬧的務農大地主,八個兒女卻相繼出走,如同當年的華特。空蕩的宅院中,只剩老范西斯科、大兒子庫斯多喬、瑪莉亞艾瑪和四名孩子。她,庫斯多喬和瑪莉亞艾瑪名義上的孩子,總是盡力讓自己既不在場也不缺席。她一直都知道瑪莉亞艾瑪嫁給了兩個男人,三個弟弟並不是她的親手足,也知道她的所有身分證件都是謊言。但這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所珍惜的一切也在這座大宅。直到那年初冬,家族中的浪蕩逆子,那個華特大兵回來了。1963 年冬日,他就這麼出現在眾人面前。他的回歸,讓所有人的祕密起了變化,埋藏在地下的家族之謎破土而出。那個雨夜,華特駐足於樓梯上,一如之後他偷偷探視女兒的每個晚上。她其實都知道,他的離去,他的到來,他的家書,他畫的鳥圖。她都知道。此書以雋永文字、優美文筆,喚起了現今處在不斷變化世界中的人們,透過大宅中那名幾乎無聲的女孩之眼,訴說了那段葡萄牙 1940 至 1980 年代農村社會的氛圍,寫盡大家族的繁盛與衰敗。
⠀⠀⠀⠀⠀
再者,本月最受矚目的翻譯文學作品莫屬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我的奮鬥》,因寫作內容過於真實,在出版後曾多次遭受親人反對,儘管如此,評論者卻認為這樣的露骨反倒滿足了人們最深處的窺視欲。《我的奮鬥》第一冊甫出版就迅速引起熱議,除了暢銷挪威,也迅速售出各國版權。全六冊的半自傳體小說,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每一冊都從生活中洞察出深刻反思,以樸實的日常經驗喚起讀者強烈的共鳴。作者不避諱揭露的事實的寫作風格也是造就出如此精彩敘事的原因。在克瑙斯高的寫作策略成功後,北歐也有越來越多作家紛紛效仿,引起一波克瑙斯高的美學風潮。系列初始,克瑙斯高就以父親的死亡作為一切開端。他的父親嚴肅、寡言,對待工作十分認真,卻是個失職的父親。父親的死重新讓他想起了曾與他相處的一段童年時光,他是如何在那樣的威嚴底下成長,又是如何從中找到破口學會叛逆。父母離婚後,父親與他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得知父親死訊,想起上一次單獨與他談話,竟已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晚年的父親儘管試圖在他面前維持著端正、得體的樣子,但實際上已落魄不堪,終究端正的形象沒能印入克瑙斯高眼中,而那間父親死去的屋子,更是充滿了大量的垃圾、空酒瓶、髒污……那是巨大孤獨的極致。
⠀⠀⠀⠀⠀
以及,個人非常熱愛的藝術家芙烈達卡蘿的傳記小說《#世上沒有純粹的黑:芙烈達的烈愛人生》。她,芳齡 18 就遭逢嚴重車禍,公車的鐵桿貫穿她的陰部與腹部,導致終身殘疾,兩次截肢。她說,當全身都劇痛無比,你就感覺不到疼痛了。她,與情場浪子結婚,被無數次深深背叛,與他一度離婚,一度復婚,並為他經歷三次流產。她說,遇見他,是比遭逢車禍,還要可怕的災難。她,曾在所有人都唱衰的情況下堅決相信愛情,結果卻被至親至愛的人們雙雙背叛。她說,人對痛苦的承受能力,遠遠超乎你我能想像。她,模仿愛人,出軌探索自我慾望,潛心藝術創作,卻以靈魂知己的身分贏回了愛人,以及死亡病榻前十餘年來的不離不棄。一個為藝術與愛情滿身傷痕,最終燃燒殆盡的烈火女子。一位站在壁畫大師身旁的陪襯,最終成為讓所有男人都失色的世紀天才。一生與苦痛相伴,卻從不絕望頹廢,昂首面對生命中種種殘酷的時刻。她,是芙烈達卡蘿,你再也不會見到如此堅韌的女子。
⠀⠀⠀⠀⠀
吳爾夫的《#普通讀者》也是我一直想讀,卻苦無機會補上的作品,終於等到此書的重新問世。她以隨筆的形式,沒有教條、不帶成見、無拘無束地談著自己對作家與作品的印象,而她的對象,就是與她同樣熱愛閱讀的「普通讀者」。博覽群籍的吳爾夫,以平易的筆調,如數家珍地為我們介紹了康拉德、契訶夫、勃朗特姐妹、珍.奧斯汀、蒙田、托馬斯‧哈代,以及我們不熟悉的一些作家的生平、作品、寫作生涯和趣聞軼事。她讓這些人物起死回生,在讀者面前活靈活現,字裡行間不時流露她特有的敏銳、機智與幽默,讓向來被視為枯燥的文學評論發出迷人的異彩。從吳爾夫的漫談中,能清楚感受到她對閱讀的熱愛,以及她對文學、歷史、人生的細膩觀察與思考。想讀懂吳爾夫,本書絕對是最容易入門的作品。另一本相當有意思的小說是法國作者尤安巴爾貝羅《#我在西伯利亞的監獄》,據說比電影更電影,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真實追獵行動。事發在距離貝加爾湖不遠的地方,就在我打造美滿家庭的伊爾庫茨克,東西伯利亞的首府。那是個早上,一群蒙面人突然闖進家裡,五歲的女兒嚇到大聲尖叫。我在她面前遭到逮捕,然後被毆打、審問,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指控我對自己的女兒不軌。暗處有一夥人啓動了一部毀滅機器,粗暴而無情,擁有格別烏為它發明的名字:黑資料。他們揚言要將我關進黑牢,讓我永不得翻生,因此我的逃亡行動,就此展開。
⠀⠀⠀⠀⠀
科幻迷不容錯過的經典,艾西莫夫《#永恆的終結》,戰爭、瘟疫、地震、洪水,太多的苦難交織成人類的歷史。如果能夠操控時間,在過去未來億萬年的時間裡自由穿梭,在某些關鍵的時刻改變現狀,那麼,我們是否就能夠操控歷史?如果歷史能夠設計,那麼,人類是不是就可以活得更好?於是,在 27 世紀,有人發明了「時間力場」,創造出一個超越時空之外的領域 ──「永恆域」,匯集了來自不同世紀的少數人。他們隱藏在時間之外,暗中監督人類的歷史發展,在關鍵的時間點製造微小的改變,避免真實的世界發生重大災難,危害到人類的生存。他們叫「永恆人」。「永恆人」的使命,就是保護人類,確保人類幸福。主要分成三種專家:觀察員、計算師、執行人。觀察員負責收集真實時空狀態的資料。計算師負責研擬改變真實時空狀態的計劃,並分析這些改變對未來的社會和人類的影響。執行人負責執行這些計劃。他們的行動稱之為「最低程度的必要改變」,用最少的傷害來為人類創造最大的幸福。例如,在某個時間點打開一扇門,就會創造出驚人的結果。然而幸福是必須付出代價的。當永恆人發現某些發明創造會引發嚴重的後果,他們就會及時阻止那些東西出現,於是,在永恆人的保護下,許多科技和藝術都流失了,人類的進步停滯了。於是,在漫長的十幾萬個世紀裡,人類幾乎沒有改變。但奇怪的是,永恆人無法進入 70000 世紀到 150000 世紀之間的時空。他們稱之為「隱藏的世紀」,那裡似乎有某種奇怪的力量在阻擋他們。
⠀⠀⠀⠀⠀
