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一日遊,品茗、看歷史、逛手創】
其實,大溪另有一條比較少人潮,在喧嘩中顯出寧靜氛圍的中山路 #新南老街。老街上有兩處百年老宅「#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和「#蘭室茶坊」,多半是熟門熟路的訪客才會直接過來。
🌸加入大人社團LINE,實踐美好退休生活>https://maac.io/1upXv
⭐️訂閱美好生活報,30秒成為大人社團團友>>http://bit.ly/36Eizj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乾杯與小菜的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頻道會員】▶ https://goo.gl/mYsQKC ※支持乾杯小菜請加入"付費會員"小額讚 讓我們頻道持續運作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 (◕‿◕) ✔︎訂閱主頻道 https://goo.gl/JUKTzj ✔︎訂閱副頻道 https://pse.is/KSZ97 ✔︎加入FB粉專 http...
巴洛克 街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藝復興誕生地 | 義大利佛羅倫斯 Florence
佛羅倫斯從中世紀時期就開始稱霸托斯卡尼,其實一直到近代,都還可以看到佛羅倫斯巨大的影響力,例如十九世紀義大利剛統一時,就曾定都佛羅倫斯,而今日的標準義語,也是以佛羅倫斯使用的語言為準。(在此之前義大利各邦之間多使用不同的方言)。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佛羅倫斯如此強大,甚至成為璀璨文藝復興的誕生地,進而照亮黑暗的中世紀歐洲呢? 這其實是多種複合因素的結果,最主要的依然是經濟因素。因為身處東西方貿易的中繼站與實行資本主義,以及在銀行家背景的梅迪奇家族統治下,佛羅倫斯相當富裕,因此貴族、商人常會資助藝術家的創作。加上雖是家族統治的寡頭政治但仍保留一定程度民主自由的社會結構、黑死病引發對教會、神權保守勢力的質疑以及對人性主義重新重視等等,都是佛羅倫斯誘發文藝復興的因素。
雖然在十九世紀時進行的市區現代化改造曾拆毀許多中世紀街屋,佛羅倫斯的舊城中心仍有幾分中世紀的神韻,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在二戰期間亦被列為不設防城市,躲過大規模毀滅的厄運。然而舊城中心以外的區域,像是亞諾河上的橋樑(除了老橋外)及河南岸同樣歷史悠久的街區,則全數被炸毀。
今日的佛羅倫斯主要有幾處景點,分別是聖母百花大教堂、老橋、市政廳、有大量文藝復興藝術品的烏菲茲美術館以及大衛像所在的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但如果像我一樣對文藝復興建築勝過美術品的人,我會建議多分一點時間在佛羅倫斯的街道走走,尤其是跨過亞諾河到對岸山丘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欣賞日落餘暉下的佛羅倫斯天際線,在這裡可以把上述的景點一次看盡,十分推薦。
我第一次來佛羅倫斯之前,因為比較常見到巴洛克、洛可可式的建築,加上是從華麗的威尼斯而來,其實沒有對佛羅倫斯期待太多。而且當時一出火車站,看到路上滿滿的汽機車、一邊有點破敗的老城牆,當下馬上開始懷念貢多拉搖曳的威尼斯。但等我實際走在老城街道上,特別是站在聖母百花大教堂立面前時,才真正被它強勁且深厚的歷史底蘊給撼動,從此愛上佛羅倫斯。
義大利的四大一村,是許多初訪義大利的人會選擇的經典路線。這條走訪威尼斯、佛羅倫斯、羅馬、米蘭加五漁村的路線,可以看到義大利多元的樣貌,其精彩難以一言蔽之。同理,我們也無法只用一顆鏡頭來講述豐富的旅行故事。因此在我的線上旅行攝影課程中,將深入講解每種鏡頭的敘事技法與使用場合。同時搭配實例說明,來幫助你拍出更美、更有故事感、更能觸動人心的照片。目前課程募資已突破780%,早鳥優惠將於下週結束,之後將由優惠價1,800元調回原價3,000,感興趣者請把握時間噢,詳情請見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巴洛克 街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部落格最新旅遊文章出爐嚕
最近去逛了大溪老街,裡面的美食非常多元,附近還有許多景點可以遊玩
🚶♀️
在老街裡面可以欣賞大正時代的建築時尚〜巴洛克街屋,也可以走在雕花罩頂,氣派又有氣勢的大溪橋上面遠眺大溪橋、崁津橋及武嶺橋的壯麗美景🏞
大溪老街旁邊還有1座16米高透明景觀電梯,是老街裡面非常貼心的設計, 方便讓乘坐輪椅或推娃娃車者,以及孕婦和年長旅客,可以輕鬆遊逛老街
。
老街裡面還有各式各樣新奇有趣的小吃,看得我眼花撩亂、口水直流🧀
來到大溪老街除了可以大啖美食之外,也很適合安排一日遊或是半日遊輕旅行喔!
