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是想繼續選新竹?沒人這樣想才奇怪,也很難幫他講話,畢竟歷史並非沒有循此模式者。不過他想不想,這不是我這篇重點,我想提的是升格這件事。
基本上我反對新竹升格,原因有三個。
一個是人口基數不夠,依照內政部人口110年7月速報,竹竹苗人口如此
新竹縣573,385,新竹市452,807,苗栗縣540,312
幫忙加一下,大新竹會有1,026,192,竹竹苗1,566,504
直轄市門檻125萬,大新竹是甭想了,竹竹苗倒可以。
若為了新竹所謂的竹科生活圈,刻意切割苗栗,硬擠一個125萬人口出來,那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為何?彰化縣就126萬人欸,人家符合資格的沒得升,然後新竹可以配合升,開玩笑嗎?
另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不適合,竹苗的丘陵地帶比例高,人口高度集中,其他六都升格後,已經出現偏鄉資源更加缺乏的狀況,新的大新竹市長,選票基礎會更偏向新竹市周邊,苗栗大概會比二等國民更下一等去。
這不是只有新竹,其他六都除了台北,現象只是嚴重與否。現實而言,選舉要依靠大票倉,除非我們徹底重改選制,不然此題無解。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根本上反對直轄市的結構,因為直轄市的行政區,區級首長官派,然後沒有區議會,這根本上違反地方自治的原理。我們只看到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大型計劃較易推動,地方反抗力量變小的優點,卻沒看到這就是缺點。
民主國家,民意要能夠反映,依靠的就是民意代表,立委人數減半後已經很清楚顯示其弊端。一者負責區域太大,難以兼顧立法與選民服務; 另一者,形同承認票票不等值,人口少的選區數千票一名立委,人口多的十萬票一名,兩者在國會的地位相等,實際上等於我們降低了人口密集度的選票價值。第三者,最嚴重的弊端,就是我們讓政治業相關人員,失去基層磨練的機會,人民漸漸放棄自己對選區在地的監督,全數交給較大的市議員、市長,這嚴重違背民主政治的真諦。
不過,透過大新竹市的概念,我倒認為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從林全院長開始,到賴清德院長兩任期間,一直都有私下探討國土重劃的合理性,只不過1124讓所有的規劃都成泡影。很多人不解,為何我老講2018,因為1124公投海嘯只是最表面的,許多具有長期性的議題,新產業的開發,全部隨著地方政權更迭,幾乎停擺殆盡,要是當初沒有被公投綁架,今天我們不會整天喊護國神山,而會有更多可以喊的新產業出現。
算了,講這講不完
我的意思是,國土重劃,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今天六都直轄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極端欠缺中間議會組織,像板橋區擁有55萬人口,比苗栗、嘉義縣都還要多,唯一可以代表板橋人民發聲的民意代表,只有2名立委、9名議員,這合理嗎?
要做,就做得徹底,一條就是把全台組織扁平化,依照人口與地形地勢,切割成適合大小的市,好比說台灣2,300萬人口,就切成11塊,每塊200萬人上下,然後轄下每一區都民選區長,以及用里民數量規劃適當的區議員。
另一條,乾脆三級到底,台灣省廢掉,回到日本的五洲三廳概念,像是整個北北基區就合併為一個600萬人的直轄市,靠近桃園的三鶯跟林口就依照地理切割給桃園,桃園再去合併北新竹,變回古早的新竹州,或成為桃竹市都可。然後在這之下,基隆、台北港等依照港務需求,部分地區收歸中央,同樣舉辦區長跟區議員選舉。當然,博愛特區也可以擴大,整出一個首都特區。
換句話講,我不是無條件反對升格,也不是誰執政就挺誰,而是這種茲事體大的,應該是要好好坐下來談。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直轄市占了多數人口,然後直選民意代表基數超級大,根本亂七八糟,早該改一改了。
結論就是,單純升格這件事,我是很反對。
尾巴來罵幾句,進步派想選舉我沒意見,但自己去從里長、議員開始選可以嗎?2018威脅跟黃白聯合,不然要大家一起死,還想故技重施?我知道林智堅會急,市長連任又正處於衝刺的年紀,想要找新的舞台,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那些從後面出餿主意的,幻想可以藉此撈到提名權的,還是省省吧。
威脅的戲碼玩一次兩次會有用,但選民不見得會再次買單,別以為耍手段弄到黨內提名,就可以逼選民含淚投票。地方選舉可不是總統,吃這套的人沒那麼多。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4的網紅義起幸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
市議員可以連任幾次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桃園市普發五千?政府:#挖某錢~~~〕
7 月 27 日,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的市議員徐玉樹在臨時動議中提案,提議桃園市民每人普發 5000 元。
相較於民進黨議員蔡永芳在其後所提出的「針對生活陷困的市民」另行補助,徐議員的提案獲得了在場出席議員的多數同意通過。
桃園市人口約 227 萬,照這樣算下來,每人普發 5000 元會需要花費 114 億元的經費。
今天政經八百就帶壯士們來看看——地方政府的錢,從哪來?