還有相當喜歡的作家之一史蒂芬褚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出了德文直譯新版,本書德文原題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意指「人類的偉大時刻」,以戲劇性的敘事,書寫真人真事,體現歷史人物面對人生轉捩點時的內心曲折。褚威格將這種體裁命名為「歷史特寫」,每一篇均在在反映出他當時閱讀到並深受感動的史料文獻,以及他對時局、對文明的深刻關懷與無盡憂思。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永不停息;是非成敗的定義,總也說不清。積累多年的功勞與苦勞,可能因一秒鐘的猶疑而被全盤否定;也或許你一夕之間享盡眾人掌聲,隔天一覺醒來卻被同一批人唾棄。當故土再無容身之處,有人選擇在世界盡頭向不朽逃亡,力爭一線生機;也有人甘冒大不韙的罵名,只為掀起貫徹理念的革命。文明的進程正繫於人的一念之間,無論功成或飲恨,他們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指引後人方向的閃耀恆星。《人類群星閃耀時》截取西塞羅、拿破崙、歌德、托爾斯泰、列寧、威爾遜等人生命中的關鍵一刻,透過褚威格洞察人心的慧眼與才氣縱橫的妙筆,讓他們的故事不再只是死板的知識,而是慷慨激昂又扣人心弦的勵志經典。
⠀⠀⠀⠀⠀
迫不及待想展讀的華文作品,當然必須是這本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她自小看著有頭家娘風範的外婆與母親,進出廚房,起灶架鍋,張羅數十家人員工日常吃食,宴請東南亞與中東等地賓客,哄嚷熱烈,直到滷肉飯、蒸冬瓜肉餅、芋棗甚至一碗煲粥,俱成為她日後的念想。她曾與外婆、母親,三代女子,穿行在大稻埕與永樂市場,買鮑參翅肚、麵龜椪餅、胡椒肉桂蠶豆,見識老鋪的講究,練就一套對古早物什的擇選標準。她熟稔蘆洲湧蓮寺周邊,在旺鋪裡食切仔麵黑白切與米苔目,飲青草涼茶,更向在地攤商習得剁雞的技巧,與若干習俗規矩。如此種種,養出她一雙識貨的眼睛,一根敏銳的舌頭,一個老派的靈魂;更化作筆下時而雍容深情、時而輕俏意趣的篇章段落。「長長的百年的大街上,四顧僅餘我一人。」當至親家人一一遠行,她最終成為一個自擁廚房的女子。然循著吃食滋味,她重回那仿如傳說盛世的親族過往,再現早輩人的心志與作風。她且飛港島,尋覓那一路喝到大的福建茶行鐵觀音;從曼谷買齊各尺寸的猴桃標白藥油;自檳城拎回一口像似外婆「烏鼎」的印度黑鐵鍋……老食、老物、老鋪、老市場,是回返時間的甬道,是追尋記憶的線索。她還以此學會撫慰自己,做人待人,並學會看人間煙火,安身定心的過日子。
⠀⠀⠀⠀⠀
崔舜華《#貓在之地》則是她第二本散文集,刻劃一切離聚的傷痛怨咒與暴烈激昂,逝去的碎裂的愛於焉拾遺湊整。生而在世,愛恨加身無可抵禦,於是紋身以痛以咒語,也豢貓拾物以眷戀寄情,然而體內的魔,對愛與美的渴求,未有被鎮壓的一日。詩辦不到的交給散文,於是崔舜華再次將濃烈情感佐以酒精尼古丁與無數藥片,吞吐成如詩的字句,甚而比詩更危險,更袒露,更濃烈。另一本香港作家鍾耀華的
《#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收錄了作者從 2016 到 2020 年底寫下的文章,呈現他在後傘運時代的思索歷程;思辨與抒情,智性與感性,經常在他的文字中並存不悖,難以歸入既有文類,卻形成一種破格文學之美。而這份美,是來自於一個人不與世界的不可忍受尋求和解,選擇直面痛苦、殘酷與不義,同時仍渴望超越。「時間也許從來不是站在我們這邊,問題只是我們是否願意站在良知的一邊。」作者經歷城市起伏的流變,見證歷史再開的瞬息。現世為每個人繪製肖像,他拒絕順從,以寫作贖回主體,用文字重建、叩問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
日韓作品也包括日前推薦過的權汝宣《#黃檸檬》,透過三名共同經歷一起駭人聽聞的「美女高中生兇殺案」的女性視角,從不同立場、處境,裡裡外外探問這個社會的目光是如何強加在人們、在女性身上,思考創傷過後數度翻轉的善惡、生死、存在等種種命題。著沉魚落雁之貌的海彥,據說美得危險致命年僅十九歲的她,卻被發現陳屍在學校附近的公園花壇,頭部遭到盾器重擊,雖然社會高度關注,但兩名嫌疑較大的男同學皆因有不在場證明而使案情陷入膠著,最終不了了之。一條性命的香消玉殞成為事實,罪惡感卻會毀了好幾個人的人生,顫抖掀開長年覆蓋的薄紗方能察覺到,原來走過這一遭的每個人都各自背負著恐懼而活,抱殘守缺,踽踽獨行,以及一份受孤獨百般侵蝕下才緩緩浮現的失落、理解和釋懷。
⠀⠀⠀⠀⠀
其他是新田次郎文學賞、未來屋小說大賞與靜岡書店大賞三冠王的得主伊與原新《#月亮前方三公里》,透過六個受挫的心靈,六段人性的考驗,六篇理性與感性交會的暖心物語,展現自然紋理與情感肌理的動人凝視,人生本來就充滿了後悔,但有時候,即使這樣也無所謂。還有,睽違多時的安倍夜郎《#深夜食堂23》,章魚先生的香腸、七草粥、八寶菜、辣油蔥豆腐、蒟蒻生魚片、芋頭雞鬆汁,每一口滋味,每一種愛的形式,持續每晚在這裡,與等待它的人相會。安倍夜郎筆下的《深夜食堂》裡,每則故事獨立成篇,不必擔心跟哪個角色不熟,突然想念哪道菜就能翻閱,想進去坐隨時可以從任何一集坐進來。在這裡,每道料理雖然獨立,吃入口中的感受卻是共通的。透過 14 道日式家常菜,參與這些食客的人生際遇,時而溫馨,時而開懷,偶爾也令人鼻酸。簡短的是故事,漫長的是人生,持續邀請你掀開暖簾入店來,用他們短短的故事,陪伴你面對長長的人生。
⠀⠀⠀⠀⠀
壓軸的兩本都極具分量,跟磚塊書一般厚重。先看橫山秀夫的《64》,關於一件 14 年未破的綁架案,道盡了人性的幽微暗湧。昭和 64 年只維持了短短七天,猶如海市蜃樓,但這一年確實存在。就在這一年,犯人綁架殺害了一名七歲女童,躲進了平成到來的歡呼聲中,而這起事件在警界暗地裡的代稱,正是「64」。三上信義,前任刑警、現任 D 縣警媒體公關、女兒失蹤中的父親,正在焦頭爛額的處理記者們針對交通事故犯人匿名問題的嚴重抗議。這時他又被告知,統領全日本 26 萬名警察的警察廳長官要來視察,特別是針對公訴期將屆的「64」懸案。更麻煩的是,被害者家屬還拒絕接受長官的慰問。為了說服家屬,三上設法探究背後的原因,沒想到竟然受到刑事部的全面抵制。在各方夾擊與壓力之下,三上意外得知了長官前來視察的真正目的。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臨巨大危機的 D 縣警,竟又迎來了另一起重大的案件。全書以警察體系為背景,細膩感人的描寫,緊張、緊湊又峰迴路轉的劇情,加上令人爆哭的結局,構成了這部當年未出版即轟動的長篇鉅作,全球讚聲不斷,公認為橫山秀夫小說世界的顛峰之作。
