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現代化十六講心得>
現代化十六講過去幾年也讀過 4-5 次了,第一次讀收穫很大,中間幾次就比較少,這次再讀又有很多收穫
伊恩莫里斯利用這四項指數來統計人類文明的發展:攝取能量的能力、社會組織的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社會組織成員每天交流、儲存、記憶)、戰爭動員的能力
第一項攝取能源的能力。伊恩莫里斯所稱的能源大概是從光合作用到石化、動力這種能源。但如果放到企業的角度,能源也可以想成資源或經濟學所稱的生產要素,包含:人、土地、資本
而後面三項:社會組織的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戰爭動員的能力,也許可以想成消耗能源的方式。放到企業,那就是商業模式的選擇及組織架構的組成
人類文明的出現跟自然資源有很大的關係,有興趣的可以讀 <槍炮、病菌與鋼鐵>,簡單稱為天時與地利。那一間公司的出現,第一步也要看清楚天時,然後盤點一下地利。張忠謀望盡天涯路,看見 Fabless 這個天時、Jeff Bezos 看到網路每年好幾倍在成長的天時、巴菲特轉控股收購,可能也是看見美國企業接棒的天時。看懂天之後要來看地利,我有什麼。張忠謀第二步是盤點台灣資源,喔我沒有設計能力、沒有行銷能力,但高品質製造的能力或許有。
最後是打造組織的能力。李祿說人類文明兩個最偉大的制度創新,第二偉大的是中國發明的科舉制。核心概念是人類理性上追求機會的平等。建立了提供機會平等制度的社會都會繁榮進步、長治久安。一間公司怎麼打造機會的平等,leading by ideas、expert leadind expert,而不是老闆是對的,就很重要了。而最偉大的制度創新是自由貿易的市場,這是亞當斯密觀察到驅使人類經濟進步最重要的力量,自由貿易的競爭下,產生各國間的比較利益,帶來分工,後交換產生 1+1>2 的力量。這個力量一直存在,從不會自己產生能量的單細胞生物吃下另一個會產生能量的單細胞生物,把他收服變成粒線體開始,人類的分工創造出 1+1>2 的力量就不曾斷過。而在這之上,李祿提出在 3.0 文明中,分工交換產生的增量又進一步被放大,這是因為人的知識是可以積累的,單純的商品、服務的積累不太容易,但人的知識累積是比較容易的,知識思想交換時出現的情況是 1+1>4。交換雙方不僅保留自己的思想,獲得了對方的思想,而且在交流中還碰撞出火花。知識自由分享,不需要交換,不需要大米換奶牛
知識產生 1+1>4 這個觀察,我覺得是這次重讀最大的一個收穫之一(以前讀過過去還有點 Confuse🤣)。今天的人類不斷站在前一代的人類肩膀上疊代。我們沒有付出勞動,只付出了時間,就累積了前人所有的經驗和教訓。而平常的交流,也不是以物易物的交換,交流結束後雙方不會因為我把我的知識說給你聽,所以我的知識就消失了。這個重大觀察,是驅使人類經濟發展可以指數進展的根本原因。而如果要我大膽猜測,我會覺得人類進展可能越來越快。如果越來越多人加入到知識共享的體系中、整個經濟發展從越實體往越線上轉移、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情況下,也許會加速經濟進展的斜率,當然這只是我大膽的猜測
既然知道 1+1>4 的力量很重要,那企業要怎麼設計一個環境、系統或文化來產生上述兩個制度創新,可能是導致未來競爭優勢強弱很關鍵的決定。要讓員工勇於創新,並對每一次的創新嘗試,不論成功或失敗,都要做好詳細的資料收集工作。
來看看 Jenesn 是怎麼在打造 Nvidia 創新的文化。"很多公司說創新很重要,但我不認爲創新可以用說的來孵育除非你有 risk-taking 的文化。我要鼓勵我們的工程師、行銷、所有員工去 take calculated risk。但首先你要教他們,這是一個技能,第二個部分是勇氣。大多數人討厭失敗,但如果你們想要成功,我鼓勵你們 to grow tolerance for failure. 但如果你不斷失敗,你可能就真的會失敗。所以重點是你怎麼教會一個人失敗,但是是快速的失敗,然後只要一知道是一條死路,馬上就轉換。而做到這件事的方法,我們稱為 intellecture honesty"。不怕失敗可能是要創新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自古人類在沒有人鼓勵下就一直創新,從穀物的育種到亞當斯密說的工廠工人。那為什麼很多公司就不創新了?也許是失敗的時候旁邊的同事、長官沒有給予鼓勵:黑,你超棒,只是找到另一種證明此路不通的方法。
再來就是資料的收集。成功地記錄下來,下次就這樣做、失敗的也記錄下來,給後人參考。漸漸的,就成為一套不斷迭代的方法論。聽說台積電的 documents center 和蘋果的 Design Guide Book 就是在幹這件事
最終,看懂天時、了解地利,也設計了可行的商業模式和組織架構(人和)一切看似美好。但要小心謹慎,因為天不斷在變動,地也不斷在變動。適合 1.0 文明成長的地區跟 2.0 文明不同。所以組織要隨時根據環境變化而調整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9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2月19日 主持: John Connor 2.19 【香港人口流失下跌!】統計處公佈人口下跌,17年來首次! 止跌無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後備頻道【升...