▌ 憲法登場
依照我國憲法第 19 條:人民有依法納稅之義務。
那麼,人民所繳的稅,很自然地就會成為國庫的一大財源。
而這些稅賦,又可以分成兩大類:國稅以及地方稅!
▌ 國稅
國稅,是由中央機關負責徵收。簡單來說,這類的稅會進到中央政府的口袋,也就是繳到我們的國庫。
國稅包含:所得稅、遺產與贈與稅、關稅、營業稅、貨物稅等等共九種。
在這之中,所得稅最為重要,在全國總稅收約佔了 45%。
▌ 地方稅
地方稅,是由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政府所屬的稅捐機關負責徵收,是屬於地方政府可支用的稅收。
地方稅包含: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使用牌照稅、娛樂稅等等共八種。在這之中,房屋稅、地價稅的占比最大。
然而,光是稅收,足夠支應一個地方政府整年的支出嗎?
▌ 地方政府的錢從哪來?
地方政府的主要的財源分為三種:自籌財源、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補助款。
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與《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地方政府的自籌財源包含稅課收入與稅外收入。
前者指的是收到的地方稅,後者則是收到的罰款、賠償收入、規費收入、捐獻與贈與收入等等。
中央統籌分配款,是從 10% 的所得稅、扣除統一發票獎金後 40% 的營業稅、10% 的貨物稅,依照法定比例分配給各級地方政府:61.76% 給直轄市、24% 給縣市、8.24% 給鄉鎮市。
但 24% 給縣市總顯得遠遠不足,因此另外還有 20% 的土地增值稅,是專門統籌分配給縣市的。
補助款,則是中央為了讓全國經濟能夠平衡發展,可以限制在某些事項的情況下,依法酌予補助地方政府。
▌ 桃園市的地方財源分布
根據 107 年度的統計資料,從收入面來看,桃園市的自籌財源佔歲入的 57.8%、中央統籌佔歲入的 22.16%、補助款佔 20.04%。
再從支出面來看,桃園市的自籌財源佔歲出的 50%,表示桃園市政府每100 元的支出,只有 50 元是從自己的口袋掏出來的。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自籌財源不足,必須仰賴中央補助,再沒辦法支應,就剩下舉債了。
▌ 桃園普發的潛在影響
當有一個地方政府帶頭普發高金額補助後,其他縣市的居民也會要求他們的地方政府普發、甚至發更多,政府迫於下次仍想執政的壓力,也只好跟著發。
如此一來,當各縣市都跟進普發政策時就會變成拖累國家財政的問題。
前面還有提到其實各地方政府自籌財源不足,因此普發現金所造成的額外支出要如何籌措也是需要考量的層面。
▌ 如果錢不夠普發,該怎麼辦?
以桃園市來說,突然增加 114 億的支出,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如果錢不夠用,通常會有以下幾種籌資管道:
📌 加稅:壞處是對人民不利、相對剝奪感大,一旦加稅對執政黨的連任百害而無一利,也容易造成政黨間的唇槍舌戰。
📌 預算調度:把尚可彈性挪用的預算挪到普發中,可能需要砍掉未來其他事項的預算,通常效果有限。
📌 舉債:目前中央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編列特別預算,其中已多次追加舉債至近6500億餘元,確定要再繼續舉債下去嗎?
