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都透過文化的日常實踐,與對於擁有相同生活的人,建構起相互理解的認同感。這讓許多日常瑣碎的細節其實擁有了政治的力量,當政治人物吃我們所愛的食物、看我們所熱愛的動漫,彷彿也都感受到自己被認同。
這篇來自NY Times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紐約市長候選人如何透過飲食來爭取各族群選民的認同,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想想台灣的政治人物為何總愛走入市場、夜市和民眾一起享受在地美食?
-----------------------------
在紐約市政界,食物可能是一種導致團結或分裂的奇怪因素,人們對披薩和熟食店的選擇都是壁壘分明,當然,還有貝果。
即便是現在,紐約仍然處於危機之中,面臨可能是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市長選舉之時,也仍然是如此。然而,由於大流行迫使大部分活動在內部和網上展開,討論食品——並且在偶爾的親身出席競選活動中吃它們——已經成了一種愉快的消遣。
前總統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在Twitter上用照片記錄了自己每天的競選零食:曼哈頓下東區的美味泡菜;布魯克林灣脊區吉諾餐廳(Gino’s)的披薩;布朗克斯區杭特角的多明尼加菜。
最近在華埠吃餛飩和蔥油餅時,楊安澤表示自己想要重點介紹那些疫情期間苦苦掙扎的餐館。
「儘管競選總統的過程讓我很享受,但紐約市的美食與愛荷華州和新罕布什爾州非常不同,」他說。「想到一種我愛吃的食物就在身邊不遠,這讓我很開心。」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304/food-mayor-race-nyc/zh-hant/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布魯克 林 華 埠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p.17聽Jerome講了一堆,但,沒圖沒真相是吧?聽到各位的心聲了!接下來連續六天,我會每天分享一個地點的照片和補充資訊,讓大家更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No.1 曼哈頓小福州 East Broadway (2:01)
小福州其實離一般觀光客的旅遊路線很近,因此索性作張圖來說明兩者的相對位置。圖上除了幾個知名景點,以及個人推薦的死觀光客網美拍照點(XD)之外,可以注意在華人區的部分——整個華人區分為東西兩半,西半部(綠色)是傳統的、以廣東裔為主的華埠,而小福州則是在東半部(紅色),而華人的居住範圍其實超過以上兩者。
另一個值得補充的是,由於曼哈頓華人區擁擠且生活環境較差,目前多數福州移民已經搬遷至位在布魯克林區日落公園(Sunset Park)第八大道上的「次世代小福州」,那邊現在福州人店家的數量已經超過曼哈頓了,有時間也很推薦去走走!
- 圖1 地圖
- 圖2 充滿福州人店家的店舖,高密度空間裡,連地下室都拿來營業
- 圖3 曼哈頓橋下的菜市場
- 圖4 為福州鄉親提供的快遞服務
- 圖5 林則徐銅像,背後是曼哈頓金融區
- 圖6 盛行於美國東北的「中國城巴士」系統,平價連接各大城市華埠
- 圖7 街景
- 圖8 街景
【EP17 偽出國正夯,一起在紐約環遊世界吧!】 比搭機環島更便宜、更貼近地表的偽出國旅行,發現你不知道、旅遊書也不會寫的紐約,現在就跟著Jerome一起出發吧! Let's go!!!
🔊 以下各大平台皆可收聽:
Spotify open.spotify.com/episode/7J0LGznRmJ4Pit89XmQ0uy
Apple Podcasts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518914711?i=1000494215439
Google Podcasts,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所有平台收聽連結請點此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喜歡旅行、熱愛分享的你歡迎與我們合作!!
官網 ltsoj.com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newyork #紐約 #移民 #多元文化 #福州 #偷渡 #人蛇集團 #美國 #美食 #異國美食
布魯克 林 華 埠 在 周維頤 周圍移 MovingC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 🇺🇸 紐約】介紹番!布魯克林 Brooklyn依家可以話係紐約市五個區裡面最潮最Hip嘅。布魯克林有成2,500,000人口,如果獨立於紐約市嚟睇,已經係全美國第四大城市(係呀,其實美國係得紐約市多人過香港㗎咋)。
.
點解忽然變型?曼克頓租貴囉 — 好多藝術、小型製作、創意有關嘅公司都不敵昂貴租金而搬去cheap啲嘅布魯克林呢邊。紋身店、藝術工作室、展覽場地、創意工業、手作小店... 有型人響附近hangout,酒吧餐廳就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租平,有空間就自然能夠提供更舒適,更有格調嘅飲食環境,所以呢度漸漸就成為近年嘅紐約「型區」— 雖然好多人批評布魯克林唔係「真型」而係「懶型」。我就覺得批評布魯克林嘅人一定只係去過幾個「懶型」重點地區如Williamsburg同Brooklyn Heights。呢兩度都係毗鄰曼克頓,大概於千禧年代型人開始搬去布魯克林嘅主要地點。十年前呢度都開始貴嘞,留得喺度嘅都係考量商業元素與回報嘅商家,咪唔係真心型囉。去吓其他地區如Bed-Stuy、Bushwick、Park Slope... 重點推介響Prospect Park嘅布魯克林博物館 Brooklyn Museum,勁勁勁好!所以呢,係呢度嘅歷史同開闊嘅民族文化共融性令佢真心趣同真心型。
雖則話佢而家係好潮,但係佢本身係美國開埠嘅頭幾個發展城市,所以同曼克頓、波士頓一樣老。響1898年,政府為發展紐約市而將布魯克林以及其他四個區(曼克頓、皇后區、斯坦頓島、布魯克斯)一同歸入版圖,合併成為一個紐約大都會以增加競爭力。講吓講吓有啲似而家話要將香港撥入大灣區... 當年嘅布魯克林人都咪話唔嬲。
紐約嘅老唐人唔係叫佢做布魯克林㗎(因為呢個係普通話譯法),而係按照廣東話譯Brooklyn做「布碌崙」— 通勝英文呀。當年好多到美國東岸發展嘅唐人都係廣東人嚟。想知點解紐約咁多華埠China Town?究竟中國人幾時開始移民美國?等我下一篇再講。
.
.
.
.
.
.
.
.
.
.
.
.
#豁出去漫遊不通知親友 #美國 #紐約 #香港 #布魯克林 #布碌崙 #唐人歷史 #唐人街
.
#旅遊 #旅遊攻略 #旅遊日記 #旅遊達人#hktravelblogger #旅遊資訊 #女遊人 #女遊神 #hongkong #ilovehongkong #hkig #hkstyle #hkigers #hongkonger #hktraveler #周圍移 @ Brooklyn, New York