「工程統計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心得]台大、成大、中央、台科、交大土木營管組考試 的評價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工程統計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交大修課心得- 統計學 - YK 的評價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臺北大學課程討論版| 修課心得分享-統計系(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工程統計學請益-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研究所課程重點】工數機率-程欣老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巨資系】「巨資系vs 資工系vs 資管系vs 統計系比較」 l 東吳 ... 的評價
- 關於工程統計心得 在 [問題] 麻煩推薦跨考工工的"工程統計"用書- graduate - MYPTT 的評價
工程統計心得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輕人的世代,如果不自我提升,很快就要被時代淘汰。
現在關於住院醫師值班的規定越來越多,每週工時限制、值班範圍限制、每月班數限制、防疫期間分艙分流區域限制、還要兼顧公平性、配合每個人的私人行事曆預約不值班、假日班平均分配、有人請特休、有人放婚假、有人懷孕.....
以前我當總醫師的時候,排班大概需要花一星期的時間,偶有一個小調動牽一髮動全身,可能整張又得重排;現在規矩多更多,聽總醫師說幾乎月初就要開始排下個月的班表,然後會被退件N次才符合規定,符合規定也未必每個人都滿意...
於是前幾天科部開了個會,討論排班的相關事宜。
「之前確實存在這些問題,不過這幾個月應該改善不少。我寫了一個軟體,把規則全部輸入,電腦就能自動排出來~」某位總醫師說明他的解決之道,一派輕鬆的語氣。
「『寫』了一個軟體!?」我和旁邊一位長官面面相覷,好像聽到另一個世界的語言。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真的不一樣。
先前投稿一篇論文,期刊有些意見建議修改,大部份都回答得出來,唯讀審稿人對文章中某個統計方式有意見,建議改成一種我沒聽過的方式。查了一下網路,不是那麼容易,至少我的統計軟體弄不出來。
那天上班時,和一位年輕醫師聊到這件事。
「我來試試看。」年輕醫師聽完我的問題,似乎知道怎麼弄。下班後幾個小時,他就把算出來的數據與表格傳給我,解決了困擾我好幾週的問題~
很多的能力培養,現在都越來越往下紮根,十幾二十年前我當住院醫師哪會什麼寫論文做研究?都是當了主治醫師才慢慢摸出心得,從亂寫一通到熟能生巧:現在幾乎每個住院醫師,都具備了基本的統計、研究設計與論文撰寫能力,當中出類拔萃者所產出的質與量,不會輸給我們這些老師輩。(甚至比很多資深主治醫師還厲害~)
許多「和工作相關的斜槓」,也在很多年輕人身上看到。當年我們頂多發展興趣,例如攝影、登山、音樂...雖然多才多藝者有之,但多與醫療專業無關,也無法替自己的醫療專業加分;現在許多年輕醫師,可以把醫學資訊、電腦工程、人工智慧等等,都放進自己的醫療工作裡。
坦白講,我看得望塵莫及。
和年輕人相處越多,其實有些不安全感。如果不自我提升的話,不是被淘汰,就是成為倚老賣老,人家不好意思嗆你但是心裡瞧不起你~我可不想成為這種人。
除了老(以及因為老,而帶來的年資紅利與資源分配),我還贏他們什麼?