⠀⠀⠀⠀⠀
最後是多次介紹過、含金量極高的諾蘭信徒聖經《#諾蘭變奏曲:當代國際名導 Christopher Nolan 電影全書》,本書作者,同時也是美國著名影評人的 Tom Shone,完整紀錄了諾蘭導演之路至今的每一部作品,深入探索理念、製作、編劇、攝影、美術、剪接、配樂各層面,依序以「方向」談《跟蹤》,以「時間」談《記憶拼圖》,以「感知」談《針鋒相對》,以「空間」談《蝙蝠俠:開戰時刻》,以「幻象」談《頂尖對決》,以「混亂」談《黑暗騎士》,以「夢境」談《全面啟動》,以「革命」談《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以「情感」談《星際效應》,以「生存」談《敦克爾克大行動》,最後以「知識」談疫情時代下的中流砥柱《天能》。內容則從諾蘭的成長生活,求學過程,電影如何影響他的童年,文學、建築、《星際大戰》、《2001 太空漫遊》如何拓展他的心智,《銀翼殺手》、《異形》如何奠定他對「導演」的想像,大學時克難地拍攝出學生電影,到《記憶拼圖》的四處碰壁而後一鳴驚人,一切鉅細靡遺,目前已經完食,且讀得過癮非常。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各出版社書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
「崔鐘範背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DJ Mykal a.k.a.林哲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LIVE] KBS Born Again EP11-12 -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崔鍾範、崔鐘範現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崔鍾範、崔鐘範現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崔鐘範現況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新聞] 法官要求看證據具荷拉崩潰公開被偷拍影| Gossiping 看板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崔玲學歷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崔玲學歷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LIVE] KBS Born Again EP29-30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置底] 6月難以發文討論之「閒聊區」 - 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LIVE] KBS Born Again EP23-24 - 看板KoreaDrama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LIVE] KBS Born Again EP29-30 -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LIVE] KBS Born Again EP25-26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崔鐘範背景 在 [置底] 6月難以發文討論之「閒聊區」 - PTT Web 的評價
崔鐘範背景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華民國的兒童節是在民國20年(1931年) 由「上海中華慈幼協會」所發起的,當年該協會建議政府明訂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於是教育部制定兒童節紀念辦法,並於翌年4月4日實施,所以中華民國第一屆兒童節是在民國21年(1932年)4月4日,今年的兒童節則是第89屆。
根據民國101年(2012年)9月25日修正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規定,兒童節(4月4日)應放假一日,但如果兒童節與民族掃墓節(清明)同一日時,則於前一日放假,另外若兒童節逢星期四時,則於後一日放假。而今年的清明是4月4日,因此兒童節提前在今天(4月3日)放假。
祝大家 兒童節快樂!
這是張哲生製作的「四月四日兒童節」特輯,共包含了11段影片如下:
1. 張哲生朗讀1969年1月初版的國民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國語課本第二冊第13課《兒童節》課文。(背景音樂:"Ecossaise in E-flat" by Kevin MacLeod)
2. 1952.4.4 動物表演:民國41年4月4日兒童節這天,台北圓山動物園免費招待小朋友參觀,並且安排了動物表演的精彩節目,供小朋友觀賞。猴子騎單車,精湛的技術,博得大家的讚賞。山羊站在圓桶上,不停地轉動,十分有趣。猴子先生拉三輪車,猴子小姐坐三輪車,兩人四處兜風,相當愉快。猴子踩高蹺,驚險萬分,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猴子戴上面具,又是另一種表情,表演了人類的是非善惡。小朋友在這裡渡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3. 1953.4.4 兒童節紀念:民國42年4月4日,慶祝兒童節大會在台北中山堂舉行。教育部部長程天放致詞勉勵小朋友培養良好品德,將來為社會服務。台灣省政府秘書長浦薛鳳勉勵小朋友,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愛護朋友、效忠國家。小朋友也上台演講,表現良好。浦薛鳳秘書長頒獎給健康兒童、智力優秀兒童,與模範兒童。
4. 1965.4.4 春天的風箏:民國54年4月4日兒童節,中國青年航空協會主辦的第三屆風箏比賽,在台北市水源地比賽,參賽風箏的造型有蜈蜙、蝶、蟬、鷹、蜂、燕…等各式各樣,美不勝收!
