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有一次
昨天特地來感受莫內印象光影展,人生有幾次可以近距離親近大師的畫作?
一次秀出超過2000幅的巨型畫作,根本就是走進莫內、雷諾瓦、竇加等18位大師畫筆下的世界👨🏻🎨
多達數十幅5公尺高的巨型高科技投幕,進來可以感受強烈的對比色彩,還有雲朵產生的陰影,可以享受世上絕美的水面光影。
重現印象派繪出的巴黎、倫敦街景,看到熟悉的倫敦西敏寺,又讓我想念2年前去的倫敦。很希望望可以趕快重遊舊地,有機會一定要去莫內的老家吉維尼好好瞧瞧。🏡🏡
就像在夢幻的世界裡面一樣,大家都看到超級專注,靜靜聆聽畫作隨交響樂翩翩起舞😍😍好適合進來放空腦袋與心情,一起重回到18、19世紀的印象派的盛世。
現場更是復刻了莫內名畫-睡蓮池上的拱橋,讓大家可以在在紫藤花底下,感受水面上沉靜又綻放的唯美睡蓮,看過就了解為什麼莫內就是在吉尼維的老家,會深深愛上又靜又美的睡蓮花🌺🥀
值得來現場細細體會這些無價之寶。
在現場也由畫家的名言,學到好多金句,跟大家一起分享:
每個藝術家
都將畫筆沉浸在靈魂之中,
在作品中勾勒出自己的本質。
艾德格。竇加。
畫家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一條寬廣而輕鬆,
一條狹隘而艱辛。
瑪麗。卡薩特
🔸🔸🔸🔸🔸🔸
《印象莫內-光影體驗展 高雄站》(Monet & Friends)
⏰時間:2021 年 9 月 17 日 (五)-12月19日 (日)
📍地點:新光三越高雄左營店 10樓-國際活動展演中心
(高雄市高鐵路123號10樓)
●門票:https://pse.is/monet2021KHH
新光三越 高雄左營店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Night Keeper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期|2月25日 週四 時間|晚上10點 收看|Night Keepers 守夜人 Youtube 頻道 / 從 2019年的集光計畫開始 我們扮演集光使者向大家蒐集生活中光的紀錄 讓生活的光影療癒彼此 於是創作出光的主題曲【Night Light】 今年製作的電影主題曲【Re...
巴黎 光影 展 在 GagaTai 嘎嘎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在同婚元年後,第八屆酷兒影展以「後同婚時代」為策展主題,特別邀請金馬影帝莫子儀擔任影展大使。
莫子儀提到心儀的開幕片《巴黎變裝皇后》,這部電影談到變裝表演工作者的工作型態、美學,與表演者與觀眾的關係,更是談到母子關係
而提到了閉幕片《電競男孩》,這是描述一對伴侶,雖然已經出櫃,但在面對自己的阿姨時,仍無法稱呼伴侶親愛的。面對多元性別的認同和支持,但若真是自己的家人或是朋友,又真的能接受嗎?這類的家庭壓力和困境,也是同婚通過後面臨的挑戰。
看更多《名人》消息→bit.ly/2TnzmUv
加一下 GagaTai 的 IG 嘛👉bit.ly/2Lrnxah
巴黎 光影 展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阻斷物理的距離,卻讓心靈距離更緊密。這一年來,人心隨著疫情新聞起伏,憤怒、無奈、期待、煩躁、恐懼、不安、不解。生活型態改變,法國人見面不敢再互親臉頰,改出拳相向(或碰手肘)。口罩、酒精、疫苗成為我們不離不棄的新伴侶,但我們也失去了很多,尤其自由。
『只有心,在任何時候都能自由。』
旅法台灣攝影師吳俊樺這麼說。亂世更需要撫慰人心的時刻。在巴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他的展覽,讓心乘涼一下。
無緣前往的,可以看看他的網站。
『10099KM是法國與台灣的距離。
“我的心,不知時間,也不識距離 。”
- 拜倫
這次展覽,請隨我同遊兩個故鄉,法國與台灣,城市與鄉村,山與海,天與地。透過對光影的讚美,不約而同的構圖和相應的場景,訴說我同樣的鄉愁。
在這段讓一切停滯的漫長疫情中,距離是眼睜睜的界線不得跨越,時間卻盲目地不停往前。只有心,在任何時候都能自由,只要我們記得。
吳俊樺 敬上 』
10099KM | France-Taïwan
Exposition de photographies de Chun Hua Wu
八月27日至九月7 日 11:00開始,免費入場
地點:盧森堡公園的pavillon Devioud
55 bis rue d'Assas
https://www.connaissancedesarts.com/arts-expositions/photographie/paris-une-exposition-photo-gratuite-pour-voyager-de-la-france-a-taiwan-au-jardin-du-luxembourg-11162269/
巴黎 光影 展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期|2月25日 週四
時間|晚上10點
收看|Night Keepers 守夜人 Youtube 頻道
/
從 2019年的集光計畫開始