#桃園一日游
#桃園輕旅行
#大溪老街
#大溪橋
巴洛克 街屋 在 乾杯與小菜的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goo.gl/mYsQKC
※支持乾杯小菜請加入"付費會員"小額讚
讓我們頻道持續運作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 (◕‿◕)
✔︎訂閱主頻道 https://goo.gl/JUKTzj
✔︎訂閱副頻道 https://pse.is/KSZ97
✔︎加入FB粉專 https://goo.gl/RRokCw
✔︎追蹤IG專頁 https://goo.gl/pYeega
★ 合作洽詢信箱:cheers40188@gmail.com
============================================
前陣子到旗山旅遊時發現這裡吃、逛、買真是太方便啦!
還探訪了市區中的小秘境 一日行程竟可以如此豐富
這不玩要玩啥呢! 哈~
景點及店家資訊如下,從現在到元旦到新年有許多的假期唷~
好好計劃一下 和家人朋友出門走走吧!!
聖若瑟天主堂 高雄市旗山區德義街6號
旗山天后宮高 雄市旗山區永福街23巷16號
洪家當歸鴨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42號
月亮香蕉城手工蛋捲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49號
梨大蛋中蛋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13號
旗農的店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65號
鮮緹手作工坊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60-3號
吉美麵包蛋糕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62號
老街101饅頭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101號
枝仔冰城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109號
初次約會 高雄市旗山區大德里復新東街37號
▶贊助乾杯小菜吃便當【https://goo.gl/mYsQKC 】
============================================
▼更多影片清單Playlist
《家樂福開箱 》►http://yt1.piee.pw/H6SYP
《好市多開箱 》►https://goo.gl/FvmHi8
《在家做料理 》►https://goo.gl/occyAc
《快速減肥餐 》►https://goo.gl/VXv9BW
《日本自由行 》►https://goo.gl/a7sTaU
《台南食遊記 》►https://goo.gl/8Rqw93
《一起開箱趣 》►https://goo.gl/eqREx8
《愛吃鬼遊記 》►https://goo.gl/vfNREy
✔️⏩ 🎁🈲🔥📸🎉▶️
---------------------------------------------------------------------------------------------
▶贊助乾杯小菜器材設備【https://goo.gl/mYsQKC 】
■拍攝器材:SONY FDR-AX60 4K、Gopro hero8、Samsung Note10+
■收音器材:RODE VMP+ Video Mic Pro Plus
■輔助器材:Manfrotto MT055XPRO3、OsmoPoket
巴洛克 街屋 在 星光奈奈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請開啟字幕
|扯麵|牛肉麵|豆制所|有水族箱的廁所|網美打卡景點|
Emma Instagram:lxxooemma
合作頻道 @Hot Emma
––––––––––––––––––––––––––––––
Memories of Spring by Tokyo Music Walker https://soundcloud.com/user-356546060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_memories-of-spring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BqbtZVEOkic
––––––––––––––––––––––––––––––
以下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三峽老街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主要在民權街一帶。老街始創於18世紀中葉,曾於西元1895年遭日軍焚毀,隨後由住民自行復建。大正5年(西元1916年)開始,在日本政府的主導下,由住民自費將傳統街屋形貌改造為仿歐風立面,以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裝飾,建構當時廣為流行的歐風街道風貌,融合了洋樓風格元素、日式家紋及漢人文化圖像。目前老街風貌大致上保留日治時期原貌。2007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全球建築金獎(FIABCI Prix d`Excellence Award 2007),「三峽老街改造」獲得公共部門暨特殊建築類全球傑出建築金獎亞軍,成績斐然。三峽老街被列為三級古蹟,卻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因此老街的保存岌岌可危。
巴洛克 街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街屋視野:看見迪化街的時光軌跡,走進百年建築演進史」介紹
訪問作者:李東明
內容簡介:
走進街屋建築的博物館,解析迪化街的變遷過程,
在這條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一磚一瓦背後的建築故事!
台灣的經濟在一九七〇年代開始急劇地發展,也大大地改變了各地歷史聚落的樣貌,除了迪化街等著名的傳統聚落之外。在迪化街,各類街屋建築群聚一堂,山牆上五花八門的裝飾,貫穿整條街道的亭仔腳,石材裝飾的巴洛克洋館,以及古色古香的閩南房屋,宛如街屋建築的博物館!
而這些迪化街街屋建築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有什麼歷史過程?又分布在哪裡?藉由實地調查加以解釋表明,並針對每一種街屋樣式的變遷過程,以及形成的背景加以分析,更進一步將街屋建築的保存所產生之問題加以探討。
迪化街位在台北市的中心地帶,自清代開港以來,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都是台北、台灣的經濟中心地,可說是台灣建築史的縮影。透過認識迪化街街屋,以全新的視點來看待歷史性的街屋建築,或許能對文化資產的保存再生提供另一種思維。再次走訪這條你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迪化街一磚一瓦的建築故事!
作者簡介:李東明
學歷: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博士(工學)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碩士(工學)
逢甲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學系畢業
現職: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裝修設計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中心資深研究員
1971年生於台北市,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畢業。赴日求學後進入日本工業大學建築研究所,專攻建築史、都市史領域。碩士論文研究街屋建築的亭仔腳,博士論文則專攻街屋建築的空間形式。取得學位返國後,適逢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改訂,進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先後完成數項有關聚落與街區保存策略與政策之相關研究,也屢獲內政部自行研究優等獎。後至中國科技大學服務迄今,主要研究領域仍為街區保存、文化景觀及空間再利用。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