5. 1969.4.4 台中市慶祝兒童節:民國58年4月4日兒童節,台中市小朋友齊聚台中市立第一國中歡慶,台中市市長林澄秋頒獎表揚優秀學童與健康寶寶。
6. 1969.4.4 花蓮縣中廣「花蓮兒童」開播:民國58年4月4日是兒童節,中國廣播公司花蓮廣播電台「花蓮兒童」節目在這天正式開播。花蓮台台長張瑞玉說明籌備經過,花蓮縣教育科長陳祖榮致詞讚許電台的貢獻;「花蓮兒童」節目由馮湘雲主持,兒童們在電台合唱歌曲。
7. 1971.4.4 宜蘭縣寫生比賽:民國60年4月4日,宜蘭縣羅東鎮中山公園舉行兒童寫生比賽。當天早上宜蘭縣五百多名小畫家齊聚於園內,以彩筆描繪出春天的美麗景色。(註:此活動是為了慶祝建國60年及兒童節,由兒童美術教育學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兒童畫展寫生大會之分區初賽。)
8. 1978年華視兒童節目《小朋友》片頭曲:
《小朋友》
詞曲:李泰祥
來來來 小朋友
大家來歌唱 天天多歡喜
學學ㄅㄆㄇ 唱唱 Do Mi Re
愛聽愛看小朋友 有學有玩進步多
來來來 小朋友 大家來歌唱
天天多歡喜 咿…呀! 顯示較少內容
這首由音樂大師李泰祥創作的《小朋友》是華視於1978年製播的兒童節目《小朋友》之片頭曲,該節目由張小燕主持,內容以唱遊及童話故事為主,偶爾亦介紹自然景觀,從1978年8月19日到1984年9月4日,共播出297集。
1984年,助理主持人張玉玲從張小燕手中接下主持棒,但是沒過多久,播出長達6年的《小朋友》便因華視政策變動而停播了。
《小朋友》曾連續獲得1981年暨1982年「金鐘獎」的最佳兒童節目獎,而主持人張小燕也憑藉此節目於1984年榮獲中華電視公司頒發之優良兒童節目主持人一等獎章。
9. 1987年中視兒童節目《童話世界》片頭曲:
《童話世界》
好久好久以前 好多好多的故事
說了又說 講了又講 怎麼也說不完
好久好久以前 好多好多的故事
聽了又聽 看了又看 怎麼也不厭煩
神祕的幻想 真實的夢境
陌生的國度 美麗的奇蹟
超越了時空 縮短了距離
青蛙變王子 美麗公主正在呼喚你
多年多年以後 依然有好多的故事
說了又說 講了又講 還是說不完
中視製作的兒童節目《童話世界》從1987年1月13日起,於每週二晚上六點至六點半在中視頻道播出。節目由汪瑩製作,以戲劇方式啟發兒童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第一任主持人為崔麗心,她在節目中化身「香香姊姊」與布偶「啄木鳥」搭檔主持。1990年,節目主持人改由資深演員郎雄以「郎爺爺」的形象接任,並單獨一人主持,不過每集都會有一群兒童聚集在他跟前聽他說故事。
每一集30分鐘(含廣告)的節目裡,《童話世界》將中國童話、神話故事改編成古裝戲劇,以內外景配合並利用電視特技效果,營造逼真的故事情境,加上演員自然生動的表演,寓意做人處事的道理,淺顯易懂。在戲劇播完之後,再由主持人講解故事的主題意識,並提出關於不同結局之問題,讓兒童看完節目後還能夠自行思考,極富教育意義。
由於講究編劇技巧與製作嚴謹,佈景、服裝、燈光之效果皆優於一般兒童節目,《童話世界》非常受到在學兒童喜愛,且多次獲得金鐘獎的肯定;包括在1988年入圍第23屆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獎、在1990年入圍第25屆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獎、在1991年榮獲第26屆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獎(得獎者:郎雄),以及在1992年入圍第27屆金鐘獎兒童節目獎與兒童節目主持人獎。
1997年7月9日,《童話世界》播出最後一集,前後歷時10年半,是臺灣少見的長壽兒童節目,而其由中視兒童合唱團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是許多六、七年級生至今仍可琅琅上口的歌曲。
10. 1995年播出的「開喜烏龍茶」電視廣告(四月四日兒童節篇)
11. 兒童節歌:這段影片拍攝於民國49年(1960年)4月4日。影片前半段是在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的「台北市各界慶祝49年兒童節大會」,大會由福星國民學校學生高清芬擔任主席,會中有多名小朋友上台演講,還有台北市市長黃啟瑞頒發獎品給兒童健康比賽及各科作業比賽優勝的小朋友,當天出席者包括台北市兒童代表兩千餘人、兒童家長、師長,與政府各級首長。影片後半段是台灣省立台北兒童醫院的揭幕典禮,典禮由台灣省政府衛生處處長顏春輝主持,當日有醫學界名流及外籍人士數十人應邀前往觀禮,可以看到醫生為小朋友照X光、保溫箱裡的嬰兒,以及護士照顧嬰兒等畫面。
《兒童節歌》
四月四日兒童節 我們兒童最快活
門前青草綠盈盈 樹上鮮花紅又白
爸爸媽媽雙手拍 說是春光明媚好時節
萬物生氣正蓬勃 兒童們可愛又活潑
四月四日兒童節 我們兒童該努力
燕子啣泥來做巢 蜂兒採花去釀蜜
老師教我勤學習 雙手萬能最有益
這是最好的時節 我們大家更加要努力
中華民國的兒童節是在民國20年(1931年) 由「上海中華慈幼協會」所發起的,該組織以「時當春令,氣候相宜,又與往日之三三、五五、九九及今日之十十等節名互相輝映。」為由,建議國民政府明訂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於是教育部制定兒童節紀念辦法,並於翌年4月4日實施,所以中華民國的第一屆兒童節是民國21年(1932年)4月4日。
內政部在民國80年(1991年)2月1日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把婦女節及兒童節的放假合併在民族掃墓節前一日全國放假一天,以解決放假方式的爭議,並與民族掃墓節(清明)成為連續假期,便利民眾返鄉掃墓祭祖及安排休憩旅遊,但婦女節及兒童節仍屬不同節日,並無所謂「婦幼節」的名稱。
民國90年(2001年)起,為配合公務人員週休二日的實施,使全年總放假日數合理化,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已取消放假的規定,而婦女節與兒童節仍可分別在3月8日及4月4日由有關機關、團體、學校集會慶祝,以尊重婦女節與兒童節特有的社會教育意義;自此,兒童節進入「慶祝但不放假」的階段。
民國98年(2009年)11月4日,內政部召集跨部會會議,決議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將兒童節列為國定假日,婦女節未規劃放假。
民國99年(2010年)5月20日,行政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增訂兒童節全國放假一天,並增列民俗節日(除夕、春節、端午、中秋)適逢周二或周四,其前、後一天上班日調整放假,但須擇日補行上班;經立法院完成立法程序後,自民國100年(2011年)起實施。因此我國的兒童節從民國100年(2011年)起又恢復為有放假的國定假日了。
根據民國101年(2012年)9月25日修正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規定,兒童節(4月4日)應放假一日,但如果兒童節與民族掃墓節(清明)同一日時,則於前一日放假,另外若兒童節逢星期四時,則於後一日放假。