自我提升真的時時刻都很需要。
工程統計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日專欄:發展保育可相輔並存
中國人對磚頭保值觀念根深柢固,歐美大規模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造就樓價在疫市中持續攀升,屢創新高,環球資金氾濫深化對物業房產需求。據牛津經濟研究院與英國《金融時報》及哈沃分析數據指,全球多地樓價升幅最多不是香港,首三位是瑞典、丹麥及俄羅斯,排第四位的美國升逾一成,單是5月,美國二手樓價中位數升23.6%;英國農村鄉郊樓價升幅更是城市的兩倍。在環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明顯緩和下,彈丸之地的香港,樓價升幅只排17名。
香港樓市問題豈止居高不下的樓價,人均居住面積僅161方呎(15.8方米),遠低上海(24.2方米)、新加坡(25.1方米)及深圳(27.9方米)等亞洲其他大城市。長期超低息環境進一步突顯住房問題與社會穩定性的關連性,香港長久以來畸形的房策,令劏房現象成為激發社會深層次矛盾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擔心遲早釀成人道災難。劏房問題一直受到社會關注,問題更已觸動領導人神經,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月中在研討會上發言,期望香港令人「揪心」的住屋問題會得到極大改善,將「告別劏房、籠屋」。
發展局官員早在十多年前曾說過會加強規管,然而劏房數目仍有增無減,去年有22.6萬人居於劏房,較2016年的20.9萬人竟升逾8%,說好的解決問題呢?領導人也發火,反映香港房屋問題已刻不容緩。房屋問題長期困擾,土地開發速度緩慢是癥結,發展濕地緩衝區以紓緩房屋需求極具迫切性;現於新界北及新界近邊境區域仍有逾500公頃可作建屋發展的濕地緩衝區土地未被發展;若提高至3倍地積比率,料可建32萬個單位,足夠滿足未來多年房屋需求,目前每年1.3萬個私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實在是杯水車薪。統計處資料指,2030年香港人口將增至792萬,若人均居住面積增至200方呎,總體房屋單位需佔用約10,230公頃土地,與現時相比,需增加約2,400公頃土地。
新界西北不少在濕地緩衝區內發展住宅成功個案,如新鴻基地產(016)天水圍項目,屋苑規劃及施工花了好多工夫保育環境,為避免對周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施工期間設有6米高隔音屏障、獨立污水處理系統,工程車經過之處因建了石屎路而降低噪音,以免影響濕地公園小動物和雀鳥安寧;施工方法都預先經過規劃署、漁護處及濕地公園批核。政府曾表態,未來在平衡保育與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前提下,檢討有關濕地緩衝區規劃指引,當局既然有心去做,就應快快做,急市民所急,做個有作為的政府。
原文:https://bit.ly/3zCEvKT
網上圖片
===================================
想了解我更多的投資心得及個人動向,請立即讚好我的專頁 胡孟青專頁
#樓價 #資金氾濫 #新冠肺炎 #香港 #樓市 #劏房 #房屋問題 #濕地 #濕地緩衝區 #胡孟青 #專欄
工程統計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19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2月19日
主持: John Connor
2.19 【香港人口流失下跌!】統計處公佈人口下跌,17年來首次! 止跌無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後備頻道【升旗易日報】https://bit.ly/3jW9pr8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
(1)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 Payme 97114085
(3) 我們英國的paypal户口 : hongkongerscommunity@gmail.com
https://mewe.com/i/tuesdayroadtonyjohnny
https://gab.com/TuesdayRoadWorldwide
https://twitter.com/Tuesdayroad1
升旗易得道【新】支持我們2步曲!!
1. 訂閱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 俾like, 收看廣告,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4TniHQzpQI/hqdefault.jpg)
工程統計心得 在 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何你的直銷總是失敗?!
如何面對事業經營、銷售、每日工作和帶領團隊?