▌ 小結
今天政經八百跟壯士們介紹了國稅與地方稅、地方政府的財源,以及地方政府普發會帶來的影響。
看完了這些分析,下次看到普發的新聞,在高興之餘,可以再多想想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哦!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普發 #發現金 #現金 #紓困
市議員可以連任幾次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主要經歷 》
臺北市議會(第六屆)議員(78-83)
臺北市議會(第七屆)議員(83-86)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長(86.08.09-87.12.25)
內政部政務次長(89.05.20-91.02.01)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91.02.01-94.01.31)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94.02.01-95.01.25)
內政部部長(95.01.25-97.05.20)
~~~~~~~~~~~~~~~~~~~~~~~~~~~~~
李逸洋自傳(二)
(http://hanreporter.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57.html)
李逸洋自傳(三)公職生涯回顧
(http://hanreporter.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2.html)
李逸洋自傳(一)
我從小在基隆的郊區―七堵、暖暖區長大,家中有三個兄弟,父親在三、四十歲時就罹患肺病,長期臥病在床。不是開放性肺結核,未具傳染性,只要飲食營養,花錢就醫,服用藥物即可痊癒,但因無錢就醫,只好臥病在床。於是一家五口沈重的生計都落在母親的肩上,她以做裁縫來維持家計,很遺憾在我唸高一的時候,父親就過世;母親也因承擔家庭重擔,過於勞累,在我大二時離開,未完成學業前即父母雙亡。
其實父親曾留學日本十大名校―法政大學,學歷很高,而祖父李悌欽先生是日治時代臺北最大的私塾─同文書房的創辦人,父親與祖父年紀相差很大,學成回國,並沒有分得家產,加上身體不好,所以家道中落。多年來一直是二級貧戶,相當辛苦,都是租別人的房子來住。在七堵、八堵地區,從小學到大學總共搬了十多個地方,大約平均一至兩年就搬一次,因為無法付足房租,所以一直被迫搬家。為了分擔家計,我在唸國中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時候,當時住在八堵,每天凌晨四點左右就起床送報,因為住在後車站,必須扛著腳踏車經過鐡軌,下地下道及上地下道,而且基隆一年有兩百多天在下雨,一踏出門鞋子就弄濕,但是學業成績還都名列前茅。後來考上成功高中。高三時,學校第一次由全體三個年級學生票選模範生,很榮幸我當選為三個全校模範生之一,接受教育局表揚。之後順利考取臺大政治系,就學期間常獲得書卷獎。畢業當年考取臺大政研所碩士班,多數同學要三、四年畢業,我僅唸兩年就畢業。而且為賺取生活費,在唸研究所的時候,在基隆第二信用合作社兼差當研究員,如果早上有課,就下午工讀,如果在下午有課,那就早上工讀,雖然如此,我用最快的速度取得碩士學位。我的指導教授是國際政治權威學者蔡政文老師,恩師在民主啟蒙、學業指導及生活照顧上讓我獲益良多,碩士論文蔡政文老師給98分,幾近滿分,他是前臺大政研所所長、政治系主任,後來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考試委員。我的體能狀況還不錯,在臺大就讀時,當時學生約兩萬多人,曾經獲得校運四百公尺第四名。之後我入伍服役當預官,在花蓮防空學校接受空軍砲兵預官訓練,也以學科術科第一名成績畢業。
我雖然家境非常貧窮,但求學卻非常順利,甚至第一份工作也出奇順利,在退伍的第三天,就在中國時報上班。因為我在臺大就讀的時候,曾擔任臺大法言社及畢聯會訊社長,所以服役階段,就請學長彭懷恩教授,當時擔任時報雜誌總編輯,幫我引薦給中國時報董事長余紀忠先生的女兒,時任採訪主任余範英小姐。退伍之後第三天就上班,而且分配我非常好的路線,主跑立法院。當時我在中國時報的工作量相當大,現在採訪立法院記者一個報社都有6、7位,當時中國時報是兩位,聯合報是三位,曾經最多時一個晚上發稿達七千多字。這段經歷,因緣際會,躬逢我國民主政治的轉捩點,亦即「增額」立委大量進入立法院任職,「增額」與「資深」立委的衝撞,立法院成為國內重要的政治舞台。在那裡我結識很多「黨外立委」,如康寧祥先生、黃天福先生等人,當時新聞報導,受限於政治環境,所以並未完整於報上表達真相,因此常在黨外雜誌投稿,寫出報紙不能寫的另外一半。也因此與黨外立委建立友好關係,對他們少數人能夠為臺灣民主奉獻發聲,非常敬佩,所以在中國時報任職一年半後,就投入黨外陣營的工作。