崔鐘範背景 在 DJ Mykal a.k.a.林哲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MYKAL歌舞技 】專輯推薦: BCW 《NO COMPLY》
其實我本來跟 B.C.W - B.€.W完全不認識,上周在多年朋友 DeeJay T Time Taiwan的牽線下有機會碰面聊天,才發現我們兩個都很喜歡已終止活動的日本Hip Hop名團Nitro Microphone Underground、以及原Shakkazombie二分之一Big-O與他的自家Hi-Street品牌Phenomenon,一個多小時裡天南地北地還從Partyroom聊到大計畫唱片行。
無疑,這次段暫的面對面交流,的確讓我對他的個人專輯《NO COMPLY》產生了更濃的聆聽興趣。而我在拿到CD的第一時間就先閱讀了一下專輯幕後人員名單(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發現十首歌曲除了有台灣嘻哈圈代表性音樂製作人之一 JOSH BEATS 237操刀外,還有謊言留聲機的崔欽翔( A-Flight Tsui)擔綱製作,無疑讓我更多了一分期待。
從開場那首之前已先發表、曾在緯來體育台狂打歌洗腦的〈Jiggy$〉開始,四首由 JOSH BEATS主理的歌曲不論是所謂的New School、帶點Mumble Rap韻味、抑或很90s東岸的Boom bap,即便路線互異但都是直球對決的Hip Hop/Rap作品,也都成功地讓BCW那早已為人稱道的饒舌技巧充分展現出來。
而A-Flight掌舵的六首作品,的確如我看完幕後名單後的預期般,成功地為這張《NO COMPLY》帶來了更大的驚喜與更多的色彩。
前幾天釋出官方MV已引起廣大迴響的〈東岸〉當然是最佳示範,曲如其名讓人感受到悠閒海邊氣息(〈東岸〉指的是台灣東海岸)之餘,同樣來自台東的家家為副歌獻聲更是大大加分,跟BCW的演唱也有很棒的契合感,而私心更覺得整首作品就猶如當年謊言留聲機feat. 徐佳瑩那首〈分手夜〉的延伸進化般(不要忘了〈分手夜〉的詞也有BCW共同譜寫)。而A-Flight身為電子組合 謊言留聲機 Lie Gramophone成員的背景,不但幫助《NO COMPLY》打造出沾染PBR&B色彩的〈Play No Games〉,甚至〈Talk Shhh〉一曲更蟄伏著意外讓我想起昔日Goth-Hop時期Tricky的晦澀黑暗氣息(喜歡兩分鐘開始的速度改變提供了情緒轉換的巧思)。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東岸〉到〈Play No Games〉,兩首歌曲中BCW的「演唱」歌喉都有好的表現,這部份配唱製作人之一的 王斯禹應該要記上一筆(看了實體CD內頁所獲得的資訊)。
崔鐘範背景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Garmin星際大戰智慧腕錶: http://bit.ly/2PNGCpY
想要從小開始認識星際大戰 點這裡: http://bit.ly/35r7enk
監製/編輯: 黃豪瑞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英語: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也通稱作《星際大戰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Episode IX – The Rise of Skywalker)是一部預定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太空歌劇電影,由J·J·亞柏拉罕執導,並與克里斯·泰瑞歐共同編寫劇本。本片為2017年電影《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續集,「星際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電影由盧卡斯影業和壞機器人製片公司製作,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發行。主要演員包括嘉莉·費雪、馬克·漢米爾、亞當·崔佛、黛西·蕾德莉、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安東尼·丹尼爾斯、娜歐蜜·艾基、多姆納爾·格里森、理查·E·格蘭特、露琵塔·尼詠歐、凱莉·羅素、喬納斯·蘇歐塔摩、凱莉·瑪麗·陳、伊恩·麥卡達米和比利·迪伊·威廉斯。
《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講述新一代主角芮(身世未明) 與黑武士(達斯維達)的後代、第一軍團的首領凱羅忍之間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探討如何連結過去並創造新的未來的冒險故事。
過去的主要角色:路克天行者、莉亞、藍多卡瑞辛皆全數回歸。過去的終極大反派 -- 西斯大帝(白卜庭)也並沒有消失並將回歸本作。
1977年開始陸續上映的八部STAR WARS正傳電影,故事環繞在包含知名黑武士在內的天行者家族傳奇故事。《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將會是STAR WARS正傳電影系列的第九部作品,同時也是精心策劃超過40年的天行者傳奇完結篇。
超過40年前,一個名為喬治盧卡斯的年輕人放映他拍的新電影給他的電影人朋友們看,
這群朋友們在看完之紛紛毫不留情地說這是一部大爛片,完全搞不懂喬治在想什麼,
只有其中一位名叫史蒂芬史匹柏的年輕導演表示這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
誰都沒料到,史蒂芬看似不可思議的預言能夠成真,
而這部電影所創造的世界,到40年後的今天仍然熱度不減。
在這裡某些人大概在想,好啦好啦,我知道星際大戰在國外很紅,但是我為什麼要在乎?
你喜歡漫威電影,對吧? 我敢說你喜歡漫威電影。
如果我跟你說沒有星際大戰就不會有漫威電影呢? 事實上,沒有星際大戰,絕大多數的商業大片模式都不會存在。
若說《大白鯊》是推動了「強檔大片」這個概念的契機,那麼《星際大戰》就是那個直接將油門催到底的人,
在1977年推出之後,好萊塢的電影就從原本以角色為主的劇情片,轉移到的畫面驚人、節奏快速的動作冒險電影,
也可說是因為這個系列而開啟了重視續集的風潮,宣傳以及周邊商品也變得更為重要。
更別提它是讓電影特效的技術急速進步的大功臣了
基本上,電影這東西能夠成為眾人討論的「現象」,都是從1977年的《星際大戰》開始。
當然,這種影響的結果有好有壞,但是確定的是,沒有星際大戰,現代的電影樣貌會截然不同。
(現在應該要稱那部電影為《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但是我在這裡就直接稱它是星際大戰)
但是...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星際大戰》的特別? 為什麼全世界(除了台灣和中國以外)都為之瘋狂?