今天跟大家分享:經營直銷的15個正確心態。
嗨大家好我是工程師媽咪,歡迎來到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今天想跟各位聊聊我在 #直銷經營 的一些學習筆記。
無論是做生意還是經營直銷,事業成功的關鍵有90%來自正確的心態,剩下10%才是技巧。
很多人在剛開始做直銷或是評估直銷事業時,會害怕自己沒有 #銷售能力,或是沒有口才,而感到退縮。但事實上,即使你有很好的口才或業務技巧,但如果經營直銷的心態不正確,你的直銷事業也經營不起來,或是只是稍縱即逝。
我自己在2018–2019年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我以為我只要磨練好基本功就能把直銷做好,當時我非常努力在磨練我的基本功,無論是 #陌生開發,去路邊發傳單(風雨無阻)或是每天做問卷,把上線礁過我的各種話術,反覆練習,設法讓自己能和上線有一樣的話術。
總之我最後練就,可以透過各種業務技巧去挖深客戶需求,然後成功銷售他們高價服務,再透過良好的售後跟進服務,讓客戶每個月開心自動回購,所以當時的我曾經連續兩個月業績成為台灣公司市場的前幾名,也因此受邀到各個會議去分享心得。
但就在連續半年的高業績後,我因為心態開始偏移,所以我突然在某一個月份,失去了方向,重重的從高處跌落,我的業績連基本盤都做不到,然後突然也找不到新顧客了。
我也曾經做錯一件事情,導致夥伴流失,就是我以為每個來經營事業的夥伴都必須練就和我一樣的能力,才能衝高業績,但事實上是,其實在做直銷時,如果你沒有任何技能,口才不好,銷售技巧不好,但如果你有正確的心態,你還是可以透過不斷的磨練去獲得技術面的成長,只是可能要比別人花多點時間,但最終結果是你的直銷事業會成功。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值得任何剛經營直銷的,或是經營一陣子的朋友來思考:
你想要短暫的高業績,可能剛開始經營就能完成一個高位階的考核,但過了一段時間,你發現每個月的業績都不穩定,然後夥伴不斷流失,所以你只好自己一直不斷做開發,不段重複這樣的循環。
還是你比較想要,雖然業績普普但很穩定,可能剛過一些基本門檻,考核位階的速度也沒有別人快,但你很扎時的磨練基本能力,然後你因為有很好的心態,所以你不擔心自己事業做不起來,因為你相信只要透過努力並且修正自己,每天只要一點點的進步,你會一直慢慢的往上成長。
我在這週二,我們TRW團隊的內部進階培訓中,團隊領導RYAN和我們分享了一篇文章,談的是『28個經營直銷的正確心態』,這28個正確心態,不是空說無憑,而是根據了無數的個體訪談和經驗統計,今天工程師媽咪要來跟你分享經營直銷的正確心態,但因為28個有點多,所以我會稍微幫大家整理,精簡成四大部分,總共15個心態,分成:
經營直銷的心態
銷售的心態
工作的心態
團隊的心態
尤其有一些我特別有感覺,會稍微多聊聊一些我的想法,給各位直銷同行或是正在評估事業的朋友們一個參考......
#免費網路行銷結合直銷研習會
https://bit.ly/jeantr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9uI-RqtvLY/hqdefault.jpg)
工程統計心得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訪談系列-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
透過前幾期訪談朋友介紹而認識到恩立,也很感謝他願意分享自己在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唸書的心得,他說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要去德國🇩🇪留學,相對的是申請美國🇺🇸、新加坡跟香港的學校,後來因為跟去歐洲🇪🇺交換過的朋友聊天,才想說試試看申請德國碩士。而恩立在政大學士的過程當中,也透過在Voice Tube 跟經理人月刊的實習來提升自己的實戰經驗,雖然這些工作不完全跟金融業相關,但他也在影片當中分享到自己如何包裝這些過去的經驗在動機信當中。到德國去之後,他也積極地學習德文,另外也找到一份在德國銀行(Deutsche Bank, DB)的實習,雖然德國碩士不是恩立一開始的選擇,但他現在對於德國也是覺得蠻開心的。
00:22 為什麼留學德國?