民國72年黃天福先生競選連任立委失利,之後黃先生開辦《蓬萊島》雜誌,總統陳水扁先生擔任社長,我則擔任總編輯,大約一年多的時間,共發行52期,其中51期遭查禁,唯有一期未被查禁,這一期卻發生蓬萊島事件,3個人被告誹謗,坐監8個月。因為評論馮滬祥升教授論文,「以翻譯代替著作」,事實上,先前政大國關中心陳姓副研究員披露馮滬祥的論文是抄襲。7個字就坐牢8個月,在司法史上可是空前絕後。抄襲的手段是翻譯,所以這7個字批評是有所本,引述有根據,但法院並不採納。官司進行中為了鑑定究竟有無翻譯或抄襲,由7位國際級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協會,在各個領域研究最權威的教授,每個人分1章檢視,共7章,深入比對,結論與政大國關中心陳姓副研究員相同,涉及嚴重抄襲。然而在那個高壓戒嚴統治年代,像如此由學術界客觀的第三者查證出來的結論,證明批評並沒有違背事實,法院仍然宣判有罪,可以說是政治干預司法的一大惡例,也是一個為爭取言論自由坐黑牢事件。我也因此走上政治這條不歸路,出獄後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也當過兩屆的臺北市議員。
市議員可以連任幾次 在 義起幸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市議員可以連任幾次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黨主席郁慕明透過「新黨打假除亂」臉書粉絲專頁直播,親上火線回應近日來網友對去年12月新黨曾表示「有條件支持柯文哲連任」的質疑。
郁慕明表示,他當初講得很清楚,是因為國民黨當時遲遲推不出人選,民進黨又不確定和柯文哲是否分家,如果最後民進黨和柯文哲分流,新黨認為柯文哲「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和新黨接近,新黨可以有條件支持柯文哲。
郁慕明強調,當時他就是拋出議題,也公開說過這就是謀略,讓各界可以去討論。後來幾個月的發展,證實這個議題的確引發討論,國民黨、民進黨都有人在談,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甚至在節目上說,新黨郁慕明都支持柯文哲,民進黨怎麼可以再禮讓?
郁慕明反問現在一些批評新黨支持柯文哲的人,「我只是拋出議題,還沒有做出結論,你們卻連討論都不討論,就直接下結論,扣新黨帽子?」郁慕明說,不僅新黨對台北市長選舉還沒下結論,柯文哲也沒下結論,民進黨自己同樣還沒決定徵召人選。
郁慕明也說,從媒體標題說民進黨決定「自己人上場,踢開柯文哲」,可見柯文哲是民進黨的棋子,四年前被利用來幫民進黨打敗國民黨,現在覺得柯文哲不好駕馭不聽話了,連郁慕明都表示可以有條件支持,因此決定踢開柯文哲。有網友問,這是否表示柯文哲對民進黨的威脅,大過國民黨對民進黨的威脅,郁慕明也坦率回答,當然是如此。
對於有人批評,柯文哲就是墨綠,新黨不要被柯文哲騙了,郁慕明回應,當民進黨選擇把柯文哲踢開,自己人上場,就證明柯文哲已不是墨綠,不是墨綠就可以去影響他,「不是敵人就是朋友」。郁慕明反問,藍的人為何不能換個思維,去和柯文哲交朋友,去影響像柯文哲這種已不是極端台獨的人?能不能去結合所有不是民進黨那樣無法無天、獨裁執政的力量,2020把民進黨的獨裁政權趕下台?有沒有這種氣度?
對於有支持國民黨的朋友說,要新黨直接表態支持丁守中,甚至說「老大都派人了」。曾批評國民黨老大心態的郁慕明,直接表示「國民黨不是我老大,我老大是許歷農許老爹」,並強調新黨雖然是小黨,但新黨有明確的主張和路線,新黨沒有對不起誰,也沒有一定就得支持誰。
郁慕明說,新黨原則上不會自己推人參選台北市長,避免再增加台北市長選舉的複雜性,新黨會集中力量搶攻市議員席次,讓有堅定理念、路線的新世代出頭。柯文哲日前雖有所謂為「兩岸一家親」道歉的風波,但他只是表達對聽了不爽的人說「歹勢」,之後也澄清仍主張「兩岸一家親」,如果墨綠因此而踢開柯文哲,柯文哲能夠選擇做自己,那就是展現他對主張的堅持。同理,丁守中也應提出他的主張,展現他對主張的堅持。
郁慕明說,民進黨徵召人選還沒確定,後續變化還有很多,新黨會根據各候選人的主張及說服力,經過內部討論,才決定新黨支持的台北市長人選。現在社會上開始厭惡藍綠惡鬥,反對完全用顏色談是非,而是根據主張及說服力來決定支持人選,這才符合「無色覺醒」的社會期待。
新黨打假除亂:https://www.facebook.com/newparty.ant...
郁慕明觀察站:https://www.facebook.com/muming.yok/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市議員可以連任幾次 在 游淑慧台北市議員- 連任了,所以要開始擴大支出? 但事實上 的推薦與評價
連任 了,所以要開始擴大支出? 但事實上,過去三年也沒少花呀! #名詞解釋: 歲收:一年的收入。 歲出:一年的支出: 決算:總預算執行結果的最終報告#數字說話: 104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