也許最簡單的就是從第一個畫面講起,在開頭配著約翰威廉斯經典的主題曲的背景交代跑完之後,
就緊接著一個在當時年所未見,到現在仍然會看一次就烙印在腦海裡的畫面:
一艘占滿畫面的巨大的太空船追著另一艘小船,緊接著又出現一個外型似日本武士的全黑反派。
這部電影用了前30分鐘就宣示了這個獨特的宇宙,緊接著出現了即將名留青史的主角-
路克天行者,不滿足於當個沙漠星球上的農夫,看著兩顆夕陽夢想著探索更廣大的宇宙。
這不是什麼史無前例的角色設定,卻是任何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也造就了往後許多電影「英雄旅程」的典範。
而在進入這個全新的宇宙之後,值得注意的就是其中新舊融合的美學,
開頭就說了「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所以這雖然是科幻的設定,
卻跟當時眾多科幻片中所想像的乾淨整齊未來感有著天壤之別,
星戰的世界是已經被居住已久,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傳統的,一切都顯得不切實際卻又觸手可及。
星際大戰從一開始就創造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世界,到現在仍然是如此,
即使你沒看過星際大戰,也會知道光劍長什麼樣子,揮舞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
聽過約翰威廉斯的經典主題曲(他同時也是哈利波特以及侏儸紀公園的作曲家),
你也知道黑武士的呼吸聲,認得機器人C3PO和R2D2
當然,還有全台灣人都認識的總統尤達大師。
為什麼星際大戰的辨識度如此之高,在這裡卻如此不流行?
其中最明顯的原因大概就是台灣市場對於科幻電影的接受度向來都不高,
除非這些科幻元素只是其他類型的其中一個元素,舉例來說:漫威電影。
不過更精確地來說,星際大戰是「太空歌劇」,也就是較為著重於冒險成分,而不是有著嚴格的科學設定的類別,
其中的原力以及各種完全不解釋的設定更偏向是奇幻故事。
簡單來說,把它想像成太空中的哈利波特就好了。
但是認識星際大戰並沒有捷徑,沒有什麼懶人包或者快速看電影是能夠讓你馬上進入狀況的,
講得再多,你終究還是要自己去體驗這個系列,
「但是好多部電影喔」你說。 漫威23部電影都不嫌多了,星戰一天就看完了,很快的啦
你甚至不需要全部看完,如果真的要在第九集之前進入狀況的話,照我這個順序去看就好了:
7的前半段-456-7的後半段-8,相信無論是對星戰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人現在一定滿頭尼克楊,
容我解釋。
7的調性和節奏最接近現代的大眾電影-簡單來說-最像是一部漫威電影,
緊湊的劇情、驚人的特效、時不時的詼諧成分。
事實上,當初拍第7集就是為了在帶回老粉的同時吸引新粉,
但是在這個現代觀眾較為容易接受的外衣之下,正是星戰最吸引人之處-它的世界觀。
而7的前半段在不需要知道歷史的情況下也能享受,你只需要知道兩件事-
路克天行者是456的主角,他是個絕地武士,也就是說他會使用原力,
而韓索羅則是他的好夥伴,沒有特殊能力,本來是個走私犯。
就是如此,這樣你就可以去看7了,享受它所帶來的冒險感,然後在女主角芮被綁架之後暫停!
現在去看456,再回來把7看完。
因為7的後半部要了解星戰的故事和角色之後才能完全感受其中的情感衝擊。
事實上,如果你對星戰一無所知,另一個很好的起始點是最近的新影集《曼達洛人》,
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看過超萌的尤達寶寶了,他就是從這個影集出來的,
那他是在演什麼?你就想像《捍衛任務》加上西部片元素,還有一點點的…哥布林殺手?
至於123則是前傳,講述黑武士達斯維達的故事,如果你真的對它很有興趣的話再去看就好了,
因為123跟其他電影比起來著實有點...
詭異。
那幾集最大的價值就是無窮無盡的meme
不過我得先說,我會推薦用這種奇異的順序看,正是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456的節奏可能會有些慢,
相較於現代電影,它還是較為著重在角色以及世界呈現上,
不過這正是星戰如此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做好了期待,就能體會其中精髓。
關鍵就在於「隨它去」,星戰其中某些部分感覺有些過時,而其中也因為使用實體特效,
某些部分會顯得有些「僵硬」,但是在看的過程中絕對要記得這在當時是前無古人之舉,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實體特效,才能讓這些電影經得起40年的時間考驗。
正是這部電影將「英雄之路」這種說故事模式給大眾化,正是它讓整個好萊塢意會到特效的可能性。
而第五集的轉折更是在電影史上至今最驚人的橋段之一。
簡單來說,你很難在不探究星際大戰在現實中的影響力的情況下欣賞這個系列,
那些為了看新電影而連夜排隊的粉絲、那些真正成立了絕地教的狂熱者們、那些在電影首映時揮舞著光劍的觀眾。
而星戰的續集,也就是現在的789,絕對不只是現代商業片續集常見的「噱錢」,
其中對於舊角色滄桑以及衰老的探討,對於新角色的塑造,尤其是反派凱羅忍,都是有層層的主題探究以及矛盾衝突。
而第八集雖然在粉絲群裡評價極為兩極,說「有爭議性」還只是有禮貌的說法,
但是對我來說卻是整個系列之中最值得反思的一集,更是一個在英雄主義氾濫的時代最需要的解構性電影,
對我來說,它所講述的是
「當英雄並不見得是件有益或是善良的事,有時候,所謂的『英雄』不過是一個謊言,一個混亂的開端」
這些星戰電影都有著絕大多數商業大片所無法達到,或者說懶得達到,對於世界、角色、以及主題的營造。
它們更延續了這個系列的傳統,動用許多實體特效以及化妝,
你在銀幕上看到的絕大多數場景、外星人以及機器人都不是電腦動畫,
這所營造的觸手可及感是絕對無法取代的。
漫威賣的是英雄,而星戰賣的則是一個世界,
當你一頭栽進這個世界,它絕對會成為你一生的電影經驗無可取代的存在。
也許我沒辦法替那些從小跟著星戰長大的人說話,這方面你可能要問呱吉。
但是我也許能夠理解現在在看這部影片的你的感受,
因為我也是在經歷了將近20年「聽過星際大戰,但是從沒有認真看過星際大戰」的人生之後,才真正進入這個世界。
而我當初也沒有經過什麼捷徑,就只是如一張白紙地看每一部電影,
再讀它的漫畫,再追它的動畫。
現在,我真心誠意地邀請你也踏上這個旅程,只有一個要求:
不要把任何形式的懶人包當成惡補的工具,就連我四年前做的「認識星際大戰」也一樣,