01:22 申請學校的困難?
02:25 過去在台灣經理人月刊實習有幫助申請嗎?
03:47 怎麼找到德銀的實習?
05:23 德文怎麼學的?
06:06 商科實習的面試通常問什麼?
07:38 目前對於留學德國的心得?
08:27 給學弟妹的建議?(這很重要
❓[補充問題]
1️⃣ 學校注重networking嗎?
我覺得我們學校算重視networking。首先,幾乎每週都有安排business event。也許不是每個都是有興趣的領域,但如果有的話就可以進去跟講者喇賽問問題一下之類的。再來,如果去找職涯中心的話,他們也會跟你說你有興趣的公司以前誰待過。我們學校最早好像是職校,加上在法蘭基本上算最好的商院了,所以在法蘭克福銀行界的學長姐還是滿多的,即使不靠學校,自己在LinkedIn搜校友也可以找到很多。
2️⃣學校的優點是?
1) 三天模組課程安排不錯,其他三天可以去找工作,導致同時在做working student的頗多,也可以因此多去探聽工作機會
2) 校園很新很現代哈哈哈哈哈哈。讓人很有商業的感覺。每樓都有規劃小房間可以小組討論,也有放不少Bloomberg終端機的教室,覺得學校懂我們的需求,不錯不錯
3) 某些課程算實用。像風險管理的課就有學長反應說面試被問的上課有教到。某些課程上還是滿實務的。我們學校的corporate finance領域滿強的,裡面有些專案同學也說滿實用的
4) 學校反應很快。我們私校學生很愛抱怨,通常學校管理層都會很快做出回應我覺得滿好的。像是圖書館開放時間太短之類的學校都會處理。這次病毒也是疫情還沒爆發學校就提前把課程都移到線上,我覺得做得滿好的
5) 在法蘭真的沒有對手。歌德大學也很好但是有些公司的target school就設在我們這邊。就是名聲算不錯
6) 同學都還滿不錯的。一般去問他們工作在幹嘛都很願意分享或介紹。此外可能歐洲都滿能接受不同文化的吧,感覺同學都很友善,什麼party的組成份子也都很多元。國際學生也很多,不會都是亞洲人
7) 跟一些證照機構有合作,課程稍微有按照證照內容排,準備起來比較輕鬆。報名也因此有優惠
3️⃣學校的缺點是?
1) 有些課程很冗。對於以前有相關背景的人來說,第一學期應該不少課都已經學過了,像我的話總經、統計都修過了。雖然可以申請免修,但就會覺得我付學費來免修有點虧。有些課程老師也是很鬧,感覺不太會教。不是每個老師都很好坦白說是不爭的事實
2) 部分同學素質普普。不像英美,這邊我遇過不少GMAT沒有700的,當然他們會講德語啦,但總之要比精英人數的話恐怕還是英美兩國比較多。這點也不算是缺點啦,因為高手已經非常多了,只是偶爾還是會在報告時遇到不知道在幹嘛的組員
3) 學校太小,運動很麻煩哈哈哈
4) 出了德國之後這個學歷用途折半。在歐洲金融領域的可能會聽過,但再出到比方亞洲美洲,這學校可能就會被認為是普通研究所了。想靠碩士學歷去比方大陸的話,可能要考慮一下
5) 這個比較私人。我自己想學比較偏次級市場投資的東西,但這邊有教金融商品有教風險管理就是沒教投資學,所以研究分析的東西恐怕還是要靠社團或是自己努力學習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QraAKnKzUA/hqdefault.jpg)
工程統計心得 在 工程統計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統計 學實習報告範文:統計學實習心得....統計方法適用於所有學科領域的通用數據分析方法,...實習證明金融專業法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電專業.論的環節,.,這本書一定很適合 ... ... <看更多>
工程統計心得 在 交大修課心得- 統計學 - YK 的推薦與評價
交大修課心得- 統計學. 課程綱要. 課程名稱:(中文授課)統計學. 授課教師:彭南夫. 當期課號:1129. 永久課號:DCE3001. 修課年度:108下電機學院- 選修. ... <看更多>
工程統計心得 在 [心得]台大、成大、中央、台科、交大土木營管組考試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
因為有看到之前的同學推甄上了也有PO了一篇心得文,
加上自己本身想還願哈哈,也讓以後可能有需要的人做為參考!