我們扮演集光使者向大家蒐集生活中光的紀錄
讓生活的光影療癒彼此
於是創作出光的主題曲【Night Light】
今年製作的電影主題曲【Remember】
更募集到上百則枕友們在世界出遊的影像側寫
沈浸在整理檔案的幾天裡
瞬間移動到各個城市角落
有墨爾本的街景、有巴黎的紅磨坊、有檳城的藝術街⋯⋯
我們徜徉在虛擬訊畫面的同時
也收到許多海外枕友的迴響
真實的感受無法實體交流的孤獨
也接收到強大的溫暖與跨國界的愛
淨化的目標範圍確定拓大------
決定以特派使者開啟一場跨海限定音樂會
並邀請馬來西亞新銳音樂創作人 陳漢偉 wee 擔任同行使者
呈現久違的跨國實體合作
送給世界各地的枕友們一個無時差的線上聚會
* 特別感謝場地協力 小地方展演空間 *
巴黎 光影 展 在 NaoHan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開啟字幕 #巴黎#Atelierdeslumieres #法國 #梵谷#光影展 #vanGogh
2019/11月的法國旅遊。
巴黎光之博物館展覽。
Atelier des lumieres:https://www.atelier-lumieres.com/
Nao IG:https://www.instagram.com/naoyukijo
Hank IG:https://www.instagram.com/bboyi
巴黎 光影 展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居住於法國巴黎的黃邦銓,以《回程列車》、《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備受矚目,屢獲大獎,尤其是後者奪得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並入圍本年度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回程列車》係從一秒一格的底片放映開始,黃邦銓佐以法語旁白,講述「他」與「我」的雙線故事,並使底片加速,趨近於一秒24格,最終為一秒24格、望海的動態錄影。「我」的敘事,是黃邦銓帶250捲底片、總共4公斤,從巴黎搭火車,一路跨越歐洲、西伯利亞、亞洲,直抵中國廈門,途中所見所想。而「他」的支線則是細部放大一張黃邦銓爺爺站在軌道旁的舊照片,並交代了爺爺從中國逃離至臺灣的回憶。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則是在充滿速度感的火車上,於臺灣南部,拍攝路邊的住家,總共200多戶,黃邦銓洗出照片,隔年前往其中的35戶人家訪問,而後挑出5戶做成影片。最後影片收尾於蟬叫聲轟然、迷人如星空降臨的3D場景,慢慢由負片轉成正片,而後復原為現實中的山間小屋,一如回憶的定格。有趣的是,《回程列車》也有從黑白靜態影像,轉回彩色動態影像的概念。兩部影片的結構同樣從白天到晚上,又回到日出。喜歡跟著太陽拍攝的黃邦銓經由觀眾的提醒發現,這暗合於西洋美術、藝術史的變動,亦即對光的追尋。
黃邦銓直言,訪談完全沒有進行任何排演,影片也是按著時序剪接。黃邦銓坦蕩蕩地敘述,《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就是田調,而田調的過程本身就是作品,無須造假或偽裝。
自認備受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影響的黃邦銓強調,最真實的,最美,也最有力量。他認為希望觀眾入戲是荒謬的。是以,他的兩部作品都採取畫外音的形式,以自身說明的方法,讓電影行進。他想要竭盡所能地誠實,尊重電影藝術。
在訪談過程到側拍階段,黃邦銓也都溫和的、但堅持住不做作的態度,包含言談,皆有自覺地對抗制式。他亦無意圖放大攝影與電影的神聖使命。對黃邦銓來說,這些都只是他剛好做得來、也覺得有趣的事。
小檔案
黃邦銓,1988年生於臺灣高雄,畢業於台中科技大學、法國巴黎索邦第三大學電影系畢業,曾參與里爾「Le Fresnoy國家當代藝術工作室」創作培訓計畫,並受匈牙利電影大師貝拉塔爾(Béla Terr)指導。
其作品以回憶、旅行和傳統底片三種元素構成。《回程列車》與《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兩部作品連續兩年獲得法國克萊蒙費實驗競賽首獎,並於盧卡諾、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及MoMA紀錄片雙洲等國際影展放映。
2017年《回程列車》入選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新作《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入選2019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紀錄片雙週影展,榮獲第21屆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以及最佳短片,並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