星際大戰不是一個你可以十分鐘看完的系列,而是一個你必須體驗的世界。
經過了42年,現在這個「天行者傳奇」九部曲的故事即將結束,
對於我們粉絲來說確實是充滿感傷,但是更希望這部影片以及電影能夠讓更多人加入這個世界。
願原力與你同在。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guAFzY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278CWMDYuM/hqdefault.jpg)
崔鐘範背景 在 崔鍾範、崔鐘範現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具荷拉24日被發現在自宅身亡,得年28歲。她在2018年飽受前男友崔鐘範暴力對待,甚至偷拍性愛影片威脅曝光,雙方鬧上法庭,當時她不願在法庭上再次播出 ... ... <看更多>
崔鐘範背景 在 崔鍾範、崔鐘範現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具荷拉24日被發現在自宅身亡,得年28歲。她在2018年飽受前男友崔鐘範暴力對待,甚至偷拍性愛影片威脅曝光,雙方鬧上法庭,當時她不願在法庭上再次播出 ... ... <看更多>
崔鐘範背景 在 [LIVE] KBS Born Again EP11-12 - 看板Kore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劇名 Born Again
官網 https://program.kbs.co.kr/2tv/drama/bornagain/pc/index.html
電視台 KBS
播出時間
2020年4月20日起,每週一、二 22:00 (韓國時間)
愛奇藝台灣站2020年4月21日起,每週二、三早上十點 獨家播出
集數 32集(每集約35分鐘)
=================================================================
直播網址
iTVer:https://tv.itver.cc/kbs2/
92flvtv:https://www.92flvtv.com/korea-tv/kbs7.php
cool-365:https://www.cool-365.com/page_WRfq27 (請選KBS2)
=================================================================
導演
陳亨旭 《為何那樣,奉尚先生》、《王家一家人》
李賢碩 《屋宇屋宙》、《為何那樣,奉尚先生》(共同導演)
編劇 鄭秀美 (新人編劇)
主演
張基龍 《WWW:請輸入檢索詞》、《Kill It》、《過來抱抱我》
陳世娫 《揀擇-女人們的戰爭》、《Item》、《獄中花》
李洙赫 《住在我家的男人》、《好運羅曼史》、《夜行書生》
=================================================================
企劃意圖
他們都因愛而死也因愛而重生。
就算再次出生也一定要擁有的淒美愛情存在嗎?
在這裡,有因為愛被惡緣纏繞住而面臨悲劇般死亡的三人。
1980年代,刑警和刑警的愛人,以及愛著刑警愛人的殺人魔!
在那之後,2020年!
80年代轟動一時的連環殺人案,又名'黃色雨傘殺人事件'像平行理論一樣重演...
以殘忍的惡緣結束生命的他們再次相遇。
三人重生為一針見血的前科獵人檢察官、
與遺骨進行超自然交流,熱愛遺骨的考古學講師,
以及擁有完美基因的醫大生!
對他們來說,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開啟另一段人生的大門。
對某人來說是無法遵守約定的悔恨,
對某人來說是無法抹去的傷痛,
對某人來說是只能以殘忍殺害結束的他們的愛情。
從前世開始的悽美愛情與復仇的緣份!
並非偶然,被'前世關係'纏繞在一起的他們,要如何拼湊完成謎團?
角色介紹
1980年代
孔地哲(張基龍 飾)
1980年代拒絕宿命的'孤寂之狼'
"對我來說愛情是殘忍的..."
小區裡的大嬸們叫他'可憐的孩子'。
原以為是因為被親生母親遺棄又被繼母虐待,但並非如此。
智哲知道了親生父親孔仁宇殺人的事後,仁宇甚至對地哲說他會像自己一樣殺人,
還說如果犯下'善良的殺人罪',就可以獲得殺人的免死金牌。
這樣的他在教堂夜校遇到了夏恩。
夏恩給他讀的不是勞動運動政治文宣,而是《咆哮山莊》。
「希斯克里夫殺人了嗎?」
「不,希斯克里夫愛上了她」
夏恩說,被虐待的惡魔沒有殺人,而是開始愛上了人。
地哲感受到自己空蕩的靈魂,照進了一絲曙光。
在那之後他唯一的安身之處就是夏恩。
只要望著夏恩,就能忘記殺人魔的血液,成為一個喜歡讀書的少年。
他以為自己能從來自父親仁宇、盤旋在心中的詛咒中擺脫並重新生活,
在知道夏恩需要某人的心臟才能活命之前。
鄭夏恩(陳世娫 飾)
1980年代《長久的未來》舊書店主人
"如果迫切愛上了某個人,即便靈魂重生,下輩子,再下個輩子都一樣會愛他,永遠地。"
舊書店《長久的未來》主人。
夏恩從小就意識到死亡的存在,因為她是擴張性心肌病患者,
若不接受移植,是隨時都有可能會死的命運。
她無法保證這輩子與亨彬的緣分,只能在幻想著"永遠"之中,和他在一起。
她經營的二手書店裡,幾乎所有書她都讀完了。
坐在一個地方,三天三夜裡看千頁的書,
在書裡搭火車橫越俄羅斯、談戀愛、跳探戈、又哭又笑,
對這樣的她來說,進入書店的所有客人都是珍貴的朋友。
但是她從未想過,被她的深情和溫暖的關懷吸引的男人,是一個'殺人魔'。
車亨彬(李洙赫 飾)
1980年代刑警、鄭夏恩的未婚夫
"從現在起,我不是守護人民的刑警。我只守護你。"
保護國家、建立正義,是接近他內心的本能。
可是當他愛上了這個叫夏恩女人,她成為了他的'正義'、他的'國家'。
夏恩望向自己的那明亮雙眼。
她患有擴張性心肌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卻仍幻想著'永遠',
像少女般喋喋不休的模樣令亨彬心動不已。
不願向獨自留在世上的她吐露自己的罪行,
想成為無論何時都守護著她的男人。
即使她明天就死了,也想成為她的丈夫。
孔仁宇(鄭仁謙 飾)
地哲的父親
天才畫家,同時也是孔地哲的父親。
像《狂炎奏鳴曲》一樣,他年輕時提倡'惡魔派'並以'惡魔般的靈感'作畫。
因為酒精中毒,畫家之路走下坡後,遇見了一個女人並生下了兒子。
對地哲,指導他如何不殺人,但卻想將自己的罪行全推給兒子。
2020年
千鐘範(張基龍 飾)
大韓民國上流1%的'金湯匙背景'X'完美的基因'/2020年徐延大醫學生
"第一次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並且...有了感情。"