畢竟研所版上土木的相關心得文似乎少的很~
請大家有心的話慢慢看完QQ
先從小弟我的背景打起:
中央土木 系排名8X/129 (非常後面...) 班排4X/60 (也是很後面...)
參加過系排(大一)、系羽 擔任過系學會長、全校夜之祭活動的執行長
參與過基層文化服務社...還有一堆零零碎碎的活動...Orz
因為說跑過一堆活動,
所以大一到大三因為時間管理上的不好,而導致課業成績都是得過且過甚至被當掉..
但說實在現在回想起來我一點也不後悔。
時間就從七八月的準備開始講起:
事實上在七月的時候我還是跑回去基服社幫忙,參與了出隊而到了台中的國小辦營隊。
所以其實我是一直到了八月中旬過後才真正的開始努力補習念書。
其中還經歷了與女朋友分手(這段就恕不補充了~"~)
總之出完隊回來總是依舊懷抱著滿滿熱血跟衝勁,也耍廢了好些日子,
最後終於在八月多的時候下定了決心,發誓一定要考到好學校!
便開始與一名好朋友(他考電機)一起去補習,
這點很重要,我覺得之後的打拼有人陪伴著的感覺很重要,
就算不是自己考同組的夥伴們,但只要是一起念書,就會感覺效果大增!
我選的補習班是建X高X補習班,
因為只有台大可以選考科目,又懶得多花時間去準備施工學,
所以我就選擇只補工程經濟、工程統計、營建管理這三個科目。
但補到後來我實在是不太推薦要考營管組的同學們去報名建X的補習班,
要的話還是實X補習班可能好點,師資跟選書的部分都比較完整。
當初實在是因為也要順便報名了技師,因為有優惠而選擇了建X~
(以上沒有要批評比較各個補習班的意思,只單就這個組來做討論,抱歉。)
但其實建X補習班的工統教的很不錯!
雖然說它的經濟都是在教經濟學裡面總經個經的部分,
但對於台大我是選考經濟學的話,其實多少是有些幫助的!
再來講一下準備書籍的部分:
工程經濟:
本來補習的時候是用黃戰老師編輯的工程經濟(但裡面比較偏向經濟學)
而後來都是跟同學借另個補習班或是學長姐留給我的書籍,
分別是李穎老師編著的工程經濟以及歷屆試題詳解。
營建管理:
建X補習班的書籍我就在此不推薦了,因為比較雜亂比較範圍廣大。
另一本是張業老師編著的營建管理以及題型班發的書
加上一本林金面老師編著的營建管理試題分析(這本比較偏向技師及公職考試)
工程統計:
建X補習班趙治勳老師編著的工程統計四本,
加上實X補習班王傑老師編著的工程統計(系統剖析),91~96歷屆試題精解
以及題型班的書籍。
再來就是念書規劃的部份:
因為八月底驚覺時間已經有點晚了,
所以我就一口氣從八月多到九月中旬把補習班的課一次全部聽完。
平常上課就去上課,沒有上課的話就是去補習班補帶子,
六日有空就是九點開門就去,到關門再回來,
把該補的帶子全部補完後就是念書的日子了。
(其實我覺得自己念書也很重要,當然補帶子還是要認真聽)
念書的部分
初期我會給自己安排一個讀書計畫表,
規定一個月內把所有的書籍看過一遍(是要真的懂那種。)
不太懂得沒有關係記起來問同學或是問系上的老師們~
第一次主要是大概掃描看過,做一下書上的習題練練手感。
再來就是規劃第二次的全盤性理解,就是再把書本們全部再看過一遍,
這時會發現你懂得會多了很多!但是另外的真的不懂得你還是會不懂,
所以不管怎麼樣你就是要想辦法把它給搞懂就是了!