黃金比例、像大理石般的皮膚、深邃眼神中暗藏黑暗的醫學生。
父親是檢察長,母親是私立學校財團理事長,在人們的稱羨中成長。
其實鐘範有一個秘密。他的親生父親另有其人。
他並非有不孕症的父親所生,而是透過上位1%完美條件的精子捐贈而誕生的孩子。
然而就像謊言一般,真正流著父親血的弟弟鐘宇出生了,
從那時起鐘範就成了家中的不速之客。
早熟又伶俐的鐘範並不埋怨家人。
在這個家能夠活下來的唯一一條路,就是證明自己是<優越生物學的種子>。
為了證明自己,鐘範只能努力再努力。
23年間沒有得到過所謂'愛'的鐘範,有一個女人出現在他面前,
是會對著遺骨說話的古怪骨骼考古講師鄭思彬。
她並不害怕與眾不同的鐘範,而是擁抱了他。
說不定...和她一起就能夠開始不同的人生,只要能夠做到這點,
絕對不會放開她的手。
鄭思彬(陳世娫 飾)
惦記著無名遺骨生活的女人/2020年徐延大考古學講師
"就算我們生在不同的時空,以面對遺骨的方式...也能夠交流。"
徐延大遺骨考古講師兼國科搜遺骸搜查員,她甚至還有「骨頭聖愛者」的別名,
會攜帶朝鮮時代的骨灰去王宮走走,遇到凍死者的骨灰,還會抱著想給予溫暖。
她想成為記住那些無名遺骨的最後一個人。
因此思彬執著於遺骸背後的故事,直到解開為止,才能夠放下。
雖然是心臟病患者,但面對生活樂觀,性格開朗。
平靜而低沉的稚嫩聲音,和凝視人們真心、早熟深邃的眼睛,
只要看著她,再狠毒的心都會卸下武裝。
她的臉龐太清澈了,甚至讓人感到莫名的悲傷。
有兩個男人向著這樣的她靠近,想抓住他的手的男人和看到就莫名覺得悲傷的男人。
這一切都起於,從東江發現30多年來身份不明的遺骸。
金秀赫(李洙赫 飾)
相信犯罪DNA的檢察官/2020年檢警遺骸挖掘團檢察官
"恨罪行,更要恨罪人。"
精緻的臉龐,雖然給人冷冰冰的印象,
但內心其實充滿熱情的檢警遺骸挖掘團檢查官,是個冷靜與熱情並存的男人。
只要是自認是正確的話,不管對方是否不舒服或受傷都會說出來,性格果斷。
他相信犯罪的DNA,認為罪犯是不會悔改的,在那之中,少年罪犯尤其是他的觀察對象。
雖然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如何洗刷身份,但相信那些被罪惡感染的人一定會再次殺人。
如果可以,他想讓他們一輩子在監獄裡腐爛,不論用什麼方法,就算違法也是。
但是那個女人,鄭思彬出現在他的生活。
將前科犯稱呼為家人的女人,秀赫眼中不可能悔改的'少年罪犯'鐘範身邊的女人。
鐘範殺了她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他開始圍繞在思彬身邊,只要遇見她,就會無可救藥地被她的臉龐吸引。
逐漸地變成為了思彬賭上性命的男人。
張惠美(魏智妍/金正蘭 飾)
1980年代鑑定考試出身,同時在美國和韓國獲得律師資格證的最年少律師
2020年出版<殺人犯的秘密>的人氣作家,白仁碩的夫人、尚雅的媽媽
具有危險的魅力,同時兼具智慧的女人。
在認為愛情就是人生的全部的當時,與錫太相愛。
但是錫太過於輕易地拋棄了她,為了復仇成為孔智哲的國選辯護律師。
過去也和畫家孔仁宇有過緣份。
她替孔智哲寫的<殺人犯的秘密>,其實是要對孔仁宇說的話。
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會不擇手段。
擁有越多越覺得空虛,爲了成爲"能擁有的人",和不愛的仁碩結婚。
現在,她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財閥夫人,以家人身份利用準女婿檢察官秀赫,
開始悄悄控制著即將被任命為檢察總長的錫太。
千錫太(趙德懷/崔光日 飾)
1980年代負責執行孔智哲死刑的檢察官。
2020年即將被任命爲檢察總長,鐘範的父親。
度過了極其貧窮的童年。他憑藉出眾的頭腦,以首席成績進入名門大學,
並賺取獎學金作為學費,成爲名門大學的風雲人物。
大學時期爲了冠軍獎金參加"吃100個菊花麵包"大賽,他始終忘不了那充滿眼淚的味道。
用血汗換來的成功獎盃。錫太知道,即使是微小的變數也可能會徹底失去它。
爲了不讓自己的人生出現汙點,他特別小心翼翼地生活。
但是,33年前的'黃色雨傘殺人事件'讓他有了想要掩蓋的汙點。
還有,因為自己的不孕,妻子接受精子捐贈生下的鐘範也是他身上的'汙點'。
白尚雅(李瑞爾 飾)
秀赫的未婚妻
"我想要擁有望著那個女人的我的男人的目光。"
美麗的小提琴手,也是秀赫的未婚妻。
雖然不穿戴華麗的飾品及衣服,她的臉龐依舊散發著高貴冷豔。
演奏時,能從藝術上感受到她歇斯底里的表情。
但走下舞臺後,她卻像個淘氣的小女孩,挑剔得可愛。
選擇一支口紅足足花了兩個小時,買了之後軟化它,再買新的,直到滿意爲止。
如果遇到喜歡的,就會馬上拋棄原來的。戀愛也是如此。
尚雅對喜歡的男人厭倦了就會馬上拋棄,那男人要是很快地整理感情,
又會再次誘惑他將他變成自己的男人,並再次拋棄。
對這樣的尚雅來說,秀赫是個特別的男人。秀赫不像是"自己的"。
雖然沒有一絲花心,始終如一守護著我,但微妙的又親切又冷漠。
在我的男人金秀赫旁邊晃來晃去的毫無畏懼的女人,鄭思彬。
該拿那個討厭的女人怎麼辦?
=================================================================
海報
=================================================================
預告
https://youtu.be/uh3yOq96ozA Teaser1
OST
Part.1 - 無法綻放的一朵花 (by 金勇鎮)
https://youtu.be/1Uc90HzfWco
Part.2 - 夢裡 (by Sondia)
https://youtu.be/TEpGAixtZvA
製作發表會、花絮
https://youtu.be/Lb0-3R6xGmw 製作發表會全場
=================================================================
收視率 (AGB全國)
EP1 3.7% EP2 4.1%
EP3 2.4% EP4 2.8%
EP5 2.8% EP6 3.5%
EP7 3.0% EP8 3.0%
EP9 2.3% EP10 3.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5.225.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588680749.A.35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