書全部念過兩遍之後,
我開始做考古題,這個時候已經是11月底12月初的時候了,
因為我是以台大為目標所以考古題的部分我做了10年有,
中央、成大、交大、各做了6~7年的題目,最後的台科因為沒時間所以只做了2年。
做完考古題後最重要的就是去理解為什麼是這樣做,
一開始做真的會超級沒有Sense,但不要緊張灰心之後一定會好很多!
一個手感及經驗的問題罷了。
我最後是留了一些時間給自己,
印象中是距離考試一個禮拜多的時間吧!
這時候就是把考古題全部再做一遍,
噢!剛剛忘了補習做考古題的時候可以練習一下計時。這樣才可以自己抓時間,
但通常剛開始一下就寫完了(因為都不會寫XD)
把考古題複習一次後,接下來就是做筆記還有考前要看的小抄!
因為兩節考試的中間距離大概都30~40分鐘,
總不能把書本全部再來起來從頭看一遍吧!所以準備小抄是有用的!
而小抄裡面最好是自己不太會或是很難背的東西,
比如說營管的九大領域、風險管理,工程統計的一些比較難的分配之類的~
再來詳細講一下各科的準備方式:
基本上還是把該看的書全部都看過一遍。
再來就是做考古題很重要,依照你的目標學校做多一點考古題是好的!
【營建管理】的部分:
台大的難度就比較平均,時常會出一些考古題
成大的話就比較會考工期縮短的問題
(像營管裡面類似計算的不多,所以這個分數一定要拿到)
交大的話就是名詞解釋的部分要多注意一點,常常出一些比較特別的問題。
中央也是把考古題做熟!
台科的話就不太清楚因為只做了一兩年的考古題 XD
【工程經濟】的部分:
本來以為台大今年會考得跟去年很類似,結果輕忽了QQ
工程經濟以及經濟學的部分各占了50分之多。
基本上台大的題目算是沒有非常難。
中央的工經就是大家皆知的刁鑽,非常的難。
因為會用到通貨膨脹還是價格調漲的部分,所以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弄懂。
很常考題組題,所以一開始要是不會做的話,後面就GG了 Q_Q
成大的部分我覺得也是滿難的,
類型就比較多一點,所以可以多些準備。
基本上我覺得成大的考古題有弄懂的話,其他學校的應付起來應該比較得心應手一點。
交大的工經比較偏簡單,但也不能因為簡單而忽略了該拿的分數。
【工程統計】
台大很愛考迴歸分析、允許誤差、假設檢定的問題,所以考古題一定要弄懂。
中央的話基本歷年都是考得很像,不過今年的考卷應該是換了老師出,
題型整個完全不一樣Q_Q
成大的工統真的可以說是考得很難,範圍廣連機率問題都會出,
所以一樣是覺得成大的題目做熟的話應該就沒有甚麼問題了。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決心】。
但是還是一直告誡自己有多想上台大,沒錢出國念書所以就要念個台灣很棒的大學!
常常一直幻想自己上榜的那刻XDD
路途上會遇到很多撞牆期,不想去K中念書一直想要耍廢之類的。
所以當然自我身心的調適也是很重要的!
我的話初期會規定自己一個禮拜要跑步三天,
說真的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或是很累的時候怎麼念書都是進不去自己腦袋的。
所以自己時間上的管理也很重要。
再來心煩的時候就聽自己喜歡聽的音樂,對我來說音樂的力量很大。
尤其是聽到類似相關的歌曲的時候會特別振奮!!!
在這邊獻上幾首念書的時候一直陪伴我的歌:
Jason Marz - I won't give up
蘇打綠 - 十年一刻
Kelly Clarkson - Stronger
現在想到就是這幾首哈哈。
最後謝謝一起唸書的夥伴們 :)
還有支持我讓我去補習花錢沒有回家的家人們 ~
最後最後附上小弟我不好看的成績單 > <
因為台科大營管考了施工學所以40分就送給它了Q_Q
學校 營建管理 工程統計 工程經濟 複試分數 總分 名次
交大 36 工經+工統 53 79 127.5 (未去面試)
台科 58 64 122 備取3(已備到)
中央 69(X2) 工經+工統 47 185 正取3
成大 78 55 65 198 正取6
台大 72 93 71(英文48) 90.2 287.85 正取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08.6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